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教育叙事15篇

|项静

目前,教育叙事研究已进入国内教育界各个领域,但迄今为止,还未引起舞蹈高等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本文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体会,试图从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教师成长等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进行论述和探寻,力求为舞蹈高等教育教学及研究做些尝试。

1500字教育叙事15篇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1

【论文摘要】教育现象学研究和教育叙事研究同属于质性研究。其区别在于理论背景不同,“经验”内涵不同,研究路径不同,主体参与程度不同。厘清二者区别,是为探寻建构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形成精神生命互动。

质性研究一经被引入教育理论界就引起了教育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在质性研究方法中,教育叙事研究和教育现象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重要学术话语。加拿大学者康纳利(M.Connelly)及其学生D.简·克兰迪宁(J. Clandinin)的教育叙事研究和对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的教育现象学研究都反对用客观科学的方式研究人类经验,他们强调人类经验的理解性特征,主张研究要对教育情境、经验(体验)、人际关系等进行描述,并对这些经验描述作出解释性的分析,因此两者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研究者把它们看做“差不多”而加以借用。事实上,现象学研究与叙事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区别,笔者现将其总结如下:

1 理论背景不同【sup】[1]【/sup】

范梅南的教育现象学研究源自欧洲大陆的现象学传统。现象学是胡塞尔在20世纪初始创立的一门“科学的”哲学(同时他也称其为“典型哲学的思维态度和典型的哲学的方法”)。现象学因其思想的深邃及方法的独特,吸引并影响了舍勒、海德格尔、莱维纳斯、梅洛一庞蒂、萨特、伽达默尔等一大批优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从而形成了20世纪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运动之一——现象学运动。现象学不仅成就了现象学运动中以及受现象学影响的哲学家,而且其效应已远远跨越哲学界,给教育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拓的研究领域及其所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现象学以一种强调事实、主张描述、关注意义的哲学取向,其走向“生活世界”思想为教育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界,让教育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情境中师生的“生活体验(世界)”,使得教育研究开始真正关注教育的实际发生领域,关注生活的意义。因此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是首先朝向活生生的事情本身,自己睁开你的眼睛去看,去听,去直观,然后从这里头得出最原本的东西。【sup】[2]【/sup】

康纳利的叙事研究来源主要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实用主义是美国的一种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哲学思想,大多强调行动、行为、实践的决定性意义,认为哲学应该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把确定的信念作为行动的出发点,把采取行动看做是生活的主要手段,把开拓、创新看做是基本的人生态度,把获得成效看做是生活的最高目标。杜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2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教书20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里,同学们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我爱他们,欣赏他们。他们的快乐与真诚、问题与好奇、成长与进步让我体验到了职业魅力和工作成就感带来的喜悦!浩瀚的宇宙,短暂的生命,沧海一滴水,轻抚你的手指。遗憾地叹了口气:“我;当歌唱葡萄酒时,生活是几何的,但总是伴随着微笑和鲜花,平静地与太阳同行。

然而,如果老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更接近你,尊重和信任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你的同等关注,那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低头,主动接近每个孩子的心灵,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正如俄罗斯教育家ushinsky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目标是:如果教育术语希望从各个方面教育学生,那么我们必须首先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

燕子已经飞走了,当它们再次出现时,柳树已经枯萎,当它们再次变绿时,岁月就像流水一样流逝。多年来,我一直是一名教师,不断在讲坛上上演自我教育和教学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中的许多已经逐渐消失,但有些却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但它仍然生动。

俗话说得好,严格的老师会成为好的学徒;根据这一原则,我从教学开始,以严格上课而闻名。我上课从来不笑,所以学生们都很害怕我。一天,我们班的`语文老师给我看了一篇学生作文,其中提到了我上过的一节课。那孩子在作文中说:“我不知道;我终于看到数学老师笑了。他笑得很帅孩子的作文让我想起了他说的那堂课。当时,一个学生上课迟到了。根据我对迟到的规定,他可以讲一个笑话或唱一首长歌来道歉。那个五音不全的已故学生出于某种原因选择了唱歌。因为他的歌声走调了,再加上一些恐惧,当他开始颤抖和唱歌时,我和其他学生立刻被他迷住了,找不到北方,也不明白他在唱什么。但是学生们害怕我批评教室,所以每个人都尽量不笑。唱了几句之后,学生变得越来越害怕,发现我们被他吓了一跳,所以他只是大声唱了起来。学生们再也忍不住了。他们太高兴了,最后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唱完歌后,我对他说:“我不知道。”;我希望下次你能让我们在另一个场合欣赏你的演唱这个学生还公开说他不会再迟到了。正式上课后,本班始终在简单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非常好。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3

20__年9月下谷坪的秋天已经泛着丝丝凉意,在开学的前几天我接到领导的通知由我来接这届七年级的新生,我想接就接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带班主任,应该是可以应付得来的。于是我带着信心走进了我们七年级的教室,可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开学第一天我就迎接了自己的第一个“挑战”——一名来自广州的女孩。

这个女孩的表情孤傲而不屑一顾,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小姐脾气,是被家里人溺爱的小公主。当时我就在想这个女孩子如果我不想办法帮她改改脾气,那么以后我的工作毫无疑问会难以进行。那么我该怎么办呢于是我想还是先找她了解下基本情况并关心她到了我们的新环境下的适应情况。

通过真诚的交谈我了解到了她刚来到我们这个偏远的山区心情是跌宕起伏的,她的心情是焦虑的,我和她慢慢真诚的沟通,并和她谈心,她慢慢的对我卸下了一些防备。从沟通中我了解到了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亲在外打工,她跟着外婆一起生活,她一直在外婆的娇惯抚养下养成非常霸道的大小姐脾气,特别容易冲动,经常与同学们发生冲突,有时候甚至还和老师起冲突。对于这名“问题”学生,我知道我只有通过的耐心和爱心才能慢慢走进她的心里,然后才能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

那么我到底该怎么办呢我该怎么帮助她呢我想了一整天我该怎么解决这个让人着急的问题,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看到了湖南卫视播出的《变形计》——公主李耐阅这一期,我突然眼前一亮,这不就正好可以给我提供帮助吗不仅适用于她,而且还可以给其他学生提个醒。因此我决定了开展一个主题班会。后来我用了一节课播放我下载的那个公主李耐阅的身份转换以及后来的.一下转变。许多学生看到感人的地方都哭了,我相信我已经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埋下了一颗种子,他们会去思考自己是否和李耐阅一样,对家人那么的蛮不讲理,把家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的。他们也会去深思,自己的不对自己该怎么去改变。看完了之后,大家都被李耐阅所感染,心情都有点沉重,我知道我的预期效果达到了一半,那么我怎么让这种效果更持久一点呢我没有采取让他们说的方式,我知道有的同学会不好意思说出口,所以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样他们以后拿出来看的时候还会给自己一次教育,而且这样会更加持久。

