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

|梦荧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那么关于高一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高一语文教案,仅供参考。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 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

(3) 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提问,神舟飞船的情况(学生自己介绍)。

(二)字词闯关(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三)自读课文,分析课文

1、结构分析:

导语:(1~3)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主体:(4~26)飞天航程。

结语:(27~30)迎来了飞天梦圆的时刻。

2、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

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也喻指这一航程。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自豪、赞美。

4、本文导语部分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是描述,也是评论。既有对飞船升空的情景精细描绘,又有对这壮举的评论。生动感人,有情感。

5、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性的事件?

(1)1958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2)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6、中国人飞天航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天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有哪些困难?

(1)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2)安全返回技术。

(3)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理文章线索

文章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是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

(五)写作特点

1、以倒叙为主要叙事结构。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这是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

2、语言凝练,具体生动。

(六)作业布置

编写中国航天大事纪(世界航天大事纪做参考)。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文之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收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代评论名家都说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气魄吧!

二、解题:

1、简介作者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仅33岁。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极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与民休息”。他多次上书,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实行政治改革。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文体特点。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过秦”即批评秦之过错的意思,批评秦的过错意在总结历史教训。“论”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

三、诵读、疏通、理解课文:

1.一词多义:固、亡、利、遣、度……

2.词类注用:

3.铺张夸大:用赋的手法写议论说理的散文。

4.文言对举:

①词语对举: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②分句对举: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对举的扩展):……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论制其兵。

四、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参考观点】

(一)优:

1.善用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

如对比:秦国与秦朝,秦朝与陈涉,九国与秦国,九国与陈涉等。

2.条理清晰:

(二)质疑:

1、叙多于议。

2、扣中心欠紧。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3

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介绍作者及九叶诗派。

2、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祖国人民深切的挚爱,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诗人赞美的是什么。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美国,大学教授,现代九叶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是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二、朗读:

方式:1、放录音带让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2、由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生字生词)

三、理解:

方式:在师生一起诵读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一节:

1、站在历史的高度描写中国人民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2、表现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

3、表达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爱。

第二节:

通过一个农夫表现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惯于隐忍安于现状的特点,赞美其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节:

1、表现祖国人民多灾多难。

2、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第四节:

赞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过渡: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四、鉴赏:

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再做总结。

1、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本诗没有固定的句式和篇章构结,形式自由活泼,完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定。

2、不讲究音韵,但有诗歌内在的旋律。

本诗没有押韵的特点,但有内在的诗歌的旋律,读来生动感人。

3、宏大的包容性。

诗歌以铺陈的手法,描绘了密集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环境。

4、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诗人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回响,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力。

五、主题:

方式:由学生思考讨论再做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五、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理解:鉴赏:

一、环境、灾难、挚爱一、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二、勤劳、隐忍、顽强二、没有音韵,但有旋律

三、贫困,饥寒、同情三、宏大的包容性

四、灾难,赞美,顽强四、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4

设计指导思想

《劝学》是学生刚入高中是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认为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一是要汲取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营养,二是应领略古代典籍的博大艰深,三是必须积累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汇语法常识。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在学习中获得教养”的主题,首先了解古代贤哲在此问题上的看法,然后以文本为平台,致力于学生在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等方面有所感悟,从而具体感知古代文化典籍的魅力,吸收人生成长的精神营养。

正是强调学生感知的需要,教学中要突出诵读、涵泳的方式,通过文本建立与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渠道。力避教师一包到底的传统讲授的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是完善自我,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2.了解比喻、对比在表达中的具体作用。

3.在理解文意,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辩证认识学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具体理解比喻和对比手法在语境中的作用。

3.了解文中“于”“之”“而”以及“绝”“劝”“日”“知”的意义及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悉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

2.同座相互指导。

3.学生自愿表演朗读。

4.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纠正朗读中暴露的错误。

5.老师朗读,也可由学生品评。

(二)介绍作者

1.阅读题注,明确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荀况,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系荀子和门人共同编著。

2.补充介绍

(1)稷下: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附近,是战国齐都临淄西边南首门,一称稷门。因地近稷山,设馆其下,故名稷下。为战国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荀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2)兰陵令:春申君任命荀子为兰陵令,开始了他一生中短暂的仕途生涯。兰陵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原为鲁地,鲁灭亡后归于楚。荀子在兰陵一边做官,一边著述,同时收徒讲学,进入学术创造的一个高潮。

(3)孙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荀子为孙卿。

(三)讨论第一段

1.讨论几组比喻的作用

(1)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比喻:说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2)糅木为轮的比喻:说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本体是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学习可以修身益智。

(4)第一段5个比喻,都是正面设喻,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5)比喻的表达效果: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2.讨论首句“学不可以已”与比喻的关系:开宗明义,提出中心;从逻辑关系看,是因果关系,首句是果,结论,5个比喻是因。

3.讨论“可以”“以为”古今意义是否相同:“可以”这里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都是能够的意思。“以为”这里与现代汉语不同,文中是“拿它做”,现代汉语是“认为”。

(四)结合自身情况,用比喻说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修身益智的作用。

1.分组。

2.讨论。

3.由学生自行评价。

(五)当堂背诵第一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鼓励学生在大致能背的时候勇敢的尝试背诵。

3.找出背诵过程中暴露的共同问题想出巧妙的背书方法。

第二课时

(一)讨论第二段

梳理5个比喻的内部关系

1.“登高博见”与“跂而望”为一组,本体是前面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跂而望”喻“终日而思”,“登高博见”喻“须臾之所学”,说学习能事半功倍。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为一组,说善于借助外物则效益倍增。

3.5个比喻就是5组正反对比,都是阐述学习的作用。

(二)当堂背诵第二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组织背诵竞赛,比速度,比正确率。

(三)讨论第三段

1.讨论“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喻意义及写法:前两个先正面设喻,后两个再反面设喻,都是说学习要积累,其本义在四个比喻的中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骐骥驽马、锲朽木及锲金石的比喻的意义和写法:骐骥驽马的比喻先正面后反面,锲朽木锲金石的比喻先反面后正面,都是说学习要持之以恒。

3.蚓与蟹的比喻的意义和写法:蚓是正面设喻,蟹是反面设喻,都是说学习要用心专一。

4.明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定语后置,“之”为结构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5.第三段的比喻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四)当堂背诵第三段

1.理清层次结构来帮助背诵。

2.集体背诵。

3.理解性背诵。

(五)课文的逻辑结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一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二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阐述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可见先秦荀子散文达到极高的理性思维水平。

(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对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的理解。

(七)作业:整理课文里有关语言现象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同煣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 暴同曝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

(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

(二)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

(三)品读诗文

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确: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这和《秋兴八首》一样,是一篇很典型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之作。就让我们运用由景入情的鉴赏方法,从诗人所描写的景色起步,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2.如何赏析景色描写?找意象——明意境

3.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写景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动笔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约5分钟)①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赏析讨论明确:意象:急风、高天、哀啸的猿、清渚、白沙、飞回的鸟、无边萧萧下的落木、不尽滚滚而来的长江。意境——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

4.思考:如何理解这种既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的`意境,两者是否矛盾?

让学生发挥想象,看图,感受,此时此刻广阔的天地中,一位老迈、体弱多病、满头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孤身一人站在山顶,顶着呼啸而过的凛冽的寒风。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悲凉。这幅画面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悲凉的?

