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

|金红

24小时书店,提供了一个消除贫富差距,提供地位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精选篇1)

每晚9点半之后,书店四楼、五楼的24小时区域,就会逐渐有很多读者过来,12点之前,大多数人会陆续离开。12点之后,拾荒、流浪人员会相继来到这里。

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副店长毕升思说,来店里的拾荒、流浪人员也会看书,经常看着看着就入睡了。“他们进来都很安静,跟普通读者各占一半,而且没有一来就睡觉的。”毕升思说,拾荒、流浪人员睡着时,经常有打开的书本盖在身上、放在头边。他们也会带着自己的被子等物品进来,但早上7点左右离开时,都会把东西收好带走。

偶尔,也会有精神不太正常的流浪人员进来,值班的店员和保安,会尽量劝说其到一楼,那里也有休息的地方,而且不会打扰到其他夜读的人。

书店50多名员工,每个月会有10个人上夜班,分成两班轮流值守。20多万册图书的打理、店内卫生的打扫,工作比较辛苦,但他们仍在努力给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跟书打交道时间长了,看到有人在这里看书,我们就会感觉很温馨。”毕升思说:“只要他们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

得知书店成了高考题,店长大呼不可思议

“得知书店登上高考考题,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中午同事的朋友圈里都传开了。”提起书店成考题素材一事,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副店长徐昕炜在电话那头意犹未尽地说。

徐昕炜听到消息之后,第一反应是高兴,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阅读和文化事业的重视。“至今24小时不打烊模式已经走过了近3个年头,这也是对我们坚守的一种肯定。”

在徐昕炜看来,作为书店本身,文化推广的意义更大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24小时不打烊模式的初衷就是希望为更多读者提供更优更好的阅读空间。

三孝口书店开启夜间模式,并不只是针对无家可归的流浪人群和拾荒者。“晚上来看书的人群很广泛,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还有外来务工人员等等,更多地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让心灵沉静的地方。”徐昕炜说。

“虽然值得高兴,但也让大家意识到责任更大了。”徐昕炜表示,今后在书店的运营中会不断给自己施压,让推广文化的功能更加完善。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精选篇2)

来到这家书店,纯属偶然。

漫步在上海的南京东路步行街,正赶上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咱三个靠着街道阴凉的一边,沿着灰黑色的墙砖,被眼前一个拱门吸引了眼球。读者书店,并不在我们的计划之内。

步入书店,小小的走廊墙壁上,是黑色的突出的字体,我看不懂。只隐约觉得一股文学的味道扑面而来,比之前见过的许多其他书店都要来的舒适。经过两三米的走道,内部别有洞天。

小小的门面,我原本以为里面并不大,谁曾想?书店有两层。

一楼大厅,摆着五六个U型书桌,书架上各种书籍,杂志,随手翻阅,琳琅满目。靠窗,是一排沙发,供读者、客人看书,休息,聊天。向里走,是一段拱形的藏品小廊,西域风情更足一点。墙壁上镂空了一个个拱形的小展台,存放着相关的书籍、史料。昏暗的环境下,展品被灯光打亮,伴随着悠悠的背景音乐,仿佛就置身于西域,向往。

左侧有一扇小门,门帘遮住的。掀开门帘,里面是一个小剧场,很大的空间。看起来,可以做活动:新书发布会?读者杂志的读者交流会?等等。据书店工作人员说,定时会有话剧表演。很遗憾,我们去的那天没看到。坐在观众席上,从身旁的书洞里挑一本,静静的坐着看书,惬意。

通向二楼的楼梯是盘旋式的,古铜色的栏杆,木质的扶手,意境、神韵都极为深远。二楼有一条走廊,玻璃的,一格一格,底下封存着读者书店的主产品读者杂志。这个设计别具一格。爬扶梯的时候可以看见,墙壁上嵌着立式的书架,同样是一格一格,放着各种杂志,给人一种在这里可以博览群书的感觉。

二楼的一排有关于民国时期的书籍,有关于旧上海的书籍历史在这里被呈现。二楼一侧,有来店里读者小憩的座椅,复古的书桌上复古的台灯,琉璃灯罩,三色花纹。各种精致的小物件挂在墙上,作为背景板可能有点委屈吧。站在二楼看一楼大厅,又有别样的感觉。

书店的读者络绎不绝,点一杯咖啡,拿一本好书,静静地度过一段休闲时光。

我应该很少有机会再去读者书店了。但我会一直记得,在一条比较安静的街道,有一家很雅致的书店。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精选篇3)

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雪花纷飞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盼望许久的“河姆渡书店”参加趣味十足的小记者活动。