通过那一次主题班会我发现她慢慢开始比刚开学的时候要稍微好点,当然我早已做好了要靠长期的努力来改善她的态度,因此我也没有气馁,而是经常找她谈心,及时掌握她的心理动向,并为她排忧解难,及时正确引导她,当她和同学发生冲突时引导她分析自己的问题,最后她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答应要向同学主动认错并与同学和好。而当她与老师起冲突的时候,我则是更加耐心地引导她,刚开始的时候她对与她发生冲突的老师抵触情绪非常明显,经过我的耐心引导,她最终也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后来她与同学的摩擦减少了,与老师的冲突没有了,现在的她已经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女孩,爱笑了,也知道为别人考虑了,当有同学生病时她会主动关心同学了,20__年春季学期她更是主动的申请想当生活委员,想为班级出一份力,现在她身上的大小姐脾气基本上已经改掉了。20__年9月的第一期主题班会《感恩教育》是由她主持的,主持得非常的好,看着她的点滴成长我真的很开心,我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而感动,更为她的成长而高兴。从她的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耐心是走进学生的良药。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4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我是谁我就是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的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从小就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好时机,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去年,我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班由于有几大“金刚”在扰乱,班风极差,每天到班里,看到的都是乱哄哄的场面,班里同学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争争吵吵,还有的大打出手:看到老师,一些学生是爱理不理的。接手这个班后,我决议先从文明礼貌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后,再着手抓别的方面。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动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恳求别人辅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怀、辅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当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守。首先我自己做好示范作用。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自己得首先做出榜样,做到身体力行。看到地上的纸屑主动弯腰拾起;碰到同学,主动叫上一声:“某某同学你好”;在办公室,当学生把作业本送来,老师热情地对学生说:“谢谢!”课堂上,当学生帮老师擦干净讲台和黑板时,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声“谢谢大家”;课堂提问时,学生回答完问题,老师说:“请坐下”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谢谢”“再见”“你好”等礼貌用语,学生自然都看在眼里,印在心里。他们耳濡目染,也模仿着说起来,无论老师给学生送去什么,学生都会甜甜地说一声:“谢谢老师!”在校园里碰到老师、同学,问早、问好、道再见,已成了同学们生活的口头语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美的语言、美的行为蕴涵着一种无穷的教育力量。教师率先垂范,就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其次,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等。在班级开辟“良好行为习惯明星榜”专栏,定期评比,平时,我利用班会课、自习课,让学生通过自评,比一比谁的好习惯多;让学生通过互评,找找别人身上有哪些好习惯,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并制定自改计划。对那些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定期表扬、奖励,号召同学向他们学习,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反思,巩固学生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不良行为习惯。通过坚持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慢慢地学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当见到老师、同学都能自动自觉的问候,更难得的是我班的李世成、胡梦清同学,经常下课后特意等在楼梯口向我问好。同学之间有了摩擦和碰撞,大部分同学都懂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得到了同学的关怀、辅助会很有礼貌的说“谢谢”。原来哪些爱吵爱闹爱打的学生都有所收敛,有的还变得文质彬彬的。看到学生这些可喜的变化,心中自然十分欢乐。

总之,一种好习惯,就是一种能力,一种毅力,一种品格,一种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让我们教师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要从小抓起,持之以恒。

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杜威的经验连续性和互动性思想为康纳利的叙述探究提供了理论解释的基础。康纳利指出,“经验的连续性表明,当下的经验来自其他经验,而且导致将来的经验,因此,无论一个人处在连续体的哪一个点上-想象处在现在、过去或将来的某个时候-每一个点都有过去的经验基础,而且都通向经验性的未来”。【sup】[3]【/sup】

同时,叙事研究也大量吸取了现象学的理论精华,强调“回到事实本身”,主张描述所看到的事实,展现事物呈现的方式,面向教育实践,关注事实背后的意义并反思其教育价值。

2 “经验”的内涵不同

叙述探究和现象学研究都以“经验(experience)”、“自我经验”“体验”为逻辑起点,但他们的所指并不相同。因此,研究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现象学研究认为经验是“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是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经验”有具有确定的本质和主体间性特点。首先,生活经验具有确定的本质,我们可以在反省中清楚地识别这种“质”。【sup】[4]【/sup】现象学研究将日常生活中晦涩、模糊的体验变得清晰,通过现象学反思性地询问是什么构成了这一生活经验的本质,从而使我们再次返回“生活世界”时能更好地理解自身和生活,更加智慧地行动。现象学将生活经验的实质以轶闻趣事等现象学的写作方式表述出来,既提供体验的情境,同时又在描述中埋藏着经验的本质。其次,现象学相信,由于人类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家族相似性”,以及生活体验具有主体间性特征。从而具有一种人类体验的共通性,使读者阅读时,充分激活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发与现象学文本的“对话”,获得对这种体验的反思性理解。现象学的目的就是要将生活体验的本质以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某些有意义的事情就在反思中迅速重现并被占有,文本充分地激活了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教育叙事研究认为经验就是个体在教育情境中的“经历体验”,“经历体验”具有关联性和积累性。首先,个体故事不是个体在教育情境中分散的、消耗性的单纯活动,它们并不构成经验,而是关注活动本身的结果,以及研究对象是否有意识地实现这种结果,或者注意到了这种活动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经验的与结果之间的关联性,“只有当我们把这种叙事看作是我们的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和个体的生活方式,这种叙事就不再仅是主观意义上的产物。”“我们可以进而认为,这种经验品质因为其有着经验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而且在叙事编织过程中运用了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巧思妙想”。【sup】[5]【/sup】其次,体经验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积累过程,是对教育情境中诸关系的不断认识、理解和感悟。教育叙事研究往往聚焦于理解个体过去的或者历史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是怎样对现在以及将来的经验发挥作用。【sup】[6]【/sup】教育叙事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指向对个体经验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一种体验形式”、“一种生活方式”。

3 研究路径不同

生活是一个意义的海洋。走近经验就要在生活意义的大海里发现并选择值得表达的东西。在如何选取生活意义的问题上,叙述探究和现象学研究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叙事研究以“整体单元”的方式为我们提供“生活世界”,其文本采取一种详细的,丰富的、个人生活连续性的概念。强调事件的连续性。连续性对我们来说成为一种叙事建构,它开启了各种思想和可能性的大门。研究文本之中不要求进行专门的文献综述,重新讲述的故事要置于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的中心。

而现象学研究则采用“主题”的方式来表达意图,现象学的主题可以理解为经验的焦点、意义或要点。通过它们,研究者可以方便地对现象进行描述。主题不同于研究中的概念或现象,是理解概念或现象的手段,为理解概念或现象提供了一种确定的表达方式。它描述概念或现象的一个内涵,是对概念或现象的某种程度上的还原,每个经验的主题都表达了这个概念或现象的某一方面。

我们可以用粽子作一个简单的比喻:【sup】[7]【/sup】叙事探究的文本就像我们要拿起一串粽子。为此,需要把一个个的粽子用一根根线绳串起来,从而把本来零散的粽子组成一个整体。与此不同的是,现象学研究则即只选取其中的一个粽子。为了把粽子的样子展示清楚,就要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展示这个粽子。有时候,为了让你看清楚某一个方面的特征,研究者还需要借用其他方式或物体来展示,目的是让读者真正能够“看”清它的样子或本质特征。

4 主体参与程度不同

教育叙事研究根据叙述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分析他人的叙事,这时的研究者是独立于叙事情景之外的,研究者通过对教师的观察、访谈等收集到相关的资料,通过与叙事者之间建立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对事情背后所隐含意义的阐释。另一种是分析自己的故事。这时的研究者与叙事者是同一个个体,研究者既是说故事的人,又是“故事”中的人。与现在所倡导的行动研究有相似之处。它追求的是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丁刚教授认为,教师与学者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勉励,争取能一起把教育叙事提升到可以与经典叙事作品相媲美的境界。争论哪种叙事对教育叙事是毫无意义的。

