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1
从书店买回这本书时,我草草浏览了一下目录和内容,发现本书全是古文,记载的全是曾国藩与其父母、兄弟、祖父之间的书信往来,我一面感叹这本书将会很难读一面也在欣喜,看完这本书我应该就能学会写信了吧。
现代人已经很少写信了,一方面是没有时间,现代化的快节奏之下,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写信;另一方面是现代人已经不会写信了,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微信广泛普及,人们习惯了新式的网络用语,如何提笔,如何写信早已抛掷脑后。此时,这样一本晚清名臣的家书则刚好可以把我们带回那个书信年代,让我们感受古人的真挚情谊与厚重的书信文化。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人生阅历、个人情感的结晶。而对于散文、自传、家书、诗集类文学作品更是如此,它们更真实、更直接的贴近作者的个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看一个人的文章如何,便可推敲这个人的生活习性、人格品行如何。在书的扉页,除了曾国藩的人物生平之外,还赫然写着——“千古第一完人”。严于律己,勤于治学,忠君爱国,恪守孝悌……曾国藩一生追求圣贤之道,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儒学礼义。他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常常讲述自己的言行志向,督促自己也勉励弟弟们用功读书,“弟弟们在家,不知每天怎么用功?我自从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然懒惰如故,但是每天用楷书写日记,每天读十页史书,每天记一条茶余偶谈,这三件事没有一天间断过。弟弟们每人自己立下功课,一定要每天不间断,就算是行船,走路,都要带在身边。”曾国藩认为,人不读书就算了,如果自称读书人,就一定要不断学习。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都是分内的事。
在曾国藩的身上,我真正看到了何为长兄如父。在收录的家书中,曾国藩写给弟弟们的家书最多。书法作文之道、读书学习之法、修身立德之方,曾国藩在家书中事无巨细,一一道来,对弟弟们谆谆教导,寄予厚望。他告诉弟弟们行事要光明磊落,不取不义之财,“如果不是合乎道义得到的,就不要轻易接受。要做好人,第一要紧的就是在此处下手。”。他勉励弟弟们专注治学,“追求学业之精,别无他法,只有专注而已。诸位弟弟们要在学业上努力保持专注。”他还时常自责,担心自己做兄长的不够负责,教导不当,“我受了父亲的教诲,却不能教导弟弟们功成名就,这是我深深惭愧的地方。他人与我结交,多有从我这儿受益的,唯独我自己的弟弟不能受益,这又是我深深悔恨的地方。”
个人际遇通常与国家、社会的大环境大背景紧密相连,从道光二十一年到同治十年,三十余年间,数百封家信,不仅传达了曾国藩对家人的深深挂念,也投影出晚清动荡的历史下曾国藩仕途的沉浮轨迹。道光二十年间,虽然鸦片战争摧毁了国门清王朝逐渐动荡,但曾国藩初入仕途只是小小的内阁学士,只能一心治于学,在书信中也十分重视弟弟们的读书教育;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暴乱,曾国藩任团练创建湘军,奉命镇压太平军,国家动乱,家书渐少,书信中也多为军事策略和军中形势的探讨;同治九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但清王朝早已腐朽落后,曾国藩试图整改也有心无力,在书信中有难言的悲哀。
阅读曾国藩的家书就像是细品一杯清茶,淡淡的宁静的,有回甘。这是一份寄托着深沉思念与情怀的家书,亦是一份包含人生智慧的经典。还没看完全书,但我觉得我已经收获了超越写信的更多的东西。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2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阅读《曾国藩家书》,但是当中许多曾国藩本人的主张,我都并不觉得陌生,反而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因为这些思想都是我爸爸从小到大一直在我耳边念叨的。我在学习上碰上了什么难题、我在生活中遭遇了怎样的困境,我爸开导我的方法跟曾国藩开导他的弟弟或是孩子们几乎是大同小异。所以在阅读的同时,我就不自觉地将曾国藩的一些主张同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些感悟。这些感悟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自我的充实,二是自我对他人的充实。
自我的充实,这一方面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理解。首先即是对知识直接的汲取,阅读、实践,我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各异,但不同的方法都指向同一个终点,即自我的不断完善。但是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终点”定得较近。认真复习是为了期末取得高分,取得高分是为了综测成绩能够名列前茅,优秀的成绩又服务于奖学金的评定和保研名额的争取。每个学期的期末阶段,大家都会变得焦虑,我也不例外。有时候我会想,这种焦虑的源头是什么呢。我们把期末成绩看得太重,但是它并不是衡量我们对知识汲取程度的唯一标准,我们因为综测费心费脑,但参加某一活动是为了开阔见识提高能力,而不是是为了综测的一两分。我会用这种想法来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要看向事物的“终点”,但是过一会儿又会变得更为焦虑。如何减轻这种焦虑呢,曾国藩的一个主张或许会有帮助。在他看来,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多次考取秀才未中,他并不气馁,因为他认为他在备考的过程中尽心尽力了,也学到了许多知识,这就足够了。结果是由上天注定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过程中更为精进,更加勤勉。即便结果不尽人意,我们在这过程中也不至于一无所获。
