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是学校在新的学年中实施教育教学任务和管理任务的一份规划。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计划,希望你喜欢。
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计划【篇1】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汇报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__ 大学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并且身体力行, 多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2013 年, 为促进 __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整合资源, 积聚力量, 共同开发应用我区优秀传统文化, 我校与自治区党校、 __师范大学等区内高校, __ 电视台等新闻媒体, 区内文化企业筹备、 创立了 __ 传统文化研究会, 当时的学校党委副书记李继兵担任研究会副会长。
多年来, __ 大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屡出精品, 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促使大学生通过广泛诵读经典, 加深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我校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多次获得优秀成绩。2013 年, __ 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 __ 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颁奖晚会在我校举行,掀起了经典诵读的热潮。
2013 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精神, 传承壮乡经典, 弘扬民族文化, 营造更加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 打造民族特色校园文化, 我校联合 __ 博物馆、 __ 民族博物馆、__ 自然博物馆共同举办 __ 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__ 各民族文化多渠道、 广角度地展示出来, 让同学们足不出校就能领略到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名师名家来校开展传统文化讲学。
2013 年, 我校邀请国家一级演员、 享有“天下第一袖”美称的涂玲慧教授为大学生带来了题为《中国戏曲赏析与体验》 的专题讲座。
涂教授首先从什么是戏曲讲起, 梳理了中国戏曲发展的脉络, 为听众讲解了戏曲中生、 旦、 净、 丑的角色分类, 重点让学生赏析并体验了戏曲的唱、 念、 做、 打, 并对学生们传授了“气”是声音之源, “情”是艺术表现之根本的理论。
报告会现场涂玲慧教授声情并茂地朗诵并演唱了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涂玲慧教授还演唱了昆曲《牡丹亭》, 优美婉转的唱腔将听众引入了深邃清雅的境界。
互动环节中她带领大家一起做云手、 山膀等戏曲动作, 详细解答同学们的提问并鼓励戏曲协会在校园内大力推广戏曲文化。
2013 年, 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孔见将军来我校做书法艺术讲座, 他通过讲述汉字的来源、 演变、 书法艺术的审美等, 向人们展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同时也期望同学们继承弘扬书法艺术。
在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也处处透露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
我校的学生社团中, 包括有学生书画协会, 学生戏曲社会, 国学会, 壮族文化协会, 文学联社等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生协会, 这些学生协会发展了大量爱好传统文化的会员, 定期进行传统文化的宣讲与推广, 组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
书画创作在我校大学生中极为盛行, 大学生书画协会每年开展书画大赛, 评选出一批有较高造诣的选手和作品。
2013 年, 我校团委组织我校书画协会 99 名大学生书法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4 年 5 月 3 日, 共青团 __ 区委书记白松涛前来我校与团员青年们共同创作的水墨画《中国梦•翰墨山河》 画卷, 共绘中国梦。
2013 年, 我校学生书画协会会长唐景龙同学举办“墨洒青春, 意与古会”书法作品展, 2013 年, 我校五学子书法作品展举行。
展览展出郑、 蒙汉良、 李达旭、 黄智安、 温汉华等五位西大学子 50 余件各具特色的书法新作。
书体涵盖篆、 隶、 楷、 行、 草五体, 形式包揽对联、 中堂、 条幅。
这些学生书画作品的
展出都获得了名师大家的高度关注。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杨伟嘉、 __ 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刘炳玉、 __ 文联主席潘琦, __ 书法家协会主席韦克义都来校观摩了学生们的作品。
诗歌创作是我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又一亮点。
2013 年, 我校举行“青春, 送你一首诗”活动, 邀请了 __ 著名电台播音员、 电视主持人和话剧演员组成的 __ 作家协会诗歌朗诵艺术团为我校师生献上了一场声情并茂的诗歌精品盛宴。
在“青春记忆”、 “青春倾诉”和“青春放歌”三个篇章中, 共有《祈祷》、《乡愁》、《再别康桥》、《关于爱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 15 首诗歌精彩呈现。
2013 年 5 月, “青春激扬, 八桂诗香”――迎接建党 90 周年 __ 大学大学生诗歌创作大赛举行。
比赛收到 40 多位参赛者近 3 万字的诗歌来稿。
__ 大学附属中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推进教育现代化。
(一)
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各年级的课程安排中, 各年级学习内容:
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内容体系,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各年级学习的内容如下:
初一年级学习《孟子》(上)
初二年级学习《孟子》(下)
初三年级学习《道德经》、 高一年级学习《寿康宝鉴》、 高二年级学习《礼记》、 高三年级学习《周易》。
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我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课时安排为每周 1 节。
同时, 我校重视学科渗透, 寓传统文化教育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初一年级以文明礼仪教育的“雅”、 “礼”重点为主, 对学生进行礼仪意识的启蒙教育。
初二、 三年级及高中年级以“忠”、 “孝”、 “诚”为重点。
(二)
结合先进班、 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 加强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检查力度, 重点抓学生的仪容仪表、 礼貌、 礼仪现象, 每周安排学生会在指定时间落实检查及进行不定时的抽查, 使得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无处藏身。
并建立奖惩机制, 学校根据检查的结果及时对表现得出色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扬; 对出现不文明现象的班级进行针对性的批评教育。
(三)
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环节, 对全体师生进行宣传教育, 国旗下讲话将围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民俗--我们的节日”、 “中华民族精神月”等主题为主线, 增强师生行为举止文明的自觉性和意志力, 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从现在做起, 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携手创建和谐校园。
(四)
利用班会课,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 等,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确定每周的礼仪训练重点, 每周着重训练一个方面, 检查一个方面, 巩固一个方面。
(五)
学生会在政教处的指导下, 与下设社团——__ 大学附属中学文化传承社开展各类活动。
“快乐书香”读书活动为切入点, 以多样化的辩论会、 讨论会、 社会实践、 演讲、 歌咏会、 自编自演节目、 黑板报、 漫画、 宣传画、 礼仪活动竞赛、 征集名人名言警句、 口号等形式主题活动班队会为契机, 认真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书籍, 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读书征文活动。
(六)
根据“我们的节日”相关活动安排, 当每一个传统节日来临之际, 政教处根据学校的
安排, 制作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由学生带回给家长, 学校与家庭紧密衔接, 宣传弘扬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共同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合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七)
政教处根据学校安排每年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的中华传统礼仪知识竞赛, 利用学生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加强宣传引导, 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八)
