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大学教师心得
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要以身作则,成为一个可以时刻帮助学生的好老师。关于优秀大学教师心得该怎么写的呢?下面就由小编带来优秀大学教师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优秀大学教师心得【篇1】
在这个丹桂飘香,阳光灿烂的金秋时节。我们一行83人有幸鳞选,怀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相聚在北京师范大学这片学习的乐土,完成为期一年的20__年新疆中小学汉语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
这次培训是国家支援新疆教育的举措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得以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教育工作的大力扶持。
来之前,心怀忐忑顾虑颇多,到了之后,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学校不仅安顿了完善的食宿,全方位的学习培训课,甚至连交通,安全等问题也全部考虑周全。为此,我们新疆班的全体学员对北京师范大学给予的关心和照顾都表示了诚挚的感谢。特别是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国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回首这一个多月的教师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燕玲教授《现代科技时代的文言文教学》的专题讲座,真是心生感慨,让我懂得语文教学要从幼儿时期抓起。
六经注我,而后才是我注六经。因为,0——13岁是孩子记忆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有意识的学国学,从幼童时期起步,3—6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小学阶段背诵《论语》、《孟子》、《老子》、《礼记》中的经典名句,及《爱莲说》、《马说》、《陋室铭》等短篇40余段,1万余字;初中阶段背诵先秦、唐宋等名篇60余篇,2—3万字,烂熟于心。初中以前奠定好基础,高中阶段就可以自由翱翔,调动自己的经历、情感、知识,丰富和深入理解一切典籍了,而且还可以把精力放在认知学科数理化上,为以后的科学发展创造赢得能力!然而这却不是在学校的课堂能完成的。要想达到理想的语文教育效果,这需要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共同的努力。
很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止步于经典的扉页前,许多语文老师连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都不曾读过或读不懂了。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甚至一度在试图绕过经典训练而奢望开辟出康庄大道,到头来却发现四面楚歌,举步维艰。
二、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告诉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学校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可供我们免费借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我经常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离。“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缺乏激情和创新。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我相信,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理论沉积,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作为新疆班的学员之一,我倍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也将在这有限的一年当中互帮互助、全力以赴。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本领,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本地的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新疆的教育工作者,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有博州广播电视大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这么多的外部援助和扶持,使我对培训学习充满信心和力量。北师大之行,打开了我的心灵之窗,提升了我的人生境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更坚定了我对教育的信仰。
最后,我真诚的向选派我来参加培训的博州广播电视大学以及支持和帮助我的北京师范大学致以衷心的感谢!祝愿博州广播电视大学事业蒸蒸日上!祝愿北京师范大学永远屹立世界学术之巅。
优秀大学教师心得【篇2】
20__年月20日,星期日。已步入尾声的第十一周。看着窗外的蒙蒙细雨,细想实习以的点点滴滴,犹如一幅电影在脑中浮现。
近几天,驻县老师在群里提醒我们各项任务,其中说的最多的便是“实习已过半”。原,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
自月份以第一次被人喊“老师”,便觉得身上有了一份责任,而且责任重大。为人师者,为生之表率,正身、立德、授识。
于两个多月之后的今天,自问,或许我距离一个真正的老师还差得多。
有时在想,这半年的实习生活带给了我自己些什么,带给了学生什么!
这半年对于我们说,多了一份经历,多了一份成长,多了一份回忆。经历了一个老师的自豪与无奈,经历多年,终于有一天站在了自己曾经最崇拜的人站立的位置,对面的人就像曾经懵懂的我们,渴望而又单纯。在这段经历中,不断面对自己的不足,在摸索中慢慢前行,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我们在没有办法再像原那样得过且过,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未的人生,要小心摸索,严谨前行。
这半年的实习,对孩子说或许又是一次重新适应的无奈。我的学生曾经问我,老师,为什么我们没有固定的老师,我们一学期一个新的老师,等我们渐渐适应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又会一位新的老师。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无言了,这对学生说确实是一个很不利的学习环境,一次又一次的适应新老师,适应新方式,学过的知识点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哪位老师也不知道落下了什么。对学生的学习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问题。
唠唠叨叨说了许多,所想甚多,不知凡几。
唯愿一切安好!
