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分数选择学校和专业
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就成为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那么你知道高考什么时候报志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如何根据分数选择学校和专业简介,欢迎参阅。
如何根据分数选择学校和专业
1、如何确定自己能上什么大学?
由于每年高考难度不同,今年的500分并不等于去年的500分,但是某个大学录取最低分对应的位次还是相对来说较稳定的,当然那些爆冷暴热的学校就不稳定了,但是分数对应的位次是相对准确的参考指标,所以我们主要根据自己分数在全省位次排名来确定学校和专业。
高考是按照省份来招生的,在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某个学校录取最低分对应的位次排名是变化不大的,这也是填报志愿时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高考公布分数时,各省市教育考试院会公布全省考生的分数排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分一段表,分为文科和理科,当然合并文理科省份那就只一个了。这里我们假设2022年河南理科500分在全省理科排名第8000名。
这时,我们再反推最近3年(2021年、2020年、2019年)在河南理科排名8000名左右的大学,具体如何推算呢?
依次查看2021年、2020年、2019年一分一段表中全省理科8000名对应的分数,再根据这个分数去看2021年、2020年、2019年当年对应的学校,可以根据当年投档分数线和学校公布的录取分数线去比对。
2、如何确定自己能上什么专业?
通过步骤1确定了学校后,再按照类似步骤1中的方法根据学校发的志愿填报书上某校专业分数线,再来确定自己的分数能上该校什么专业。
平行志愿是什么及录取流程是怎样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总结起来就是16个字,即“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平行志愿投档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即分数优先;
二是每个考生的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计算机投档时按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即填在前面的学校先检索;
三是平行志愿实行“多次模拟,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即在正式投档前省市考试院会先模拟投档,同时会和报考人数过多或过少院校沟通招生计划,投档后不再补充投档。
1、那么针对我们某个考生来说,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和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本科一批第一志愿里设有A、B、C、D、E、F等6个平行志愿(有些省份以院校专业组形式招生,每个学校的一个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可能有几十个志愿,),A、B、C等志愿是有顺序的,投档时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A学校(院校专业组),如成绩不够,则将考生档案投到B学校(院校专业组),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DEF院校投档,以此类推,所以最想上的学校(或院校专业组)就填最前面。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B志愿,如果该校报考人数少,也许就低分上个好学校了;
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CD志愿,只要当年报考该校人数没有大涨,那应该问题不大;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低点的学校作为EF志愿,作为保底,以防万一上面ABCD志愿分数都不够。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当然其中一个乱冲也无妨。
2、为什么建议大家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调剂”?
志愿填报时我们建议大学选择“服从调剂”,因为普遍来讲,毕业后一个好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在社会上985、211等院校更有竞争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你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下一批次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
至于征集志愿,不说100%就不是好学校,也有少数人征集上了好学校,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不愿意去的学校,很难有你喜欢的专业让你选,基本都是需要被调剂专业的,倒不如就直接让前面志愿更好学校服从调剂。
如果你非某一专业不上,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建议AB志愿就填自己分数够,而且专业分也足够被录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档跟上面一样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平行志愿是如何录取的了,接下来我们以2020年河南理科500分为大家举例,如何根据分数选择学校和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的的技巧
1、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填报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因此,考生要处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要正确处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
在各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注意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为了提高生源的质量,通过政策规定和志愿分数级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择优录取部分高分考生。
2、考后估分报志愿的考生担心估分不准,或者因为考得不好影响心态,有些考生发挥不理想,不能面对现实,情绪低落。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要记住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冷静、理智地进行分析,不能让一时的情绪变化左右填报志愿的倾向。
3、不要盲从。填报志愿时同学间会相互讨论、相互商量,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难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各人的实力不一样,爱好兴趣不一样,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现象对高考录取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