而现象学研究是一种反省研究。虽然有时为了加深理解,需要以“做现象学”的方式去体验生活,但它的研究终究要和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现象学希望能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常的意义,在日常的细节描述中,让读者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曾经有过的体验。因此,现象学希望通过审慎而细致的描述和准确的解释,引领读者去“看”某个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者本人不需要出现在文本中。现象学把对现象意义揭示的判断交给读者,读者可以发现所描述的体验是自己曾经拥有或可能会拥有的。

教育现象学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犹如两条“林中小路”,它们虽然标识不同,时而分开,时而汇合,厘清二者区别,才是通向教育研究本真世界的“必经之路”。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说:“在教育研究中,人们不可能只选择其中一类方法,而绝对、断然拒绝另一类方法。我们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的教育问题在对象整体结构上所处的层面和问题性质、研究任务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作必要的修正。”【sup】[9]【/sup】唯有如此,我们对教育现象学和教育叙事研究的评析,才可能超越就研究方式论研究方式的狭隘视角,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层次上,深刻地体认和把握它,在个人化的、开放性的教育情境中,建构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形成精神生命互动。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5

用爱点亮一盏心灯

在我记忆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命运抗衡,这力量就是——爱。

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黑夜里指航的灯塔;爱是历练风雨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是­­冥冥中心灵殷殷的守望……

每当提起爱,我就想起我教过的和我正在教的这些小不点们,曾有的经历让我刻骨铭心。记得刚踏上讲台时,教过一个才入学的有残疾的小女孩儿——月平。现在她已经上初中了,想想她能坚持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因为一场大火使她走路一瘸一瘸地,小脸自鼻子以下都烧得面目全非,只是一对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会说话似的。她整天只是没完没了的哭,哭了三、四个星期。搂着、抱着、哄着、劝着、端水、擦脸、讲故事……为了能留住这个孩子,我们使出了全身解数,她也不买帐。有一天,她竟哭着说:“老师,这世上只有我的亲妈最疼我。因为我丑,别人都怕我。”我拉着她的小手说:“我也是你的亲老师呀!班里五十几个孩子中我最疼你,因为我觉得你很可爱,特别是笑起来时,最美了。”她停住了哭泣,抹着眼泪,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我:“真的呀!”我握着她的小手郑重地点点头,肯定的说:“真的。”慢慢的,孩子开始安心上课了,开始与同学交流了,她从同学和老师对她的关心与呵护中,也学会了关爱别人。其他同学上体育课时,她会给他们做记录,拿毛巾擦汗。有一次,我感冒了,嗓子变得沙哑了,还不停的咳嗽,小月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过了一会儿,她端来一杯开水,说:“老师,喝口水,润润嗓子吧!”听着孩子稚嫩的声音,手里捧着那热气腾腾的白开水,那一刻,我幸福地快要被融化了。是呀,与这样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虽然苦了、累了,但真的是值了。由此可见,只有没有爱心的老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孩子的一生,难道我们还有必要吝啬我们的爱心,吝啬一句鼓励,吝啬一个眼神?

不知各位同仁是否有同感,关于我们的问题学生,我们常常有些想说爱你却不容易的感觉。他们常常叫我们头痛、忧虑、大发雷霆,甚至魂牵梦绕……

此时,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孩子的身影——李帅,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还真是人如其名,蛮帅的。不过三秒钟,你会发现他真是太顽劣了。看:那个摇头晃脑疯跑着,直到跑过本班教室也没刹住车的是他;那个把同学修理得放声歌唱的是他;那个跳上桌子,扭着屁股跳舞的是他;那个上课也要扇两把小纸卡片的,也是他;假若哪天,孩子都来打小报告,造访办公室的你不用问准是他……,有的老师不无感概地说:“这个孩子真难管!”是的,这个缺少母爱,从小在爸爸的棍棒、耳光下长大的孩子,的确存在好多问题,说心里话,每当他犯错时,我也恼、我也怒,可他一旦站到你的面前,那乖乖的小样儿,你又真恨不起来。我用心读着这个小男孩,深深觉着:“这家伙,脑袋瓜机灵着呢,他会变好的。爱让我学会了等待。

有一天中午,大家把吃完了的纸饭盒扔进了垃圾桶,饭盒越扔越多。这时,李帅从座位上站起来,端起垃圾桶去倒。咦,今天太阳可是从西边出来了,这小家伙怎么这么积极?左等,右等,第二遍铃都要响了,还没见人影。是否上厕所忘了带纸了,一个同学接受去送纸的任务,一出教室门,便和他撞了个满怀,在那一瞬间,我注意到了他的裤兜鼓鼓的,把裤子都赘的快掉下去了,连肚皮也露在外面了。哦,我恍然大悟:早晨,我把没收的玻璃珠儿,全扔到垃圾桶里了……,我不动声色,真诚的地对同学们说:“李帅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可我的目光一刻也没离开过他的裤兜,他似乎明白了什么,默默的走到前面,不十分情愿地掏出了玻璃珠……。之后,他在日记里说:“老师,你的千里眼真厉害,我佩服你!”从此他变了。我想,正因为是有了老师对他的爱,问题学生才会变得没问题。对一个教师而言,一个问题学生,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对一个家庭而言,一个问题学生却是百分之百的期待,他承载着整个家族的希望。庄稼毁了可以再种,东西丢了可以再买,春去了可以再来,可人生没有轮回,孩子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相信吧,爱会使他们从此与众不同。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6

0引言

生命教育是新时期的主要课程之一,它主要在幼儿阶段开展,其主要作用是促使幼儿正确的认识生命的宝贵,并对自己的生命加以热爱,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现阶段,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国的幼儿生命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已然形成了较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整体的教育效率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对于幼儿而言,他们本身的认识水平是十分低的,很多生活中的事物他们都没有确切的认知,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又能够在以后的发展当中呈现出什么样的不同之处。对于这一教育的开展,幼儿教师一直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是到了新时期,有了新课改理念的覆盖,我国的幼儿生命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已然衍生出了全新的教学办法,叙事教学便是其中的一种。其在整个幼儿生命教育当中有着相当高的适用性,切实满足了幼儿的实际成长需求,并且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幼儿对生命的认识,形成全新的成长活力。

1叙事教学与幼儿生命教育

叙事教学是新时期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而其适用对象主要是一些思想教育课程,幼儿生命教育便属于其中的一种,叙事教学在幼儿生命教育当中的运用,主要是将一些故事内容讲给幼儿,使得幼儿能够产生最为直接的认知,进而对生命这一课题产生全新的认知。对于幼儿而言,很多生命起源都是一些特殊的问题,而且很难探索和理解,如果对他们进行直接的知识阐述,他们会感到十分的迷茫,不知道教师所阐述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同时,多数情况下,在接受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往往仅仅能够保持几分钟的时间,如果教师的讲学超出了这几分钟时间,就会使得幼儿迅速失去学习和倾听的热情,相应的教育便很难开展。叙事教学不同于以往的理论教学,其教学过程主要以故事来开展,其对于幼儿有着较高的重视度,并且在开展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会不断产生趣味,使得整个教学氛围十分清晰有效,给予幼儿实时的引导和认识,不断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此外,叙事教学本身对于幼儿有着相当高的吸引力,由于幼儿所具有的基础认识水平很低,因而对周围的事物,他们会有很大的模糊感,不知道哪些内容是对的,哪些内容是错误的,因而他们十分渴望学习外界的趣味知识,尤其是以故事的形式获得相应的认知。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叙事教学在幼儿生命教育当中,有着相当高的适用性,能够切实改善整体的教学效率。