学校将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纳入我校教师教育培训计划, 发挥 __ 大学等培训基地的作用, 每学期都邀请传统文化教育名师或专家到我校授课、 讲学; 组织教师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成效显著的学校观摩学习。
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心下,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我校教师的培训, 采取校本培训、 “请进来、 走出去”、 加强交流等方式, 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水平。
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提高自身素养, 从而影响和带动学生。
通过“学国学, 弘扬传统文化”; “讲文明, 养成文明礼仪”; “争当礼仪标兵, 构建和谐校园”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 通过“读”、 “诵”、 “唱”、 “讲”、 “画”、“演”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 全力打造“文明、 高雅、 健康、 和谐”的师生形象和关系, 推动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 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 促进学校全方面和谐发展。
(一)
近期目标(2014 年至 2015 年)。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要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用三年时间,达到以下教育效果。
1、 2014 年。
全面铺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初步形成学习氛围, 师生掌握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增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
2、 2014 年。
学校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走上常态化轨道, 教师的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3、 2015 年。
学校师生对学习和承传优秀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自尊仁爱, 诚实守信。
(二)
中长期目标(2016 年至 2020 年)。
让我校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健全的人格, 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 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 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 受益终生, 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__ 大学君武小学在鼓励学生用诗歌来抒情写性的同时, 还注重培养学生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校每学期积极组织“书法比赛”活动, 让孩子在笔尖上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每学期, 学校积极组织寄宿学生进行围棋大赛, 在实战的比赛过程中, 让学生在大与小、攻与守、 取与舍、 包围与反包围的各种关系处理中, 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 提升自己的素养。
每年历时一个月的传统文化教育月, 延伸了经典吟诵进课堂教学活动, 一首首蕴含古典文化精髓的古诗文, 以歌、 舞、 诵、 演相结合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弟子规》《唱唐诗》《江南》《春晓》《元日》 ••••••古诗新唱, 韵味深远, 孩子们身穿色彩艳丽的演出服装, 在跃动的音符里、 飞旋的舞步中抒发着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赞叹。
通过诵读经典温润人生, 启迪智慧,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际, 学校都会积极组织各班开展活动。
比如, 为了增加孩子们对清明节的了解,学会感恩、 学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弘扬中华传统民俗, 我校每年都组织全体师生进行“缅怀革命先烈, 勇挑时代重担”的活动; 中秋节是个大团圆的节日, 这种向往团圆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是维系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让中秋节过得有声有色, 有滋有味, 把孩子们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形式多样的“庆中秋”活动; 每年重阳节, 都会鼓励孩子们开展感恩行动, 营造尊老敬老的氛围;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 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 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 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 我校都会组织学生以歌舞、 迎新诗歌会、 小品、相声相结合的形式共度春节, 让学生表达他们热爱生活、 向往未来的纯真天性, 让他们在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中, 感受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
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计划【篇2】
镇东滩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实施方案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文明、高雅;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味着健康、和谐。从《诗经》中“载驰载驱” “我心则忧” 的许穆夫人,到《楚辞》中“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日省三身” “君子慎独”的孔子, 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的孟子, 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从对祖国山河“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深沉热爱,到“在齐太史简, 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 在汉苏武节”的庄严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她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 探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 进一步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 着力打造书香人文校园, 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校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精神和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 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出特色,打造品牌。二、组织机构
2 加强领导, 明确传统文化教育各类人员职责。
校长挂帅亲自抓,教导处、班主任具体抓落实,学校其他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配合抓,形成的良好格局,具体如下:组长:杨大平(校长)组员:全体教师四、活动目标通过“学国学,弘扬传统文化” ;“讲文明,养成文明礼仪” ;“争当礼仪标兵, 构建和谐校园” 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 通过 “读”、“诵”、“唱”、“讲”、“画”、“演”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谐”的师生形象和关系,推动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 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 促进学校全方面和谐发展。五、活动内容( 一)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 爱国、诚信、勤奋好学、孝亲敬长等传统美德, 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践行《中小学生守则》,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二) 注重传统节日、 纪念日教育。
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创新活动形式,普及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积极挖掘德育元素,培育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以儿童节、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国