小结:运用到反衬的手法,天地越宽阔,就显得诗人越渺小,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悲凉。两者非但不矛盾,而这正是由景入情的体现,越是广阔之景,越是让人觉得渺小,借助宏大的空间凸显渺小的个体,从而引发悲伤的情绪,以阔景衬哀情。

总结:写景部分诗人借哀景衬托哀情,借阔景反衬哀情,这正是由景入情的鉴赏手法。

5.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一下写景部分。

6.通过找意象、明意境,目的何在?明确:悟情感。

面对此景此情,真是叫人情何以堪,让我们看了都会对杜甫心生悲悯之情,更何况是身临其境的杜甫呢?面对此情此情,他的心中又会引发何种感悟呢?

7.由景入情,接下就请同学们齐读下抒情片段,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让我们如此心生悲悯之心的杜甫所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明确:感伤。

8.具体感伤什么?

总结:

1、长久漂泊异乡——万里、常作客

2、年老多病——百年多病、繁霜鬓

3、孤独无依——独

4、万物凋零之秋——悲秋

5、生活困窘——艰难、潦倒

9.思考:“艰难”“潦倒”是不是仅仅指诗人自己生活的艰难与潦倒?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明确:不仅指自己,还指国家命运的艰难、百姓生活的潦倒。

我们不难发现杜甫所具有的那种心系天下的广博的胸襟与志士情怀,他把自己的人生悲苦与国家的悲苦、天下的悲苦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10.探讨:这种对天下苍生的大忧、大悲只是一时的冲动?只是短暂的瞬间吗?他的这种愁苦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如何解读“潦倒新停浊酒杯”?思考:

①诗人为什么要喝酒?——借酒消愁。

②诗人为什么要停止喝酒?——危及生命(肺病)

③猜想:诗人是否停止喝酒?如何解读?哪种表达效果好?不得已停止喝酒——如此愁苦,本想戒酒消愁的,无奈却因为年迈多病不得不戒酒,当然也可能因为穷困万分以致无法喝酒,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没有停止喝酒——必须停酒,但是无法做到,因为悲愤实在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只能通过喝酒来略微地舒缓他的忧愤,这就意味着杜甫,在自己的生命与国家、人民的大义面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国家、人民。由此可见他对天下苍生的忧愁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深沉的、沉重的情感。在自己身处逆境之时,仍然能够有心系天下的气度,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到的,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是何等的豪情、这是何等的伟大。

总结:杜甫具体在悲叹什么?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社会之秋。由悲自然——悲自身——悲天下苍生。

当我们还在感伤杜甫的可怜,对他投以怜悯的目光之时,他却如此的豁达与超脱,超越了自身的苦难,心系着天下苍生的苦难,这是何等的伟大的情怀。小结:没有停止喝酒更能够反应诗人忧愁之深重、沉重。

11.品读完之后写感悟:此时此刻,当我们品读完这首诗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刚才让我们对杜甫心生怜悯之情的那幅图,我们又有了怎样一番新的感悟?请同学们写一写,谈一谈。

教师心得:此时此刻,当我再来看这幅画时,当天高地阔中,再次出现一位满头白发、年老多病、拄着拐杖的老者,独自对抗着咧咧寒风时,我对他突然之间少了一份怜悯,而多了一份敬佩。他看起来似乎不再那么弱小、渺小,而是那么的强大与坚毅,独自在朗朗乾坤之中屹立不倒,只为他有着一颗敢为天下而死的博大的情怀,这是这样的一种豁达、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

三、巩固训练

《秋兴八首》《登高》都是由景入情的杰作,前者首联颔联写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颈联和尾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做到了情景的有机融合。后者首联颔联写秋日登高所见之景,苍凉阔大,颈联尾联写登高感触之情,沉郁悲壮,也做到了情景交融。

我们再来看一首杜甫的诗歌,用本节课你掌的由景入情的方法来解读鉴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沦陷。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思考:请找出这首诗中前两联描写的意象,分析其营造一种什么样的

意境,表达了何种情感。

被攻破的国家、草木丛生荒破的城池、悲怆溅泪的鲜花,离别惊心的孤鸟,营造了一种国破城荒的萧索悲凉意境。表达出诗人亡国之悲,离别之恨,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四.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杜甫诗三首》,完成课后练习。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灯”“灯光”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作者展开联想,逐层深入地剖析事物内涵的写法。

3.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法及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灯”“灯光”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介绍:

1.请学生于课文结束处看到本文写作时间:1942·3

2.你知道此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吗?学生分析这段时期的国内形势。

3.教师补充。

4.学生回忆学过的巴金的作品,简介巴金。

巴金的经历需简介,着重点在于他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勇气与热情,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蕴含的力量。

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形式:学生依次逐段朗读课文。听读者注意读者的情况,并思考如下问题:

要求:

(1)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请用具体词语例证,是什么力量令其感情变化。

(2)全文哪些段落写灯光?

讨论明示:

(1)作者情绪由低落悲观转为乐观高潮。第一段的“窒闷”,尾段的“微笑”,可以显示灯光令其感情变化。

(2)3-12段写灯光。

难点:2段到底有没有写灯光?应该说涉及了灯光,或说暗写侧写灯光,作者对于灯光已感觉到了。“漆黑一片”到“黑色逐渐谈”以至“终于分辨出来了”,这过程变化靠得是灯光,第3段的内容也恰恰是这一结论的注脚。

三、讨论课文结构内容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式在于其线索。本文线索是灯光。引导学生依课文内容总结出本文的内容脉络。

明确:眼前/现实灯光?回忆灯光?联想灯光?眼前/现实灯光

2.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多会从回忆灯光后,便以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剖析挖掘灯的内涵,可是作者却联想三个故事,继续实写灯,目的何在?

导析:

(1)请为三个小故事添加标题,概括其内容。

(2)两个神话故事可否去掉一个?为什么?写第三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联想灯光的目的何在?

明确:

(1)a.哈里希岛的故事:长明灯,盼归之灯,姐姐点灯照亮渔人归途,长夜孤灯。B.爱之光、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事c.友人投江被救

(2)不能去掉。

因为第一个故事中的灯是指路的灯,第二个故事中的灯是精神的灯,灯中蕴含着勇气与希望。二灯光内涵不同,第二个故事中的灯不仅指路,更是精神依托,文意更加深入了。

写第三个故事目的在于显示灯的力量是巨大的。友人投江,心已冷尽,但就是这垂死之人的心竟被灯光照亮,灯光为他带来了人间的温暖和美好的情谊,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信念,灯的内涵在这个故事中进一步被挖掘展示。

(3)联想灯光,作者是借此来剖析挖掘灯的内涵,让人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认识灯的作用,这自然比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来讲灯的内涵更形象,更能开阔人的思维。而且这几个故事很具有代表性,现实与理想,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们对于灯的感情都是一样的,灯的意义更明了了。

四、小结

1.思想内容的小结:

归纳灯包含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2.艺术手法的小结:

象征手法的运用。善于运用联想来感性地揭示文章内涵的写法。

五、作业:

以“灯”为题,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揭示“灯”燃烧自己,造福人类的品质的文章,600字左右

灯(练习测试)

一、给带黑的字注汉语拼音。

①袭击②泥泞③陷入

④捕鱼⑤回溯⑥泅过

⑦溺死⑧绝望⑨归路

二、依拼音写汉字。

(1)è梦(2)zhì闷(3)分biàn

(4)孤jì(5)模hú(6)piāo浮

(7)xùn情(8)海xiá(9)bì竟

(10)诚kěn(11)摇huàng(12)mò生

三、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意的转换

C、表示语意的总括D、表示声音的延长

E、表示声音的中断

1、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2、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3、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4、你是──丁连长!