优秀大学教师心得【篇3】
20__年5月25日-6月__日是一段值得回忆的日子,我有幸到华南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两个星期的广东省骨干教师的培训。从事教育行业已十年,从未敢以骨干教师自处,只觉自身平凡,教育本平凡,生活中处处是教育,就似每日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万千教师般。能参加这次培训,总觉诚惶诚恐,怕够不上骨干教师的格调,成了骨刺。
当参加完本次培训后,幸感收获极大。首先是认识了一群可爱优秀的同行朋友。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文化积累的欠缺、教育中情商的不足等。其次,在聆听华师教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各种讲座中,我重新审视了自身的教育认识:教师生涯的规划、教育学术研究的必要性、教师的源动力、教师的教育技巧等。现将本人在各讲座中体会最深的两点写下,望能在枯燥琐碎的生活中自省:
(一)让工作课题化--研究,工作事业化--追求,工作生活化--愉快
此观点是在聆听童宏保博士关于教师职业生涯的讲座中对自我触动极深的理念。“工作课题化--研究”是让教师拒绝平庸、深化教育的意义,使工作成为促使自身提升的途径,使教师从只会教书的教书匠成为成功育人的教育者的转变。
“工作事业化--追求”体现了教师应有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业。只要教师树立教育事业即自我追求的人生工作观,亦会增强自我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而回馈至被教育者,最终使我们的教师生涯焕发鲜艳的色彩。
“工作生活化--愉快”提醒我们工作中应具有积极、向上、健康、平凡的心理态度,避免受压力等各方面影响而产生的职业倦怠感、厌恶感,使自我时刻保持着对工作的动力、热情、向往与感恩。享受愉快的工作,在工作中享受愉快,亦教育出愉快的被教育者。
(二)“每个人都有起跑线”
此话语摘自许锡良教授讲座。其讲座的核心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每个人都有起跑线。”人生而有差异,在人生路上行走的步伐也有不同,或平稳、或蹒跚、或快速、或缓慢。既然节奏速度、体会、领悟不同,也使人的起跑点、起跑方向、起跑姿势不同,但每个人总有属于自已的起跑线和跑道。
尊重个体的差异,不以惟一标准衡量、评价,以平等、公平包容看待生命,敬畏个体生命的价值、创造能力、生存能力。这是教育的重要依托。教育不是使人同类化。而是在尊重个体的前提下,使其行走、生活得更好。
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授者之一,直接面对被教育者,应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充满敬畏,敬畏他们的存在价值、创造性、个体意义。受教育者在尊重中成长,心中逐渐填满尊严、自信、满足、最终对个体自我形成认同、认识到“我很重要”,对他人的重要、对社会的重要,从而追求美好与和谐,远离罪恶与阴暗。从而把这种美好推及他人,形成和谐群体。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在尊重生命的教育下,都能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心理,人类社会也就更接近和谐的蚂蚁社会。--教育的功德之一。
教育的真谛在于从尊重生命的角度起始,再还原生命的存在意义。
末了,想念所有小学思品科的同学和同居的两美人,真诚感谢所有为我们提供学习机会的可亲可敬的华师教授、博士们。
优秀大学教师心得【篇4】
还没实训之前,不管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实习学校的老师,都告诉我们实训的时候究竟要不要跟小孩子那么亲近。当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要跟孩子保持距离,树立老师的形象。
但是通过实训后,我彻底的认为实训期间是应该跟学生亲近点,因为在学生的心里,实训老师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老师,只是年龄比他们大一点的哥哥姐姐。所以他们都不怎么“听话”,上课都比较吵,下课却很想跟你玩。所以,实训期间就应该更好的把握住怎么跟学生跟亲近的玩。只有实训老师才能跟孩子玩得那么的亲近,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而真正的老师呢?他们都不怎么跟真正的老师那么亲近,所以真正的老师了解他们的都比较表面。
就像我在实习学习经历的一样,在第一周的时候,就想着与学生保持距离,尽量以严肃的样子出现在他们面前。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当时有个老师没来然后我就去守自习课,那个班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你当老师,在他们看来,你只是个与他们年龄相仿的老师,没有任何威望。所以让我们起来自习之后,他们并没有在学习,反而是在毫无忌惮地说话,就算我多次强调并批评学生也是不济于事,最可气的是他们既然还顶嘴。后来我想了想,我一开始就臭着一张脸去面对他们,他们也不会对我有什么好印象。所以在守第二班的时候,我就以比较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反而他们安静了下来。
所以老师们强调的与学生保持距离,不应该是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而是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老师强调的应该是不要和学生在私底下有太多的接触,而在课堂上,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去面对学生才是需要把握的。
优秀大学教师心得【篇5】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是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职业的一个定位。当我刚刚在六月里从东北大学匆匆完成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然后在七月里走进西南大学并开启自己的教师职业新征程的时候,我其实对教师这个职业是既熟悉也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学生,几乎天天都在和老师打交道也听了几十位老师的课。陌生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真正以老师的身份在课堂上讲过一堂课。换句话说,虽然我拿到了博士学位,但是并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所以,实际上,当我面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时候我是深感惶恐和迷茫的。一方面我有思考如何去讲授一门课程,如何去站好讲台讲好课,不能误人子弟。另一方面,我也有思考如何在课堂和生活中做到为人师表,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诸如此类,需要去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在这个时候,我也迫切的希望能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来给予我一些帮助和指导。而西南大学教务处提供的助教工作制度以及西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供的教师技能培训就非常完美地满足了我的需求。下面是我经过为期一学期的助教锻炼后的一点感想。