2叙事教学在幼儿生命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

2.1给予幼儿较高的学习活力

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领域进行了实时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科目创设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对于幼儿生命教学而言,叙事教学属于十分基础的教学模式之一,其与幼儿生命教育的融合,有着相当高的可行性。首先,生命不仅仅是一个课题,更加是一个话题,因而可以通过教学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层次的讨论,逐步改善幼儿的学习思想和行为。如果幼儿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故事中的内容不是很理解,教师也可以更换一些更加简单的生命故事,因而其有着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其次,生命教育是给予幼儿生命认知的教学科目,需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正确审视幼儿当前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能力和水平,尤其是一些特定的生命内涵,需要加以深层次的讲解,逐步使得幼儿不再具有模糊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学习状况。最后,叙事教学对于幼儿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教师在开展叙事教学的时候,会明显发现,幼儿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并且每个幼儿都有着相当高的参与积极性。但是理论教育则无法取得相应的成效,因而相比于其他的教学科目,叙事教学能够给予幼儿较高的学习活力。

2.2满足幼儿对生命教育的知识渴望

在幼儿出生以后,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好奇心,不断地探索和询问生活中的为什么。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幼儿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幼儿的内心长期充满着疑问,他们对生命这一话题一直没有得到较为确切的认知,一些幼儿甚至有着错误的生命认知,不懂得生命的宝贵。通过叙事教学的开展,可以使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更多地认识到生命的独特和美好,准确弥补以往的认知空缺;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全新的生命感知,认识到生活的美好,进而认真的对待生活。对于幼儿而言,生命是一门奇特的学科,充满了奥妙和神奇。合理地开展叙事教学,不仅仅是对幼儿生命的一种尊重,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幼儿成长的要求。

3基于叙事教学的幼儿生命教育实施方式

3.1故事引导,给予幼儿充分的学习趣味

在运用叙事教学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运用故事引导,给予幼儿充分的学习趣味。如果幼儿在实际的成长过程中,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相当多的不理解,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基础的生命教育故事,使得幼儿能够重新正确看待自己的生命。如生命是什么?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述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从前,有一条小鱼,它从有意识以来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而活着又能做些什么,因而它十分郁闷,想要探索自己的生命意义,于是,它找到了太阳公公,并问它你是什么,太阳公公回答:生命就是阳光,给予我们活力和希望。小鱼听了,不是十分明白,又去找到了大树爷爷。大树爷爷说,生命其实就是树叶,不断生长,直到最后枯竭,都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一抹绿色。小鱼还是不明白。接着,它遇到了月亮阿姨、螃蟹先生等,它们的回答都异常的一致,说生命就是一场冒险,因为只有一次,所以就要把握这一次,尽可能做到最好,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诉说完这样的故事以后,教师可以对其中角色所说的话进行一一的讲解,解答幼儿心中的疑惑,使得幼儿迅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并对生命形成正确的理解和敬意。

3.2探索自然,充分感受生命的起源

除了对幼儿进行直接的叙事教学以外,教师还应当积极地带领幼儿进行生活当中的生命教育,即将生活与叙事结合起来,使得叙事教学不再单调乏味,转而变得十分切实,能够给予幼儿实际的感受。比如,教师在讲述生命的激情和活力时,可以带领幼儿去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如蚂蚁、蜜蜂,它们一直在勤劳的忙碌着自己的事业,生命不息,运动不止,那么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孩子们,是否也应当像它们一样努力呢?接着与幼儿共同探讨生命的意义,鼓励幼儿积极阐述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如果幼儿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和想法,教师也可以及时加以改正。对于幼儿而言,教师是他们生命教育的引导人,因而在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不能阐述一些无趣的故事,使得幼儿不仅难以正确认识到生命的含义,反而产生了相当多的误解。此外,为了促使幼儿能够切实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教师还应当积极带领幼儿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充分感受生命的起源和美好。教师也可以利用叙事教学当中的事物主体,为幼儿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得幼儿能够正确认识当前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合理的完善。在整个叙事教学当中,教师都是主要的引导人,需要充分发挥其本身的引导作用,推动幼儿正确认识当前的生命教育,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正确认识生命教学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为了确保叙事教学有着较高的合理性,还需要根据当前时代的生命教育要求,开展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步改善整体的教学现状,使得最终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生命和感知生命。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7

“铃……”

我拿着备课夹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看着同学们无精打彩的样子,也难怪第四节课了吗,我也正发愁怎么上这课呢?该讲还得讲,教室里立刻漂荡起我抑扬顿挫的声音,这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因为这是一堂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课,考试的重点。因此,我设计有分层设疑、分层提问、分层达标训练,同时把每层问题和训练都用精彩的画面展示在大屏幕上,层层到位,自我感觉一定会异常精彩。五分钟过去了,教室里除了我的讲课声和偶尔一、二位同学的附和声之外,感觉特别的沉闷,怎么搞的?我的火气在心里生长,好像和谁赌气似的,结束了自己的讲解。然后,把训练单发下去,要求同学们在八分种之内完成第一层次八道小题。有的同学已经从我的语气中查觉到我的不快,赶紧认真地做起题来,教室里仿佛结冰了,一阵凉意穿过我心,我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唉!怎样才是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情景呢?

我慢慢地观察着,暗暗地告诉自己千万别发火,借以平息自己急躁的情绪。想着下面的课怎么上,调动不起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准备得再好,也注定会是一堂失败的课。边走 边想,忽然灵光一闪,有了!我快步走上讲台,根据自己的备课笔记,调整了一下思路,快 速地将第二层次和第三次的设疑、问题及训练浓缩成了十二个难易适度的题。让学生在训练 单上画出,然后面带微笑且大声宣布了我的规则:下面两个层次共十二道题,每小组任选 二小题,由组长同学作为代表,上讲台选题和答题,请六位小组长拿着书和笔记上讲台 ”这时,同学们有点骚动,我没有理会,转身面对组长们说:“各小组先讨论、交流后回答,若再回答不出,可以有二种求助方式,即求助书本或其他组的同学。请班长上来计时,每小题 六分钟”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回答正确是有奖励的,我的奖励就是:今天的作业可选 作”。

这时同学们的脸上已不见了刚才的无精打采而变得神采飞扬,课堂上已不再是只有我 的声音。选题,求助,作答,同组的同学那种热切地希望自己的组长是最棒的;翻书声,讨 论声,被求助的同学响亮的回答声,在我听来是那么的动听,我的提示和点评又常常引起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讨论。不知不觉中,这堂课将原先预计的教学内容完全在活动中被触及并 消化掉时,欢快的下课铃响了。但同学们仍沉浸于刚才的气氛中,围着我说着自己的想 法……。走出教室时,我才突然发现自己的脸烧烧的,激动的心不能平静。这堂课令我记忆 深刻,至今还回味着,因为我似乎很久没有遇到这么火热的师生同质疑、共探究的场景了。 这堂课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二是触发了学生们思考的激情,调动了教室里多种声音 的存在,实现了师生、生生的真正互动。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像第三节课或下午第六节课(此时同学们饿了)的情况。