其次就是如何更好地汲取知识。我还记得,在高三的时候,因为学习任务繁重,班上的卫生和公共区的卫生都特别糟糕。年级的督导老师谭老师提醒了很多次,但是我们班还是没有改善。又一次不合格后,一个大课间,谭老师直接进了我们班,开始训斥我们。他说,学习是非常重要,但它并不是唯一。学习并不是我们逃避卫生、逃避劳动的借口。我们在做卫生时的表现会直接作文吧https://wWw.ZUoWen8.CoM/反映到我们的学习情况上。比如说,做卫生敷衍了事的人,它必定是沉不下心来学习的;不注意细节角落的同学,在考场上肯定会吃粗心的亏。曾国藩的思想与谭老师的这一番话也有不谋而合之处,曾国藩他十分注重细节,每天坚持静坐、劳动、反思,不会认为这些事情浪费时间,反而认为它们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学习思考。如何更好地汲取知识,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本身就是对知识进行不断地吸取。课本知识、专业知识,这些都不是学习的唯一,我们学习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高分通过期末考试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了解了多少专业知识,更要看自己是否提升了能把专业知识转为实践的能力、自己的学习习惯(比如说拖延症、丢三落四的毛病)是否有了改善,自己对专业的认知是否有了更深的觉悟。中考、高考、考研,这些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节点并不会决定终点。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找到真正的终点,把目光放长远,这是避免焦虑的一大良剂。
自我对他人的充实,即为人处世之道。在我小的时候,我爸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用心吃得亏,做事用脑罢得蛮。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产生关联。所以在决定我们的行为之前,我们必须考虑自身的做法会对他人、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曾国藩为一代文臣,却组建了一支剽悍的湘军。这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曾国藩待人真诚热情,愿意与他人同!甘共苦,在利益关系上处理谨慎,甘愿吃亏。他认为占别人的小便宜,日后肯定需要耗费更大的代价来归还,所以在他弟弟收取他人钱物时,他进行了劝阻教育。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在经济迅速发展,“内卷”日益横行的时代,更多人会选择锱铢必较,分秒必究。这种计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双方所要共同承担的,与其这般苛刻不饶人,不如吃点亏,以小失换大得。
当然,《曾国藩家书》所反映的道理并不只是以上几点,只是相对于其他来说,这几方面对我有较大的触动。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沧海桑田只是片刻之时。但是真理不会随着时代的洪流而消散,在当下的社会,我们仍应对曾国藩的思想有更深的思考。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2
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笔者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如今人们,就应说是赶上了好时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能够透过电话、信息、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电子通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能够说已经告别了原始的信纸、信封。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读着《曾国藩家书》,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十几年前自己写信读信的情景。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读着亲朋好友的来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浓浓的亲情友情。如今,无论是接电话还是看信息,总觉得少了一点韵味和感觉。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透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忙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感动了,而且感动的想流泪。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也许是因为此刻的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与人之间以前拥有的浓浓亲情和友情好像在逐渐变得淡薄,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的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深浅和好坏全维系在利益的天平上。一旦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衡,以前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就会变得寡淡如水。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人间百态,在当今物质极度礼貌的社会上更加凸显。我们将一切都归咎于穷和富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偏薄。《曾国藩家书》一书中,从很多家书里我们都能够看出作为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艰难,有些时候冬天要靠外官进献的炭资钱过活。这样的生活境况也许此刻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敢相信,但是,当时曾公的生活境况就是如此。即使如此,他还时刻不忘尽最大努力接济家人和亲朋好友。