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

|金梅2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希望这份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优秀6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精选篇1)

一支不平凡的小竹竿

一根小竹竿上面,记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村庄和城镇的名字!这些地名再现了它的主人唐和恩支援前线走过的每一步路。唐和恩的“小竹竿”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支前故事的缩影。淮海战役的胜利,靠的正是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珍藏着这样一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一根小竹竿。这根竹竿一米来长,上面用针尖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仔细看去,开头刻着它的主人唐和恩从家乡出发的地点,山东省胶东地区莱东县陶障区,接着刻的是他支前经过的路线: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濉溪口等等地名,包括了山东、江苏、安徽三个省88个城镇和村庄。这不是一般的里程记录,它是数百万英雄的支前民工,在淮海战役中走过的艰苦光荣的战斗历程的缩影,是淮海战役伟大胜利的见证。

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山东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唐和恩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过上了温饱的日子,解放区广大翻身农民正在欢天喜地地忙碌着土改后的第一个大丰收。上级号召组织支前队伍,共产党员唐和恩又像前几次一样,头一个报名参加支前小车队,大伙选他当了小队长。出发时,大伙都坚决表示:“犁不到头不卸牛,打不下淮海不家走”,“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支前民工带上了“三件宝”:狗皮、蓑衣、葫芦瓢。除了这“民工三件宝”外,唐和恩还带上了那根在旧社会讨饭用的小竹竿,准备在上面记下支前路线,传给子孙后代,要他们不要忘记伟人指引的闹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路。

这张刻在小竹竿上的支前图,记载了543万像唐和恩那样翻身解放的贫苦农民,跟着共产党走过的艰辛、辉煌的道路,昭示了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历史真理!

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精选篇2)

今年88岁的路福贵老人保存着一张珍贵的《冀东日报》——出版于1949年5月21日的中共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总1068期)。报纸只有两版,不仅在头版刊载了《上海前线我军进入浦东区歼敌万余》等消息,还在二版公布了冀东南下干部总队新招收的177名队员名单,路福贵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史料。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百万雄师下江南,冲锋陷阵追歼穷寇’和‘数十万干部紧随其后,全面接管,建立政权’的那段历史。”穿越时空72年,每当路福贵抚摸起这张塑封的报纸,自己参加冀东解放区南下干部工作团的记忆便浮上心头。

路福贵出生于唐山市丰润区。1949年5月,当获知祖国号召干部南下,要为共和国大厦清基打夯的消息时,他刚刚16岁,就读于省立唐山中学(现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为了奉献自己的力量,路福贵几乎是第一个报名南下的学生,在他的带动下,同班同学果荫常、董吉臣、齐树光也踊跃报名。

后来,路福贵得知,当年根据中央指示,冀东区党委共抽调3410人,组成了冀东南下干部总队(后分赴湖南和广西)。

从唐山到湖南邵阳,路福贵所在的南下干部队伍累计行程2500余公里,历时135天。一路上,解放军在前冲锋陷阵,南下干部紧跟其后。其间,天上有敌机骚扰,地下有散兵匪特横行。加之当地空气潮湿、气候炎热,水土不服,疾病流行,南下干部们备尝艰辛。相比南下途中的恶劣条件,南下干部在充满战火硝烟的地方接管建政、剿匪安民、征粮支前、减租反霸等工作更为艰辛。

路福贵至今清楚地记得,他的好友崔葆成(河北丰润人)南下后在隆回县一区担任支前干事。为了完成征粮任务,他自告奋勇深入匪首盘踞的滩头乡开展征粮工作,于1949年10月24日被匪徒杀害;好友阎振远(河北滦县人)南下在武冈县二区政府,他率队深入寥清乡剿匪征粮时被100多名匪徒包围,为掩护群众,他身中20余刀,肢体破碎,胃里流出来的都是红薯芥菜,没有一粒米饭……当年,反动地主组织“黑杀队”多次开会密谋:“悬赏光洋100元,要小北方佬路福贵的人头。”就在敌人暴动前夜,南下干部接群众及时举报,迅速采取行动,端了“黑杀队”的老窝,路福贵才幸免于难。

经过艰苦斗争,全区新老干部牺牲40余位,邵阳地区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歼灭了反动土匪武装三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2000余支,迫击炮26门,从根本上肃清了匪患,建立了人民政权。

路福贵说,这张72年前的《冀东日报》在1976年前一直由父亲珍藏,经历了十年动乱和唐山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传到自己手里后,成为路家最珍贵的传家宝。

历史的烟云冉冉远去,报纸已成为“听党的话,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一个载体,激励着更多的人奋勇向前,为国奉献。

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精选篇3)

焦裕禄纪念园展厅。一把藤椅,静静地立在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前。

藤椅右手,一个大洞无声地诉说着50多年前撼人心魄的一幕:肝疼袭来时,焦裕禄就用茶缸靠在藤椅上,紧紧地顶在痛处。日久,藤椅被硬生生顶出一个大洞。就是这把藤椅,陪伴了焦裕禄400多个日夜,成为他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历史见证。