5、人家在聊天,他却在读书;人家去跳舞,他却去图书馆了;人家看电视,他却写文章──他学习抓得很紧。

6、她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

四、选择对标点符号(问号)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吗?

①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

②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

③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④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

⑤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

A、②与⑥用法相同①与⑤用法相同

B、②与⑥用法不相同①与③用法相同

C、②与⑥用法相同④与⑤用法相同

D、②与⑥用法不相同③与④用法不相同

五、下面标点的打法,哪种是正确的?

A、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

B、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

C、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

D、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

六、选择恰当的量词填入括号。

①一急促的脚步声

②一豆大的灯光

③一长长的路

④一叫喊

⑤一油灯

⑥一确定的回答

⑦一不眠的人

⑧一友人的故事

段盏个阵点些声位

七、为每个句子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填入括号。

1、生疏陌生

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人的家中。

2、飘浮飘流

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3、照彻照亮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4、赶走驱散

光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

八、注明下列各句中红色文字所充当的句子成份。

1、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2、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3、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4、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

九、找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灯》的第二段写放眼望去的视觉变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写出在黑暗中视觉逐渐清楚的过程。

B、《灯》运用象征手法,细腻描述各色灯光,赞扬它给人光和热,给人指路,给人以希望、温暖、力量和胜利,表达了作者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对中国人民的胜利仍然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C、《灯》的第六自然段有一句“我看不出一点分别”,这句话是对前面一句话内容的重复强调。

D、《灯》的结尾有一句“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文中的“山”是一种象征,“山那边”指光明的抗日根据地延安。

十、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入春以来,接连下了

(1)大雪。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是的,这是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雪啊!

我生在北国,从小爱雪。少年熟诵“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鲁迅对北方和江南的雪,作了精细入微的描写:“江南的雪,可以滋润美艳之至了”,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不过我觉得这里写的北方的雪是冬雪。至于北方的春雪,我倒觉得颇有江南雪意呢!旧历正月初三那头(2)春雪不就是这样吗?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阳台栏栅上堆积着厚绒绒一层雪,是那样湿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晴气朗,从我这窗口,可一眼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biézhì的画,好看极了。

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3)春雪。

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但等天暖,我们就要放火烧山、开荒下种。恰恰在这时候,(4)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喜得我奔出窑洞,用zhì热的两jiá,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记不清了,好像是落雪的晚上,其中有这样的意思: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籽,让它早日发芽。我现在还记得那年的春雪,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wānyán蠕动的人影。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快感。

1、依拼音在文中的括号处填写汉字。

2、给下列带黑字注拼音。

①屋脊②渗入③蠕动

④凝望⑤伫立⑥窑洞

⑦幽燕⑧朔方⑨鳞次栉比

3、空格(1)(2)(3)(4)中恰当的词语是。

A、几场一场几场一场

B、几场一场一场几场

C、一场几场几场一场

D、一场几场一场几场

4、给这篇散文选一个恰当的名字。

A、雪中的回忆B、春雪

C、我爱雪D、雪中情

5、作者把眼前的这八十年代的春雪“想象”成,又“联想”起。把两者联系起来描写,就使眼前的雪景的描写不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有了历史的层次和深度,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意义。

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象征的手法,借写灯光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的情感?

(解题思路: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思考。从主观上说,运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强烈,也显得更加含蓄,同时又可增加作品的内涵。从客观来说,作者当时在国统区,因而采用曲笔的手法,是一种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策略,也显示了作者精巧的构思艺术。)

(鲍志伸)

这篇课文用细腻的文笔,含蓄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课文说一说下边几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1、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2、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

3、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

4、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5、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参考答案:

一、①xí②nìng③xiàn④bǔ⑤sù⑥qiú⑦nì⑧jué⑨guī

二、(1)噩(2)窒(3)辨(4)寂(5)糊(6)飘(7)殉(8)峡(9)毕(10)恳(11)晃(12)陌

三、1、A2、A3、B4、E5、C6、D

四、B

五、A

六、①阵②点③段④声⑤盏⑥个⑦些⑧位

七、1、陌生2、飘浮3、照彻4、驱散

八、1、主语2、定语3、补语4、状语

九、D

十、

1、别致炽颊蜿蜒

2、①jǐ②shèn③rú④níng

⑤zhù⑥yáo⑦yān⑧shuò⑨zhì

3、A

4、B

5、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延安时期的春雪

1、这光明、这希望虽然还暂时不能战胜黑暗,可是只要有一线光明,有一点希望,它就可以给黑暗中的人们以鼓舞和温暖,给渴望胜利的人们以勇气和力量。

2、光明和希望使我心中的苦闷消失了,使心灵由空虚而充实,由消沉而振奋。

3、一个人不仅仅依赖粮食活着,还要依赖希望。正是有了希望,人们才能奋发坚强、积极向上。

4、指的是,在黑暗日子里充满了苦闷和彷徨,如果没有光明在前头的鼓舞,我也会消沉下去的。

5、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信灯光不会熄灭,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必定最后胜利。“对着山那边微笑”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7

教学设想

本课拟通过网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一种新型的语文学习模式的探索。探索语文学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语文学习、交互式语文学习,从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同时,努力培养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应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与传统教学也有所不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种: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协作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构建知识的促进者,学习的评价者。

过程

一、研究性学习

(一)导读

1、激发兴趣

《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

2、目的、方法

教师强调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为学生介绍课件的使用方法。

(二)文本阅读

1、想象、对比

学生在阅读好作品时,一般无法克服“一气呵成”的心理,这种阅读热情应该肯定,但同时也有负面影响,重情节、轻思考无疑是突出的现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控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上述毛病,有助于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课件中我有目的的把原文分成四个部分(详情见课件)。学生每读完一部分都要按要求对下文进行“原创”,否则就无法继续下一部分的阅读。

第一部分的问题:如果玛蒂尔德收到参加上层社会的舞会请帖,她会怎么做?

第二部分的问题:如果玛蒂尔德把借来的丢了,她会怎么办?

第三部分的问题:如果玛蒂尔德再次遇见佛来思节夫人,会发生什么事?

第四部分的问题:佛来思节夫人告诉玛蒂尔德夫人是假的,对此你感到惊讶吗?

学生在“求知欲”的激励下,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故事“接龙”。最终通过自己的“原创”(想象作文)与作者原著的对比,来感受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和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这里,学生或多或少的收获完全是通过比较而悟出来的,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满堂灌”。

2、交流、借鉴

阅读完全文后,接着,学生陆续在课件中的留言板上张贴自己对玛蒂尔德夫人的“第一印象”。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隐私”的说话环境,有利于他们畅所欲言。而且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有发言权的局限。这两点提高了学生说话,尤其是说“真话”的积极性。这样,众多的有个性的意见的多元化的撞击,必然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在这时适当的“挑拨离间”,引发意见相左的同学之间的“学术”争论,引导学生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支持自己观点,驳斥别人的观点。 为了让人信服,学生就要学会利用课件中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如果感到课件中提供的材料还不能满足自己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学生可以通过课件中提供的站外链接或搜索引擎进入Internet直接查找相关资料。

教师主要的工作则是引导学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要防止学生在信息流中淹没自己,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借鉴,更要善于创造。

3、协作

教师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主研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件中的留言板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研究的习惯和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中发现的问题,研究的结论,寻找恰当的合作伙伴形成小组,充分交流,利用集体智慧形成更具建设性的观点。

