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

|郑航

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过去的工作,倍感充实,收获良多,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

来报社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从学生过渡到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是记者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让我更快地成长了。

现在,可以说,我熟悉酉阳比熟悉黔江多。虽然在黔江生活了20年,但是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她知之甚少。但是,酉阳于我而言,并不是一个工作的地方那么简单。每天,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报道,需要关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一件事,关注得多了,自然,就有了感情。这个职业,让我能够更快地熟悉酉阳、了解酉阳,关注着她的每一步成长,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刚来的时候,说的是“你们酉阳”,现在,已经习惯了说“我们酉阳”。

一年时间以来,熟悉了这个城市,融入了她的生活。但是,因为努力不够,学习不够。一直对她了解得不深,不透。对工作,同样。以前,为了鞭策自己,所以告诉自己,“要将工作当作事业,将事业当作人生。”可是,惭愧的是,我没有做到。记者这个称呼,有的时候,感觉是辜负了的。

到目前为止,工作上,谈不上什么成绩。从一开始,就定位为时政记者。如何将时政新闻做好,一直在寻找,但是,一直也没做好。缺乏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缺乏对大局的判断力,把握不住“势“的走向,决定了我发现不了好新闻。

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开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会,回来之后,我只按照常规写了一篇会议报道,对会议中的许多新闻点却视而不见。最后,在熊老师的提点下,才将安全生产有奖举报机制和聘请100名安全生产信息员另写了两篇新闻。从那以后,每次开会的时候,总要先问自己,这次会议有没有别的新闻点。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逐渐让自己能够跳出会议写会议。

下半年,希望能够多深入基层,希望报社策划的“青年记者住农家进园区上工地”中有我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直以来,没怎么下过乡,即使去,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再加上从小的农村生活经历比较少,对于下乡总有一点心理难关没过。但是,通过上个月下大溪、下板溪,虽然大溪是和小欧一块去的,板溪也比较近,但是,采访都转换了一种方式,绕过当地政府,直接和老百姓接触,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见过的东西。比如大溪,一直是和领导一起去看的,台地结构漂亮,现在老百姓的建房积极性表面看起来也很高,但是,和他们接触之后才发现,台地的问题很多,甚至会影响到移民的生命安全。这便是真正的基层。或者政府做事了,但是,老百姓始终是弱者。这一点,应该向欧道路学习。他以专业的态度报道了岩峰村的现状,又以悲悯的情怀为岩峰小学做了实事。

这两次采访,让我对深入基层采访有了新的认识。虽然不算真正地沉下去了,但是我相信,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就不会走得那么畏首畏尾,会走的更远、更深层次一些。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2)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牢记组织和领导的重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基层、磨炼意志,扎扎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人,勤奋敬业、锐意进取,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也有了提高。现将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注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藏文水平。

二、坚持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一年来,在遵守报社纪律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政治家办报思想,始终保持年度基层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总之,一年来,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业务水平、自身修养有了一定提高。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二是工作上藏文水平不足;三是如何在岗位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做的有欠缺,意识还不够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藏文水平,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做一名优秀的办报人。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3)

我是去年刚毕业的学生,很荣幸的能够考上鹤壁日报社,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工作经验是我工作当中最最缺乏的一项,经过半年的见习工作,对于工作经验有了一定得积累,能够适应在报社的工作环境,逐步适应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考察期半年的时间已经结束,工作时间虽然还比较短,但就是在这短短的半年的时间里,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任务和责任。在整个半年的考察期内,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每个月交给的所有任务,超额完成报社所规定的考核期累积240分任务,并且在考察期内一篇稿件有幸荣获第十届省辖市报三等奖。虽然在考察期内有过荣誉,但是更多的是报社教会了我如何提高自己,如何做人。对于这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4)

对于像我这样的新人来说,将工作尽快上手的途径之一就是像老记者学习,在工作的这半年当中,部室中的每一位老记者都给与了最大的帮助,当他们有采访活动时,都会带上新记者,让我们熟悉不同新闻类型的`写法,让我们对报社的工作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