看了曾公的家书,我有点顿悟了,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们学习状况,从中能够看出曾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曾公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来源于曾公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所以说,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这天,现代人缺失的正是物质的超前发展和教育的相对滞后,物质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如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当下的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迫切的问题是发展文化和教育。经济能够改变人的生活状况,而文化和教育能够改变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素质。民强方可国富,民强首先强的就应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
《曾国藩家书》处处洋溢的浓浓亲情和友情,正是迷茫的现代人正在丢失的和渴望得到的东西。当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时,也许这个社会才不会那么浮躁和狂热,也许每个人的心儿才会多几分宁静和安逸。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来自于民众深厚的文化积累和道德修养,除此也许别无他法。
曾公作为历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或者领袖,我们不去评说其史上的功与过,只就其人性中最闪光最完美的一点就足矣,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最后,以曾公的一首诗结束此文,“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3
《曾国藩家书》以信为媒介,通过字里行间,将“晚清第一名臣”,一位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以更亲近的方式跃然纸上。历史书最开始带我们了解的曾国藩,是洋务运动中深谋远略的人物,他扶大厦之将倾,挽危难时之狂澜,但也不免带有史书之上被高高端起的距离感。《曾国藩家书》收集整理了其在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各个方面的内容,以随想而至,镇定自如的一篇篇文字,将我们拉近至这位名臣的面前。
《曾国藩家书》,以娓娓道来,真实细密的四百三十五通家书,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更以百年之外的悉心叮嘱与言传身教,默默影响了如今我们的家国观、人生观、价值观……穿越百年而来,跨越巨变之实,我们与曾国藩之间,尽管被无数的历史变迁与经久的时代跨越相隔,但他的字字良言,句句妙语却仍能让人受益颇深。四百三十五通家书,四百三十五次的感悟与叮嘱,也是四百三十五次的文化传递与继承。我们站在上百年之外,去细细聆听或是字斟句酌,均能有所获益。在本书中,尽管涉猎内容甚广,包含范围纵深,但对于我来说,其修身养性之内容格外引人深思。
曾国藩在其书信之中,不乏有对为人处世之道的探讨。在为人品德上,他坚持“自强,坚忍”。在第四篇“致沅弟”中,曾国藩多次强调:“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唯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曾国藩一生之所以成功,归结于“坚忍”二字。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如果曾国藩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忍耐,那么他的一生也必是失败的。”曾国藩也在自己无数次危难关头的抉择中彰显着自己坚忍不拔的品质。1864年徽州城一战,在最初判断失误导致落败后,曾国藩并未一蹶不振,而是用残兵设计策略苦守坚持,等待转机,最终得以渡过难关。着眼于自身,我们亦需要修炼这样一份坚忍功夫。遇事不妥协,不萎靡,尽管困心横虑,仍要咬定牙根,徐图自强,最终玉汝于成。
在立身处世上,曾国藩则有一颗不图虚名,居安思危的淡泊之心。他多次在给家中晚辈的信中强调“息怒忍耐”、“功名得失,皆有定数”、“树大招风,不图虚名”等,他强调做人要踏实,做事要尽力而为,切不可投机取巧。而之所以多出此言,也与曾国藩护弟心切有关,他深知自己位高权重,而历史上同等身份的人很难善始善终。他既担心在自己全盛之时难以保护幼弟,又怕衰落之际会牵连亲人,因此无时不刻强调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的重要性,借此来保护家人平安。曾国藩的淡泊与踏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他深谋远虑的结果,而身居高位之人又能有曾国藩一般的心性与远见卓识,也实属难得。曾国藩的这种见识与谋略对于我们来说,更不失为一份难能可贵的经验财富。
而在学习读书方面,曾国藩又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他给家中小辈的信中,几乎都是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他教导“唯读书能变化气质”、“读书须能涵泳体察”、“读书要明事理”等,还详细指出“读古文之要义”、“述为不学四要事”、“用笔、作文之法”诸如此类,娓娓说来,细细讲解,不仅强调了学习之重要,也提供了许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曾国藩之学习,也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按图索骥。他十分重视对学问应用的灵活变通,他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而太平天国起,曾国藩临危受命组织湘军镇压农民起义的时期,他又转而推崇法家严刑峻法思想主张。可以说,读书使曾国藩一生多变,而曾国藩也认为只要每天有新的进步,就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览读《曾国藩家书》,一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形象便缓缓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曾国藩跨越了历史,褪去了固有的军事家、政治家的冰冷形象,以一个更加温暖、更有温度的面貌重新展示了他自己,也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受益颇深。初次阅读,只浅浅领略了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与自我修养方面的人格魅力、丰富经验。我相信在后续的阅读中,这本书在理财、交友、为政等诸多方面也会带来更多的启发。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4