这里的协助还有另一层面的含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高低不平,教师要积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成为教学助手,一起来引导、辅导暂时落后的学生。

(三)拓展阅读

在课件中,我还提供了《简·爱》《玩偶之家》《包法利夫人》《德伯家的苔丝》《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作品的内容简介以及全文阅读的网站链接。目的在于启发学生通过与简·爱、娜拉、爱玛、苔丝和安娜等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从而加深对玛蒂尔德夫人的理解把握。

另外还提供了莫伯桑的其它作品以及契诃夫和欧亨利的主要作品,力求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把握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及短篇小说的写作特点。

二、持续性学习

学生课后可以通过上校园的局域网随时查找所需的材料,随时发表自己的文章。套句时尚的话就是可以“将学习进行到底”。

而教师则要定期到网上去回答学生的问题,去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动态的评价。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8

教学目标:

了解小说主旨。

欣赏、如诗如画的边城风景。

学习重点:

1、小说主旨。

2、如诗如画的边城风景。

学习难点

1、小说怎样表达普通生活中的爱。

2、环境对人物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学习方法

鉴赏、分析、品味

学习过程

一、实例分析

文章中多处写到“唱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情节上的照应。如翠翠梦中听歌,“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作什么?“摘虎耳草,”“选顶大的叶子作伞。”这里就照应了前面祖父为翠翠讲她的父母唱歌相恋的情节。这个情节还与课文最后写的“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傍在祖父身边,闭着眼睛听下去,等到祖父不作声时,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遥相呼应,文章材料似乎由歌声串了起来。

②思想内容的表达。前面写祖父讲翠翠父母的相恋之歌,既写出了湘西男女恋爱的特点,写出了湘西风情,又交待了翠翠的`父母之事,使人解一悬念:为何翠翠依着祖父。又如后面写翠翠爱听不知谁唱的歌,写出了翠翠爱情的萌动,歌声对她的爱情真像催化剂,越唱越浓,越唱越激,越唱越悲。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如兄弟俩为爱情而“决斗”,兄自知唱不赢弟,所以自觉退让,离乡、下驶,于是失足落水。无疑,这里的唱歌唱得故事不断向前发展。

解答文章多处写到唱歌,这样写有三个作用。一是使情节上有照应。文章处处有歌声。二是表达了重要的思想内容,歌声唱出了一个爱情悲剧。三是推动了情节发展,故事在歌声中波澜起伏地推进。

二、基础能力测试

1、下列判断中,有一项是有错误的,请找出来

A、《边城》的主旨是通过一个充满凄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湘西人民淳良的心灵。

B、文章中几次提到“祖父”的可能死亡,这样写,是为后文老人在雷雨夜猝死而作好铺垫,也是“祖父”暗示翠翠要作好思想准备,要她坚强一些。

C、文章中几次提到翠翠的梦境,写她摘虎耳草,是表现她已暗恋傩送,希望听见他的歌,喜欢他歌里的韵味,寄托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D、“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这其中的“柔软”里有一种薄薄的凄凉,有青春的烦恼,有一种对爷爷吹的曲子中暗示的东西的不满。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B、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C、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弛名于川、黔边地。

D、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答案

1、D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9

课文分析:

课文《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教学目标:

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深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想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许多画面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录像,学生观看)。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师:说得真好!一个充满着温情的词语:亲人。老人与海鸥就像——(生接说)亲人一样。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动人的情景,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求使学生感受到这样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同时更是一位特殊的老人,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海鸥身上,这种与海鸥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的情感,在音乐的渲染下更让人动容,也为第二课时,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谊埋下了情感上的伏笔。

二、自渎悟情——感悟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1、师渡:当我们大家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的这份亲情、和谐与幸福之中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出示PPT)生读“没想到过了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2、师:老人在世时曾对人们说过他的愿望:他说当他离开人世时希望能够把他的遗像放大,带到翠清边,让他再看一眼他的“儿女们”,人们完成了他的遗愿,但就在把他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15——19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并与同桌交流。

(1)快速朗读,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部分。

(2)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此刻海鸥的心情吗?

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3.老人把海鸥当作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作亲人,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

4.汇报交流

预设:

A.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大不一样”,提问:海鸥的叫声与姿式与平时会有怎样的“大不一样”?

(2)师:老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知道了,海鸥此时是焦急的、悲伤的,(出示PPT)海鸥们连声呼唤,他们似乎在说什么?

(3)师:同学们,海鸥们一声声热切的呼唤有惊讶,焦急,还有悲伤,谁能把这种感觉朗读出来?

师:我分明看到了一只焦急热切而又悲伤的海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生齐读)

师渡:海鸥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老人却始终一动不动,海鸥们终于明白:老人已经永远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于是,在翠湖边上,它们为老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感人的葬礼。哪些地方能够体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亲人般的`深情呢?。

B.“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2)如学生说到“瞻仰”,理解瞻仰的意思。瞻仰指恭敬的看,一般指对伟人的尊敬,老人是伟人吗?(学生讨论汇报)

(3)你能读出海鸥对老人这种亲人般的温情,还有对伟人的尊敬与爱戴吗?(指名读)

C.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师:你体会了什么?(生发表意见)

(2)师;好,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现在你就是一只海鸥,把你最好的祁祷与祝福送给老人吧!(生闭上眼睛祁祷)

师:睁开你们的双眼,把这份守灵时诚挚的感情读出来。(生有感情地齐读)

(3)师: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竟成了诀别了。同学们你们读16自然段描写海鸥的句子,老师读描写老人的句子。

师:同学们很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交流。

D.“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师:这一段都值得大家好好体会,出示PPT:谁有信心读一读这一段。

请一生读。

(2)师范读,把“扑”字读成“飞”字,引导学生讨论行不行?(学生讨论汇报)

(3)师:看来,这两“扑”含义很深,情意更重,写作时,用词要反复推敲,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感动了,这里面的焦急、悲伤依依不舍是多浓的一份情感,生死都愿意相随。一只只海鸥扑过来,形成了一道(生接)白色旋涡。

师:这是一场怎样惊心动魄,让人为之动容的葬礼,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这段,读出海鸥们一片深情。

生自由读,再请两生到三生个体读,请生评价。

师:读得真好,今天,老师把当时两张真实的照片带来了,(一张是排队瞻仰守灵时的照片,一张是海鸥“扑”过去的照片)出示PPT,师配悲伤小提琴曲《离开你的那一天》沉重解说:海鸥们站成两行,他们一动不动为老人守灵,在心里轻轻地呼唤着:“老人,生前你没有儿女,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女,让我们为你守灵,为你祁祷吧!老人的遗像不得不搬走了,海鸥们不顾一切的扑过来,大声鸣叫:不,不要搬走这张照片,让我们再看我们的亲人一眼,给他鞠个躬吧!”同学们,拿起你的书,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第16、17自然段。(生深情齐读)

5.同学们用心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的意想不到?(生汇报)

师:正因为老人生前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所以才会有海鸥意想不到的举动。(板书)看着这样悲壮的场面,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老人精心喂鸟的情景(出示喂鸟画面)回读: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谁知道节奏与什么有关?

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

生:老人喂海鸥的节奏也是时而快时而慢的。

师:那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师:多由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指名读)

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

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生: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什么?

师:除了海鸥的声音你还能听到什么?