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沟通的渠道,采取不同的报道角度。特别是与记者接触较少的一些编辑,我积极主动地询问他们我的稿件有什么问题,认真请教。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5)

记着有着“杂家”之称,所要面对的是形形色色,来自各行各业的采访对象,如何针对不同的人群将自己的采访任务做好,就需要我们博采众长,无限的拓展自己的知识广度。

记得有一次去采访农科院程院长,在谈论“浚单29”时,出现了十分专业的农业名词,在做采访记录的时候,频频出现错误,在写稿件的时候也出现了音同字不同的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在采访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时候,要在采访前做好知识预备工作,在采访中要不断的提问,确保自己记录的不出现差错。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6)

来到报社工作以后,深感无论在前期的准备,到采访过程中,到最后的组织材料写稿,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一定要将整个过程理顺的清清楚楚,要让读者读的明白,读的真实。

在写稿件时,尤其是在数据上必须确保正确真实。在写关于三矿一项硫化新技术时,由于想让稿件字面清新简洁,将数据进行模糊化,发表后也发现读起来自己是十分的清楚,却让读者疑惑不已,不知道数据到底是怎么的出来的,让我明白在工作上来不得半点马虎,来不得半点偷懒,必须认认真真,将工作做细做好。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7)

来到报社,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我认真学习报社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报社新记者培训时的要求,经常做自我检查,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在接下来的工作学习中,我还会一如既往的将本职工作做好,向老记者学习采访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在写作中的能力,尽快的将提升自己,成为一名出色优秀的新闻记者。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8)

根据《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省新闻出版局《关于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采编人员的管理,我报认真开展了对新闻记者证

的自查、核验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9)

2005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定全国新闻机构使用统一样式的记者证,作为专供采访使用的正式证件。我报对工作人员中从事党务、行政、后勤、经营、广告、工程技术等非采编岗位的工作人员和通讯员、特约撰稿人、特约记者及专、兼职为本报提供新闻稿件的其他人员收回旧证,不发新闻记者证;严格按规定报批、发放符合条件人员的记者证。至目前为止,我社经严格程序发放的记者证共有33人,无一例违规发放记者证。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0)

我报在做好已批准记者证的发放工作后,即制定了《关于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的通知》,要求已取得记者证的采编岗位人员,严禁在采访活动中利用记者身份搞经营、拉广告、获取不正当利益;严禁将记者证借给他人使用。并要求新闻记者不得以新闻报道为名从事有偿新闻、强拉广告或者向采访对象索取钱物等。违反者一经发现,按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注销新闻记者证;今年以来,我社2人因调离工作单位需注销记者证外,尚无违规现象发生。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1)

1、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我报认真组织学习并把贯彻"管理办法"纳入日常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要求本报新闻记者证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规定,切实加强新闻记者证的管理。

2、2005年3月份在报纸上向社会公开举报、投诉电话,鼓励社会各界和公众对本报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进行监督,对新闻记者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举报。一年来,我报尚未收到此类举报等。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2)

一年来,虽然我们在新闻记者证管理工作中无出现违规违纪问题,但还存在有不足之处,如对于已离职人员的新闻记者证回收、注销不够及时,对已具备领证资格的人员没有及时联系安排持证资格培训,对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业务培训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等等,这些都是在今后工作急需克服和总结的问题。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3)

1、在报社大厅显眼处设置投诉、举报箱。

报社自2005年3月初即设立总编室举报电话专线(号码为)并在报纸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另外,为加大对内监督力度,在报社大厅显眼处设置了投诉、举报箱,并要求办公室专人负责做好情况报告、问题处理、结果反馈等工作,坚决查处新闻记者的违规违纪行为。

2、与各部室负责人签订《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安全责任书》。明确规定:要自觉遵守宣传纪律,杜绝出现政治性错误;在宣传工作方面要严格遵守审批程序,稳妥引导,不抢发、不炒作、不渲染;禁止刊登凶杀、暴力、色情、愚昧、迷信及其他低级庸俗、格调低下的社会新闻;严禁传播谣言,编发假新闻;要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业道德,不利用编辑身份变相刊发软性广告或索取刊费,反对唯利是图;对于违规行为,一旦查实,立即收回记者证,取消记者资格,并调离工作岗位,同时责任书还要求各责任人对所属部室要承担领导责任,接受相应处罚。