打开书店大门,心里瞬间涌出一股暖流,仿佛置身在书的殿堂,就像自己到了另外一个家一样。高高的书架上摆放的书琳琅满目,一本本的书像一位位威武的士兵一样,等着我们来挑选,我仿佛听见它们在争先恐后的说:“选我,选我!”那声音如雷鸣一般。但是活动头响炮是一个有趣的智力游戏——“石头汤”。

“石头汤”里面有十二种蔬菜,但也有十个熄火,如果翻牌翻到熄火就把它一一放在下面的位置上,翻到同样的蔬菜时,就把它们放在锅上面,先集齐十二种蔬菜我们赢,先集熄火老师赢。清楚游戏规则后便开始了,我们先石头剪刀布,谁先赢谁先翻,最后我方胜利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较量后,我方还是赢,老师都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石头汤”游戏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要听一个双语绘本故事——《头脑特工队》。听见这个题目,我非常好奇头脑特工队是什么东西?带着好奇心我们来瞧一瞧吧!

老师首先介绍了故事的主要成员。乐乐,一个“开心果”、忧忧,它总是很忧伤、厌厌,对一种事物很讨厌、怕怕,总是害怕自己讨厌的东西、怒怒,保持着时刻生气的状态。它们都是情绪小人,控制着一个人的生活情绪,它们之间还发生过许多故事,在莱莉刚出生那天,头脑特工队就与她形影不离,一天乐乐正在收集莱莉快乐的事情,忧忧一不小心把记忆球分散到莱莉的大脑各个地方,连乐乐和忧忧也被吸了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莱莉的情绪变得又怒又厌又怕,没有一点快乐感和忧伤感。最后乐乐和忧忧相助,相携,回到大脑总部,成功控制住了莱莉的大脑。

听完老师的故事,我内心波涛汹涌的海面还澎湃着。让我明白了,不论什么时候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团结一致,也懂得了我们应该要保持乐乐的心态,少做厌厌、怒怒、忧忧和怕怕这些情绪。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书籍使人惊叹。而河姆渡书店使我陶醉,快乐。我很喜欢这个平凡的地方——街角书店。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精选篇4)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就算不上一个地方。——题记

这个书店是在庆春银泰的新华书店。

如果你一走进书店里,就会看到那里有好多好多的人,有可爱的弟弟、妹妹,有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的阿姨,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在安安静静地看着自己手上的书,他们看得可认真了!你看,有的人席地而坐,低着头津津有味地看着;有的坐在椅子上,小声地读着;还有的靠着墙,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看着书本……大家都拿着书看着,好像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会轻轻地,快速从他们身边走过,生怕打扰到他们。同时心里还会暗自窃喜,好像是找到了“知音”。这种感觉很有些一厢情愿的味道,但每次我都禁不住这样想。

那里不光看书的人多,书也多,那里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有计算机类的、文学类的,童话类的…。每本书都被图书管理员整整齐齐地摆放着。

我慢慢地往四年级图书区走去,突然,我看见一本我最喜欢的书《寻宝记》,我如找到宝藏一般瞬间扑了过去,可我忍不住想起妈妈的话语,尽量控制自己对漫画的喜爱。毕竟我长大了,我要开始学会选取对自己帮助更大的书了!

我走到四年级的专区,发现那里的书并不枯燥,我感觉十分有趣。有《长袜子皮皮》,有《冰心儿童文学全集》,还有《爱因斯坦传》……我挑了本《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坐在椅子上,认真真地看了起来,书里有很多生动的话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使我深深地沉醉在书本里…对我来说,虽谈不上嗜书如命,但读书对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时而像一位老朋友,和我分享生命中的幸福和美好;时而又像是一位尽职的中间人,把我和鸡零狗碎又充满压力的日子隔开,让身体和灵魂,有一个栖身的场所;还可以像一位智者,给我指点生活的迷津……

书可以让你了解世界,书是人类的“老师”,书也可以成为你的兴趣爱好。因此,去书店看书是我最快乐的事情,你愿意去看一看吗?也许每个人排解压力,痛苦,孤独的方式不同,但我始终认为,选择读书是其中最好的方式之一。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精选篇5)

沉沉夜幕笼罩下,灯火通明的书店里,衣着神态各有所异的人们或小憩或捧书,柜台旁是脸上挂着盈盈笑意的工作人员。静谧安宁。

这是24小时营业书店在晚上的景象,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心中便有无尽的感恩,感谢书店经理给予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畅游书海、亲近知识的机会;感谢深夜不寐的工作人员包容着、照顾着每一个踏入书店的人,即便是身无分文的穷学生或是寻找栖身之所的流浪汉;感谢这一方净土,它是夜中的孤岛,散发着无尽的温暖和沁人心脾的墨香。

不管这书店的种种做法是出于对众生的博爱或是想要拉近人与书本的距离,甚至只是为名为利,我都愿意走进它,阅读一会儿,买几本书,临走时对工作人员道谢。因为无论动机如何,我看到的他们的举措中满满都是对他人的善、对世界的爱、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工作的负责。像这样的书店我当然乐意让它名利双收,让它多赚些钱,开几个分店,善行九州,何乐而不为?

