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文章励志三分钟

|小龙

  在夜深人静的房间里,听着电台里朗诵着的励志文章,思绪万千,理不出头绪,任思绪纵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经典电台励志文章,供大家欣赏。

 电台文章励志三分钟1:别让你的人生毁在冲动里

  1.

  上个周末,我和闺蜜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她朋友圈里的几张聚会照片。照片里每个人我都认识,却没有一个人通知我参加。

  我想也没想,就给闺蜜发了好几条言辞激烈的语音,大意是这群人是我最在意的朋友,平时无论多忙,只要你们拜托的事我永远排在最优先的序位,可你们却背着我偷偷聚会!

  过了一个多小时,闺蜜打来电话,张嘴第一句话就是:“你冷静点了吗?”可我还没消气,继续在电话中数着我过去对她们的好,质问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最终,闺蜜叹了口气,说:“朋友们看你最近太累了,就没叫你。”

  我憋了一肚子的话,突然一句也说不出来。

  说实话,我最近的确忙得晕头转向,白天上班,晚上写书,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闺蜜总劝我多休息,有些聚会就别来了,可我从来不听,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

  想到这里,我暗暗后怕。如果不是认识了十几年,她们可能早就不搭理我了。

  冲动是魔鬼,说得真没错。因为冲动,很多人失去了原本可以好好解决问题的机会,一瞬间就把矛盾激化到无法调和。

  2.

  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藏着他所积累的学识、见识、品格和修养,也会决定他的生活品质。

  据我观察,有两种人生活品质都不高,第一种是遇事就怒,第二种是遇事就急。

  第一种人在生活里太普遍了。我就认识这么一个姑娘,是个一点就着的脾气。正常的时候,像只温顺的猫;一旦有人招惹她了,立刻变成狂躁的狮子。

  可惜生活里,从不缺少可以惹怒你的人。去餐厅吃饭,总有一些新来的服务员,一问三不知;买东西的时候,有些导购的态度也不怎么好;甚至走路都能遇上个急匆匆的行人,撞你一下、踩你一脚。这些人都让这位姑娘很火大,而她又是个管不住嘴的人。每次和她逛街吃饭,我都心惊胆战——不是和人吵起来,就是一副黑脸。

  有人讲,看见不顺眼的事情就要说。我同意,纠正错误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但是,平心而论,你每次吵架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吗?并没有吧。很多时候,你可能都是毫无意识地为生气而生气。

  生活里,有些人吵架不是想解决问题、表达观点,只不过是在发泄情绪罢了。

  3.

  第二种生活品质不高的人是急躁型。

  简单说,就是沉不住气。无论好事还是坏事,第一个反应永远是着急。好事急着昭告天下,坏事急着担忧焦虑,所以经常出现一种尴尬,心念念的好事没发生,很失望;担心半天的坏事也没发生,白白吓唬自己一场。

  我同事里就有几个这样的人。金融市场的波动经常在公司里引起关于裁员减薪的传言。几个月前,同行业的一家公司开始裁员,我们公司很多人就惶惶不可终日,无心工作,每天凑在一起边八卦边焦虑。可也总有些人特别淡定,不参与这些聊天,还像往常一样上班打卡。

  我经常想,就算公司半年后把这两类人都裁掉,这半年里,他们的生活品质也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遇事就急的人,对于已知,他们会不停地问:“为什么是我?”对于未知,他们又像焦虑等待审判的被告。

  另外一些人,则懂得冷静地谋划自己的未来,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面对难题,他们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我该怎么办。

  4.

  人们常说,生活从来不在某个地方,它只存在于当下。而生活品质,无非就是你对每一刻所发生的事作出的反应。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结局,但至少可以让过程没那么痛苦。

  遗憾的是,当谈论到生活品质的时候,不少人只能想到吃穿住行用,却往往忽视心理层面。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并非完全由物质水平决定,还取决于你看待事情的方式和角度。

  有心理学家提到一个固定的思维感知模式:每当感到沮丧或者遇到挫折,你的大脑便会告诉你一些事,比如你会成功或者你会失败,然后你就会按照这种模式采取行动,甚至不愿意尝试一下其他路径。

  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恰恰暴露了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这种反应会对你的工作、生活、婚姻……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有个朋友跟我说,结婚之前,别满脑子都是房子和钞票,你得看看对方遇事的第一个反应。嫁给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和嫁给一个淡定从容的人,过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很有道理。

  所以,能否在事发的一瞬间,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再作出反应,决定着你会拥有怎样的生活。

 电台文章励志三分钟2: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1.