3、加强采编队伍管理。

在新的一年里,我报要以报社整合为契机,加强对采编队伍的建设,要全面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断增强队伍活力,努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队伍的工作能力。要结合核验记者证工作,全面树立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工作中要重实际,求实效,务实事,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实事求是,为进一步推进我报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工作。

4、重申《关于做好新闻工作“五禁止”的规定》。

明确要求全体采编人员严禁有偿新闻,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变相为企业和产品做广告,严禁利用采访这便以任何形式索要和接受对方提供的钱物等;严禁利用记者身份拉广告、获取不正当利益,凡是发现相关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严禁记者挂名写稿。

总之,一年来,我报能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通过内部自律、社会监督的方式,着力抓好新闻记者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队伍,狠抓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自觉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形象,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增辉。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4)

今年5月,我来到经济观察报社,迄今约7个月。期间供职于要闻部,流窜于华南(主要是广东)境内。

7个月间,发稿若干,其中较有印象的有:《一个镇长的亿万身家》、《佛山邮储惊曝巨额存款黑洞》、《广州房屋维修资金惊现23亿元黑洞》、《湖南资兴瞒报灾情调查》等。

来经济观察报之前,我一直供职于日报媒体,习惯于新闻快餐炒作。而且,平常所涉及领域大都为时政、市井类新闻,几乎与经济无涉。经济观察报是一份有影响力的成熟的财经类周报,我能行吗?虽然与华南分社刘头见面时自信满满,但退出门去,不禁挠头自问。

果不其然,一开始的日子是相当难熬的。首先要过报题关。在日报,大多时候是等新闻,一条线经营久了,自然有新闻送上门。稍稍老道的日报记者,无非也就是在现场多带了一双发现的眼睛。但是,这一招在经济观察报基本上是废掉了。在这里,报题范围广了,但更考验对全局的把握以及对某一行业的精准了解。不能等,等一辈子也没料到。所以必须主动出击。于是,天天泡在网上,每天买7份、8份报纸来看,每一条新闻都在我攫取的目光底下扫描。

勉强也能够报上题了,但这些题目几乎都是我从未涉及过的:电网建设、核电布局、拆船业现状、“双限双竞”的'房地产市场……等等,等等,眼生得紧。也正因为不熟,为了做“珠三角新型电荒”这条稿,光广东电网公司我就跑了不下10次,其间还不包括采访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以及专家等。哪天没扑到料,就一边在广东电网门前徘徊,一边思考对策。没有思路的时候,也不想坐在家里,依然坐上往广东电网公司的公交车。上车就希望公交车一路开,不要停,保持将到未到的状态,这种“在路上”的假象稍稍能解我一点焦虑之愁。

磨了2个多星期的这篇稿子终于出来了,好在没有想象中铺天盖地的批评,还得到了鼓励和支持,这对于一个新人来讲,是多么重要啊!

与那时相比,现在做稿子可能略有从容,但是交稿之前的焦虑感一直没有退却。做《一个镇长的亿万身家》这条稿,报题的时候就是觉得其中有文章可做。但是,到底这个镇长如何发家,家业如何,一概不知,甚至在东莞连一个熟人也没有。只有硬着头皮上路,带着渺茫的希望。第一天,到镇长的发家地——塘厦镇。在塘厦这个喧闹的大集市里,就象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窜,根据之前的报道寻找几个隐约的地点。想找找政府部门,在某村雄伟的村委大楼门口就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这一次,除了认了几条路,一无所获。

于是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在东莞繁华的街头,一个孤零零地影子象猎狗一样,这里嗅嗅,那里闻闻。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犯了困,睁眼一看,牛仔裤厚厚的裤袋面已经被割开,幸好里面的一层薄纱保住了手机。这个悲惨的遭遇,随即被我在戒备森严的东莞市法院和检察院连番“不经意”地展示,从而博得了一点点的同情和攀谈的机会。