1962年冬天,焦裕禄病躯担重荷,就任兰考县委书记。他带领群众查风口、探流沙、找水道、治盐碱……

1963年9月,焦裕禄的肝病已经很严重了。“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椅靠上。同志们问起来,他才说他对肝痛采取了一种压迫止痛法。”焦裕禄纪念园讲解员谢洁说。

病痛缓解以后,焦裕禄便亲自动手,用藤条把藤椅上的窟窿一点点补好。但不久,藤椅又被顶破。工作太忙时,他就让大女儿焦守凤和大儿子焦国庆来帮着修补藤椅。

同志们和家人都劝他注意休息,要他好好疗养一下,他却总是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它,它就不欺侮你了。”

这样一把破藤椅,为何始终没有被换掉?“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焦裕禄这样说,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心中激荡着理想和信仰,生死便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在这把藤椅上,焦裕禄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篇文章《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提纲。

既已出发,何惧倒下?在兰考的日子里,焦裕禄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来工作的,我不是来休息的。”

“这把藤椅,岁月能褪其色,却洗不去人们的思念;这场病魔,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却磨不灭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之火。”焦裕禄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席建设说。

2014年3月17日,____来到兰考,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并瞻仰了这把藤椅。

____多年过去了,人们从这把藤椅上仍能感受到信仰的崇高、精神的伟力,焦裕禄不朽的身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精选篇4)

在辽宁丹东____纪念馆,有一件特殊的文物。它长300厘米、宽67厘米,由几根原木和草绳组成,长方形的木头骨架之间,部分草绳已经破损断裂。这样一件简陋到让人猜不出用途的文物,就是____战争中担架队用于运送伤员的担架。

在伟大的抗美援期、保家卫国战争中,有一支英雄的担架队,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抬着担架,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特殊的战斗英雄,叫宁儒贤。

“死也要死在前线”

宁儒贤生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马图乡自然屯村,1947年家乡解放后,他当了村武装队长,1948年光荣入党,1949年代任村党支部书记。1950年11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过了鸭绿江,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了“____,保家卫图”的号召,宁儒贤在区上开完动员会回到家,把“参加____,过江当担架队员”的想法与母亲说了。她支持儿子:“儒贤,你放心地去吧,你的两个孩子妈一定给你带好(当时,宁儒贤妻子已去世)。”

11月末,宁儒贤告别了母亲,跟随阜新县十二区(知足山)担架队,在一片欢送声中离开了村子,到务欢池区大营子村集训。集训结束时,部队首长作战前动员:“过了江就不太平了,都有随时牺牲的危险,头顶上是敌人的飞机,还一个劲地往下扔炸弹;脚底下是敌人埋的地雷,一不小心,就炸飞上天;饿了,只能吃一块饼干;渴了,就只能抓把雪;困了就躺在壕沟里。。 . . . ”

宁儒贤坚定地表态:“我报名时就想好了,死也要死在前线。”

顽强拼搏战友情

据宁儒贤回忆,有一次他们突破重重封锁,把伤员们抬到一间被敌机炸坏了的房屋里休息。其中有一位脸色憔悴的女战士,双眼紧闭,左腿用夹板夹着,已被鲜血染红,但她没有叫过一声。

宁儒贤和同志们帮她清洗伤口,翻身,换下脏衣服,悉心照顾她。女伤员很感动,告诉宁儒贤自己叫黄起荣,今年19岁,是在学校参加志愿军的,随部队前进时踩上地雷炸坏了一条腿。宁儒贤打心眼里敬佩这位女战士,专程把她护送到了义川兵站。临上车时,她紧紧握住宁儒贤的手说:“我还要回来,咱们战场上见。”

“当时很多战士都像黄起荣这样,轻伤不下火线,受伤了也要坚持战斗。无数勇士身负重伤后从血泊中爬起来继续冲向敌人,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即使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仍然坚守阵地,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这样的故事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冰雕连小战士宋阿毛和他的战友就是典型代表。

江心抢夺战

战事瞬息万变,部队由阵地战转入穿插进攻,走小路,爬高山,攻下一个山头、一个阵地继续前进,担架队必须跟上。这次,宁儒贤他们又从火线上抢下3名伤员,爬大山、绕小道送往兵站。天黑,下着雨的路更滑,步步是稀泥,炮弹还不断地在身前身后落下来。地面到处是密密麻麻的弹坑,担架队每过一个弹坑,每绕一个坑沿,担架都晃动得厉害。一名伤员看到担架员累得满头大汗,满身泥水,心疼地说:“你们不要管我们了,赶快走吧。”宁儒贤坚定地说:“我的好同志,你们不要担心,再危险我们也要把你们送到兵站去!”伤员们过意不去,又说:“同志,你们太累了,不要急,慢慢走吧。”过了封锁线,便是一座山,又高又陡,抬着伤员往山上走,一个不小心,伤员就会从担架上“轱辘”下来。