许多老师常常会抱怨上课没有效果,精心准备的内容根本无法落实。通过这堂课的经历,让我对新的教学理念突然有了更深的理解:什么才叫精心备课?精心备什么?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就是:备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备教法(传授知识的方法)、备学生(学生接爱程度)、备学法(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一切均是老师让学生怎么做,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的接受,主角是教师;而这堂课虽是突发事件,它让我真正无法忘怀就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 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的需 要。我想新课程新理念意义上的“备课”我想应该是:备“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备“创设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变“我学会”为“我会学”。这里所谓“问题情境”不是教师一厢情愿设计好了一个框框,让学生跟着老师动,而是教师必须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氛围。

通过这堂课不由得让我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我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按照自己对备课的认识,凡是关于基本理论学习,或复习课,习题课等,基本上每堂课都精心设计出几个有质量的问题,如错题辨析型、或一题多解型、或思考讨论型等,课堂上极力营造质疑、探究的思维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开心答题,开心求助,我及时改变评价方式,或当堂鼓励,或给表现突出的同学特别成绩,或免做或选做当堂作业等,学生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踊跃参加,真正实现了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8

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十九年了。在语文教学生涯中我觉得有两点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很重要:一是诵读和背诵;二是名著导读的篇目不能忽略。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遍一遍地诵读,就是对所学文本一次又一次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诵读可分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四个层次。我们高中生要达到在读准字音,理解好内容的基础上的情读、美读。高中语文必修文本选了三分之一多的古文很多要求背诵,它们都适用于诵读教学。

我在教授必修二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是采用的就是诵读教学。在学习《离骚》时,首先我给学生范读,然后带领学生识记字音、疏通文意,接着带领学生诵读。学生刚读时,觉得很拗口,读着读着就顺口了。这个时候再放视频朗读,比较你和名家朗读的差距,再来读文本。这个环节中我讲解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感受他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学生这时就会融入情感进入到情读层次。接下来利用晨读时间反复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学习目的。

这样三节课下来,学生们的诵读兴趣很是浓厚,而且记忆的速度也加快了。一向晦涩难懂的古文他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地成就感就产生了。

诵读教学我觉得教师应该身体力行。老师应该范读,让学生感受每篇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有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开发学生的诵读潜质,学生读错了也不要紧,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情感。如果能和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就会出现情感共鸣,这是诵读的最高境界。

“名著导读”共选10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2部。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3个部分。语文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去阅读这类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

我们课文中选取的篇目都是小篇幅的文章,或者是名著节选。而名著导读是对原汁原味的作品进行评论。这就要求学生精读这些名著,在认真阅读名著的基础上结合“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进行分析、综合,写一些读后感、人物评论的文字。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当学生养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后,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地去阅读,见多识广渐渐地他们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就会有提升的。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还要做好读书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指导学生对精彩的描写片段、哲理的语句进行摘记。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写读书札记,篇幅可长可短,一定是有感想而发。“名著导读”学习后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加阅读量,锻炼思维,丰富学识。让学生树立起大语文的概念,当语文素养提高后,学习语文的习惯就养成了。

以上是我对诵读教学和“名著导读”学习的粗浅认识。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9

记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发展为“要我学”到“我要学”。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裨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又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 中,“2”和“7”是一组好朋友,“3”和“6”是一组好朋友。)

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在数学情境中,趣味盎然的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4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 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总之,在数学课中进行游戏教学,是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也能感到有趣,愉快,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10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教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我一直在思考。

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新之地,时时是创新之时,人人为创新之人。”作为教育者,在教学中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善于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小心翼翼地呵护促使其茁壮成长,那么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散发出独特的灵性和魅力!著名美术教育家杨景芝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记得那是上写意国画课的时候,户外阳光照射在教室的玻璃窗上,给教室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此时教室里大伙的心情与天气一般灿烂。在绘画之前,我首先讲解、演示了几种墨与色的变化,及墨色混合的作品。接下来让学生尝试绘画,一会儿,学生们每人已完成了好几张习作,他们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放在靠窗的桌子上等着晾干,意犹未尽地又拿出新纸开始继续作画??几分钟过去了,再回过头看看自己的作品,却惊奇地发现,经阳光一晒,作品的颜色变浅了,但笔触明显,没有了刚才湿润的光彩与韵味了,一切变得平淡无奇,感觉甚是遗憾。这时,我随手拿了一幅画,举得高高的,对大家说:“这幅画刚才的颜色很鲜艳,现在为什么变淡了呢?”学生都不知是什么缘故。我又拿起一幅未完全干透的作品,对着窗户一照,光线透过纸背,画面的颜色比刚才浅多了。学生们露出了疑惑的眼神,这时,我把平时的`国画创作心得抖出来:“同学们,在画国画的时候,不紧要画出形体也就是物象,还要注重意境、笔触,更要注意色墨的深浅,在绘画时墨色比你想要的效果要深一些,干后就会变得和你预想的差不多了,否则就会达不到你的预期效果。

学生们听后又开始认真的调墨色绘画了,我让画完的学生把画自己贴到黑板上展示,很快黑板上贴满了,多数同学画完了见没地方展示自己的作品,都非常着急,这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们把画贴到玻璃上吧”,我说可以呀,对着太阳的玻璃窗上很快贴满了作品,在阳光的映耀下,显得朦胧迷离意境深远,有个学生说老师我们举办个画展吧,就叫‘朦胧画派”,我对学生的提议大声叫好,让班里所有的学生都来当观众、当评委,学生们一下子沸腾起来,纷纷当起了小评委小观众:你的画墨重了些,他画得不太像,这幅墨色刚好有意境,那幅画表现手法太好了墨色靓丽笔触鲜明??他们个个都像是一个美术鉴赏家,津津有味的、眉飞色舞的欣赏评述着自己的杰作。快下课了,我按耐住自己万分感慨的心情,请同学们静下来,在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中说:“同学们,对于今天的活动课,你能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1:“我的几个好朋友都说我的作品太美了,希望我能画几张送给他们呢!”说完自信地笑了。学生2:“今天,老师我们都当起了小评委小观众,举办了班级画展,还表扬我们有创意,让我们很有成就感,老师谢谢您!”学生3:“今天,虽然我没能够画出很好的作品,但是我有信心,下次一定画出让大家满意的作品,展览给大家看,老师,我有机会的,是吗?”我点点头。??下课了,本以为学生的兴趣活动会到此为止,走出教室到外面去玩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对自己的创意是如此地在意与珍惜。

只见两个平时画画不太认真的“小调皮”这时正在教室外大声地喊:“快来!快来!免费参观!免费参观!??”这时别班的学生被他们的喊声和窗户上与众不同的现象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约而同地走近教室的窗户旁参观起来了。我站在一旁偷偷地看着,发现学生神气十足的评价自己的作品:“这边稍淡了点,那边浓了点??”小画家的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要知道很多学生从来没有这种待遇呢!今天,他们是这个舞台的主角,他们在兴奋与成功的娱乐中学习了知识。

总之,要上好一节美术课,就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严肃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让他们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益智。我想这即尊重了学生的愿望、乐趣、情感,又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会给今后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契机。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11

