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13篇
在过春节时,每个地区都有过春节的风俗。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我们家乡的春节风俗和北京的春节风俗截然不同。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1
过大年了,你知晓大家稷山春节的风俗吗?你一定不知晓,就让我来对你说吧。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扫挂,买年货。母亲携带我来到商店,商店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母亲拉着我来到水果摊,她说:“江研,大家买些橘子吧?”我高兴地说:“好的。”母亲买完橘子,我对母亲说:“母亲,我想买一些糖果。”母亲笑眯眯地对我说:“行!”大家来到糖果铺,看见一个小妹妹对母亲说要买糖果,可是小妹妹的母亲严肃地说:“你忘记上次吃糖果害你牙疼的事儿了吗?”小妹妹非要买,可她母亲就不买,小妹妹就哇哇大哭。我的母亲却痛痛快快给我给我买糖了,我非常高兴。
春节前不止是要买年货的,也能看很多的节目。春节前街道上会表演节目:有舞狮子,踩高跷和唱戏……看到踩高跷,大家都会大吃一惊,原来踩高跷的都是三四岁的孩子子,他们穿的衣服,真是绚丽多彩。舞狮子演得都非常精彩。
春节前还要去买鞭炮,鞭炮有各种各样的,到了除夕晚上十二点就可以放鞭炮了,天空中就像有很多的快乐的小精灵在飞来飞去。
我真喜欢过新年。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2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不少,根据不一样的时节分别有新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新年。
春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和大“福”字。有些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这部分栩栩如生的窗花给大家带来了吉祥喜庆的氛围。还有些人把灯笼挂在大门口,很漂亮。
新年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儿女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块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块,一边包着又香又大的饺子,一边聊着这一年的喜喜乐乐。大家一家每年都要到奶奶家春节。傍晚时,大家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精彩的春晚。快到晚上12点时,此起彼伏的花炮声就响了起来。花炮声,像打雷一样,接连不断。天空中的礼花像一个个漂亮的仙子那样耀眼。一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大家还在放着礼炮。2、天早上,大家起得都非常早,无论大人孩子都穿着新衣服挨家挨户地拜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携带笑容,嘴里说着吉祥的话。这种欢快的氛围一直持续到阴历正月十五。
我真期望每天都是新年呀!那样喜庆、快乐、团圆就会永远围绕在大家身边。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首诗。下面请和我一起来看看,我在春节会做什么吧!
大扫除、贴春联。腊月二十八这一天,人们都会贴春联、窗花,挂灯笼、大扫除,我家也不例外。我们总会回到爷爷奶奶家干活。爸爸踩着梯子贴春联、给大门刷上新油漆,妈妈和爷爷在一旁帮忙指点,春联还是我爷爷亲笔写的呢!奶奶在扫地,哥哥在……总之,爷爷奶奶的家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放鞭炮。大年三十终于到了,晚上,我和表姐在爷爷奶奶家的院子里放鞭炮。表姐把一串鞭炮放在地上,取出打火机,小心翼翼的点着,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我捂着耳朵、尖叫着又蹦又跳。我们接着放烟花,当烟花飞上天空,我抬头看着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着她们美丽的“笑脸”,再看看表姐兴奋地通红的小脸,感觉真是幸福极了。
拜祖先、吃饺子。放完烟花后,饺子也正好煮熟了,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吃饭前要先拜祭祖先的,我只能忍着馋虫老老实实的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焚香叩拜。拜祭过祖先,奶奶一声令下:“吃饭!”我马上风卷残云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饺子就被我们一扫而空了。奶奶做的饭可真好吃呀!
守年夜。吃完饺子,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了,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面,吃着水果、嗑着瓜子看春晚。贾玲演的小品《一波三折》逗的我们哈哈大笑,让我们拍手称赞;岳云鹏和孙越演的相声又让我们连声叫好……
春节的习俗让春节年味十足,我喜欢春节的习俗,喜欢过春节!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4
我的家乡在温州文成,这里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
“啪啪啪!轰轰轰!”又开始放鞭炮了。我心想:这才几点呀就开始放,真惹人烦!我把被子盖到头上,继续睡大觉,以养足精神。
八点的时候,爸爸在我耳边轻声说:“今年祭祖也带你去,快起来!”听到这句话,我欣喜若狂,立刻掀开被子,穿上衣服,套上裤子,直奔卫生间开始洗漱。洗完后,我和一群大人们开始出发去祭祖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这里黑漆漆的,只能依靠亮光看清楚一点点,四周都是砖瓦砌成的墙。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放鞭炮,正当我拿着一卷鞭炮和打火机时,却被一个人打了一下。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她说:“祭完祖之后才能放。”听完,我露出无奈的表情,心想:真是太扫兴了!