于是宁儒贤把担架带挎到脖子上,两手拄地跪着走,后边的人站着走,这样担架才能平稳,但每碰到尖硬的石头,硌得他直咬牙,双膝被鲜血染红。可他只有一个念头,救伤员要紧!直到后来,宁儒贤的腿上还留有累累伤痕。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部队在加里山阻击敌人,担架队在树林中暂时休息。又困又累,年轻人躺下便睡。当班长的宁儒贤拎着瓦罐到江边打水,准备回来做饭。刚出村,他就看见几个黑影在江边晃动,仔细一看是几名伤员正卷着裤腿准备过江。这道江不宽,担架队员曾多次往返,哪深哪浅都知道。宁儒贤想,天一亮,如果还有伤员没能过河,敌机一来可就糟了。这时,又有一批伤员来到江边,宁儒贤急了,忙跑到村里找到指导员,然后把战士召集起来,快速把伤员背往对岸。

第五次战役 结束后,宁儒贤被评为支前英雄,荣立一等功。

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精选篇5)

一床温暖革命友谊的被单

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后的1934年12月,以项英、陈毅为领导的中共中央分局转移到了黄麟乡井塘村,项英等被安排住在村民谢招娣家里。

随后的日子里,谢招娣时不时地送一些黄元米馃、花生、鞋垫等食品和生活物品给红军战士,帮助他们洗衣服、洗被褥。项英的妻子张亮和红军战士们也经常帮助谢招娣犁田、砍柴、劈柴、打扫卫生,长期的相处让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都把对方看作是至亲至爱的亲人。

转眼到了1935年春节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加紧了“清剿”,红色苏区只剩下于都部分区域,且日益缩小,革命形势对留守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十分不利。为了轻装上阵,更为了表达对谢招娣一家人的感激之情,中央分局离开井塘的头一天晚上,张亮把随身携带多年的一床绸缎被单送给了谢招娣。

红军走后,谢招娣一直不舍得用绸缎被单,视为宝贝并用生命进行保护,她决定等红军回来后再交回给红军。不久后,国民党兵来到井塘村,把乡亲们赶到村中的晒谷场上,威胁他们把收留的红军伤病员和红军物品统统交出来,否则,一旦查出就格杀勿论。

乡亲们守口如瓶,没有一个人肯交出红军的伤病员和物品。于是,国民党兵便在井塘村挨家挨户地搜查。幸亏大家事先把红军伤员和赠送的东西藏到了深山的岩洞里,敌人在全村翻了个底朝天也一无所获。

以后的几十年里,谢招娣一直珍藏着这床珍贵的绸缎被单直至去世。2004年,于都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普查工作期间,她的家属钟正予主动把这床被单捐献了出来,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从此被大众广为传颂。

我身边的革命文物故事征文(精选篇6)

周恩来的钢纸箱

1963年12月14日,周恩来总理出访埃及,下榻在开罗国宾馆。晚上9点多钟,一辆黑色轿车从宾馆驶了出来,聚集在门外的外国记者见是周恩来的专车,当即驾车追踪而去。轿车停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车门打开,下来的是一位中等个头的男子。尾随的记者们立刻注意到,他下车时手里拎着一只箱子。有认识的记者说,他是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那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这只箱子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特种纸做的钢纸箱,是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时,卫士长成元功用周恩来的出国津贴临时购买的。这只钢纸箱伴随了周总理的每一次出访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这只钢纸箱里,确实藏着周总理的一个重要“秘密”。

周总理十分注重仪容风度,尤其是他穿的衣服,件件都是有棱有角、整洁干净。但是他穿的衣服却从来都是“外表华丽,内在节俭”,衬衣、衬裤都是穿破了补,补好了再穿,周而复始。领口、袖口等部位容易磨毛、磨破,就把磨破的领口、袖口重新换一下。可是久而久之,换过两三次领口、袖口的衣服大面积破旧,不便送到访问国宾馆的洗衣房去洗,而且也经不起洗衣机的搅拌,只能拿到我国大使馆,请人用手洗。

周总理的出国访问,有时是连续不断的,有一次一连访问了十四个亚、非、欧国家。他是一国总理,有关他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都在新闻媒体的“捕捉追踪”之中。如果稍有不慎,坏衬衣被哪位新闻记者发现了,哪怕是远距离拍下一个镜头,也会被一些对我国不友好的国家列为证据:看,中国穷得连他们的总理也穿这样破烂的衣服!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深受总理教诲,当然知道____的重要性。于是,这只钢纸箱刚好就派上了用场。每天晚上周恩来换下衬衣后,马上就由成元功把衣服装进箱子,上了锁送到大使馆,再把洗好晒干的衬衣装进箱子、上了锁带回国宾馆。让各国记者倍感好奇的箱子里装的不是什么国家高级机密,更不是什么核按钮,而是周总理每天换洗的破旧衬衣。

“神秘”的钢纸箱,不仅装着周总理的破旧衬衣,也装着周总理对外交无小事的缜密细致,装着他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装着他大有大无的崇高品质和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

    13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