一切为了比赛

某幼儿园组织大、中班幼儿排练团体操。为了能在比赛中得奖,园长要求每天在室外排练不得少于3个小时,且为了保证排练效果, 排练期间不允许幼儿上厕所。 一天,甲幼儿在排练过程中要小便,但他怕老师批评,始终忍住不敢去,结果尿了裤子,后又因体力不支,当场晕倒。 有时让幼儿参与班级的管理,也会赢得其他孩子们的接受和认同。例如:一次美术作业前,我邀请值日班长负责点名发彩笔。在分发的过程中,我却惊奇地发现:几乎每一个上前接笔的幼儿都说了一句“谢谢”,这让我很纳闷,怎么老师发笔的时候从没有“享受”过这般待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最大的

原因可能在于由来自他们身边的小伙伴来负责管理和服务他们,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新鲜感,他们也更乐于接受和认同吧。

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幼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能力差异问题。这显然不是短时间就能提高和解决的难题,我们希望能与家长达成共识,多为幼儿提供“当小主人”的机会,锻炼幼儿的责任意识,提高幼儿为自我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另外,我们也会适当考虑为幼儿调整配对,让幼儿尝试与不同的小伙伴之间的合作。

由此可见,在实施“值日班长”制度时幼儿成为了管理生活常规活动的主角,但并不是教师就解脱了,就没有责任了。此时,教师更要担当起关注者、引导者的重任,以旁观者冷静的眼光,细细观察幼儿在其中的行为表现、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行为。

日常生活常规活动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有秩有序、发挥孩子潜能、顺应当前幼教发展新趋势地开展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活动?值得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大胆尝试、勇于反思。我愿意与大家一起探讨、一起分享。

正在上计算课,突然一架飞机从教室上空飞过,声音震耳欲聋。“飞机,飞机!”一个小朋友尖叫起来。紧跟着,全班小朋友都转头东张西望,边看边嚷。有的还想离开座位到室外看看。这时,教师灵机一动:“好呀,飞机,也来听我们大班小朋友数数了。我现在找一位小朋友站起来数数,给飞机上的飞行员叔叔听听,好不好?”“好!”按照平时养成的习惯,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老师,你讲错了!”

“老师,你讲错了!”当小朋友还沉浸在小动物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将“大乌龟送回家”的喜悦中时,家桢小朋友一语惊人地发话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向他投去了诧异的目光。“哪里讲错了”?”我本能地问道,(心中纳闷,这个故事选自教材,不会错呀!)“乌龟四脚朝天会自己翻身的,用不着别人推的?”

孩子自信地说着!(有道理,“自己翻身”可是乌龟的本能。家桢居然能想到这一点,说明孩子平时观察得非常仔细,我为孩子的表现而叫好!)我暗自思忖着还来不及做出应答,“不信把乌龟捉出来”孩子见我没吱声就边说边向龟盆走去,捉出了盆中最大的一只乌龟,顺势将它四脚朝天放置在地板上,(原来孩子是想用实验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让事实说话,有道理。)该举动立即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大家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着“大乌龟”的反应,停了一会儿,只见大乌龟慢慢地伸长脖子和四条腿,并用头和腿使劲儿仰面往地上一顶,“噗嗵”笨重的身体终于翻了过来,随后双眼四处观望了一下,慢悠悠地朝前爬了起来,“乌龟自己回家喽” 孩子们发出了欢呼声,家桢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事实”告诉大家,乌龟除了在水中会翻身,其实在陆地上也会自己翻身的'

附故事: 送大乌龟回家

大乌龟爬山坡,一不小心,从山坡上骨碌骨碌地滚了下来,四脚朝天,爬不起来。

小蚱蜢看见了,大声喊:“快快救救乌龟大叔!”

小老鼠来了,使劲想把大乌龟翻过身来,但小老鼠力气小,也帮不了忙。 小刺猬来了,用力搬动大乌龟的身体,要把大乌龟翻过身来,但小刺猬力气小,也帮不了忙。

小白兔来了,对大家说:“来,来,来!我有办法,我们把大乌龟推到河边去。”大家用力把大乌龟推呀,推呀,一直推到小河边,“扑通”一声,让大乌龟跌下河去。大乌龟在河里翻过身来,划动四只脚,欢快地游开了。 大乌龟会过头来,对大家说:“谢谢你们!送我回家了!”

由一条毛毛虫想到的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回到教室以后,孩子们刚刚坐下来稳定了一下情绪,而我则在摆放上课要用的材料,突然,听见一个小朋友大叫起来,一瞬间,整个班级沸腾了,我走进一看,原来是一条毛毛虫爬在了一个孩子的衣服上,他害怕地将毛毛虫抖到地上,这时候,孩子们都看着这条躺在地上的毛毛虫,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听见他们的各种议论“这是坏的,吃庄稼的,我们要弄死它”“别弄死

它,把它扔到垃圾筒里算了”等等,我在旁边不动声色,看他们准备怎么办,最后,龚思龙用餐巾纸把毛毛虫包好,扔到了垃圾筒里,他们还是觉得不杀死它,因为毛毛虫也是有生命的。

事情过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一下毛毛虫,他们只知道毛毛虫是坏的,吃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别的就不太了解,于是我和他们说了一些有关毛毛虫的知识,如,有的毛毛虫是带刺的,有的吃庄稼,有的吃树叶,有的是青色的等等,也鼓励他们自己回家以后去发现更多毛毛虫的知识。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12

【摘要】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揭示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指导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有利于农村教师进行自觉反思、不断成长,还有利于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农村教师在具体应用教育叙事研究时,需要把握叙事的标准,处理好叙事者与研究者、特殊性与普遍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三组关系。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1. 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它的研究主体既可以是教育主体,即叙述者(教师)本人(这种教育叙事研究被称为叙事人类学),也可以是专门的研究者(这种教育叙事研究被称为叙事行动学)。一个完整的教育叙事研究应包括:叙述事件——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如解决时的所思所想,何以得到最后解决;反思事件——从整个事件的表面现象提炼出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升发事件——从先前的反思中建构新的思想或经验,使主题事件所蕴含的意义普遍化或理论化。

2. 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背景

教育叙事研究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它的兴起受到了哲学现象学、解释学以及人类学中的“田野考察”方法的影响。

现象学强调对事物、事件本身的理解、分析和阐释,强调生活、情景和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正是由此受到启示:回到事实本身、交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提出了它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式,不满足于传统教育教学研究中追求事物的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以及对概念等的抽象和泛化分析,而是回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去,用交际和对话等直观的方式从整体上去探索教育教学事件本身中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些值得他人借鉴的、应引起注意的东西。

教育科学是人文学科,它的研究不同于自然学科。自然学科需要“定量”,需要说明,一个板一个眼。而教育叙事研究则只能“定性”,需要理解,需要合理的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以研究者的“先见”为基础,充分尊重和利用这些“先见”,逃离理论教条的束缚,通过对话确立主体间性关系而趋近合理。主张“理解”的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正是受到解释学的影响而由此形成。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研究者深入基层,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和文化的理解。这种“田野式”的研究方式也对教育教学研究产生启发:教育研究者通过对话、交流或倾听,切身体会叙事者的所思所悟,与其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对相关事件的一些质性认识。这样,教育叙事研究应运而生。