开始祭祖了。我和长辈们拿起篮子里的杯子、碗和筷子,在桌上摆好,倒上酒,摆好水果和菜之后便开始祭拜。我学着大人们的.模样,弯下腰,跪在垫子上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叨着:“我要有很多钱,大吉大利……”妈妈让我来烧纸钱,我先拿了一张,点燃后就放在盆里,然后迅速地把下一张铺开,盖了上去,重复几次后,火烧得越来越旺。
纸钱烧完后,就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放鞭炮。我拿起一大卷鞭炮放在地上,用打火机点燃那根细长的引线,然后迅速地跑到屋里面。“嘣啪!啪!啪啪!”白色的烟雾,就如同迷蒙的仙境一般。一些胆小的孩子则依偎在妈妈怀里,耳朵被捂着,而有些大人们自己也闭着眼睛不敢看。鞭炮放完后,还要把菜装到篮子里,再把倒过酒的杯子洗干净,一起放到里面。
这就是我们家乡与众不同的习俗——祭祖、放鞭炮。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5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奇特的风俗。我也是,我们家乡过年的风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舞龙”。
舞龙的时间一般会在春节后几天。通常会由村里舞龙队长提前几天送来请帖。告知我们舞龙的队伍将会何时过来表演。收到请贴后,爸爸妈妈就开始准备红包,一些水果和香烛,鞭炮欢迎舞龙的到来。
终于,大家都期盼的这一天到来了。咣当咣当,舞龙的队伍接近我们了。我既紧张又激动,时不时跑到门口去看舞龙的队伍到了没有。这时爸爸在大门口摆上了两串长长的鞭炮。妈妈则在院子里摆上了桌子,在桌子上放上了准备好的水果,并点上了香,红烛。舞龙的队伍越来越近了。胆小的孩子跑上了楼,从走廊探出头,等着看舞龙。当舞龙的队伍到我们家门口时,爸爸点燃了一串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一红一黄的两条龙摆动着身体走进了我们的院子。队伍后面还跟着一大群人来看舞龙表演。
他们先是盘成了一个圈,然后再迅速的散开。两条龙在他们的手中变得活灵活现,千姿百态。几分钟后他们停下休息。带队的人从龙头里面取出了几根小蜡烛送给了我们,并说了一些祝福语。这时,爸爸拿出准备好的红包送给他们。妈妈从边上的小桌子上,拿了一些水果分给他们吃,还为他们泡上了茶。休息了一会后,他们又开始左右摆动着龙头和龙身,缓缓的走出了我们家的院子。这时爸爸又点燃了另一串鞭炮。来欢送舞龙的队伍离开。我和妈妈把他们送的小蜡烛拿回了房间,直到它们燃尽为止。
这就是我们家乡过年的风俗“舞龙”,这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6
新年快到了,左邻右舍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对联、买鞭炮烟花、买甘蔗、买香……大伙都是大包小袋地往家搬,买这么多东西,要干什么呢?不急,一会你就知晓了。
我的家乡有一种风俗,春节时要把两根连根带叶的甘蔗立在大门后,预示着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像甘蔗一样“节节高”。新年时,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烟花、贴春联窗花辞旧迎新。节日里,还有祭拜祖先的风俗,每次我都会站在姥姥身后,听姥姥真诚地许愿,然后姥姥会搂着我,一块向祖先鞠躬致礼。目前我知晓了,大家是想感谢祖先,感谢老天爷的关照呀!对了,祭拜时还要供上丰盛的祭品,有鱼有肉,有干果水果,摆满一大桌呢。
新年时,挨家挨户去拜年,是大家孩子子最快乐的时候了,不只能得到大大的红包,还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小零食,这可是平常家长三申五令不很多吃的东西,可在春节里,就可以打开肚皮吃个痛快了。怪不能一想到拜年,我的嘴巴都咧到脑袋瓜上去了。