于书店而言,它向世界传播了善,对顾客而言则是收到了来自世界的善。想起从前看过的新闻,北京有一家欢迎所有人前来阅读的书店,流浪者和拾荒者进去后总是直奔洗手间,将手细细洗净,将拾荒用的袋子放在角落,方走入书海小心阅读。像这样,你投我以木桃,我虽无力报你以琼瑶,却能给你比几个小心心并且保证你不因自己的善意而受损失,真是让人喜闻乐见啊。

有句话叫“世界吻我以痛,我报之以歌”,这句话中的“我”,固然值得钦佩,但这整句话所描绘的事我们不忍心去看。或许改一下会更好,“世界为我诵歌,我倚歌而和”,这样的景象更让人喜欢吧。深夜书店映射出来的就是这样的景象,人与人以善待之,以书友之,没有歧视,没有不满,没有一切的负面情绪,大家都是沉浸于书海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多希望世界缩进这小小书店,或者说书店里的氛围传播到整个世界。但愿善爱交织成大网兜住整个地球,但愿纯净的歌声时时回荡,让我们将一切恶恨遗忘。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精选篇6)

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感慨这个浮躁的年代,呼吁全民阅读回归之时,北京的三联书店逆势而为,推出24小时不打烊,给读者打造了安静从容的深夜书房。

令书店的经营者担心的销售问题,却来了个大逆转,晚上的读者和销售量竟然超过白天。有人说,深夜为读书点燃一盏灯,一座城市都被点亮了。

是啊,24小时书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慰藉地。有在书香中入睡的大学生,睡前还嘟嚷着“我感觉今天真是书香四溢啊!”有不看书发呆的人,“我从来没有这样思考过我的人生”;还有寻求踏实的自由职业者,“我喜欢纸质的书,捧在手里有踏实感,有书香”;还有整日坐在电脑前的音乐策划人,他们约定见面的口号是“你是猴子派来的夜读者吗?”种种温馨的场面,在24小时书屋不断涌现着。

而最让我感动的细节是,就是那些衣着邋遢,身上散发着异味的打工族,流浪汉,也可以在这个书店当中,找到属于他们的精神食粮。经理特意嘱咐店员“只要不闹事,就都是我们的读者,他们今天流浪,明天说不定就能做出什么成就来”。对啊,他们没有工作,但却爱读书。在这里,他们受到的尊重和平和,也印证了三联书店贴在墙上的宣传语“春风沉醉的'深夜,我们这里有一张书桌,一盏灯光,留给热爱阅读和思考的你――在这里,你想呆多久,就呆多久”,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梦想。有些人甚至用手点着,一字一句地读出声来。

面对实体店亏损的形势下,毅然决然地办起了这家24小时书店,三联书店经理的担当精神令我们为之感动。一句简单的“我们也要为创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做点实事。”这朴素的话语,展现了一个企业人士的责任心。当政府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更多的企业承担起振兴文化的使命,我们期待光明的到来。

当电子阅读的异军突起,网购书籍的普遍化,还有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我们不禁要问,书店的门能够一直开下去吗?纵然有诸多的疑问,我们还是希望它能够一直都在。社会浮躁的大环境,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就需要更多的人静下心来读书,我们期望这样的书店能为人的心灵点亮一盏灯,也为整个城市带来一点温暖。

也许,有一天,我们走进24小时书店,拿一卷书本,品一味咖啡,细细咀嚼沁人心脾的文学之美吧!真挚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将书籍作为精神营养品,成为真正的爱书人!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精选篇7)