师:你们又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能不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先自己练练。谁想读:(指名读)

师:十年来,每逢冬季来临,老人风雨无阻,,像照顾儿女一样,与海鸥相依相随,共同谱写着这首美妙的歌—学生读(变换成的诗,配以《致爱丽丝》音乐)?

过渡:多美妙的一支歌呀!可如今却变成一首悲情的哀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教学中我会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告别时的场面,来引导学生体会海鸥为什么为老人守灵,理解文中为什么用“扑”而不用“飞”。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三、想象写话——深入品味老人与海鸥至死不渝的亲情

1、师渡:是啊,老人的心里归牵挂的还是海鸥,海鸥们对老人也是依依不舍,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向彼此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完成这个心愿吧!

生想象写话:

(1)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经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堂里的亲人——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与“儿女们”海鸥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2、生写,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

四、拓展升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1、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出示PPT),师解说:老人依旧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么和谐的场面!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人,让我们用最神圣的队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

2、师: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颂读,用心灵倾听,用心体验,用心灵表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新的课堂,开始新的探索。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0

教学目的:

阅读目标: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情意目标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

点拨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多媒体设计:

1、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2、尽量争取播放有关介绍达尔文的影视录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1、导语设计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2、解题

板书课题

关于“导言”

导言,又叫绪论。学术论著的开头部分,一般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

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达尔文(1809—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出身于英国一位名医家庭,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年至18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见格尔号环球航行。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化论引导人们深入地研究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其规律,为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近百年来,分生物学修正、丰富、完善了它。但是,达尔文奠定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仍然是人类认识生物进化的基石。进化论“物竞天择”“生存竞争”的观点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反对封建迷信,为争取生存而斗争,为更好发展而努力。

3、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2)画出文中结论性语句;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学生相互交流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4)请一两位同(5)学回答。

(6)教师明确并板书

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7)请一学生说出其所画的关键句,而(8)后集体加以确认。

明确:关键句是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地旨趣,标示文章地思路,显示文章结构地特点。其类型有:

a、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语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地特征或揭示主要事理的语句如第一段末句第二段末句第四段首句。

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如第四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的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第五段首句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第七段末句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进化学说地基本观点。

c、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脉络层次如:4段、6段、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9)如何筛选关键句?

明确: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欣赏品味思考:

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性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找出能体现这种精神和魅力的文字。

明确:第一段,从“返航“(18年)到(1859年),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的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对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20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2段“华莱斯先生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结合注释4,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的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者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逊的精神。

第4段“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现作者决不轻率的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5段“这类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7段“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地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地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地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地语言概括并板书。

(1)长期考察

(2)实事求是

谦逊审慎

(4)决不(5)轻率

(6)亲身实践

(7)不(8)避缺陷

(9)毫不(10)动摇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这堂课,不仅了解了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而且通过作者说明性导言地阅读,学会了如何发现关键语句,懂得了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对理解文章地作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地阅读实践。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琐忆〉中鲁迅曾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怎样理解这句话?请加以思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片段。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强化诵读,加强积累,背诵精彩章节。

⑵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⑶欣赏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欣赏人物对话和人物形象。

2、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重点、难点】

理解字词,疏通诗句,理清本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把握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解决办法】

1、诵读理解,疏通诗句。

2、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

3、通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本诗的主旨。

4、按要求背诵7节诗。

【学生活动】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理解,疏通诗句,把握情节发展的线索。

2、第二课时,设置讨论题,分析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把握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首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诗歌,题目叫《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二、诵读感知

诵读: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三、疏通、理解

借助注释、字典等疏通诗句。

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1、堪:承受得了。(不堪一击)

2、徒:白白地,空地。(徒有虚名)

3、可怜:可爱。(楚楚可怜)

4、纷纭:凌乱。(头绪纷纭,众说纷纭)

5、葳蕤(wēi ruí):繁盛的样子。(树木葳蕤)

6、纤纤(xiān):形容细长。(十指纤纤)

7、念:记挂。(念念不忘)

8、却:退出来。(望而却步)

9、区区:愚拙(何乃太区区);真情挚意(感君区区怀)。现在多指数量少或人事的重要。(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10、依依:恋恋不舍。(依依惜别)

11、窈窕(yǎo tiǎo):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令:美好;敬辞。(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13、谢:A辞别;B告诉;C道歉;D感谢;E推辞,F衰亡,凋落(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谢家事夫婿)

14、相(xiāng):A互相;B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及时相遣归,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5、见:A看见,会见,拜见;B同“现”;C表示被动,被,受;D副词,放在动词前指动作对象。(相见常日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府吏见叮咛)。

16、怅( chàng)然:失意,不如意。(怅然若失,怅然而返)

17、否(pǐ )泰:坏运气,好运气。(否极泰来)

18、要(yāo):邀。(要功,要买)

19、络绎:接连不断。(络绎不绝)

20、赍(jī):赠送。(赍赏)

21、踯躅(zhí zhú):缓缓地走或徘徊。(踯躅歧路)

22、迎:A迎接;B迎娶;C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还必相迎取。明日来迎汝。不足迎后人)

23、零:落下,凋落。(零泪应声落,泣涕零如雨)(枯叶凋零)

订正文中注释:

“便言多令才”中的“便”应读(pián),不读(biàn)。

四、把握情节发展与结构

全诗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按情节发展,可分为5个部分:

1、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2、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这部分写三项内容。

⑴从“府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还抱着重新团聚的幻想。

⑵从“新妇谓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的个性、神态和动作,显出她坚决、镇静,忍住内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

⑶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3、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⑴母亲开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⑴但是,哥哥坚决不答应。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⑴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4、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5、结尾(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五、总结、扩展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可见它又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乐府诗起于汉武帝时,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人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府。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由于乐府诗是来源于各地的歌谣,而这些歌谣又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如《孔雀东南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父母不应干涉儿女的婚事。又如《陌上桑》写罗敷严辞拒绝太守的调戏,就反映了官占民女为妾的事实。可见,汉乐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如本诗取自真人真事,叙述描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符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表现了仲卿夫妇争取婚姻自由的不可战胜的意志,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赏析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就是反面形象如焦母和刘兄的塑造也各有特色,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得力于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二、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人物语言(主要是对话),分析人物性格──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善良温顺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槌床便大怒”了。后来,不得已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可以看到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沈德潜对这几句诗的评语说:“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三、欣赏铺陈排比的艺术手法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横的铺陈如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可引导学生比较《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的铺陈排比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四、欣赏起兴和尾声

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诗歌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像。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五、背诵精彩诗段,并鉴赏诗作内容

“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这一段始写兰芝的美丽,“要若流纨素”,“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中叙告别阿母、小姑,又那样谦逊,通情达理;终写夫妻的恋情和誓言,语深情切。夫妻恩爱。品格高尚,却被粗暴拆散,令人同情、愤慨。

“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府吏闻变,夫妻重逢,只能“嗟叹使心伤”。仲卿埋怨,誓“向黄泉”。兰芝深知“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只得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一对恩爱夫妻在高压下无法反抗,恋情浓烈,又异常冷静,决然相约“黄泉下相见”,表现了相知的忠贞和无奈的抗争,实是令人血气俱动的人生悲剧。

六、总结、扩展

本诗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内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两悉际。作者否定了一切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后无沦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听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课后阅读乐府民歌《上邪》、《江南》、《陌上桑》、《木兰辞》,比较体会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2

一、激趣猜谜

同学们,我们来猜两个迷,请看大屏幕:

(1)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这人是谁?

(2“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手举金棒,声响如钟,金棒身毛随心应变,刀枪斧剑无法伤身。”

这是谁,根据是什么?