大家家乡春节的风俗真是丰富多彩啊,期盼新年快点到来吧!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7
新年是中国传统节日,它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它是辞旧迎新的一天,它是中国人年味最足的时候。
每逢新春,要想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就必不可少吃饺子,所以每当新年到来大家家就举行一年一度的吃饺子大赛。大家一大伙人坐在一块齐心协力做好一大盆饺子,在其中三个饺子里面包着一枚硬币。哪个吃到了带有硬币的饺子就是大家新年中的幸运儿。虽然我只在__除夕夜饺子大赛时吃到过“幸运饺子”,但每一年的饺子大赛我都非常快乐的参与。
放烟花是每年新年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大家孩子子最喜欢玩小鞭炮。我的最爱是冲天炮,它长的和金箍棒似的,将它朝哪个方向天空点燃,它就立马发射和烟花一样火球满天散开,真是又好玩又好看。
新年最被人期待的当属年夜饭了,鸡鸭鱼肉缺一不可。我最喜欢的是母亲烧的红烧螃蟹,一口咬下去蟹黄和美味的汤汁一同在我的舌尖舞蹈,给我的味蕾带来无限的享受。
我爱新年,爱大街小巷的张灯结彩,爱漂亮又明亮的烟花,爱耐人寻味的美食,更爱一大伙人团聚在一块的美好片刻。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8
正月里,穿新衣,走亲访友,热闹极了。姥姥请来了爷爷、奶奶和舅舅来家做客,母亲请来了她的好朋友来家吃饭。于是,我郑重宣布:“你们都邀请了你们的亲戚朋友来家,我也要请我的好朋友棒棒来家做客。”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跟姥姥商量最营养的小菜招待客人,还想着最好玩的游戏。天刚亮,我就醒了,一块床就兴奋地大喊:“下午棒弟要来我家啦!”很不容易等兴趣班放学,我急忙赶回家,可是家没棒弟的身影。我忍不住打了个电话给棒弟,电话刚一通,我顾不上问好,就急切地问:“棒弟,你们如何还不来呀?”电话那头传来了棒弟激动的声音:“我在给你挑选礼物呢,立刻就来啦!”等啊等,盼啊盼,门口传来了敲门声,我亲爱的棒弟终于来啦!他还带来了我喜欢的礼物,我心想:“其实,棒弟能来我家做客,就是最好的礼物啦!”大家玩游戏,做手工,美美地吃了晚餐。可惜开心的时间一直过得飞快,棒弟要回家了。我送到门口,翻着日历问:“你们什么时间再来呀?”
这是我今年新年最快乐的一天!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9
我的家乡不像大城市那么豪华和美丽,但是一但到过年,是多么令人难以忘记的,下面,让我来告诉你吧。
每当快要到过年的时候,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一尘不染。之后,人们会去彩虹、大型超市出售各种水果,比如糖、年货等,这些都会放回袋子里。
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在新年时要在家里贴春联和鞭炮吗?让我给你解释一下。
很久以前,在一个有着黑暗洞穴的山谷里,山洞里住着一只名叫“年”的怪物。这个山谷下面有一个小村庄。当新年来到新年的最后一天,它会降临到人们的身上。这个村子里的人会把门关上。但是,村里村民还是有办法进去吃村民的,村民们也没办法。许多村民到城里过年去了。一年,村民们正在去城里的路上,一个仙女对村民说:“怪物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听了村民们的话,他们把红色对联放在门上,把鞭炮放在门前。当怪物来了,他们会看到红色的东西和砰的巨响,跑到山上的恐惧。这样,燃放爆竹和坚持新年权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当我的家乡在新的一年里,每个家庭都会有一顿丰盛的饭——一年的晚餐。家家户户忙东忙西的,烧着一桌的菜、有鸡、鱼等。让我们看看口水流不停。吃完后,妈妈会给我一件很帅的衣服,大人会给我们压岁钱,里面有很多钱呢!
