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有哪些别称

|宋佳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那么关于这个节日的别称你们还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盘点上巳节有哪些别称,欢迎参阅。

上巳节有哪些别称

上巳节有哪些别称

巳节又叫三月三、春浴日、中国情人节、女儿节。

1.上巳节,也就是所谓的“三月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在"祓除畔浴"这一古老的活动中,上巳节是最重要的一天,人们聚在一起到河边洗澡,也就是所谓的"祓禊"。

2.3月3日,也称"女儿节",亦称"桃花节",是古代汉族女子的一种成年礼,通常在此期间举行"笄礼"。"上巳春嬉",姑娘们沿江而行,沿河戏水采兰花,身着华服,唱着歌谣,以驱邪。而且,女人最喜欢的就是在春天的时候,去河边玩耍。

3.上巳节的一个重要活动是男女聚会,也就是"情人节",男女双方表示爱意。《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三月三风俗

三月三的风俗活动有祭祀高禖、畔浴、赶歌圩、曲水流觞、野外踏青、吃荠菜煮鸡蛋等。

1、荠菜煮鸡蛋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鲜香可口、营养丰富的野菜。《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2、祓禊

指去灾病,上古女巫给去晦,唐宋时流行泡温泉,在水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的仪式,为去灾祝福之意。

3、畔浴/泡温泉

以春水洗涤污垢,认为这样做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吉祥如意。

4、修禊

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

5、互赠香草

古人认为,香草有驱邪之功,于身体大有裨益。

6、郊外游春

不仅是祛邪求吉的节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泼水相戏,自由择偶。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并以芍药定情。

7、临水饮宴

又叫曲水宴。流觞时,水边设席障,茶具与花,进行宴饮,吟诗作赋。十分风雅,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此风在唐尤甚,至宋以后渐无闻。

8、赏桃花

农历三月三的桃花最为茂盛,所以踏春之余欣赏桃花之美。

9、放风筝

正所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在现代,每年三月三,广西、浙江、福建、海南等地,都会举办一系列形式新、立意高、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从一个传统民族节日到文化旅游节庆,最终转型成为当地的文旅品牌,“三月三”的发展,为民族传统节日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41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