  我以前是个胖子,还是个内向的胖子,所以从小到大被欺负。跟那些青春片里的桥段无异,无非是被锁在厕所里、作业本被藏起来,再过分一点就是心理上的——体育差,每次投篮球或者接力赛都会被嘲笑,亦或是默默躲在角落演着路人甲无人搭理。

  童年时光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回忆倒是真的,但也一点不耽误我成为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自得其乐的人。

  初中受动画片影响,上课把作业本都用来写小说,为此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本来念。我从小还喜欢画画,没事儿就用铅笔在课桌上画星矢,画满了就擦掉再来。

  上大学时,上天给我开了扇门脸不错的窗,半学期竟然瘦成了小“咸”肉。班上有女生追我,回到寝室还有兄弟捧我,第一次当上人生男一号,每天都拼命开心。直到自甘堕落到一场无疾而终的暗恋里,才稍微收敛了锐气,靠年少时积攒的一点文笔为赋新词强说愁,体会了一阵子肝肠寸断。

  2.

  转瞬就到毕业,所有人忙着工作归属没空悲伤。恰好当时有个机会,我便拎着箱子去了北京,一漂就是三年。

  没有谁是不曾经历困苦就一夜成熟的。刚到北京那一年确实不好过,在我和爸妈的概念中,几百块钱可以租到很好的房子,但在北京,最多就只能租一间次卧的一半。我要面子逞强说,自己过得很好,钱足够了,实际上都是靠我给各种杂志社投稿来勉强生活。

  这一年,我去过私人软件公司当销售,每天打几十个电话推销他们抓数据的产品,后来又有幸去了某国企单位给他们运营官微。年伦敦奥运会,刘翔退赛震惊全国,我写了一条为飞人加油的微博,结果被顶上热门,粉丝数疯长,震惊了整个部门。

  从国企离职后,我跟朋友一起开了家公司。三年下来,公司在业内也小有声誉。直到今年,有幸翻身成了畅销书作家,还靠当年课桌上那一点涂鸦练笔变成了半个插画师。尽管后来“心灵鸡汤”变得很泛滥,但我仍然觉得能鼓励人的东西,都值得歌颂,哪怕看完只带去了三分钟热度,但那三分钟所做的事情,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3.

  变得宽裕,生活方式反而越发趋于简单,公司和家两点一线,一有空就写稿看书,如此循环往复。我好像直接跳过了疯狂的年纪,过得像个未老先衰的老头子,但也跟当年的那个胖子一样,永远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闲自得。

  他们问我:你不可能永远都这么正能量,总有烦恼的时候吧?

  我挺笃定地说:确实好像没有什么烦恼。

  小时候不懂事闹情绪,越长大越发现情绪不过是内心的怪兽,放出来除了给自己造成一片狼藉,并不会解决问题,还要花时间“灾后重建”。而且后来的诸多经历证明,所有烦恼和害怕的东西一定会在某天不期而遇。

  人因变化而不安,所以,预料之外的所有事都会滋生恐慌。勇敢的人最多只能做到“接受”,很多人却学不会“承受”。我处于二者之间,主动给自己找事,也愿意有一些突如其来被动的考验。

  4.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么多年鲜有不快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活得比较自我。不是自私,而是比较专注。我善于调试到让自己舒服的状态,不会影响晚上睡一个好觉和第二天睁眼的好心情。

  说到底,人之所以矫情,都是因为太“闲”了。暗恋的人正用力爱别人,羡慕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讨厌的人也一直待在那里,所以,少看别人,多看自己,学会充实自身,忙碌是最安心的快乐。

  我想,这就是我保持乐观的要义吧。在没人跟我玩的童年,一刻不闲地施展着天马流星拳;在一个人的北京,挤在破烂民房和狭小的工位上忙着生存;在被很多人记得的现在,也不觉有负担而更要步履不停。

  其实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这或许在外人看来只是个无关痛痒的口号,但对我而言,是我这么多年最温柔的悟性。

  无论有没有人认同你,无论是不是三好学生,无论经历是否优秀,无论有没有人爱,无论长相美丑运气好坏,自己都应是最坚定的。

  所以,永远不要看轻自己,不要给自己设定那么多迷茫彷徨亦或是烦恼纠结,不要因为别人三言两语就颠倒了自己的世界,也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电台文章励志三分钟3:每个人都比自己想象的坚强多了

  1.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讨论“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让你坚持了下来”。

  我自己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呢?好像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每一个一败涂地或走投无路的当下都被认为是最艰难的,但是未来总向你不定期投放各种炸弹,轰炸你的底线,告诉你什么是更艰难。

  十七岁的时候高考失利,以为是今生最艰难的时刻,后来证明并不是;二十岁的时候失恋,以为是今生最艰难的时刻,后来证明并不是;工作的时候曾经犯过一个大错误觉得天要塌了,以为这就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了吧,后来证明也不是。

  人生永远有最艰难的选项出现,无法比较哪一段更艰难。我可以确定的是,过去最穷的时光是哪一段。穷可以约等于艰难。

  2.