24小时,是一天的长度,是从早到晚的一次次循环。这样的长度,足够时间来留下一个个刻痕,每个刻痕见证着或小或大的故事,而在这一次次的循环过程中,又有多少的故事和感动渗出时间的缝隙。世间万物,各有各的时刻,也各有各的节奏,用自己的时间去方便别人的时间,改变自己的节奏去适应别人的节奏,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如今,越来越多的24小时营业店出现:24小时餐厅,为人们提供一个随时都能去安慰辘辘饥肠的场所,也为那一颗颗突然想吃夜宵或是有意想要享受美食狂欢的心找到理想的去处;24小时书店,为那些喜欢夜读的人,提供了一个安静读书的空间,让他们的心灵暂时与喧嚣的世界隔开,和深夜一起慢慢沉淀下来。。。这样的目的直观而简单,这样的满足直接而具体。而除此之外,这些24小时店提供了一种真挚的温暖,这种温暖不仅来自一道道升腾着热情的美味饭菜和那一本本厚薄不一的书卷,也来自温暖明亮的灯光下经营者为“来访者”精心营造的一片空间,一种尽力满足他人需求的氛围和姿态。饭店不只为吃客开放,书店也不只是让读者驻足停留,外来务工人员可以进来闲逛,流浪者和拾荒者也可以进来暂歇。常规时间多出来的这几个小时营业,为渐渐暗下去的夜增加了几处光明,而这光明可以让无家可归者暂时找到“家”,也让知识的求索者找到安放精神的归宿。这样的24小时,凝结着的大概就是经营者试图去提供的360度全方位的服务和多出1度的情怀。

也许,这样的24小时营业的店目前还不是很多,不过也没有关系,好的事物拥有自身的活力,它会利用一个个24小时去慢慢生长。24小时店并不只是一种营业模式,它更应该是一种经营的态度,甚至应该是一个社会个体对待另一社会个体应当具有的情怀。24小时经营,是站在顾客、访客、甚至流浪者的立场,付出自己的辛劳,牺牲休息的时间,增加经营的负担,为他们提供方便,提供关怀。不需要每家店都全天经营,但需要这些店的经营者,也能够像24小时店这样多一分设身处地的考虑,多一度给予他人温暖的情怀。而作为个体的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心态对待与我们同处一个社会的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全方位的温暖。

24小时店,守候的不只是一天的时间,进进出出的顾客,守候的还有一份温暖和情怀。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精选篇8)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安徽的24小时书店的影响,我们学校地下超市招标时,书店要求一栏里,清清楚楚写着“24小时营业”的要求,不少同学还曾晃着KINDLE,半开玩笑地问过:“难道我们还能半夜跑去买书不成?”

是了,这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正在爆炸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阅读来说,这个时代,也许,恰好正是一个这样既是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

“映雪光逾冷,囊萤影暂流。片时随短烬,蠹蚀且埋头。”这是古人的读书方式,书卷在手,哪怕囊萤映雪,也一样读得卖力。而现在,刷着碎片化的微博,看着一日一更的推送,是现代社会极为常见的阅读方式。随便找一座相对发达的城市,夜里十一点以后,大概,还在捧卷读书的学生。无论是KINDLE还是各种读书APP的存在,都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那些忙于飞往各地出差的白领终于可以在工作间歇读几篇不长的推送,又或者看几条有些含金量的微博。我们需要承认的是,这种阅读方式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很快捷的方式并不一定就是肤浅的方式。

纸质的图书和报刊也依旧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阅读的最坏的时代究竟是怎么来的?

人们的阅读次数似乎增加了,阅读量可能也提升了,但是,阅读的效果呢?在学习知识方面,未必是退化了的,但是,其他方面呢?阅读带给人们的,绝对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收获这么简单。阅读,还能带来心灵上的净化和灵魂上的滋养。而这个时代,阅读的这种功能似乎不再那么明显。人们看阅读的眼睛里充斥着功利,这本书是高考指导,那本书是社交技巧汇总,再那本书是股市发展方案。通读太不方便,不如把问题都留给搜索引擎,一个ENTER键按下去,一切都有了答案。可是,还有多少人,会在夜色里点一盏灯,泡一壶茶,读一本“无用”的闲书呢?

这个时代,阻止我们这样去阅读的诱惑实在太多,家里的电视、电脑,街上的KTV、网咖等等。这时候,一个真正的24小时书店存在的意义就很大了。

书店,一个城市里也许永远也繁华不起来但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和思想寄托。你可以试着从书店去看一个城市,一个市侩味冒鼻子的城市里,想必书店也都是眼里只有铜板的人在开着的;而一个有这种优秀的24小时书店的城市,想必,它的文化氛围一定不会太差。学校里的野草书店面临搬走的风险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舍不得为人极好的书店老板。因为,在那个书店里,我们能感受到的绝对不仅仅是一手交书、一手交钱的交易气息,最起码还有属于这个学校的一种独特的气息。我想起,不然君就曾问过棠绾,要不要去野草逛书。一个城市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包容文化的良性发展,能够在建设出来的那些高楼大厦之中给书店留出足够的空间,包容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着,那么,这座城市的文化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书店,是一张无形的城市文化名片。

