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正在影响着我国多个地区。为什么今年的沙尘天气频繁来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北方多沙尘与其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春季北方气候干燥,植被覆盖量较少,抗风蚀能力很弱,降水也比较少,地面干燥松散,土壤表层干燥疏松,如果有大风刮过,就会将松散的土壤中的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天气。其次,人为原因也是沙尘天气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增多,人口压力增大,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沙尘天气多发。 在气象学上,对沙尘天气有明确的等级与标准划分。按等级可以划分为: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模糊不清、浑浊不堪,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特强沙尘暴——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天气现象。 面对沙尘天气,我们要重视对自身的保养防护。日常多吃一些清肺去火的食物,比如梨、银耳、百合等。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家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关闭门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
沙尘暴产生的三个条件
沙尘暴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大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和地面上的沙尘。
沙尘暴天气的发生一般需要有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平均风速在12米/秒以上。光有大风是不够的,只有在低层空气不稳定的情况下,沙尘才会被卷扬得很高,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当然还要有充足的沙源。从天气学角度看,大风的形成,一是强冷空气入侵,即冷锋过境,穿越锋面的次级环流促使锋前强烈上升、锋后动量下传,由此产生变压风,这是造成近地面大风的主要因素;二是冷锋前地面热低压发展使锋区气压梯度增大而形成梯度风。强冷空气是形成沙尘天气的驱动力,只有足够的冷空气方有可能形成强的气压差,推动大气的水平流动。又由于此时低空不同高度水平风速的不同,以及低层的强烈辐合,迫使空气产生垂直方向的流动,从而产生强烈的水平和垂直运动。瞬时最大风速为17米/秒,短时8级(风速20米/秒)以上,即可出现沙尘暴。形成沙尘暴的冷空气强度要比一般大风的冷空气更猛烈。
大气层结是否稳定是形成沙尘暴的另一决定性因素。以最常出现区域性强沙尘暴的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这里处在冷空气东南下的西北通道上。一般来说,冬春两季特别是春季经常有势力强大的冷空气入侵,而且春季植物稀少,沙漠和裸露的地表温度上升得很快,只要连续晴好两三天,地面气温就可以升得很高。如果这时遇上强大的冷空气在中午前后过境,就会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的温度层结,沙尘暴常常在此时发生。
沙尘暴的预防措施
1.防沙治沙安全格局的构建
加强建设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根据风沙灾害危险程度区域界定的级别,针对各级别区域所需的相应风沙扩散阻力值划分出治理区,统筹设计治理方案。
核心区 将风沙源区及其临近区域设定为核心治理区,实施乔灌草相结合,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制约,选择抗旱、根系发达的树种及草种进行治理,争取迅速增加地表覆盖,固定土壤,恢复天然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原有保障功能。
治理区 将高度危险区设定为外围治理区,做好生态规划, 保护好现有沙区植被,严禁滥伐、乱垦、滥牧;恢复并扩大自然林植被种植;实行农田保护,进行保育种植,减少沙化土地的裸露面积;对沙化程度较高的土地开展综合治理,发展经济林木与半人工草地,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以减缓和治理沙尘。
控制区 将中度危险区设定为外围控制区,统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条件加以科学布局,优化设计土地利用及不同土地覆被结构,合理配置草、田、林的种植比例及品种组合,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态景观结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使之构成高效生态防护、经济效益复合系统的第二层防护体系,以控制风沙漫延,并保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区 将低度危险区和轻度危险区划为外围保护区,以现有林地、果园、苗圃、庭院绿化、城市公园作为风沙控制屏障,构建城乡连通的护林路、护堤林、农田林网等生态网络,实现对景观生态过程的整体控制。
2 构建防灾减灾预警及科研体系
建立和完善沙尘天气的动态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卫星遥感、雷达和探空等高科技手段,对沙尘天气的形成、发展和扩散进行实时跟踪观测,及时发布预警。
做好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 加强对沙尘源区形成及环境与沙尘运移规律的分析,研究气候条件对沙化、沙尘天气相互作用的机理,探讨历史上气候变迁与沙化及沙尘天气的对应关系,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状况,为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沙化和沙尘暴的影响,有效防止风沙灾害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