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国非常重大的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重九节”、“老年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
为什么叫重阳节呢?因为在中国古老的经典《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皆阳,两九相重,所以称为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民间在当天有登高的节日习俗,所以又叫登高节;因为民间有插茱萸、赏菊花的节日活动,所以又叫茱萸节、菊花节;到了现代,又成为法定的“老年节”。
重阳节的形成、发展、延伸,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先秦时代。《吕氏春秋.季秋纪》中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通过这段文字的记载可以发现,在当时九月农作物丰收的时候,已经有了祭祀天地、祭祖的活动。另外,重阳这个名词,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屈原《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词句。到了唐朝时期,重阳节就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每逢重阳节,宫廷、民间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庆祝节日。
在南北朝时期,有关重阳节的习俗,开始和驱瘟避祸的传说联系了起来。其中最有名的,普遍被后人所接受的,就是桓景避灾的传说,出自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志》。
相传,桓景是东汉时期汝南地方的人。当时在汝河内有一个瘟魔,经常出来害人,很多人因它丧命。在其中的一场瘟疫中,桓景的父亲和母亲,也被夺去了性命,桓景自己也差点丧命。后来在乡亲们的热心照顾下,桓景幸运地存活下来。病愈之后,他决心访仙学道,为民除害,于是,便辞别了父老乡亲们。
桓景访遍东西南北的名山高士,最后跟随仙人费长房游学多年, 小有成就。在九月的某一天,费长房告诉他:“明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你的家乡会有灾难,你要赶快回去,让乡亲们做绛色布囊,里边装上茱萸,系在臂膀上,登上高处,饮菊花酒,这样就可以免除灾祸。”
桓景按照师父说的去做,带领乡亲们登上了高山。到晚上回去时,看到鸡犬牛羊都已经暴死。费长房听说了以后,就告诉他,这些家畜已经代人受过灾难了。从此以后,每到农历九月初九,民间登高避灾的风俗,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了。
重阳节一般吃什么?
菊花酒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饮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菊花酒的制作方法简单,只需将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重阳节一到,阖家享用美味的菊花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往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
羊肉面
重阳节吃羊肉面是因为羊肉与阳谐音,符合重阳之典。羊肉性温,特别是冬季天冷时吃了防寒。秋天是羊儿最肥美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重阳节正值秋天,吃羊肉能取暖祛寒,温中暖下,非常符合季节需求。制作羊肉烩面的材料包括羊肉、葱花、酱油、蚝油盐、花椒粉和胡椒粉。重阳节吃羊肉面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增强身体健康。
重阳节的基本介绍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项,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项。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重阳节意义所在
重阳节意义是敬祖、敬老、感恩。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