这真是令人难忘的新年!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10
“咚锵,咚锵,咚咚锵!”春节快要到了!伴着喜庆欢快的锣鼓声,大人们忙着办年货,扫房屋,忙忙碌碌,迎接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小孩儿们也兴奋极了,盼着能早点儿穿上过年的新衣。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腊月二十九一大早,我就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想偷点儿面团出来玩。谁知,有人比我还早!我心里不禁失落起来,面团玩不成了……只好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只见妈妈娴熟的双手在面团上揉过来揉过去,我都快蒙圈了,因为妈妈的速度太快了。面团在妈妈的手中优雅地转圈、翻身,像在跳芭蕾舞,跳完了,就躺在妈妈用面粉铺的“地毯”上休息。不一会儿,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的白馒头就做好了。中午,看到一大盆香喷喷的馒头端上来时,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大年三十,家乡过年有在门上插柏枝的风俗,所以姥爷一大早就过来给我们送来了柏枝。我疑惑地问姥爷:“姥爷,为什么要在门上插柏枝呢?”姥爷呵呵一笑,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柏枝可以消病、避邪、除灾。‘柏’字和‘百’同音,柏枝又是穗的形状,‘穗’又与‘岁’同音,连起来就是‘百岁’,寓意长命百岁呢!”“哦,原来是这样,那就多插点,再多插点!”说着我就把手上的一大把柏枝往门上插,“这样我们一家都可以吉祥长寿了!”长辈们听完都笑了起来。
插柏枝,贴对联,包饺子,除夕这天最为忙碌。晚上,我们一大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着饺子,品着菜肴,其乐融融。晚饭后,我们一边笑谈着一年中的收获和趣事,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不知不觉,零点的钟声即将响起,我们一起默默倒数着“三——二——一!”大家一起欢呼起来:“新年到了!”一家人相互祝福着,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事事顺心。
大年初一到初五,大人们便开始忙着走亲戚,小孩儿大多会结伴到街上玩耍,有时候也会跟着大人一起去串门、走亲戚、讨红包。
过了初五,春节就算过完了,大人们又开始忙着上班了,家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春节是令人难忘的,因为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红包,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很多习俗知识。我好期待明年的春节早点到来!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11
爆竹声声辞旧岁,瑞雪飘飘迎新春。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每个地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习俗,我的家乡安徽是怎么过春节的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在春节前的一个星期,父母开始购置年货:鞭炮、烟花、食材、新衣……那么多需要买的年货,万一现金没带够怎么办?今天可流行二维码付款了,扫一扫码就可以直接付钱,也不需要担心钱包丢失。妈妈每次付钱都会感叹:“真是太方便了!”买完年货,大大小小的年货全堆在客厅,看上去好不热闹,也就有了一点年味了。
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打扫房间,这一天被称作“扫尘日”,也叫“迎春日”。妈妈说,扫尘有驱除病疫、祈求新一年安康的作用,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寓意。打扫完房间,大家会贴几个倒挂的“福”字,还会贴春联,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盼星星,盼月亮,可终于把春节给盼来了,这一天大家都起的很早,来准备忙碌又喜庆的一天。刚起床,耳边就传来此起彼伏的鞭炮与烟花声,热闹极了。大家穿上新衣服,吃完饭,就准备去拜年了。所谓拜年,就是要走街串巷地给亲戚朋友送祝福。长辈们在拜年前都会包好红包,递给小孩子们,当然,我也收到了不少红包。但是我的小叔在外地出差,不能与我们分享这份喜悦,怎么办呢?打开手机,就看到了小叔的朋友圈:“祝大家新年快乐!”嘿!科技可真方便啊,让远在他乡的小叔也能送来祝福。在大家互相祝福的声音中,拜年不知不觉地结束了。
晚上,就该吃团圆饭了,团圆饭的桌子上最不能少的菜有鱼和饺子。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鱼),而饺子作为中华传统食物,有着更岁交子,团圆福禄的寓意。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谈笑风生。一道道菜被端上桌,弟弟看到心爱的肉丸子,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接着爸爸就让弟弟把筷子放下,弟弟十分疑惑,爸爸笑着说:“要让老人先动筷哦!”爷爷说:“没关系的,让他先吃吧!”弟弟听了以后,认真地把一个肉丸子放进了爷爷的碗里,说:“爷爷,这个好吃!”“爷爷咬不动这个哇!”大家都笑了。
吃完饭,一家人开始看春晚,在大家的欢笑声中,奶奶感慨:“我们那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电视啊!真好!”老人们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了从前的生活……