二、教育叙事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意义

1. 有利于教学反思从“自发”到“自觉”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事件中,教师们有时对于某些现象,头脑中会出现灵光一闪,似有所悟,产生自发式反馈行为,形成某个经验。有心的教师也许会在事后对其作以梳理,略作记录,做出反思。但大部分教师则会无所理会,任其流走,对这笔宝贵的财富视而不见。美国教育专家波斯纳(G . J . 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或者是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满足于经验而不是经验的反思,那么即使他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那也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可以说,反思是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以及教育研究的核心因素。

教师不应该满足于经验,需要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而且反思还应该从自发的状态上升为自觉的行为。无论研究者是否为教师本人,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都贯穿了自觉反思:面对众多的教育教学问题或事件,需要反思、“筛选”;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需要反思;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后的效果如何,得到哪些启示、经验和教训,更需要反思。可见,主动的教育叙事研究促成了教师们从以前自发式的.、毫无意义的反馈阶段向自觉阶段转化,为教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的自觉反思提供了契机。

2. 有利于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

教育和科研是学校里的两大工作。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教学为科研提供土壤,科研又促进教学的改善和提高。在农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差,设施设备简陋、奇缺,师资不足、水平不高,开展“阳春白雪”似的传统教育科学研究,困难重重,农村教师无力、也无能问津,当然,更谈不上通过科研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对于“下里巴人”似的新兴的教育叙事研究,操作简单,不需要资金、设备、设施,只需要一颗滚烫而热情的心,农村教师完全可以为之,而且能有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改善。这样,以前只有依靠少数教育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才能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行为,现在也能在广大的农村教师群体中开展并应用起来,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平民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3. 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第一,能促进教师科研意识和素养的形成。教育叙事研究使得“平民化”的农村教师们除了教育教学外,更对地关注了一定教育教学事件后的反思及经验总结,这种习惯的养成必然会促进其形成一定的科研意识,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为以后从事更高效、更复杂的教育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能促进教师有效处理师生关系和师师关系。教育叙事研究体现了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其间,教师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注意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复杂状态,于细微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更多地与学生对话、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彼此的更加理解。对于一项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教师们可能会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经验,大家从各自的视域中走出,互动、交流彼此的心声、理解和感悟,必然会促进教师们的共同成长与合作。第三,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哲学。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日渐麻木的教育教学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对业已模糊的教育教学理论、理念和概念有了一次更加清晰的再认识、再理解和再诠释,从而根据个人的知识来源和形成,选择与建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经验。经常的这种教育叙事研究,必然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教育教学哲学。第四,能促进教师成就感、使命感的形成。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的真实教育教学和生活状况得以深描,生命的激情和感性的灵光再次在研究中被他人或自己重视,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全面释放,教育教学生活里充满更多的机智和幽默,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成就感的获得,也必然会促进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形成。

三、农村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

有效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们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叙事”的标准。首先,要具有“问题性”。教师生活在学校里,每天都会经历许多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但教育叙事决不是对每件事件的叙述或记录,只有那些让教师或感动、或困惑、或后悔、或兴奋的能引起教师内心萌动的、值得注意的、表现为某种问题的事件,才值得叙述和研究。其次,要具有“情景性”。情节和环境是故事发生的载体和条件。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环境,故事也只有在丰富、复杂、变动的环境中考察才有意义。正如杜威所说,“环境不仅表示围绕个体的周围事物,还表示周围事物和个体自己的主动趋势的特殊的连续性。”也只有这样,研究后取得的经验才有其参照性的支撑点。故事情节蕴含着个人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情感变化,有血有肉的情节故事才能打动人、感染人、以情服人,引起听者注意,产生共鸣。最后,要具有“释放性”。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叙述要求叙事者真实感情的流露,所思所悟真实的呈现。它不仅是指教师面对自己、同事、研究者要完全甩掉心理包袱,摆脱心理困惑、担忧和顾虑;也是指教师面对传统教育科学研究的那种“自上而下”性和权威压制性要实现个人身心的全面解放和心理完全宣泄,表现出巨大的无畏性。

第二,处理好三队关系。首先,叙述者与研究者的关系。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人类学中,叙述者与研究者为同一人。这时,教师不仅要正确发出作为叙述者的声音,也要正确发出作为研究者的声音。同时,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行动学中,教师作为单纯的叙述者,在民主、平等的条件下,发出内心的真实倾诉和释放,应受到研究者的尊重和保护。研究者应既站在事件的外面,也“生活”在里面,这样才能获得叙述者的真正所思所悟,自己也才会有客观的经验所得。确定好了二者的关系,才会有双方合作的起点和平台。其次,特殊

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微观叙事”,是对个别对象个别事件进行的研究,注意研究材料的细节性、生活性、情景性和研究层面的深入性,因此,少有高屋建瓴的抽象概括和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呈现出一种特殊性。在研究中,对这种特殊性,不能强调过度,否则教育叙事研究毫无意义。其实教育叙事研究也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表现为一种“启发性”和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参照性”。人们了解了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后,所产生的那种心领神会,唏唏之叹,那种“曲尽意犹在”、“掩卷思不罢”之感,正是这种“普遍性”。随之,后继者也才会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其参照和仿效。最后,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面对众多的事件,叙事者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行“筛选”,对其所思所悟也无不流露出叙事者以及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和态度,体现出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特色。这本无可厚非,但叙事者和研究者也不能毫无节制地任其主观价值倾向四溢,尽量保持某种客观态度,把握一定的度,坚持“筛选”、“判断” 、“反思”的批判性和理性,遵守起码的研究规则。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13

一天下午的点心时间,先吃完水果的孩子自己取书进行自选阅读。五分钟后,只听到一连串兴奋的、高亢的声音响起:“卖报啦!卖报啦!”我闻声寻去,宣宣正左手抱着一叠故事书,右手扬起一本,在教室里边走边叫喊。也许是受了她的感染,陆续地有景琦、舟舟、星运等一大批孩子加入到“卖报”的队伍中,并且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由室内发展到了室外。孩子们似乎沉浸在这种叫卖的新奇与兴奋之中。

自我对话:没想到预设的阅读活动成为了一个孩子发起、全班孩子参与的叫卖活动。我深知,孩子自发的活动往往能反映出孩子的兴趣点,但这是有价值的兴趣还是他们的“三分钟热情”呢?我决定先不着急做判断,而是继续关注下去――报刊亭前传二看到老师在关注他们的活动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要卖报纸!我要卖报纸!”我顺势问到:“卖报的人在哪里卖报呢?”“那个房子里。”“有的在路上。”于是我有了带孩子们去直观感受报刊亭的想法,想看看他们除了对卖报人以外还能关注到什么。来到报刊亭,孩子们的兴趣发生了变化,他们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去买报。“报刊亭里有一个卖报的人,他是老板。”“里面卖报纸,还有奥特曼书。”“老师,我还发现了电话!”“好多报纸啊!”“我要买报纸。”“不行,你没有钱,要两块钱的。”

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后,我拿出了钱,让孩子们自己去买一份报纸或书。孩子们买了妈妈喜欢看的《新女报》、自己喜欢的《奥特曼》,心满意足地告别了卖报的爷爷。

