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精神学习心得精选5篇

|腾宇2

  时代楷模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提到朱有勇,就不得不提起他2018年两会在人民大会堂向中外媒体推销土豆的场景,面对媒体的人大代表朱有勇难掩脸上流露出的激动和自豪,手里抓一颗硕大的土豆,向大家讲述他在西南边境科技扶贫的故事。普通土豆不过鸭蛋大小,而他指导村民种的土豆比鸵鸟蛋还大,重的一颗就有5斤。通过种植冬季土豆,边陲村寨里村民的冬闲田变成了高产田、脱贫田,靠着这颗“神奇土豆”,贫困山区的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出身农家的朱有勇在曾经下乡插队的劳动中,体会到了因农作物病虫害带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的苦难,后来的他考上云南农业大学,通过刻苦钻研农业科技,成为了农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靠着长达20多年扎根冷门领域的研究,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植物病理专家,为世界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杰出贡献。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就在2015年,已经功成名就的朱院士在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去最艰苦的地方扶贫。出身农家的他深知农村条件的艰苦,但是他毫不退缩,从昆明驱车14小时驶入西南边境的贫困山村,扑下身来,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助力祖国的脱贫攻坚大计。

  扶贫必先扶智,治贫必先治愚。在这块素质贫困的边境山村,朱有勇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学习说拉祜语,带领他的团队一次次深入山野林间、用双脚走遍深山密林,为村民选择适合种植土豆的冬闲田,在冬季缺少蔬菜的季节种植出熟期早、薯形好、个大光滑、口感好的“神奇土豆”,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种上一亩即可脱贫,种上两亩直奔小康。至此,“神奇土豆”在朱院士的手里发挥出了巨大的魔力。

  助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只是第一步,保证村民不再返贫才是扶贫攻坚的长久之策。为此,朱院士决定亲自开办技能培训班,免费吃住,免费学习,他带领着他的农民学员一起犁地、播种,享受丰收的喜悦。这个培训班不仅教授种植土豆,还教授蔬菜种植、茶叶种植、林业、畜牧业等多种适合在林间山区开展的致富产业。在他和他的团队的精准扶贫下,朱院士用他的实际行动将科研论文写在了祖国的西南边境脱贫攻坚主战场,用科技扶贫的丰硕成果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

  大山无言,一石一砾皆是见证。5年的时间,这位年过60、活力四射的“农民院士”,用“神奇土豆”将一片片常年闲置的农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用科技扶贫的力量帮扶了我们祖国最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朱院士的双脚沾满了山野林间的泥土,汗水挥洒在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书写的脱贫传奇在远山之外续写。朱有勇的事迹启示我们,树立“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志向,怀揣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用自己的生动实践书写出无愧时代、无愧历史的人生答卷。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取得了显著成就。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可以说每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工作面前都应责无旁贷,都要尽一份力,都要拿出勇气,拿出担当,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

  有这样一位院士,他叫朱有勇,2015年退休后,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澜沧县扶贫。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他把“家”安在田间地头,用5年时间身体力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1500个村民,并让村子摆脱了贫穷。11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题为《“农民院士”朱有勇:用科技改变贫穷》的报道,听了他的事迹,令人非常感动,值得每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学习反思,并实践之、笃行之。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

  他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

  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

  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和大学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辈人才学习,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爱民情怀,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把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珍惜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据了解,朱有勇团队对该项目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善于发现、细致观察,积累到不少宝贵的经验。

  在云南元阳梯田,朱有勇团队发现了稻鱼互作、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鱼会用头把稻子上的虫撞下来吃掉,农民不用打农药。鸭子会把田里的草吃掉,农民就不需要用除草剂。”于是,“稻鱼互作延伸害虫天敌生物链”研究项目应运而生,通过此项技术,害虫虫口密度降低了34%。

  朱有勇说,我们做的研究用于田野实践是最好的推广,把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农民得到了实惠,还能产生社会效益。

  朱有勇表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项目技术相较于一般作物病虫害防治预测、诊断、买药、施药等多个步骤来说更加轻简,是将作物搭配、行比行宽和播期配置等措施通过一次完成的轻简技术,农民易学易做,方便管理,在精耕细作的山地农业地区更好推广。

  据了解,该项目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3.02亿亩,减少农药51.6%~56.2%,对解决作物品种单一化难题获得重大突破,成为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朱有勇介绍,“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主要有“异质作物搭配、群体空间结构、错峰时间配置”三个关键因素。

  异质作物配对就是什么作物跟什么搭配以及搭配标准的问题,作物病理相同的就不能搭配在一起。比如烟草与番茄会生一样的病,它们就不能搭配在一起,不然就会互相传染。

  “因为作物之间的病理相传需要接触,而群体空间结构就是利用不同作物搭配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补充说,高的和矮的搭配可以改善小微环境的条件,通风透光,不容易生病。马铃薯和玉米搭配,如果一个马铃薯要传染病菌给另一个马铃薯必须翻过玉米,而对病菌来说玉米是不容易翻过去的,这样就形成一道又一道防护墙,就像山林里的防火带,真正起到防止病害的作用。

  “对于农作物来说,一下雨作物就容易发病,降雨有高峰,病虫害也有暴发高峰,错峰时间配置就是把两个高峰错开。”朱有勇举例说,滇东北的马铃薯晚疫病就是利用这种方法防止,马铃薯3月播种,6月份降雨高峰马铃薯已开花结果,7月份又到降雨高峰马铃薯就可以收成,价格也好卖。这和老百姓所说的“把天拉长”种一季改成种两季是一个道理。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用田野实践做最好的推广。”这是我国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最常说的一句话。

  1月18日,朱有勇在云南农业大学就2017年度以云南方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和多家媒体进行了分享。

  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和多样性作用,实现生态防病治虫

  据了解,该项目是从农田生态系统角度,应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探明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效应及关键因子,揭示了关键因子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机理,创建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虫害的关键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对解决农田作物品种单一化的难题获得了重大突破。

  朱有勇介绍,随着作物种植品种减少,引起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遗传单一化,导致病虫害流行,加之克隆品种的产生,大面积病虫害流行。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会选择喷洒农药,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危机。

  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有勇团队开始研究如何更有效、更生态环保的防治病虫害。

  朱有勇说:“国际上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多是从育种角度探索,采用转基因、杂交方法,但很难成功。而我们则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将一个农田看做一个生物体单位,充分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和多样性作用,这样不会互相传染,不会导致大面积流行病虫害,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

  朱有勇还说,十多年前在云南元江发现了玉米螟(也叫玉米钻心虫),喷洒农药也不能实现有效防治。研究人员在观察研究中发现,把玉米和甘蔗一起种植能有效防治玉米螟,甘蔗会产生气味吸引虫子到甘蔗上产卵,但甘蔗皮硬毛多,虫子吃不饱,长成成虫的概率就很小,于是产卵也随之减少,虫子也就一代代地减少。

    20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