你们家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来分享一下吧!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12
新年到,新年到,男女老少齐欢笑。爷爷戴上新毡帽,奶奶穿上新棉袄。大街小巷好热闹。鲜红的春联贴起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红红火火的日子欢起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过年的真实写照。
每当提起过大年,我就欣喜若狂,热血沸腾。现在过年到处充满了喜庆、祥和,但是关于过年却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父母告诉我,相传很久以前,在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夜晚,一个叫作年的怪兽,会来到人间作乱。老百姓们心惊胆战、痛苦不堪。之后,人们发现这个怪兽害怕红颜色的东西和爆竹的爆裂声。所以就有了贴春联和燃放爆竹的风俗,年兽自然不敢来犯,过年传承着古人们的聪明才智。
说起家乡过大年的风俗可真不少呢,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不刚进了腊月门,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又开始为过年做准备,置办年货里大有学问,鱼预示着年年有余,鸡和梨代表着大吉大利,豆腐象征着全家都有福,苹果必不可少,寓意平平安安,鲜花插花隐含着花开富贵,就连妈妈蒸的大枣饽饽也昭示着好日子蒸蒸日上而且这些年货基本在每家每户的供桌上都是司空见惯。好一个忙碌欢腾的中国年!一个诗情画意的中国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这一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独具魅力。过年是千里之外游子的归心似箭,是家中年迈父母的翘首以盼,是全家人围坐一团的年夜饭,是小孩子们承欢膝前的压岁钱,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嘘寒问暖,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情长,是亲人之间永远拉不完的家长里短。过年寄托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除夕夜的鞭炮渐近尾声的时候,新年的黎明恰恰到来。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家门,到别人家串门拜年,大街上弥散着鞭炮的火药味儿和燃香的香火味儿,这就是特殊的年味儿,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个个打扮的光鲜亮丽,耳目一新。这既是对自己过去一年的肯定与褒奖,又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各家门前的张灯结彩与流动的鲜艳色彩,无疑成为这个略显单调季节的一道亮丽风景。过年好,过年好,恭喜发财,温馨诚挚的新年祝福声充斥着大街小巷,屋里墙外。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个个都变成了自来熟,不管认不认识,只要一见面就互相问候,甚至在平时有点小摩擦的村民,都因这一句质朴的过年好而一笑泯恩仇。新年处处洋溢着和谐温馨的友情。
大年初一的饺子头一回。拜完年人们各自回家煮饺子,初一吃饺子是家乡过年的习俗。瞧这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个个馅满肚圆,浑圆的饺子预示着家人团团圆圆。是啊,过年时大多数家庭团圆了,却有一群人无法团聚。他们就是守卫边防的战士。无论是风大浪高的边陲小岛,还是冰天雪地的北疆前哨,都有他们矢志不渝的坚守,神圣的五星红旗在他们身旁高高飘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的无私奉献为我们撑起一片安宁的天,新年收录着一份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因为每年过大年的时候差不多在农历立春前后,所以过年也叫春节。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我要说,人的一生之计在于勤。过年既有对过去的肯定,又包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
新年,荏苒了岁月,绵延了时光,这艘历史的巨轮满载着亲情、友情、家国情,跨越了时间的海!
家乡的春节见闻作文篇13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民风民俗。而我的家乡延吉过年时有许多特别的风俗,做打糕就是其中之一。
春节,我们一家人接受了一位朝鲜族叔叔的邀请去他家里过年。我们乘车来到了一个大院子前,叔叔阿姨们穿着盛装款待我们。进了屋子有一点雾蒙蒙的感觉,到处飘着淡淡的蒸汽。叔叔笑着说:″厨房里正在蒸糯米呢,等一会儿我们要做打糕,这是我们过年的习俗,'寓意着万事如意年年高'。"做打糕?我心里高兴极了,我可没有亲眼见过做打糕呢。我站在那间小屋前张望着,充满了期待。
果然过了半个小时后,阿姨们将蒸熟的糯米用盆子盛着拿了出来,放到院子中的木槽里。两个叔叔面对面分别站在木槽的两端,他们将木槌举过头顶,奋力的向糯米打去,他们相互交替着捶打,发出"咚咚″的声音。每隔一段时间朝鲜族阿玛尼就蹲下来翻动糕团,这样可以捶打得更加均匀。随着这样沉闷而稳重的捶打糕团越来越黏。
越看我的手就越痒痒,想试一试,我找准时机,向叔叔要国木槌,学着他们的样子。打着糕团,可还没打到十下就支撑不住了,木槌实在是太重了!但我还是蛮开心的,毕竟我还是尝试了。
直到把糕团打的看不见米粒为止,阿姨们将它放到了一个装满红豆沙的小盆里,将糕团全身均匀的抹好豆沙,平铺到桌板上,切成整齐的方块状。她们切下一块递给了我,"谢谢!″我欣喜的接过打糕,细细地品尝起来,哇!好甜,不是白糖那种腻腻的甜,而是豆沙淡淡的幽雅的甜,一闻,是那糯米的芳香,令人意犹未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每个地方的春节风俗都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