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
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了!生态=财富,如何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
8月15日是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
作为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综合性活动日,全国生态日于今年6月28日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设立。
中国最高领导人__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__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体现了首创性、标志性、独特性,具有鲜明的辨识度,意义重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指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决定的形式设立,彰显其权威性、严肃性。
有评论认为,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既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也有利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更好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设立全国生态日,也是中国立法保障生态文明的一个典型缩影。中共__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划定生态红线。
典型如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确立了生态文明的宪法地位,形成了序言中根本任务、“总纲”中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国家机构”法定职责等共同构成宪法生态文明制度的体系化格局。
“宪法的有关规定是构建整个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宪法依据,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宪法遵循,构成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宪法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宪法室主任雷建斌指出。
同时,中国还通过立法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处罚。
2014年修改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引入按日计罚、环保部门可以对造成严重污染的设备查封扣押、对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污的违法行为人采取拘留、双罚制等严厉手段。刑法从重设置环境犯罪的法律责任,民法典增加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责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据知,中国目前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还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
这一法律体系以环境保护法为统领,包括针对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等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涉及防沙治沙、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等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保护利用的法律,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流域性保护法律,黑土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特殊地理地域类法律等。
此外,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还制定修改大量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办理环境污染犯罪、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等案件的司法解释20余件。
“它们共同为形成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许安标说。
全国生态日,为什么是8月15日?
2005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形象地揭示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步入21世纪的中国,伴随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的发展之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是对当时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深层回应。
这一理念诞生后,释放出深厚的勇气和旺盛的活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
这一理念在引领中国前行的同时,也影响着世界: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向全世界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国方案得到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过实践检验,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指明了现实路径,更为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读懂全国生态日的生成逻辑,更要读懂其深层内涵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但如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必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就是用微观“打开方式”,让每个人树立起牢固的生态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此,全国生态日必将激发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行动力,形成共同参与、共同行动的生动局面。
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文化渊源。今日之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不断获得新的强大生命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理念,化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先贤对“天下大同”的追求一脉相承。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气候变化等危机和挑战,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更需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合力、激发动力。设立全国生态日,体现出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携手发展的坚强决心,展现了胸怀天下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魄力和担当。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作为胸怀天下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大国,放眼世界要以观照中国为前提,设立全国生态日,就是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广阔的世界眼光、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在贴近社会现实、映照实践经验、呼应人民意愿的同时,按照立足中国、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守护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人类应携起手来,团结合作,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
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稳定的物质资源。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保持生态多样性的措施
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护,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人和自然都有好处。就地保护利用原生态的环境使被保护的生物能够更好的生存,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环境,能够保证动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