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周期性变化,通常表现为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包括但不限于降雨分布、风向风速、温度变化等,对农业、渔业、水资源管理等产生重要影响和挑战。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世界气象组织: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希望你喜欢。
世界气象组织: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7月4日发布声明称,厄尔尼诺现象七年来首次在热带太平洋出现。世界气象组织的一份新的报告预测,厄尔尼诺事件有90%的可能性在2023年下半年继续存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温度记录的可能性,并在世界许多地方和海洋中引发更多的极端高温,”WMO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意思
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spanish)/ NinoPhenomenon),又称圣婴现象,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与另一现象南方涛动合称为ENSO。
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不稳定状态下的结果。据统计,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厄尔尼诺现象虽发生在距离中国比较遥远的东太平洋,并不对中国的天气气候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但它仍然会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化来影响中国。1997年是强厄尔尼诺年,其强大的影响力一直续待至1998年上半年,中国在98年遭遇的历史旱见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
2023年7月4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声明,宣布厄尔尼诺现象七年来首次在热带太平洋出现。该现象的出现,导致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在当日达到62.62华氏度或17.01摄氏度。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东南信风减弱和地球自转。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个
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2、台风减少。
3、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厄尔尼诺将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厄尔尼诺现象会引起全球气温的变化,导致中国的气温异常升高。这种气温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农业生产,例如导致农作物受到灾害,影响粮食产量。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导致降雨量的不稳定,进一步影响农业生产。
其次,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导致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海洋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珊瑚、鱼类等生物的死亡和数量减少。对于中国这个海洋大国来说,这对渔业资源的管控和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对中国的能源产业造成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的风力和太阳能产生变化,进而影响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产业的运营。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影响中国的水电产业,因为它会导致降雨量的变化,从而影响水电站的运营。
最后,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对中国的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影响。由于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不稳定,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例如,夏季气温的升高会导致城市的空调负荷增加,而降雨量的不稳定会导致城市的供水量不足。
总之,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对中国的农业、海洋、能源、城市居民生活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厄尔尼诺现象的监测和预警,采取措施应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以保障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