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梦荧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关于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口语交际──"未来的…。"

⑵习作──想象作文。

⑶学习"我的发现"。

⑷积累名言。

⑸了解科技新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⑴在交际写作中训练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⑵在积累、了解中扩大语言能力,了解有关科技方面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口语交际与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科幻)、范文、幻灯片等。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

口语交际。

目标

通过交际训练学生想象与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

课件(有关科幻)。

过程

一、播放科幻课件

1、仔细看,讲讲哪些产品十分先进。

2、师:这就是未来的产品,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想象训练:口语交际──"未来的…"。

二、交流

大家畅所欲言:讲讲自己对未来的'什么最感兴趣?

1、学生自由讲:

A生说:我想设计一套衣服,人们穿在身上感觉到冬暖夏凉。

B生说:在21世纪我想研制一种药品使病人吃后起死回生。

C生说:我想设计一种无人架驶汽车在遇到危险时能自动避开。

2、教师针对学生发言给予归纳:

同学们的想象非常神奇,很好!下面还有很多奇思妙想有待于我们大家去探究、去讨论,教案《《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三、分组进行交流,补充

四、各小组选派一人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1、台上表达:

可以边画边讲,也可以边讲边演示。

2、台下提问:

以交通为例:

汽车:

⑴如何能让汽车在水里行走?

⑵如何肥让汽车自动避开危险?

⑶如何变小?

3、台上回答:

台下可以补充说明。

五、讨论

六、评一评谁最讲的最好

七、作业

请你设计未来的食品拥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内容

习作。

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能力。

过程

一、导入

1、师: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展开了想象,讲述了未来的先进衣服、药品、汽车、食品…

2、师: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科幻习作,未来的…

二、回忆口语交际内容

目标锁定一种产品进行具体指导:

1、未来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⑴四季服特点:

四季皆穿,冬暖夏凉。

⑵环保服特点:

具有自洁能。

⑶治疗服特点:

拥有按摩功能,防治疾病。

2、未来服有什么结构?

3、未来服给人们带来什么便利?

三、根据内容各自命题

抽1~4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作文题目,并指出作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准备按什么顺序进行习作?

四、分小组进行交流

互相启发。

五、学生分头写作,教师相机指导

第三课时

内容

修改作文。

目标

培养学生能按习作的要求进行修改作文。

准备

范文。

过程

一、复习导入

你们的作文写完了吗?谁能说一说自己习作的题目及习作的内容?

二、出示范文

学生对照范文自评自改。

三、分小组交流,每组推选一个最佳作品在台上交流产

1、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

2、每组推选一名在台上念。

3、评比:

抽学生说一说所念的文章中,你认为好的地方与不足地方,对不足的地方应该怎样修改。

4、对照佳品习作再一次自我修改。

四、作业

抄写作文

第四课时

内容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宽带网。

目标

1、学习纠正错别字。

2、积累名言,了解科学知识。

教具

幻灯片。

过程

一、导入

学习"我的发现":

1、出示幻灯片:

百衣百顺、默默无蚊、有杯无患、骑乐无穷。

2、想一想以上是什么广告?

服装蚊香磁化杯摩托车。

3、找一找这些成语中的错别字(故意用错):

衣──依蚊──闻杯──备骑──其

4、再从生活中找几例进行练习。

二、积累名言

1、出示名言:

指导朗读。

2、说一说你读懂了哪一句?说给大家听。

3、讲一讲这些名言都应用在什么方面?

三、了解科学知识

1、自由读一读"宽带网"。

2、说一说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互相交流:

讲一讲面对科技腾飞的日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四、作业

记背名言。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交流自身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空虚。

2、写一写自身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相互的优点,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时布置】

4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身喜欢的动物吗 ?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一起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要求:

⑴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⑵ 表达真情实感。

⑶ 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1、汇报提示:

⑴ 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扮演,进行发言。

⑵ 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2、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同学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身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资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同学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精彩回放

1、回忆自身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

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四、习作与评议

1、同学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同学习作片段:

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身的习作,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和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六、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观赏评议。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

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⑴ 自主发现。

⑵ 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身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

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

成语接龙。

5、竞赛: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 )一毛 对( )弹琴 如( )得水 ( )死狐悲

杯弓( )影 ( )毛蒜皮 ( )立鸡群 指( )为马

为( )作伥 车水( )龙 万( )更新 门可罗( )