3 家公祭日等纪念日为契机, 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 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三) 加强传统经典诵读教育。按照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通过 “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带动落实学生能力提升工程, 促进国学经典教育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六、实施路径(一)加强课程建设。全面落实地方必修课程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 上好上足课程课时。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学期 16 课时,结合文化主题教育、道德教育、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进行学习。可通过晨诵、暮读等多种方式, 持续开展阅读活动,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态化学习模式。(二)重视学科渗透。教师要自觉承担起价值引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职责, 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加强备课,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及要求, 找出相关学科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教育。(三)提升校园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与践行。开辟专栏,通过板报、文化墙、广播站、微信等载体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师生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作品、传统美德典型等,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4 (四)开展主题教育。以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推普周等活动为载体,策划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主动 发挥少先队、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七、活动要求( 一)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继续坚持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既体现继承、发扬的要求,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形成学校特色。( 二) 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原则。
继续坚持因时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统筹安排,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支持文艺团体和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 开展艺术表演与艺术教学活动。( 三) 坚持课程改革同步推进。继续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
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基础性课程中做到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群“三个全覆盖”,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 坚持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积极总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 将传承优秀文化与打造办学特色相结合。
在文明校园建设中通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掘传统文化资源, 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 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从而走近传统文化,建设内容更多、品位更高、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学生乐园。
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计划【篇3】
期 《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民族精神 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学生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 50 人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书写潦草学习粗心大意不扎实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能力不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差独立思考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欠缺。还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自己管不了自己上课随便讲话 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 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传统文化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传统文化课的喜爱。
二、教材分析 一课程性质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 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典范性 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 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趣味性 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3、启蒙性
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启蒙性。
4、开放性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 应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参加村镇或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二基本理念 1、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逐步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民族精神 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影响的结果。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
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加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如参观文化馆、博物馆游览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3、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教学重点、难点: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加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如参观文化馆、博物馆游览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2、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下学期 《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民族精神 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经典古诗文 60 篇首或段能默写出重要的名言名句。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所学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品味作品的语言内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能针对所学诗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讨论 能结合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明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4.能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不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如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化经典著作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孙武、孙膑等诸子百家代表人物。
5.能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当地某一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能谈出自己对该历史文化名人的看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选择一位自己最喜欢的历史文化名人写出自己喜爱的理由并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
6.能根据学习内容写读书笔记能根据实地考察所得写出考察简报能根据有关资料编辑班级或校内报刊等。