最后出炉的这条稿子,总算还有不错的反映,这是在采访之前所没想到的。其实,在经观做这种所谓深度的长稿,总要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找题前的敏感、报题时的斗胆、做题中的迷惘、结题后的快感。贯穿始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焦虑。日报记者的焦虑犹如烟花,当天火起当天熄灭;而周报记者的焦虑,象充气球,从找题始到结题终,一天天累积,眼看它越长越大。

这种感觉,在步行山路2个多小时,进入死人无数的湖南资兴某重灾村时有过;在埋首穷经,苦寻背景资料和采访对象时有过;在几次三番被无礼推脱、欲采无门时也有过……

当然,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释放的惊喜,这在过往很多时候也有过。坚持这整个过程的,只有一个信念:试试,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我到经观时间短,体会也还不够深,有相当多领域还不熟悉、待学习。譬如,对于区域经济整体走势的把握,我是相当欠缺的。虽说这种走势稿一年也就做一两回,但是这是一个记者做其他稿子的基调,没有较准确的整体认识,可能对某一行业或某一具体事件,都会产生认识的偏差。这一点,应是来年需要加强补课的地方。

这应该是一个不轻的任务,但我想,领受了“试试”的信念,或许我还能再给自己一点信心,总不至于见了刘头之后,再偷偷地挠头吧?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5)

到20__年末,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已经有一年办的时间了,尤其是在去年我成为《城市快报》经济部的一名正式记者,让我深感到了工作的压力与艰苦,光荣与责任。近半年来,我更尝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酸甜苦辣,同时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机会,充满挫折,同时又充满满足感的过程,通过它,我认识到: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6)

在今年的日常工作中,我对本市各大媒体的经济栏目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摸准了我所跑银行的定位,同时我也意识到:我必需努力学习,争取能够以一名专业人士的视角来审视新闻。厚积才能薄发,我通过业余时间恶补专业课程,同时阅读大量专业性报纸,观察优秀记者独特的视角、新闻切入点,同时认真阅读经济部同事的'新闻报道。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认识到:好的经济记者必须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新闻的敏感性是建立在广泛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的)。为了尽快达到这个目标,我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我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的经济节目,从中了解金融基础知识和重点热点经济问题。第二,我努力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身边人们谈论各类话题中有价值的东西,以备不时之需。记得在去年年初,我作为一个新记者,工作初期开展银行的新闻采写异常艰难,我通过阅读和观察,找到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新闻点,完成了__年年初的一些理财稿件。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7)

我深刻地认识到,新闻记者最可贵、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敏锐。新闻拼体力,拼智力,拼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基础有三个:一是扎实的基础,二是丰富的经验,三是正确科学的方法。作为从业时间不长的新记者,我着重从方法上下功夫:每接一个选题,我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准切入点,对较熟悉的领域,我多学多问,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深思慎取;对比较陌生的范围,我采用上网查询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背景资料,迅速扫清障碍。

20__年7月8、9两天连续发表的《英恐怖连环爆炸对经济影响系列》一组稿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有一定深度的新闻稿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写成的,获得了报社的好稿奖。

报社记者个人工作总结(篇18)

金融新闻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近一个多月来,我通过对本市各家银行行长的采访以及写稿,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努力拼搏,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不懈才能锻炼自己的水平、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努力、坚韧就一定会有收获,采访对象的一些优点也是自己增长能量的一种养分。

一年以来的每篇报道完成之后,我都有很多的思考和总结,以上是体会最深切的一些感受。我觉得我在今年的工作中确实解决了一些去年工作中一直感觉困惑的问题,但同时,新的工作状态又给我带来了新的困惑和难题,我仍然面临很多迫切需要再次突围解决的问题。我想明年的工作中,我除了继续在自己的几个报道领域做耐心、扎实的积累之外,要如何让自己已经储备的一些资源在我的报道里体现出优势和最大的价值,是我特别需要找到答案的一个问题。

    75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