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以后还要热多久
40天加长版“三伏天”终于走到终点了,出伏过后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出伏以后还要热多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出伏以后还要热多久
出伏后还要热大半个月左右。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炎热的时候,而三伏天一般在8月中下旬结束,此时气温虽然会有所下降,但整体还是十分炎热。要等天气真正凉快下来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而白露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7日到8日之间,所以出伏之后还要热大半个月左右。
2023年出伏时间
2023年的出伏时间是8月20日,我们在出伏这天要注意对应的讲究。在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三伏天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我们要在这几天做好身体素质的培养。
出伏养生吃什么好
多食用酸味食物
秋季针对的是肺,多食用酸味食物,不但能够补益肝气收敛肺气,而且多半还能起到生津止渴、健脾消食、增进食欲等作用!
葡萄: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的功效;猕猴桃能够生津润燥,解热除烦;山楂味道酸涩,有健脾胃、帮助消化的作用;柚子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的功效;石榴酸中带甜,有收敛、止痢的功能;西红柿可用于口渴和食欲不振;柠檬有化痰止咳,生津,健脾之效的功效。
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秋季一定要注意养阴防燥。因为早上喝蜂蜜,可以快速补充体能,让一天有充足的精神。但是脾胃虚寒的人不要一起床马上就喝,而应该先吃一点东西再喝;银耳被誉为“延年益寿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特点,对体虚、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补药的病人及阴虚内热,内热而有出血倾向者更为适用;菊花可以起到清肺去火的效果。菊花茶可以滋补肝肾之阴,清肝明目,治疗头痛眼痛眼花等症状;燕窝属珍贵的滋阴补品,养阴润燥、益气补中,有延年益寿之功,适用于肺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干咳少痰、咳血等,对胃阴虚所致的噎隔反胃、气虚自汗也有较好疗效。
出伏养生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失眠烦躁,气弱体虚的现象,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各类疾病的爆发期。
其实,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所以出伏后,更要注意“四防”。
一防感冒,勤增减衣物;
二防肺燥,饮食润一点儿,可多吃些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蚕、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三防秋乏,晚上睡早点儿;
四防霉菌,通风勤一点儿。
此外,出伏以后在多变天气的影响下,人们可能会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不易集中、精神易萎靡等情况。这种情况下,保障睡眠时间和质量就很重要,中医讲究睡“子午觉”。
子时是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午时是11时至13时。
午休有助于养心,同时也能让人恢复精力。
但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午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出伏后怎么养生
增加一小时睡眠时间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晓丽说,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此时应调整作息,睡一个好觉。很多人暑天有晚睡早起的习惯,出伏后应增加睡眠时间,做到早睡早起,保证每天比夏季多睡1个小时。
喝一杯润秋饮
夏末初秋,部分阴虚体质的人会提前出现秋燥症状,如口鼻干燥、皮肤瘙痒、干咳少痰、眼睛干涩等,这时可以喝一杯润秋饮。比较适合泡水的有百合、麦冬、枸杞,以这三味药材打底,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可加点陈皮、太子参健脾化湿。
没事按一按穴位
出伏后的一段时间,白天气温还是较高,暑湿之气尚在,因此近期还要注意祛湿、养护脾胃。日常可常按摩丰隆穴、足三里穴。
泡一泡艾草足浴虽说暑气将要退去,可是很多人体内的内热却迟迟不能下去。这段时间内,可以常用艾草泡脚。抓一把干艾草,用开水泡开,调入两勺盐,加入凉水调温后泡脚即可。连泡一两周,可以很好地退内热、降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