二、教学重难点 1.继续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个人修养。
2.能自主搜集名胜古迹和传统民俗的相关资料 能向同学介绍某一名胜古迹或传统民俗的有关知识能结合实际体验谈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3.能根据所学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 能自主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 传统文化考察、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书法比赛、传统文化摄影展等活动。
4.能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文化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如诗歌朗诵、 书法比赛、 艺术节等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参观游览文化古迹、寻访历史文化名人、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组织学习活动 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喜欢读书、认真书写、勤于思考、踊跃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体现教学要求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循序渐进得以发展提高不可盲目拔高教学要求。
六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学习经典重在积累感悟。
通过品味经典之韵、 感受志士之魂、 领略山水之美、参与艺术之乐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获得文化积累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
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力求以情动人、以情启智、以情养德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初步的鉴别意识 传统文化因历史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初步的鉴别意识。
八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传统文化是一门新课程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与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九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 要建立开放的课程资源网络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等本地文化教育资源并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方式和类型对学生进行教育。
十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既有自己的独特性又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与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或校内外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四、教学进度 本教材共四个单元本学期教授前两个单元。《论语》十三则各一课时名人长廊中四个人物各一课时合计共 17 课时。
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 在各任课教师的积极配合下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经过了一年的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着差距。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在今后的活动中探索知识了解知识学习知识。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善于动脑 勤与思考 乐于动手的好习惯。
学会观察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态度。
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 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 《弟子规》 、 《增广贤文》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由于地方课程教材没有参考书老师们备课时经常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教学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同伴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特别是同年级的老师更应相互切磋互相交流。在这点上大家做得很好一个个学而不厌潜心钻研经常与组内的骨干教师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确实让人感动。
二、深刻反思共同进步。
具备一点反思能力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如“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地方课程的活动性、整合性、 评价性的三条原则”以及“落实地方课程的多元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师们认为本课程可以不进行书面考
试 但要加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
相关教材可以设计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或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记录、学生自己的自我报告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进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本课程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为倡导评价目标先行的原则所以需要教师在上课前结合课程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目标的分析与准备设计评价形式及评价标准。
三、物化成果不断完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我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别人相比我的收获甚少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对课程的研究还欠深入教学成果寥寥无几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三级课程之一的地方课程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计划【篇4】
兼备、以德为先,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在选拨和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时都坚持的首要原则,也唯有切实贯彻这一原则,人方能尽其才,国方能尽其善。
中华民族自古重德,尧舜之道虽历经万世而不衰,也就是在“德”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治国之道,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注定了中国的人才评价和选择标准要以德始、以德终。“中共中央政治局 2 月 24 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心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人民网)这就更加坚定了党中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决心。人以才干促事成,而以德望促心齐。原小岗村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自 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工作发展兢兢业业,不仅以其才能带领全村人民将贫穷落后的小岗村打造为新中国的第一大村,更以其德望赢得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戴,也正因其德望才聚齐人心,让民众信任他、拥护他,才使他和小岗村村民赢得属于他们的荣誉。沈浩工作期间,事事带头、时时创先,始终与民众共担艰难,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实际行动践行,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牛玉儒、焦裕禄和孔繁森亦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而有些干部,如刘志军、何洪达、成克杰之类,则是才干有余道德不足之辈,他们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如此种种,正应正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必要性。首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要从深厚博大的中华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料,又要适当的吸收适宜中国发展的外来文化,要将其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道德文化素质,坚持实践,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丰厚土壤中学习,以德望引领群众,以才干实施政事。需加大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定时定期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党的群众路线等先进理论知识,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陶冶自己的情操,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行。同时要避免党内虚假作风的行成,加大打击为尽早轻松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的弱化培训行为,要让每一次的学习和培训都切实有效,以期从根本上做到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还需要党员干部放下官架子,将自身正正融入组织中,在严格的组织下修炼党性修养情操。同时要适时深入一线以做到深度调查广度传政,使党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得以不断发扬,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广大百姓心中。
