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文章_正能量文章励志文章
励志的文章教会我们什么是坚持,多读励志的文章,心胸能更开阔!下面就让小编和你分享有关关于励志的文章的内容,欢迎阅读哦!
关于励志的文章篇(一)
《做真正的强者》
当人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预示着,他的一生,注定会充满着各种痛苦和快乐。从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不停地追求幸福、快乐着,并想尽办法让它变得永恒。对于痛苦,却只想永远地舍弃,永远地远离。
俗话说,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其实痛苦与快乐,就象一对生死怨家,总是势不两立的;又象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此亲密。所以痛苦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幸福、快乐,就好比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不经一番严寒彻骨,又怎能得到梅花的扑鼻香味呢?所谓苦尽甘来,也就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后的国强民盛。而快乐过后,痛苦也随之而来,所谓乐极生悲,于是也就有了范进中举后的发疯。
我们有了痛苦,幸福、快乐才显得弥足珍贵,我们有了幸福、快乐,痛苦也就显得暂时和微小。而人的一生,也正因为交织着痛苦与快乐,才会充满了意义与趣味。
有句俗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有句俗语说,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励志歌曲)由此可见,世间的一切,并没有一个定数,这包括了痛苦与快乐。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因为短暂的快乐而喜形于色。得意忘形,甚至沉迷于内,更没必要为一时的痛苦而垂头丧气,由此而变得意志浮沉。
例如,夫妻间总是希望白头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一种幸福。恋人之间,总是希望爱情天长地久,那是一种快乐。但夫妻间又有多少能同年、同月、同日死呢!当夫去时,就成为一种锥心的痛,因此也就有了孟姜女哭长城。恋人间,又有多少能天长地久,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就化作了翩翩蝴蝶。
秦始皇,雄才大略,统一了六国,却最终因暴政而丧国。
清王朝末期,懦弱无能,丧权辱国,无力反击,使华夏,这个泱泱大国沦为半殖民地。
也正是因为这个民族的苦难,使得我们中国人渐渐地懂得了,如何来捍卫自己,让我们的生活,尽可能变得更好一些。由此而知,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都不能脱出这个规律。
世界、自然、宇宙,冥冥之中就是这样的公平,在你高兴、快乐、兴奋发烧到不知道自己姓啥时,兜头给你浇下一盆冷水,让你清醒一下。
在你充满苦难,痛苦不堪时,又洒下甘露滋润你一番。所以,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痛苦呢?又何必那么认真去执著呢?
世人不明,总是不断地去追求快乐,追求幸福,却不愿意面对痛苦。没钱的希望发财,有钱的希望更多,有名的希望更响,当官的希望官做的更大,而一旦当这些失去时,巨大的失落,就成了一种剜心的痛苦。而过度的追求快乐时,那已经不是一种快乐,而是一种不断膨胀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冲昏了头脑并占据了自己的思想之时,最终会被这种欲望埋葬了自己。
也有人,会因痛苦,而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但也有人,会因痛苦挫折,而更为积极的勇敢进取,去打造苦痛与挫折之后的快乐。所以人,不论是面对快乐与幸福,还是痛苦与挫折,都不能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以致于最终毁灭了自己。倘若能明白既没有永远的痛苦,也没有永远的快乐,那也就能够面对人生,坦然平和地去面对一切,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也才是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事业。
那么怎样做才能算是强着呢?那么我来轻声地告诉你:如果前面是天,就破天;如果前面是敌,就轰敌。强者是永不屈服,向命运挑战的人。他应该具有远超出同辈的强,但也有着必须背负的宿命。
关于励志的文章篇(二)
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平庸的?
文/haruko
前段时间高考落下了帷幕。
记得很多年前,刚参加完高考,大人们总会来个经典之问 :你们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想要精彩地活着,不想平庸地过完一生。
但长大后真正接触到社会才发现,你可能只会做一份不怎么样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恋爱,将就着过一段不怎么样的生活。
原来现在的自己正一步步变成了以前口中最不想成为的人。
电视剧《欢乐颂2》迎来了最终结局,比起讨论的最多的安迪和邱莹莹,其实我关注更多的是关雎儿。
有人说关雎儿是五美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没有安迪的聪明,没有小曲那么有个性,也没有樊胜美那么貌美。
但我却觉得关雎儿,像极了平凡生活中平庸渺小的我们。
关雎儿很幸运的是,歌手谢童的出现打破了她生活原有的平静,让她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么过,还可以玩得这么肆意和洒脱。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依旧在平凡日子中消磨着自己的时光。
不知道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自己就这样一步步地沦为平庸了?
一、压抑内心,活不出自己
看过一部电影《美少年之恋》,其中一段给我感触很深。
冯德伦饰演的阿杰看到一张Sam(吴彦祖饰)小时候的照片,和Sam的妈妈发生了一段对话:
“伯母,这是Sam小时候的样子?”