探讨: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孙悟空!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就猜得中呢?关健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人物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就不同。

二、导入新课

由刚才的两个人物描写片段可以看到,刻画人物个性特征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今天来看的一篇文章也是这一方面的范例。当代散文把大家之一的汪曾祺的文章《金岳霖先生》,就让我们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

出示金岳霖和汪曾祺简介: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一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出示幻灯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然后找出来?

明确(出示幻灯: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板书 )

2、那么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组讨论下面5个问题:请看大屏幕

1、金先生有何奇特的外貌?

2、金先生有何奇特的行为举止?

3、金先生有何独特的教学风格?

4、金先生与学生对逻辑学专业的见解有何不同?

5、金先生的业余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讨论后明确:

① 奇特的外貌——样子有点怪。

讲课时戴帽,帽沿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②奇特的行为举止——不拘小节、童心未泯。

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说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6独特的教学风格——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④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觉得好玩

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又缺乏变通,不给学术沙龙东道主的面子。

⑤对生活独特的热爱——有赤子之心

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在平板三轮车上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3、文章除了表现金先生的有趣之外,还表现他的什么美好特征?

学生讨论后明确,板书:重情:悼国达死,祝徽因寿。

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女同学们齐读第12段,男同学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明确:“谁也不会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出示幻灯:金岳霖是一个真诚、直率、天真、有学问、热爱生活的人,从他独特的个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散发出来的那让人心驰神往的人性的光辉。作者就是通过人物独特的个性刻画人物形象,使这样一个学者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的。

出示幻灯:伟大的品格在琐细的小事上得以体现,板书:细节

四、思考探究:

1、学生自由讨论,出示幻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写活一个人物?

归纳: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板书)

师:细节描写可以是对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背影》,当中这样写道————所有的这些描写又来源于平常认真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同学们要记住: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

五、写作延伸:

看来大家通过学习,不但认识了一位可爱的老头子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写作的技巧。接下来大家也来写一段200字左右人物描写片段,记本班级的一位老师或同学。写好以后我们可以不说出被写者的姓名,我们同学别的同学猜猜写的是谁。(写完后点评)

六、结束课文:

文章通过对金岳霖先生几个细节的正面描写及通过其他几个人物衬托的侧面描写,表现了作为一代大学者的金岳霖先生有趣、直率、真诚、爱学生、朴实、为人天真、热爱生活、又满腹经纶的独特之处。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也领略到汪曾祺把人描绘得鲜活生动的功力。而这一切源自于汪曾祺先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这个细节怎么去设计?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

七、课后作业:

仿照本文将刚才各自的人物描写片段拓展成800字左右的习作,要求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特征。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

⑵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位记者采访金岳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曾祺听后立马反驳:“古有秦少游,今有双黄蛋,我汪曾祺还要排在后面呢。”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解题

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明确:写人文章,并且作者对主人公十分尊敬。(金先生是作者选修课的教师。)

四、人物介绍

金岳霖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五、简要介绍西南联合大学(多媒体展示图片)

六、课文分析

1、思考:作者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个性?

明确:有趣。

2、问题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里呢?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

3、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配合归纳明确:

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

1、奇特的外貌:帽子、姿态、眼镜、衣着。

2、奇特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

林徽因死后,他还给她过生日;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不再风趣幽默。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介绍金岳霖与梁思成以及林徽因之间的友谊,从中体会金岳霖的重情一面。

(多媒体展示三人合照。)

概括金岳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金岳霖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口头作文训练:请你把有趣的老师描绘出来,注意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点。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后请代表发言,学生猜。)

小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

七、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师或同学写一写。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4

一、教学设计思想

1.本单元主题是“成长如蜕”,关注成长中的心理与情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几篇小说,理解其主题,把握其人物思想感情,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铸剑》篇幅虽长,但情节简单,教学时重点分析少年眉间尺的性格变化。

2.传授学习方法,诱导学生自我质疑解惑,积极激活学生思维。以文后“相关链接”为实践引导,启发学生对作品主题进行多角度思考与解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习惯。要求学生评价文中人物,明确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借助媒体重现小说情节氛围。学后,安排探究性写作实践。

4.安排两课时。

二、教学目的

1.理解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展示出的性格。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理解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梳理情节,理解眉间尺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性格的变化以及黑色人的性格特征。

2.比较眉间尺和黑色人的性格。

教学难点:

黑色人身上“复仇”精神的理解。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本文最初发表于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原题为“眉间尺”。后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时改题为“铸剑”。在这篇小说中,鲁迅沿用了中国古代有关眉间尺的故事框架,赋予了它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使之成为鲁迅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梳理小说情节。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学生简述故事梗概。

(2)学生评价并补正。

(3)浏览课文,明确情节:

开端:戏鼠明仇,铸剑丢头。

发展:寻仇遇阻,复仇献头。

高潮、结局:智取王命,鼎中啮头。

尾声:三首俱葬,臣民祭头。

过渡:由小说三要素知识转入人物形象分析。

2.眉间尺形象分析(重点突破)

(1)思考:请从文中找出刻画眉间尺性格的内容,并说说眉间尺有什么性格?

(2)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分析。

(3)学生各抒己见。

(4)明确:

①他优柔寡断、怯懦脆弱。 (从他“与老鼠的戏斗”可以看出。)

②他有强烈的复仇思想。(复仇炽烈)

(当他听到“母亲的埋怨”和“父亲被杀”事实后,他“毛骨悚然”,“全身烧着猛火”、“毛发闪火星,拳捏得格格响”。这是他性格的第一次重大转变--决定复仇。)

③他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能力有限。

(杀王行为莽撞;干瘪脸纠缠,手足无措)

④他成长迅速,抉择果敢。

(他正确地选择黑色人帮他复仇,毅然交出自己的头和剑。这是他性格的第二次转变,表明他已经趋于成熟。)

3.黑色人形象分析

(1)学生从文中找出刻画黑色人的内容,并说说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2)学生浏览课文,讨论、分析、表述见解。

(3)根据学生表述情况,教师选择性提问:

①黑色人帮眉间尺复仇的出发点是什么?(难点突破)

②哪些内容可以看出黑色人富有斗争经验?

③黑色人“杀王--自刎--直奔咬王--王死沉底”之行为,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4)明确:

①纯粹“复仇”,不图“回报”,体现出一种“原侠精神”。(锄强扶弱)

②阻止眉间尺莽撞刺王;携眉间尺的头和剑进入王宫;要王近观眉间尺的头在鼎中游动,伺机杀王。(舍生取义)

③与敌斗争坚决、彻底。

4.眉间尺与黑色人性格比较(重点突破)

(1)学生表述意见。

(2)明确:眉间尺--涉世不深、怯懦脆弱,不知世道险恶和敌人残忍。

黑色人--富有经验、斗争坚决、彻底;锄强扶弱,舍生取义。

7.小结:(略)

8.作业:

①情感、价值观体现:你最欣赏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文中主人公是谁?

②学以致用:联系自身,16岁的你能干什么?孝敬父母,独立生活做到了吗?如何处理同学间产生的矛盾?