首先,我要感谢西南大学教务处提供了新进教师助教工作制度,以及材料与能源学部对我助教工作的安排。对于新进教师而言,刚刚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在走上岗位初期还未能很快完成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如果马上走上讲台,特别是本科教学第一线,往往会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而出现各种问题。而通过做一年左右的助教,可以给新进教师提供一个过渡期去适应新的角色,同时向老教师们学习讲课的技能和经验。这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老师本身的成长都是有积极的帮助作用的。我想特别感谢程南璞部长的精心安排,以及于文斌教授的悉心指导。于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上课生动风趣,同时善于与学生交流,能够抓住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较好地学习课堂知识。我通过听于老师的课,学到了很多关于课堂内容设计,板书设计,师生互动,重点难点讲解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每次试讲之后于老师都会悉心地提出改进意见,比如时间的把握,声音语速的把握,PPT字体以及对比度的调整,课堂重点复习等。于老师的指点使我在教学技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现在还记得9月8日第一次上课时那种紧张的感觉。虽然事先自己也经过了精心的备课和练习,但是还是因为紧张而导致语速过快。最后的结果是,三节课下来提前把自己备的课讲完了,剩下十分钟不知道该讲什么了。然后自己又把讲过的内容重点复习了一遍。我清楚的记得于老师说,每个老师第一次上课都是会紧张的,不要紧,多讲几次就好了。每次备课可以多准备一点内容,或者准备一点关于流程和组织性能分析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展开来调整上课时间。
其次,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助教工作,我基本上熟悉了本科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学期助教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程听于老师对20__级材料物理02班讲授的材料制备技术课程12次,总计3__学时;
(2)在于老师的指导下试讲20__级材料物理01班材料制备技术课程12次,总计3__学时;
(3)与于老师一起指导20__级材料物理01、02班材料制备技术课程实验,共计2__学时;
(4)完成20__级材料物理01班四次作业批改以及多次随堂答疑;
(5)参与课程教案、课件以及实验指导书的修订,以及期末考试试题的准备工作。
通过上述工作的实践和锻炼,我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具体内容有了全面的熟悉和深刻的了解。针对本科教学的一些感受如下。
第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是上好一门课,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的关键。在我真正进行一次备课之后我才体会到当初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的不容易。虽然现在上的专业课是自己以前学习过的课程。但是因为本科毕业已经多年,很多知识点实际上已经比较模糊。而作为一名工科老师,我觉得保证知识的科学正确性应该是首要任务。这也是我们备课的关键。即通过细致的备课去理清概念,确保不将知识讲错。其次,就是去抓住所讲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难易程度来分配课堂讲授时间,根据相互之前的关系来设计知识点之间的讲授顺序。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在空间上的重构过程,在遇到关键知识点是应该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也就是进行板书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体系。虽然当前都是对媒体讲学,但是板书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ppt翻页就过去了,而板书则一直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知道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便于前后联系。
第二,每堂课讲课开始是应该安排一段时间来回顾上讲的重点内容,而每节课结束前最好也要有一段时间来小结本次可的重点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做学知识。同时,每次课所讲授的新知识不易太多,因为学生的接收量是有限的。在准备课程内容时应该多换到学生的思维角度上去考虑,应该时刻明确自己的听课对象是没有太多专业知识背景的本科生。因此,应该多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进行补充说明,课堂知识的跳跃性不能太强,否则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较大。对于相对枯燥和深奥的专业知识点,应该尽量从生活中的现象以及学生能理解的范围内的一些实例来进行引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对自己所在专业的认同感,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是真正有用的。也可以在讲课的时候适当培养他们科研的兴趣,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成长。
第三,上课时应该声音洪亮,精神饱满。老师的激情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应该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以问题为导向去抓住学生的思维,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进而更好地掌握。从学生互动的反馈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调整课程的讲授进度。
此外,应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亲切感的建立,注重细节让学生感觉老师是关心他们的。比如,在点名的时候下功夫尽量记住学生的名字,然后慢慢地可以尝试不拿名单点名,或者在提问时随口叫出学生的名字。这样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之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更认真地学习。比如,多关心一下学生为什么缺课,对生病请假的学生多一点问候等。总之,多给学生一点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个人通过这种方式,感觉效果不错。
虽然通过一学期的助教学习,以及参加重庆市教委和西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多次培训后,我在本科教学技能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仍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比如,如何将本科教学与自己的科研相结合,如何将新的科研进展融入到本科教学中等等。
最后,感谢西南大学教务督导组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再次感谢材料与能源学部程南璞部长的精心安排以及于文斌教授的悉心指导。我深知当前这份教职的来之不易,所以倍感珍惜。同时,也深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重大。我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时刻牢记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