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现大面积鱼群跳跃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昆明滇池现大面积鱼群跳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昆明滇池现大面积鱼群跳跃
8月6日,昆明滇池出现大面积的鱼群跳跃现象,引发热议。直到8月7日,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很多网友看后猜测,这会不会是地震或者地质灾害的前兆?
当地一家游艇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可能是下雨导致水中缺氧,也可能是禁渔期繁殖增多,具体什么原因不清楚。
昆明市滇管局宣传教育处称,已关注到网传视频,但具体情况不便对外公布。
当地一职能部门表示,会留意并进一步跟踪。
地震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其中动物异常是震前征兆的普遍现象,由于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敏感程度的差异,所反映的异常状态和特征也不一样。如隆冬季节数百条毒蛇出“洞”或“自寻短见”,成千上万只青蛙携幼搬迁,离开震中数百米等。由于地震宏观前兆的特征突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相对易于发现,因此是在大地震群测群防中最适合普及的方法。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地震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震袭来我们如何自救逃生
室内“三角空间”相对安全
高层居民遇地震时,应立即躲避到结实的桌子或床下,家具旁或墙根、墙角等处可在房屋倒塌后形成三角空间,是相对安全的地点。还可迅速逃进卫生间、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场所,这些小开间的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地点。不要躲避在阳台、窗边等不安全位置,不要乘坐或躲到电梯里,不要跟随人群向楼下拥挤逃生,不要跳楼逃生。
室外选择开阔地避震
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地,趴下或蹲下避震。要避开玻璃幕墙、塔吊、烟囱等高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杆、广告牌等物。避开危险品工厂、仓库以及狭窄的街道、破旧房屋、危墙、砖瓦木料堆等场所。避开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各种桥梁及隧道。在野外遇到地震,应避开山边危险地带,如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脚等地方。
乘车途中应伺机停车转移
在乘火车时发生地震,乘客应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钢管。背朝行车方向坐时,应用双手护住后脑,将身体紧紧缩在一起。要等地震过后,车停下来再下车。
乘坐公共汽车时发生地震,乘客应紧紧抓住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用衣物护住头部。地震过后,乘客在司机指挥下有序从车门下车;
乘坐地铁时发生地震,如果由于地震而停电,乘客应在有关人员指挥下撤离,以免地铁隧道里架设的高压线破损而发生危险。当发出防水警报时,应立刻通过车站的排水道和防水堤进行防御。
在驾车时如果发生地震,要把车移到远离道路的地方,越远越好。不要在地震中开车逃生,不要紧急刹车,不要在桥上和桥下停留,不要在树木、灯杆、电线杆下停留。
地震传播规律
根据颗粒物理原理,前兆信息主要以岩块滞滑移动、断层泥压缩或剪切形变和力链方式传递。地震前兆发生时,在各岩块分别相继滞滑移动情况,前面的岩块受的作用力大,其后岩块受力依次减小。当遇到后面某个大阻力岩块而不易移动或锁定时,前面所有岩块随滞滑移动的逐步积累,所受阻力不断增大,锁定岩块上作用力随其前断层泥被压缩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