回到教室,他们兴奋地说:“老师,我还想买报纸。”“我想当老板。”“老师,我还没有买呢。”自己对话:孩子的活动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一种状态下,由于有粗浅的生活经验,因此孩子对这种有角色任务的活动显得特别投入,并且在真实的情景中唤起了他们对另外一个角色――“买报人”的扮演兴趣。看着孩子们呈现出对买卖报纸浓厚的兴趣,作为支持者,我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充裕的时间来支持他们,满足他们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于是,我们有了开辟“宝宝报刊亭”的想法。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14

20__年9月下谷坪的秋天已经泛着丝丝凉意,在开学的前几天我接到领导的通知由我来接这届七年级的新生,我想接就接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带班主任,应该是可以应付得来的。于是我带着信心走进了我们七年级的教室,可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开学第一天我就迎接了自己的第一个“挑战”——一名来自广州的女孩。

这个女孩的表情孤傲而不屑一顾,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小姐脾气,是被家里人溺爱的小公主。当时我就在想这个女孩子如果我不想办法帮她改改脾气,那么以后我的工作毫无疑问会难以进行。那么我该怎么办呢于是我想还是先找她了解下基本情况并关心她到了我们的新环境下的适应情况。

通过真诚的交谈我了解到了她刚来到我们这个偏远的山区心情是跌宕起伏的,她的心情是焦虑的,我和她慢慢真诚的沟通,并和她谈心,她慢慢的对我卸下了一些防备。从沟通中我了解到了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亲在外打工,她跟着外婆一起生活,她一直在外婆的娇惯抚养下养成非常霸道的大小姐脾气,特别容易冲动,经常与同学们发生冲突,有时候甚至还和老师起冲突。对于这名“问题”学生,我知道我只有通过的耐心和爱心才能慢慢走进她的心里,然后才能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

那么我到底该怎么办呢我该怎么帮助她呢我想了一整天我该怎么解决这个让人着急的问题,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看到了湖南卫视播出的《变形计》——公主李耐阅这一期,我突然眼前一亮,这不就正好可以给我提供帮助吗不仅适用于她,而且还可以给其他学生提个醒。因此我决定了开展一个主题班会。后来我用了一节课播放我下载的那个公主李耐阅的身份转换以及后来的一下转变。许多学生看到感人的地方都哭了,我相信我已经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埋下了一颗种子,他们会去思考自己是否和李耐阅一样,对家人那么的蛮不讲理,把家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的。他们也会去深思,自己的不对自己该怎么去改变。看完了之后,大家都被李耐阅所感染,心情都有点沉重,我知道我的预期效果达到了一半,那么我怎么让这种效果更持久一点呢我没有采取让他们说的方式,我知道有的同学会不好意思说出口,所以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样他们以后拿出来看的时候还会给自己一次教育,而且这样会更加持久。

通过那一次主题班会我发现她慢慢开始比刚开学的时候要稍微好点,当然我早已做好了要靠长期的努力来改善她的态度,因此我也没有气馁,而是经常找她谈心,及时掌握她的心理动向,并为她排忧解难,及时正确引导她,当她和同学发生冲突时引导她分析自己的问题,最后她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答应要向同学主动认错并与同学和好。而当她与老师起冲突的`时候,我则是更加耐心地引导她,刚开始的时候她对与她发生冲突的老师抵触情绪非常明显,经过我的耐心引导,她最终也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后来她与同学的摩擦减少了,与老师的冲突没有了,现在的她已经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女孩,爱笑了,也知道为别人考虑了,当有同学生病时她会主动关心同学了,20__年春季学期她更是主动的申请想当生活委员,想为班级出一份力,现在她身上的大小姐脾气基本上已经改掉了。20__年9月的第一期主题班会《感恩教育》是由她主持的,主持得非常的好,看着她的点滴成长我真的很开心,我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而感动,更为她的成长而高兴。从她的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耐心是走进学生的良药。

1500字教育叙事精选篇15

那是20__年的9月,阳光格外灿烂,我的心也充满了愉悦。因为我将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又是一个全新的班级……可是在愉悦中我又有些不安:刚进校门的孩子,活泼好动的他们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吗? 虽说踏上教师岗位已有十余年,但却是第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对自己也没有十足的信心。

果然,几节课下来,孩子们的松散、调皮就慢慢体现出来了:铃声响过,大部分学生能知道赶紧回座位,可是还有少数学生则一路追跑着进入教室。班长在讲台前带头说:“铃声响……”回应她: “坐端正,静等老师来上课。”的人寥寥可数。有的学生和同桌还在窃窃私语,有的则用铅笔敲打课桌,有的站着冲其他同学做鬼脸……一片乱糟糟,虽然每天都有点改观,可是一节课下来,我还是累得够呛。

记得那天早上第二节课是语文课。铃声响了,我进入教室。绝大部分学生已端坐好,可就是有那么几个学生还在交头接耳,甚至有一名学生正站着,手里拿了语文书冲后面的同学说着什么。我的头开始发胀,一股怒气在胸中升腾……我真想大吼一声:“安静!”,用最高的声音彻底征服他们,让他们为之震动而乖乖地安静下来。可是忽然我又转念一想,何不如此呢?

我拍了三下手掌,笑着说:“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做个动作请你们猜。猜对的小朋友可以得颗星。”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一个个坐得笔直。我说:“开始!”随即把右手食指放在唇边。顿时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尤其是一只小手举得最高。我一看,正是那名站着说话的学生。我叫他回答。他站了起来,响亮地回答道:“这是嘘!叫我们不要吵,不要说话!”我笑眯眯地翘了一下大拇指,说:“你真棒!一下子就猜出了老师的动作所表示的意思。”我给他额上贴了一颗红五星。他的眼睛顿时发亮了,脸上充满了笑意,腰杆挺得比谁都直。我说:“现在老师想教小朋友一个生字。这个字你们的爸爸妈妈可能也不认得。但是如果你认得的话,老师就请你回去教爸爸妈妈认这个字,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好吗?”我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嘘”。可是没有一个人举手。他们纷纷摇头,原来都不认得。我笑着说:“没关系,现在老师给这个字加上拼音,如果你会拼读,就可以做爸爸妈妈的老师了。”我用红色粉笔给“嘘”加上拼音。环顾教室,只有一只小手高高举着,我一看,还是刚才那名学生。他自信而大声地说道:“我会拼!x--ǖ→xū,这是‘嘘’!”我翘起了两个大拇指。由衷地赞道:“真了不起!老师看你不仅可以当你爸爸妈妈的小老师,还可以做我们班上所有小朋友的小老师呢!领着小朋友读两遍,好吗?”他的`脸发红了,但还是大声地领着小朋友读了起来。接下去我的教学非常顺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教室里的气氛是那么地活跃。

课后,我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来一想,有时课堂上出现闹哄哄、乱的情况时,教师往往是拉开嗓门大吼叫学生安静下来,其实效果并不常常尽如人意。低年级学生的是非观念不甚明了,讲大道理吧,其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如果要学生安静,他们往往认识不到安静下来的必要,而当有了这个意识他们就会“不令而行”,自觉安静下来。在这时教师如果用权威或以“高”制“高”——用教鞭猛敲桌子,用高的声音压制学生迫使其安静,那么我想学生虽然因教师的威严而被迫静下来,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的印象是怎样的呢?是一个手持教鞭敲打桌子的形象?是一个高高在上,让学生仰视而不敢亲近的权威?

所以一个小小的游戏,一句赞美的话语比简单的批评都有效,都会滋润着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你,重塑你的形象——“声”不在高!

    67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