③知识拓展:比较鲁迅小说《药》《阿Q正传》中的“看客”形象与本文中第二、四节所写的“看客”有哪些相同之处。

附《铸剑》板书设计:

铸剑

鲁迅

铸剑情节:丢头--献头--啮头--祭头

人物形象:

眉间尺:优柔寡断、复仇炽烈、能力有限、成长迅速

黑色人:锄强扶弱、舍生取义、斗争彻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讨论、分析文章主题。

2.分析、品味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分析文章主题

1.思考:课文的“相关链接”(73页)一、二,是著名文学评论家袁良骏、严家炎关于课文主题的'针锋相对的评论,链接的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对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读,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请问: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如果这两种你都不认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2.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材料。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除“链接一、二”观点外,可能有学生认为本文是神话或传说,表现了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

4.主题小结:

链接一:《铸剑》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复仇”精神。从《铸剑》的写作背景角度立论。

链接二:《铸剑》是一篇武侠小说,体现出一种原侠精神。从《铸剑》中黑衣人的行为表现角度立论。

同学们可各抒己见,因角度不同,结论可能不同,要求能自圆其说即可。

二、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

1.思考:下面几段话各自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何艺术效果?

①他看见他的母亲坐在灰白色的月影中……忽然腾沸。

②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

③(黑色人)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不言语……

④“……向鼎边一摸,然而浑身一抖,立刻缩了回来,伸出两个指头,放在嘴边吹过不住。”

⑤“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

2.学生答疑。

3.明确:

①心理描写。表现眉间尺对母亲的复杂心态,既有愧疚,又有为父报仇的激动。

②动作描写。表现眉间尺行为果敢、壮烈,完全摆脱了优柔寡断的性格。

③外貌、神情描写。表现黑色人的坚毅、冷酷、严峻。

④细节描写募嵋恪⒗淇帷⒀暇?br>

④细节描写。对老臣惊慌丑态的辛辣讽刺。

⑤强烈讽刺。揭露国民无聊、愚昧、麻木的劣根性,引起“疗救者注意”。

4.学生对课文的其他人物描写内容畅谈看法。

5.小结:(略)

三、练习巩固

1.鲁迅在黑色人身上寄托了怎样的人格思想?

2.探究性写作实践:以课文为蓝本编写话剧,要求突出眉间尺的性格。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几个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处。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后面怎样,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口皇〕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

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马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

……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车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

……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代析,在朗读中体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

3、深刻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典故”这一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们来齐背一遍。

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诵读”也是赏析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声读一遍。

2、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1)、佛(bì误读为fú)狸祠下。

(2)、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

3、教师范读一遍。

三、课文研读

学生再读一遍,体味豪放风格并思考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典很多)

找典故。

1、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典故呢?

我们来看标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才是题目,大家知道,词往往用它开头的第一句话作题目。看题目《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在什么地点做些什么?京口北固亭,怀古

2、学生再默读一遍。结合课后注释,看作者都怀想了哪些古(典故)?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寻找典故,我并没有笼统地提问“词中引用了哪几个典故”,而是把它细化成以下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1、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4、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

3、老师再做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明确: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2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6

教学目标

1.了解辞赋的特点,了解文中陶渊明所述之志。

2.背诵全文。

3.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 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鉴赏本文感情真挚、用语朴素、用典自然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属于辞赋,宜抓住辞赋押韵的特点,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指导诵读中引导学生鉴赏课文。

2.点拨教学法。以文中表现陶渊明思想志趣的语句为重点进行点拨教学。

3.探究拓展法。提倡学生进行浅近的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小题目,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探究未知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单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意。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通过韵脚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点评句子,以求更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在16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他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束的品格。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渴望有所作为,但生逢乱世,又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再加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所以几仕几隐,在41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

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示范朗读。

朗读常规指导:本文属“辞”体,多为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以六字句为主,按三拍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另外还应注意语调、语气。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隔开的层次和段落,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学生朗读。

明确:第1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为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2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衡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ɑ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闲适恬淡,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3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

第4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梳理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学生根据思路提示及韵脚,尝试背诵。

五、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情”的表达需要,有感情地朗读

提示:第1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2、3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有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谧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4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应读得旷达、悠然。

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进行揣摩,以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志。

(1)归去来兮!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5)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1)归去:字面意思是返故里回家乡;从感情看又有对官场的排拒感,“世与我而相违”说的就是同世俗对立;从述志的角度认识“归去”,陶渊明是在确立自己的精神归属,同官场的格格不入终于使他彻底明白自己是属于自然的。(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更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3)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4)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仕宦和辞官情形的写照。“无心”不是开脱而是反省和自责。“倦飞”当然不是生理而是心理,一个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要用多大力气才能抵御官场的玷污啊,他安能不倦!(5)前一句表白动摇了陶渊明为谋生而做官的说法,后一句表明年轻时的理想在现实中遭到了重击。陶渊明深感出仕一无所获,而生命却已耗损,尽管田园生活可以给他安慰,但是面对残生,他不可能不忧伤。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结合第2、3段内容,通过联想、想象,写一段文字描绘陶渊明这位隐逸诗人的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突破难点,理解述志中流露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探究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示范背诵,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二、本文在艺术手法方面有何特点?试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鉴赏心理作简单分析 ,学生思考,领悟。

教师点拨:从语言、情感、用典、托物言志等方面分析即可。

谈到《归去来兮辞》的风格,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深入探究。

提问:请从“淡远”与“闲适”,“疏放”与“旷达”,“拙朴”与“清新”这三组词语中选择最适合于本文风格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同学各抒己见,教师稍作点拨:选“淡远”“疏放”“拙朴”最为贴切。

“淡远”同“闲适”相近,都表现一种闲散、恬逸的意境。然而“淡远”比“闲适”纯净,其根源在于诗人淡泊、恬逸的情志,清静无为,乐天安命,不汲汲于利禄,不营求于荣华,以无牵无挂、与世无争的眼光去静观默察世相人生;而“闲适”偏重于表现在朝官绅志得意满时的闲情,常笼上一层故作骄矜、雍容华贵的气派。

“疏放”同“旷达”相近,都包含豁达开脱的人生哲学和追求闲逸、安宁的自娱意识。“疏放”是采取超尘脱俗、安分守拙的方式,在宁静淡泊中,忘却人世的烦恼,在大自然里寻找心灵的避风港;“旷达”往往以自我解嘲、及时行乐的方式来摆脱当时的苦闷,往往带有某种悲凉慷慨无可奈何的色彩。

“拙朴”与“清新”不同,“清新”更多体现在一种语言文字的追求与雕琢中;“拙朴”大多如口语不经意流出,自然真切,是诗人心胸的真实展示。

三、难点突破

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含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既然有“大济苍生”的抱负,那为什么不正视现实,去扭转乾坤,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呢?有的学生认为正是有悲观思想的流露,才让我们觉得诗人的真实情怀,一味写田园生活的优美恬淡给人一种做作的虚假姿态,陶渊明依他的本性是不会做秀的。有的学生认为文中除了“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外,还有“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等句,表明诗人归隐田园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苦难的加剧,诗人始终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明确: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陶渊明在逃避,他秉承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是消极的。其实,看一个人生活得是否积极,关键看他有没有理想。陶渊明的弃职归田,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所以断不能说他意志消沉,消极处世。文中“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充实,虽然物资匮乏,但精神却是充实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多么洒脱,多么富于诗意的生活啊。可以说,陶渊明辞官归田,是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明确: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独自悲伤呢?)

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2.“之、以、兮、而、来”五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学生在文中找出例句,分析。

明确: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如“归去来兮”“大风起兮云飞扬”。

来:虚词,无义,如“归去来兮”;有时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如《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

3.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请找出来加以解释。

明确:眄庭柯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

乐琴书以消忧(名词动用,抚琴,读书)

或棹孤舟(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

善万物之得时(用作动词,认为好,羡慕)

4.判断下面三句话的句式特征。

A.寓形宇内复几时?