“是啊,我的仔仔啊,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从来不会哭,不会闹,不会吵。学业又好,身体又好。
有次我看见他一个人在露台上吸烟,看见我来,就把烟扔掉,说对不起。我说对不起什么啊,吸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他说以后都不会再吸了。
真的,我以后都没有见他吸过烟。他的个性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自己忍,要把好的给人家看,做人不可以有一点点歪。”
从小我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在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懂事的人,要懂得体贴大人的难处,尽量听话,不让他们操心。
所以很多时候都在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时间久了,连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都不知道了。
我家楼下开早餐店的大叔,年轻的时候喜欢玩摇滚,每次跟他聊天,总把崔健挂嘴边。
“我以前也算是个热血青年,但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我奇怪,觉得玩音乐的不靠谱,没有姑娘愿意跟我,没办法只好听父母的话,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过日子。”
“如果当时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了,现在或许就出名了呢,哈!谁知道呢。”
老家隔壁的邻居哥哥,从小画的一手好画,以前没事干的时候,总会帮我们画人物肖像。
前几天回去正好楼道里遇见,看见他搬着好多幅画下楼,于是寒暄了几句。
“现在还画画了吗?”
“不画了,在搬家公司工作,每天搬东西,哪有时间画画,提起画笔,手都是在抖。”
......
我发现我身边的很多人,他们眼睛里的光一年比一年黯淡,生活一天天趋同。
他们年轻的时候可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却在岁月中慢慢消耗了自己,成为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二、盲目合群,是平庸的开始
学生时期大家应该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刚入大学的时候,一个孤独的人总是急于融入群体,想要刷一点存在感。
我记得当时的室友都找到了活动的组织、交到新的朋友,每次一闲下来,寝室里就剩我一个人。
我突然觉得自己很不合群,于是一股脑地报名参加了一堆社团活动。
后来的确是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团队,认识了不同的人,但除了刚开始的新鲜劲外,后期简直是身心俱疲。
浪费时间不说,感觉自己每天在各种活动之间辗转,完全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
我们好像很害怕被冠上“不合群”的标签,因为一旦被冠上,就意味与周边的世界隔绝,被人群孤立,这样的恐慌容易促使我们不加选择地寻求别人认可。
但很多人看上去是成群结伴,其实在内心,仍旧是孤独地活着,因为他所在的群体并不适合他自己。
丁俊晖说过:“一个人在努力的时候,可能没参与到其他的一些活动和业余生活当中去,你就觉得这个人不合群。
其实他是在做别的事情,他不是不合群,他只是在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盲目合群要不得,时间应该花在更值得你付出的地方,随大流的人,注定会走向平庸。
三、保持个性,让你更突出
我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去了别的城市生活。
转学的第一天,因为普通话口音不同而被班级里的同学嘲笑是“异类”,还被模仿说话的口气。
小孩子的内心总是很敏感,久而久之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奇怪”,于是便不开口,有时候一天都不说话。
后来数学老师发现了我的沉默,拉我去办公室说:“别人欺负你,觉得你是‘异类’,那是因为你在某些方面和别人不一样,那是你自己的‘个性’,应该觉得高兴才对,不一样才与众不同。”
年纪小的时候,我们总是很害怕“独特”,因为“独特”意味着不同,意味着你和别人不一样。
这种事情,很容易给人带来不安跟惶恐,于是拼命地向普通人平均的样子靠拢。
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Graham Moore的获奖即兴台词,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我16岁时,曾试图自杀,因为我觉得自己很怪,很另类,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而现在的我站在这里,此刻的我告诉那些觉得自己“找不到认同感”的孩子,你会找到的,真的。请继续保持“怪异”,保持“与众不同”。
不可否认,太有个性的人在生活中很容易吃亏,被当作另类看待。
学生时代,太锋芒毕露的孩子总是会受到打压;
社会上,保持独特个性的人总显得很格格不入......
所以人在很多时候,为了寻求安全感和认同感,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个性,渐渐地走向趋同。
这样的趋同,也正是平庸生活的开始。
所以请保持你的独特和个性,那正是你区别于他人的地方。
关于励志的文章篇(三)
最怕你放弃努力,还觉得理所当然
文/陶瓷兔子
1
跟一个姑娘聊天,她抱怨起收入太少,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单身的时候尚好,一谈婚论嫁顿显窘迫,双方父母合力付了全款,小两口却得承担装修和添置家具的支出。
她工作四年,工资月月不剩,信用卡上的账单总是负数,她忧愁地问我:“有没有什么赚钱的好方法?”
她说自己在一家国企,贵在轻松随意且从不加班。我顺口就问:“那有没有考虑过下班做个兼职?”
想过啊,但做什么呢?她说:“开快车太累,刷单又太low,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才华与技能,这两年跟风开了个网店,也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那就在本职上谋求突破?虽然不可能一飞冲天,但工资能涨一点是一点。”我又说。
她回我长长的一声叹息:“你不知道,我们公司能破格提拔的都是技术岗,像我这种文职类工作,前头还有大把入职了十几年的老前辈还压在头上,哪儿那么容易突破啊?”
