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勤学的文章

|小龙

  成功永远不是偶然的,必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努力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下面就让小编和你分享有关有关励志勤学的文章的内容,欢迎阅读哦!

  有关励志勤学的文章篇(一)

  焦耳求知——好学

  英国着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有关励志勤学的文章篇(二)

  电报迷与看报迷——坚持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

  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可怎么班呢?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儿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孩子也不简单!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道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地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有关励志勤学的文章篇(三)

  巴菲特留给儿女的财富

  巴菲特并非一位天生的好父亲。有一次下班回家自顾自地向自己的书房走去时,他吹着口哨从摔倒在地的小儿子彼得身边走了过去。彼得与母亲逛街时,看到一本《父亲手记》。彼得认为自己的父亲正缺乏做父亲的能力,于是鼓动母亲买下了书。他不客气地将它放在了巴菲特的书桌上。

  这样的情况让巴菲特感到十分忧虑。他深深地感受到子女对自己的失望。他认真地反省了自己,并开始让生活不断地释放空间,把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子女都装进了自己的心里。巴菲特开始记录子女的成长,他每年都会将自己孩子成长的点滴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累积起来共有30多本。这本书后来成为比尔·盖茨最喜欢阅读的书籍之一。

  巴菲特对子女的教诲最重要的体现在他对子女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上。巴菲特认为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帮助是“家有千金,不如授子一技”。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理财,远离赌博的行为,他在家里安了一个角子机,每次给自己的孩子零花钱之后,又用角子机把钱赢回来,通过这样来教育子女不要参加赌博活动。

  困扰孩子们的另一个问题是: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他们总是戴着巴菲特儿子或者女儿的帽子。世人在看待他们的成绩时,更多的是看到巴菲特子女的成绩,而不是苏珊、霍华德或者彼得的成绩。伴随着这种想法会产生很强烈的挫败感,甚至可以引起子女对父母的憎恨。与其他富豪不同的是,巴菲特十分理解孩子们这样的心境。

  孩子们小的时候,巴菲特并没有过多要求,而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玩泥巴侍弄花草,听音乐唱歌,看摄影作品,在田野里疯跑,都是孩子们生活的内容。他所做的就是尽量使孩子们快乐,并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事物,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儿子霍华德做生意失败后,开始巴菲特并不想帮他,因为自己栽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可是经不住妻子的再三劝导,巴菲特还是给儿子霍华德买了家农场,但霍华德,必须按期缴纳很高的租金,否则农场立即收回。巴菲特问霍华德敢接受吗?霍华德接受了。几年后,霍华德的农场蒸蒸日上,并不断涉及不同行业。后来,霍华德发现经商并不能使他快乐,在生意的高峰时期放弃了经商,一心做起了摄影,现在过得也不错。

  在巴菲特自己看来,他之所以取得一些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勤于思考,总结了一些规律。所以,他经常告诫孩子们要有思考的习惯,并在勤于思考中学会善于思考。几年前,霍华德在农场站住脚后,不断捕捉市场信息,思考总结,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在他的摄影事业中,勤于思考也让他受益匪浅。小儿子彼得也经常在寂静的时候思索创新,寻找灵感,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苏珊也喜欢思索自己感兴趣的事。

  当巴菲特宣布捐出85%的财富后,《纽约时报》问巴菲特,这是否意味着他的孩子们失去了一切。对此,巴菲特是这样看待的:活着,快乐最重要,亿万财富不会给人能力和成长,反而会消磨你的激情和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钱只是一串数字,只有乐观、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性格才能收获快乐而丰富的人生。因此,可以说,他已经把他最珍贵的财富都赠送给了他的孩子们了。
 

  看过“有关励志勤学的文章”

    52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