B.将有事于西畴。

C.复驾言兮焉求?

明确:A.省略句,“宇”前省略介词“于”;B.介宾结构后置;C.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5.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有4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

明确:

六、课堂小结

本文语言朴素,音节谐美,犹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纯真可亲,同学们都不禁陶醉其中。我们应感谢陶渊明,是他用性灵,用良知为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世界里建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为我们营造了平淡自然的艺术境地。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作为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作为时代尘嚣中用尊严扛起的一面旗帜。

七、布置作业

1.课文第二段写陶渊明乘船回家,请想象站在船头的陶渊明是个怎样的形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呢?就此写一个片断。

2.温馨的家庭是陶渊明归隐的保证,一个家庭中少不了女主人的支持,请从陶渊明的描写中推测他妻子的形象,并写一段文字描述她。

3.假如陶渊明生活在改革开放、人尽其才的当代社会,他除了吟诗作赋、躬耕农田外,最适合参与哪一项经济活动?

参考答案:

1.示例:飘荡前行的一叶扁舟上,站着从彭泽弃官归家的诗人陶渊明。骀荡的江风吹得他衣袂飘拂,俨然仙人一般——笼中的鸟儿此时终于重返自然了。他的快乐又有谁能体会呢?人生至美是心灵的自由与悠然,在那个并不富足的田园里,他欣然开怀,洒脱自在。其实,田园处处可寻,千载难觅的是那快乐而满足的心境。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7

[教学目标]

背诵课文和探究陶渊明的思想情感和辞赋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再创作为课本剧。

难点:忠实于原作品。

[教学过程]

学生接触过陶渊明的一些诗文,对陶渊明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有一定的感性积累。并且高一、高二通过戏剧单元的学习,对剧本背景、台词、情节冲突等戏剧元素也有一定了解。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的今天,相信每个班级都"潜伏"着有表演才华的同学。因此,表演"课本剧"的设计。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表演设计,要依据课文教学的内容,突出诵读和领悟理解的目标要求,淡化情节冲突的环节,不搞无聊的"噱头"。重点在通过表演,提高诵读的能力和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

表演设计,突出两点:

1.符合《归去来兮辞》的情境氛围和人物情感特征。

2.台词或独白,尽可能诵读原文。

一、播出多媒体短片,强化视觉感染和朗读示范

教师范读,背诵。

明确:"课本剧"的编排表演要求。

指导:强调诵读的要求和方法。

诵读,是学习古典诗文的重要手段途径,也是文化积累的必要手段之一。

《归去来兮辞》的诵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出节奏

本辞多用四六偶句,平仄有致,读来顿挫抑扬,琅琅上口。

六字句和少量七字、五字句,要读三拍,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既/自以/心为形役;富贵/非/吾愿。

三字、四字句要读作整句,末字音节适当延长,如:归去来兮--,已矣乎--

2.读出层次

《归去来兮辞》四段60字,每四句为一节,每节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

如第一段可分三层,每层四句:

第一层:运用反问句式抒发归田的急切心情。

第二层:表现误落尘世顿悟后的追悔和喜悦。

第三层:叙述水陆兼程辞官回归田园的愉悦。

诵读时,每一节结尾可稍作停顿。这样,全篇层次清晰可辨,音节也铿锵有力,错落有致。

3.读出情怀

陶渊明人格坦荡,质朴率真,毫不雕饰掩遮。守志归隐、厌恶仕途,挚爱田园的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陈事历历在目,抒情淋漓尽致。其为人、其心志、其境遇、其人格,皆可鞠礼,感染后人,这也是《归去来兮辞》被千古传诵的根本原因。诵读时,要由人及诗,由诗人情,由情动心,表达对陶渊明这位古代圣贤的崇敬仰慕。

二、表演

要求强调"课本剧"的表演是对教材的再创造,要拓宽思路,不在形式的"热闹"上玩"噱头"。通过诵读和表演,品味涵咏陶渊明辞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具体安排:

1.设主持一人,主角一人,其他角色若干人。

2.按课文段落层次编排场景情节。

3.配乐诵读。

4.归耕田园等情节,设计虚拟动作来象征。

5.教师和同学共同参与,担任角色。

评价和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相通的。对"课本剧"的评价,应从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对作品人物刻骨铭心的理解和个性素质的熏陶几方面着手。

如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这一课,能通过学生的自我参与,在学生课后生活中,留下些许"美"的痕迹,那么,这节课的设计,就有其真实的价值了。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8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设计说明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辅助手段

幻灯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三、研习课文

(一)、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

幻灯片1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二)、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幻灯片2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

(三)、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四)、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

幻灯片3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

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有陶潜的诗为证:

幻灯片4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一)、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随笔。

2024年关于高一语文教案范本篇1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辞的基本知识、诵读要点;学习和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

2、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3、领会诗人反对独裁统治,维护自身尊严,进行独立思考,保持独立人格的人生追求与人生境界。

4、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持独立人格的品质;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加强朗诵,教师点拨,理解文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教师示范朗诵,点拨朗诵方法,学生练习朗诵,在朗诵中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2、难点:

通过深入的讨论,领会诗人的追求、志向和人生境界。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加强朗诵,教师点拨,理解文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教师示范朗诵,点拨朗诵方法,学生练习朗诵,在朗诵中提出问题、互动解决;

2、自读法。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3、讨论法。结合淘渊明其人其文,引导学生讨论辞官归隐的价值意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4分钟)

学生集体背诵《饮酒·结庐在人境》,导入新课。

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提问:这首诗表达了淘渊明怎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讲授:结庐在人镜又怎么会无车马之喧闹呢?“心远地自偏”,心远离尘嚣、淡薄名利,即使是喧闹的人镜,这地方也就是“偏远”的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副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是一副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的图景。“悠然”二字写出了淘渊明对归隐生活的喜爱、自得、自足、自满之情。“此中有真意”,“此中”就什么而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有什么真意?山间夕阳西下,景色更“佳”,飞鸟结伴还家,隐居之所如此宁静诗人心境如此自得,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自满之情。

诗歌表达了淘渊明淡薄名利、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独立人格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淘渊明的归隐倾向,历来被文人所称道。对于这一点,人们为什么津津乐道呢?辞官归隐的价值究竟何在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他直述归隐原委的一首辞《归去来兮辞》,来讨论一下淘渊明归隐的原因和归隐留给我们的价值。(板书课题和作者)

2、教师示范朗读,进行诵读指导。(10分钟)

教师在背景音乐下示范朗诵,然后进行诵读指导。

辞:一看到辞,我们就想起了上学期学过的《离骚》。辞,也叫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这里我们讲一下辞的节拍问题。

和诗比较起来,辞的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韵文,与诗比较接近。

辞,大体上四句为一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兮”不包括在六字以内,往往置于句末。虚词往往用在句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

比如:第一段后四句,构成一个小节,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前后两句分别是一组,都是六字句。按照三拍一句的规律,应该朗读为: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四字句一般读成两拍。如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还应注意句子的语气问题,疑问句一般要读成升调,感叹句一般读成降调。

3、根据四句一节的规律,划分段落和层次,概括每段每层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互动完成。(6分钟)

活动的具体方法:学生先浏览全文,概括段落。然后一段一段朗诵,再按四句一节的规律划分层次、概括内容。逐层逐段背诵。(18分钟)

返家之乐愉悦恬静的生活日常生活出游经历。

    74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