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形势如何

|金梅

“二阳”形势如何?近日,健康时报发布的#专家称不排除二阳后还会有三阳#的消息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二阳”形势如何,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二阳”形势如何

“二阳”形势如何

“老伴发烧后我第一时间就带她来医院了,情况还好,暂时不需要吸氧。”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热门诊,正在陪伴72岁妻子输液的周大爷告诉记者,妻子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

记者走访全国多地三甲医院和基层社区,调研发现发热门诊运行状况整体平稳有序,各类治疗药物库存较为充裕,医疗机构重症救治能力有储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最近发热门诊接诊量相比一个月前有所增加,但绝大部分是轻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目前没有出现发热门诊病人特别多、给医疗资源带来压力的情况,保持正常医疗秩序没有问题。

“目前发热门诊每日全天开诊服务社区患者。”上海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华焱坤说,五月接诊的百余位病人中,新冠感染占比不高,各年龄段都有,症状普遍较轻。目前药房各类治疗药物库存比较充裕。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虽有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流行高峰时就诊量。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有所上升,5月中旬开始进入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专家集体研判认为,由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全国整体疫情态势平稳可控,对医疗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

如何科学应对二阳

高龄老人、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础病患者等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高风险人群。面对“二阳”风险,如何保护好高风险人群?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重点人群要格外做好防护,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感染。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氧疗,并通过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诊断,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干预。同时,社区和基层全科医生应对辖区内的高风险人群心中有数,做到“关口前移”。

65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健全。专家建议,如果家中老人和儿童没有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或基础免疫,应积极接种疫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月26日,两种新款新冠病毒疫苗在杭州开打,杭州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两款疫苗均已下发至各基层预防接种门诊,群众可按需预约,就近接种。3月以来,江西省人民医院持续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各类加强剂次疫苗接种服务。结合实际,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持续补齐人群免疫水平差距。

“近期,部分病人表示自己‘二阳’后,一段时间感到持续乏力、失眠甚至心跳快、焦虑。”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肖祖克说,大家十分关心反复感染是否会有“后遗症”。

从临床医学角度看,后遗症一般指的是患某种疾病后,躯体、机能上出现一些不能恢复的障碍。童朝晖介绍,根据临床观察,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一些症状大部分出现在特定时期内,长时间看是可以恢复的,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王贵强表示,目前从临床观察看,三个月以上还存在上述症状的病例并不多,没有发现数量较多的所谓“后遗症”患者。

首阳症状重,二阳、三阳、四阳症状轻?

根据美国国家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中心的一篇题为《What is COVID-19 Reinfection?》的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的重复感染是指曾经被感染、康复后再次被感染的情况。人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这种屏障可以在感染后的几个月内保护身体免受再次感染。尽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保护效果会减弱,但即使再次感染,身体的免疫反应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缓冲作用。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重复感染引起的症状较初次感染更为温和。然而,重复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初次感染差别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它可能因个体差异、病毒变异、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此外,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群而言,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因为免疫反应受限,他们将面临更高的重复感染风险,并且重复感染的间隔时间可能相应缩短。因此,对于这些人群,预防感染和避免多次重复感染仍然非常重要。

过去的新冠病毒感染对再感染的保护作用

2023年2月,《柳叶刀》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19个不同国家的65项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相比,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在感染风险和重症风险方面呈现降低的趋势。

然而,该研究也指出,若既往感染的是奥密克戎之前的毒株,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感染的保护作用较弱;当既往感染的是奥密克戎毒株时,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感染的保护作用则维持在较高水平。

因此,对于目前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尽管其容易发生免疫逃逸且传播力强,但如果体内存在能够覆盖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抗体,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奥密克戎XBB变异株感染的风险。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研究员曹云龙指出:“如果出现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毒株,特异性地使之前产生的抗体失效,就可能更早地发生再感染。”

重复

多次感染可能会给身体留下哪些危害?

尽管二次感染的人群整体上表现出比第一次感染更轻的症状,但关于重复多次感染是否会引发后遗症,以及是否存在“长新冠”的争议仍然存在。

2023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曾在会议上表示:“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支持的,因此在诊断时应该进行相应的诊断,必要时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他还强调指出,“长新冠”是一个事实,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科学的态度是面对现实,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根据国内外的报道,长新冠(Long COVID)是指___康复后,一些患者在病毒检测转阴后仍然出现持续的症状或健康问题的情况,长新冠症状的种类较多,但并不值得引起惊慌。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疲劳乏力:长期持续的体力和精神疲劳感。

呼吸困难:感觉气短、呼吸不畅或需要额外努力才能正常呼吸。

咳嗽:持续性咳嗽,可能伴有胸痛。

胸痛:胸部不适或疼痛感。

心悸:心跳加快或不规律的感觉。

认知障碍或脑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问题。

肌肉疼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或肌肉无力感。

嗅觉、味觉丧失:对味道和气味的感知受损。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或睡眠质量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风险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于疑似“长新冠”的患者,建议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由于存在个体差异,“长新冠”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和管理方案是必要的。总体而言,后遗症或“长新冠”仍然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在其他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如流感等之后,这些症状其实也可能会存在于一些患者。

多次感染对身体有一定影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中表示,从研究数据看,反复感染新冠病毒对重症高风险人群可能有一定影响,包括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等,这部分人群应特别注重做好科学防护。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胡洋5月30日在其微信公号刊文表示,一般来说,新冠感染之后,患者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会降低,这本身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低下,这种低下有的时候身体能感受到,有时候感受不到,但感受不到不代表没有影响,这也是这段时间很多人反复咽喉部不舒服的原因,新冠感染后免疫力低下其实会产生很多后遗症的问题。

另外,上一次感染当中出现严重肺炎的患者,如果后遗症状没有完全好,这一次再次感染后,仍有较大几率再次发生肺炎的情况,而肺部的炎症在发展过程中即使能够好转,也有可能留下纤维化后遗症,这种情况对肺功能影响较大,任何威胁生命的疾病都是通过降低肺功能而对生存时间产生影响的。

    49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