书店,也是一个收藏人的情绪的地方。我生活了十八年的那所海边小城里,有一座靠着海边码头的猫咖书店,我喜欢那种点一杯拿铁在看海的落地窗边读一本书,从日头高照到满天繁星,把喜怒哀乐都留在书中,带着淡淡的书香气拂袖而去的感觉。我心情低落的时候,问一个老铁,不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他说在书店呆一天或者跑步听歌。也许,在书店呆一天的时候,他未必读进去了很多知识,但是,这个过程中,心情却能得到调节,末了,舒舒服服地走出来,和店员相视一笑,想来,是很好的。于是我拿过枕边的《菜根谭》翻了一两页,心情变好了些。

即便是人们依然在阅读纸质图书,但是,如今,电商的发展,物流的进步,都在考验着书店。我曾亲眼目睹书店的倒闭,后来,老板无奈地用网店处理着剩余的图书。设想,如果书店真的都变成网店,那么,即使是一小时便利达,也一定是一个悲剧。

我宿舍里面是有些书的,当然,比起来学校里的文史哲大佬们,自然就不算什么了。我在枕边摞了几本,与我所学的课业都没什么关系,我也不会从头到尾的阅读,不过是偶尔拿起来,翻看几页,然后抱着亚麻抱枕舒舒服服地睡去。即便是睡觉,枕书而眠和直接睡去的滋味也是不那么相同的。

一所24小时的书店,一所包容接纳所有人的书店,也许正是我们的城市缺少的。无论昼夜,无论晴雨,也无论你是书生还是白丁,甚至无论你是来这里勤奋苦读还是来这里暂时歇歇脚的,这所书店的大门都会为你敞开,这是多么幸福和暖心的一件事。我想,如果我走在夜里,能看到这样的一家书店,我应该会走进去,哪怕只是翻几页书也是好的。我想,对于想买书的人,来说,同是购物,一定是更加倾向于购买这种书店的商品,因为,买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还有上面附带的整个书店的人文关怀。

写到这里,我开始反思另外一件事,为什么这样一家书店会成为高考题出题人关注的地方,为什么这样一家书店竟然被我们看得这么难得?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够自然地路过或走进一家24小时无门槛的书店,那么,我想,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是更加美好的一个社会,那时候的时代,一定是一个更好的时代。

这个时代,人们会为了一分两分而刷夜背题纲,却不愿拾萤闲读,再悠然睡去。但是,这个时代,我们依旧懂得阅读的意义,依旧有人坚守着这份24小时书店所代表的人文关怀,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时代守住一个人类心灵的港湾和精神的家园。我想,这终究会是更好的时代。

24小时暖心书店满分议论文(精选篇9)

24小时营业的书店不多见,可24小时运转的派出所到处都是。这里是某地派出所,一间无论日夜都不会关灯关门的屋子。这里是人们走投无路的投靠所,是市井矛盾的集散地。曾有一位摄影师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每天把镜头瞄准派出所招待椅的一角,记录下日夜不落幕的生活长剧。

两年里,工作人员在书店迎来了各种人群。两年里,摄影师在派出所的日常见闻,为我们生动呈现了一个基层派出所的工作常态。醉酒打架、钱包被盗、噪音扰民、夫妻口角……形形色色的大事小情,每天在各个角落发生,派出所的一角则是这些城市片断缩微而集中的见证。走进派出所的,有急匆匆报案的受害者,有垂头丧气的嫌疑人,有走投无路的求助者......形貌迥异的张张脸庞,显露出最多的是焦虑和懊恼,还有对民警的期待。

从清晨到凌晨,从午后到午夜,全国各地的派出所里,类似的画面每天都在上演,在诸城也是如此。诸城最繁忙的一个派出所,一天中需要民警到现场处理的警情,最多的时候就有三四十起,这还不包括直接到派出所报案求助的警情。24小时营业的书店从不驱赶任何人,24小时运转的派出所也从不拒绝任何一起自身管辖范围内的报警。派出所也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神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案件,民警干的多数是这些调解纠纷、处理事故、维持治安和稳定的小事。

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书店的读者。哪怕事情再小,也都是民警的工作。因为这些小事,民警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这组图片只是全国公安的一个缩影,还有千千万万名公安民警每天都在岗位上默默付出,为社会的稳定,为小家和大家,将工作中的一件件小事做好,成就了他们事业中的大事。

这,就是他们工作的意义。

    4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