那就..……跳槽?我使出杀手锏。
就我们这种岗位,哪有那么容易跳?她立刻反驳:“在这儿待着好歹还能落下个轻松不累,到其他公司,干的活比这儿多,福利还越来越少,也不划算的,况且到了我这个年龄,又还没有小孩,一般公司也不要……”
“那你就没考虑过学点什么其他技能?”我继续问。
“以前静不下心,现在结了婚马上准备要宝宝,更没有时间学了。”她继续抱怨着现实的困境和腰包的窘迫,末了用一句话结尾:“我就是个普通人,活成这个样子,我也没办法。”
她显然属于我们都很熟悉的那群人:将生活的种种艰难一股脑地诉苦给你,十分不甘心,又好像很虚心求教,可无论你给出什么建议,他们都会用一千一万个理由驳倒你,努力让你认同她的观点:
看哪,我的生活就是这样,我没办法,你也没有,所以只能这样了。
就这样吧,带着不甘心的忧郁上床睡觉,第二天醒来,却依旧重复着前一天的生活。
2
我其实很能理解这样的无力感,无论多么努力的人,总会有被被现实的照妖镜晃晕双眼的时刻,在某个绝望而又使不上力的时刻,谁不想两手一摊,回报生活一个充满了无奈的葛优躺?
我头一次感觉到努力的无力,是在买车的时候,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省吃俭用攒够了一辆车的首付,兴冲冲地逛了好几个车展,泡在4S店里一待就是一下午。
正准备拍板付款的时候,店里来了个姑娘,看起来最多比我大两三岁的样子,径直绕过我所在的中低端车系,直奔后排的高端跑车而去。
当我还在为两千块的折扣跟销售小哥磨破嘴皮子的时候,姑娘早已潇洒地签完字,刷卡的神情那么轻松,好像在便利店买下一碗关东煮。
我瞄了一眼手边那张单子上一眼数不完的零,从没有一刻觉得生活那样无望过。
好无力啊。
我懂得如何用心理学和经济学来跟销售小哥议价,懂得如何向上汇报向下管理才能拿到不错的机会,懂得克制延迟懂得开源节流才能攒够首付的存款。
可是我依然买不起那辆车,现在买不起,十年以后,可能也买不起。
我很丧地回来,跟朋友聊起这一天的见闻,她隔了两个小时才回复我:“不好意思呀,刚去学日语了,所以关了手机。”
我以为她会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套路安慰我,可她连套路都懒得用,劈头就是一句:“你试卷做完了吗?下周就要开始报名了。”
“你不觉得,我们这样的努力根本就没有意义吗?再努力,也不过就是个普通人而已。”我有点恶毒地回复她。
“我知道啊,可生而为普通人,是我们的错吗?我之所以努力,并不是为了超越那些生来就不普通的人,只是不想让自己所有的不甘心,几年之后都成了无能为力。”
两年后的她,跳了槽,从可有可无的行政到日资企业的翻译,为了配合团队的需要,每天没日没夜地研究产品图纸,了解产品市场,分析竞品特征,逐渐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主干。
她原先的那家公司由于结构重组,进行了大量裁员,看到昔日的同事毫无准备地被一脚踢出安乐窝,拿些微薄的失业保险惶惶寻找行政工作,被挑剔年龄大,被挑剔未生育,被挑剔没技能,跟刚毕业的大学生抢饭碗的时候,她心有余悸。
或许我一辈子也成不了那个买跑车的女孩,但我也很自豪啊,毕竟一双赤手空拳,也能打拼出个像样一点的世界。
她说:“改变生活是很难的,而我们面对那些艰难时刻的选择,会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有个读者曾经气哼哼地给我留言,说:“你们这些鸡汤文作者就是会胡说,说什么学个语言就能飞黄腾达待遇翻番,参加个聚会被男神一见倾心,哪有那么容易啊,我学英语都学了三个月了,单词背了几百个,除了课文之外,还是一句都说不出来。”
我看得失笑,却没有回复她的这句话。
是啊,哪有那么简单。
3
你只看到别人一夕逆袭,却看不到这一夕的背后,又藏着多少个日日夜夜。
进入瓶颈时的焦头烂额,进步甚微时的心灰意冷,看着别人追剧打游戏心向往之却不能做时的烦躁犹豫,辛辛苦苦学了好久却毫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和懊丧。
这是我们笔下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会遇到过的事。
只是这些细节,不能与人言,也不足与人言。
而你以为他们真的是幸运的遇到了那一天吗,撞到了那个机会吗?
并不是的。
是那一天终于等到了他们。
等他们宝剑藏锋,大步流星,勇往直前之时,那一天才会出现在生命的岔口向他们招手。
而对于永远庸庸碌碌的大多数人,它跟从前的每一天一样,也跟今后的每一天一样。
20岁与30岁,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分别。
一个人失去光芒是在什么时刻呢?
并不是遭遇惨败被摔了个狗啃泥,不是姿势难看挣扎着起身。
不是咬着牙淌着汗向上赶路,也不是童话泡泡破灭,发现自己没有魔法也没有内力加持,只是个普通人。
而是在两手一摊,说出“就这样吧”的时候。
那被湮没于人潮,被时光推着向前,毫无还手之力的背影啊,才最最难看。
看过“关于励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