  年辞掉刚做没多久的工作考研,考完后回家过了个春节又回到北京等分数,心里一片茫然。

  临走前,大哥给我塞了一千块钱。我揣着这一千块钱在大年初五登上了火车回北京,暂时借住在二哥的房子里。

  二哥是医生,那时候刚来北京工作,薪水微薄,租住在医院附近一个又破又旧的小区里。房子是那种客厅很小的旧格局,三间屋子分别住了三户人家。客厅常年没有光;厨房的桌子和煤气灶上沉淀着经年不除的污垢;墙上挂着三个马桶圈,上厕所之前要摘下来自己家的马桶圈铺上,没人愿意擦马桶。

  最难忍的是热水器坏了,中介不来修,三家租户也不愿意自己掏钱,所以连澡都不能洗。

  到了北京后,我就一直盘算着一千块钱怎么花。我的策略是每天只吃两顿饭,然后尽量不动,这样不消耗体力,然后拼命投简历。

  每天都怀着一种弹尽粮绝的恐慌,吃完上一顿不知道下一顿在哪儿。每天都怀着一种漂泊无依的茫然,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没有任何退路。

  就这样过了将近两周,在钱全部花完之前,通过朋友小H介绍,我终于找到了一家单位实习,有了不多的工资。

  更幸运的是,得知我在找房子,小H让我去她那里住。我们把她单人床的床垫搬下来放地上,她睡硬床板,我睡床垫。她说,你不用分担房租,我比你赚得多。

  我暗暗告诉自己,要一辈子都记得,这个朋友在艰难时刻帮过我。

  3.

  虽然住在一个房间里,但我和小H很少能够有时间坐下来聊一聊,她一般都要加班到十一二点才能回来。另一方面,她的上司是个严厉得变态的人,她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上司就在旁边竖着耳朵听错误,同事都活在上司乌云的笼罩下,连笑闹都不敢。

  有一天上班时间,小H忽然打电话给我。她说:我实在撑不下去了,想辞职,工作环境太压抑,每天熬夜也受不了。

  我说:你想好了吗?你在这个事务所才待了半年,没有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不好跳槽到下一个单位。

  她说:我想好了,真不想干了。

  后来,她还是没有辞职。她说:在这座城市里没房子、没亲人、没存款,每口吃的饭、每月住的房,都要真金白银来换。下一份工作没找到,这份工作哪儿敢随便辞。

  当初进入职场的新鲜感消失殆尽,当我们发现自己离梦想成为的那种人很遥远时,当疲惫和委屈涌来时,是靠什么撑下来的呢?

  都是一些很基本的谈不上高尚和伟大的东西。是生存,也是自尊心。不敢没有工作,不敢任性,不敢偷懒,不敢随便放弃。没人逼着你撑,你自己都能逼着自己撑下来。

  4.

  现在的我们都已经很有经验去处理那些艰难时刻了,不会幼稚地想什么“这一定是上天给我的考验吧”,也不会相信什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撑过了这一刻艰难,还有下一刻艰难,拨云见日和云遮雾罩常常交替出现。

  只是对一切平静接受,用力克服,全心全意地忍耐着。就像练习瑜伽做很令人疼痛的动作时,老师会温柔地说,接受疼痛,适应疼痛,你的身体就会成长。

  记得那时候每天上班,一路上可以看到楼下卖煎饼的阿姨在打鸡蛋,地铁工作人员把排队上车的人往里推,抢到座位的上班族垂着头打瞌睡。

  他们看起来都是渺小的、平凡的,不知道来自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谁的此刻正是人生的艰难时刻。已经不是可以投入妈妈的怀抱寻找安慰的小孩子了,大家都需要自己鼓励自己去打起精神照常完成一天的工作。

  每天都在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漂亮一点,更智慧一点,更坚强一点,更成熟一点。理想难酬,恋人未满,除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别无他法。

  对这座繁华的城市来说,我们都是渺小的存在,风可吹我,日可晒我,雨可淋我。我精心构筑的生活,有时候很脆弱,轻易就进入艰难时刻。可我们还在认真地相信:只要自己变得更好,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比自己想象的坚强多了。

    52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