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计划【篇5】
dash;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 年第 12 期/4 月(下)—20高职院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教育方案丁红莲(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15)摘 要 为传承华夏文明的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蕴含的思想精华,探索建立起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教育方案。关键词 高职学生 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促进高职院校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能够真正融入学生血液,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全面推进智慧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
1 建设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谨言慎行、讲求信用的良好品格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谨信文化的建设,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命名学校的建筑、道路、长廊;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饰品来装饰图书馆、宿舍、食堂;校园广播、宣传大屏时常播放一些古琴、古筝、戏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使学生们时常处于传统文化环境的包围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需要加强训练与引导。大量设定情景环节来练习高职学生谨言慎行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着重对高职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社会关爱的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充分利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经典故事的朗读、说讲、模拟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培育培养并激发起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期间开展“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敬老孝老我能行”等感恩、敬老孝老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学会感恩、心存感恩;以元旦、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将经典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落地化,从而在训练与引导中帮助高职学生认知谨信文化并弘扬谨信文化,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是着重培养学生讲求信用的诚信品质。诚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就必须做到,承诺了必须去做,培养诚信厚重的精神。四是全面开展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高职学生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的礼仪规范。以敬人、自律、真诚、宽容、平等为原则,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校园礼仪方面的系列讲座与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由团委来主持评选出校园年度文明礼仪之星。2 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开展二课堂活动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选修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播并弘扬传统文化。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晨读的必备内容,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体系。需要制定详实的诵读计划,本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点带面、从少到多的原则,在各二级学院开展不同的诵读内容,可以将《弟子规》、《千字文》、 《大学》、 《中庸》、 《唐诗宋词》、 《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将《大学》、 《中庸》、 《道德经》、 《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组织教师们诵读,师生共同参与诵读,构建起国学经典诵读体系。三是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诗词鉴赏与朗读、古典音乐欣赏、书画欣赏等二课堂活动。可以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二课堂活动,可以每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一刻钟”和“书写国学经典一刻钟”活动,确保各二级学院各班级诵读内容的落实;可以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朗读国学经典故事、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要求各班级每月的黑板报、橱窗、班级微信圈、博客、微视频等都要有一定的国学经典内容,定期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经典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点点滴滴活动之中。3 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成立陶艺社团、空竹社团、风筝社团、古筝社团、茶艺社团、书画社等带有传统文化性质的社团组织,开展识字猜谜、唐诗宋词鉴赏、端午划龙舟、重阳走访敬老院、中秋赏月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活动;以大学生科技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为展现载体,围绕孝敬父母、心怀感恩、诚实守信、善待他人、日行一善等话题,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节目,邀请名师名人、校友、老教授等用诗文朗诵、课本剧、说唱、快板等新颖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把《论语》、 《弟子规》、 《孝经》、 《礼记》等国学经典介绍出来并欣赏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帮助学生们深层次思考并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4 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如今,移动学习、微课、MOOC、电子书包和翻转课堂等新技术和新理念被广为实践,虚拟现实、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的学生每天抱着手机不松手,都号称是“网络原住民”。因此,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就需要“投其所好”,可以深入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仁爱、诚信、民本、正义、和合、大同等时代价值的经典故事,用微信、微视频推送带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小故事、小文章、小视频,在网络课堂、翻转课堂里面增加一些例如史记、百家讲坛、名人传、中国史、春秋战国之类的历史纪录片,使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够接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华夏文明五千载,各宗各派、诸子百家的不同学说各领风骚,经过千年的融合,道、儒、佛三位一体,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为指导,取其蕴含的思想精华,建立起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参考文献[ 1 ] 夏宇旭,王国君.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 M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教 | 育 | 观 |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