假期在老师推荐下读完《曾国藩家书》,一本以“一家之言”,惠及数代万家的传世之作。在书中,这位曾笑傲官场、久战沙场的历史大家,以一位平和的老者之姿,将他毕生所得的人生之道,同他的家人、后代娓娓道来,倾诉衷肠,惟愿众人能在其中习得一二。的确如此,读完顿觉通透不少,现以此文作分享与总结。
该书为曾国藩寄给家中子弟的书信集,成书于19世纪中叶。这本集子记录了清道光30年间至同治10年间,长达30年的翰苑和戎马生涯,数量达1500余封。所涉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修身篇、治学篇、齐家篇、为政篇、处世篇、治军篇、用人篇、师友篇、理财篇、养生篇,共十大方面的内容,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它更是做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曾氏家书,行文流畅,格式自由,挥洒自如,字字箴言,将人生哲理、世故大道蕴含在平淡家常之中,让人读来不觉枯燥乏味,除去至真道理,更饱含一丝真情与温馨。
前半部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脉络展开,后半部分则以待人接物、处事日常为主要内容。
对于毕生的追求,曾国藩认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是指培养“孝、悌、仁、义”等品德,使自己思想端正、修身齐家。而修业则指的是提升“诗文作字”的能力,记诵圣人的经典文章,提高自己的学问。他继承了孔孟的观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学问和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君子甚至圣贤,而读书的好处从大处讲可以为国效力,从小处讲则可以修业谋生。
进德和修业这两件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何以实现?曾国藩在接下来的数封信中向诸弟阐释:如“劝宜力除牢骚”、“不宜露圭角于外”、“做人须要有恒心”、“专而精,纷而散”、“注意平和二字”、“戒傲戒惰”、“必须自立自强”等话语。在同治十年,曾国藩庆祝了自己的六十大寿,也在这个特殊时间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出四条修身经验,分别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所谓“慎独”是指有德行的人在独处时也会小心谨慎,而小人在独自一人时则会由于缺乏约束做一些越轨之事;“主敬”是指待人接物要恭敬有礼,办事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求仁”是指对万事万物都要怀抱一颗真诚的仁爱之心,要有宽广的心胸;“习劳”则是曾国藩经常强调的“勤劳”。
在“齐家”上,曾国藩首先强调“家和”的重要性。他认为一家中,只要兄弟和睦,一团和气,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兴旺。其次,他还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培养良好的家风,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期望后代都能兢兢业业。他认为门第太大会出事端,于是并不打算将自己积攒的家业留给子孙后人,而是认为子孙图强不愁没饭吃。除此之外,他还崇尚严厉的家风与规矩。虽然对待家人严而有威,但平时也是平易近人,他希望弟弟们严守家训,将曾家的优良家风继承下去。他在信中正式提出他的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早起)、扫(经常打扫屋子)、考(考妣)、宝(维持良好邻里关系)。
谈到“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为官清廉,不靠做官发财;行事勇毅,直言劝谏皇帝;深谋远虑,富有政治远见;为人谦逊,从不骄奢淫逸;以勤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在治军和用人上,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以纪律严军,使军队以爱护百姓为第一要义,并亲自作《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用人上,主张赏罚分明、宽严相济。另外,他在治国上还坚持与时俱进,虽出身科举却并不迂腐,认识到西方技术的优势,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后致力于创办西方科技工业的洋务运动。他是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并付诸实践的先驱者。
在最后部分,曾国藩分别从尊师交友和理财养生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他曾苦口婆心劝诫在外学习的弟弟:“取明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他自身对待师长是极为敬重的的,认为有才学的师长和有志向的朋友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友拜师要专一,所谓“交不在多,得一人胜百人;交不在久,得一日喻千古”,与人结交时一定要专心经营。与良友应殷勤亲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贤臣,远小人”都是这个道理。关于理财,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在于不主张将财富留给后人,认为“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也“不宜留债与后人”。为富不笑贫,主张“富贵气不可太重”,人生财富无需盈满。对于养生,他的思想似乎先同时期人一步:起早犹如千金妙方;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第一秘诀;治身宜不服药(是药三分毒;当然在自身不能自愈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用养心和平之法医治失眠等。
七试中举,年轻时犹如“愤青”,骂同僚,骂皇帝,最终华丽转身,成为“晚晴中兴第一名臣”。毛泽东说他:“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评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通过此书,他从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经验之谈、一个成功者对事业奋斗经历、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袒露的角度,向世人传播为人治世之道,成功的以“一家之言”惠及千万家。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5
《曾国藩家书》收集、整理了曾国藩和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间信件往来的精华部分,书中通过教导读书、研究学问、修身、立志、坚持等方面,让我们在他平淡的家事中看到了曾国藩的真,从而对曾国藩有了更深一层地了解。
读其家书,我是深有体会,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想。
在其家书中,我们看到了曾国藩对长辈的尊敬。这点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但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和曾国藩一样做到呢。曾国藩凡有什么都会先跟长辈商量或告诉长辈一声,而不是自作主张,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我们许多人虽然都很尊重自己的长辈,但是往往都是浮于表面的,许多时候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长辈的思想已经落后了,我们会做出自己认为对的选择,无论对错我认为遇事就应该有商有量,这样才有助于事情更好的解决。曾国藩的父亲曾在书中对其弟说过,境遇难得,光阴不再。是啊,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极其不易的,能够成为和睦家庭中的一员,有人关心,有人呵护就更加不易了,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东西,一直在我们眼前,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有着太多这样鲜明的例子了只是我们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的感受就是曾国藩对于读书的独到理解。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二: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读书的目的,一为提高道德修养,二为有立足之本。现代人读书似乎更注重后者,使读书功利化之风气愈演愈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立足之本则无心潜心读书,读书的过程不注重道德修养就会成为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二者也是共进共退的过程,如有偏颇应及时矫正。与其思考读书何用,不如把时间用在读书上,去书中寻求答案,而不是靠一颗空洞的大脑去苦思冥想而不得解。正是专注的读书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让曾国藩能够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读书、日记、书法,是他每日必修的功课,即使身居高职依然坚持如一。这正是比你厉害的人比你还要努力,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曾国藩每日坚持日记可谓“吾日三省吾身”之极致。很可怕的是我们自身有时候不敢反省,明知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却不敢面对,一昧逃避再逃避,这应该也是堕落的根源吧。真的很佩服曾国藩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现在的学生读书,看似条件好多了,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没有。一方面,他们很难立常志,因为现在家庭富裕的太多了,如果从小家庭教育在立志方面的教育缺失,很多学生不知道读书是为了干嘛?我们父母辈那一代大都出身贫苦,于是从小就为了改变自身甚至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而努力考大学,所以从不懈怠。如今的学生不努力也可以获得衣食无忧的条件,那么考大学干什么呢?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相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而言,需要抵抗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有人说,想要毁掉一个学生,给他一个手机就够了。对于成人而言,手机的诱惑都无法抵御,何况心智尚未完全的孩子?读书确实是有趣的,但是对于尚未培养出趣味的学生而言,游戏肯定要比读书有趣得多。那么想要他们读书且有恒地读书,更是难上加难了。
所以“读书贵有恒”,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很难。一方面,要立远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是父母或者老师给孩子德志向不过就是温饱或者小康等物质理想,孩子不努力也能达到,那怎么怪他不努力呢?二是心无旁骛。只有在志向远大的基础上,有恒地读书,才能有一番作为。这时,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就显得格外重要。正如无痕书友所说:“总觉得自己身上的浮躁之气太重,不能完全归结于大环境,还是自己不能做到内心恬淡宁静。”内心的恬淡宁静,才是读书有恒的初始和皈依。
《曾国藩家书》给我的启示远远不只这些,我还需要好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