( )( )点水 顺手牵( ) 哀( )遍野 抱头( )窜

三、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有趣的汉字、词语超市、写字板、阅读欣赏

教学程序:

一、有趣的汉字:了解汉字的一字多音。

1、学生读一读各组词,注意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

2、查找工具书,了解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积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读一读与“勇气与正义”有关的成语。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

三、写字板。

1、学生发现写字板中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写的时候应该重点留意的笔画。

2、学生汇报发现所得。

3、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四、阅读欣赏:《儿童和平条约》。

1、学生自学短文,了解短文的内容。

2、学生通过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难字词的意思。

3、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4、写一写自己最深的感触。

5、完成词语库的积累。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关注世界儿童)

学习程序:

一、提前布置。

学生准备:分组搜集反映世界儿童生活和命运的.文字、视听资料。

二、主题班会或出板报。

1、分组推选口头或书面汇报的学生,完成任务。

2、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质疑,展开互动。

三、活动小结,布置习作。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习作写信)

学习程序:

一、明确习作要求:

1、回顾活动过程。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把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随时评价,并及时指导困难生的习作。

第四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讲评习作)

学习程序:

一、引导学生自评

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

同桌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交换习作,互相评价。

互评重点:发现对方习作的优点;帮他提建议,如错别字、内容方面等。

三、教师点评

1、教师评介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2、教师以两三篇不同程度的习作做范本,引导学生共同点评,教师作引导讲评。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培育口语交际力量,激发学生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巡游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存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一样,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美丽的诗句。

5、乐观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现。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预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固然奇妙,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寻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沟通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沟通一下。

二、在小组沟通

1、沟通自己了解到的状况。要求:讲清晰景观的奇怪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预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沟通

各小组派代表沟通,提示: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争论

依据学生的汇报沟通,总结所把握的状况。

五、延长拓展

盼望小朋友们把今日我们沟通的状况讲给父母听

其次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漂亮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肯定想把它登记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根底上,围绕自己巡游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依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示: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晰或把事情的过程想认真再写。师巡察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觉问题,进展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忙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精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晰。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现台

1、学生自读展现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现内容。

2、展现自己想展现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现

(2)在全班展现

第四课时

我的发觉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觉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觉了?

2、说说自己的发觉:

其次句话加上了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存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3)小组竞赛,说说发觉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觉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竞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会读查字表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

【教学难点】

从小萝卜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CAI小萝卜头的图片师:你们知道他吗?

2、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生想象小萝卜头生活的环境CAI。

4、就是在这里,小萝卜头度过了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的故事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归纳概括

1、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2、现在请大家翻开书77页,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关于小萝卜头的哪几个故事?

3、指名说,师指导归纳小结。

第一个故事1—13自然段:小萝卜头跟罗伯伯和车伯伯学习。

第二个故事14—16自然段:罗伯伯和车伯伯被特务杀害,小萝卜头沉浸在悲痛中。

第三个故事17自然段:小萝卜头跟黄显声将军学习。

三、导读感悟,体验情感

1、生快速默读课文1—13自然段,想想:小萝卜头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用﹏画出描写环境的词句,用画出描写小萝卜头学习的句子速度快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在旁边用1、2个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

b、小萝卜头认真念了几遍课文,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直到把这14个字默写下来。

c、重庆是个大火炉,七八月份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算哪;没有纸笔,妈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

四、小结:

故事读到这里,小萝卜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革命的诗。

2、看影片。

七、板书设计: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环境艰苦

学习刻苦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播画面,猜名称

1、猜一猜:

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同学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

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

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随同着我们的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同学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

主人公呀不简单,

要有言行和思想,

结合生活想情节,

(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

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

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与习作

一、谈话激趣

以前我们在他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身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

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身创编一个故事:

内容提示:

⑴ 可选择几种动物。

⑵ 可选择几件物品。

⑶ 也可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三、讲一讲,评一评

1、把你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2、把你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讲故事者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主要内容。

听众要求:认真听,给评价。

3、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

四、演一演,练一练

1、自由组合小组,从本组同学所编的童话故事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自导自演。

2、在班上扮演,评出最佳剧组和最佳演员。

五、写一写

1、教师动员:

同学们大胆的创编,动听的讲述,出色的扮演,让我们在童话王国里快乐的漫游。下面,让我们拿起笔,把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写下来,我们把它组稿为《童话天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2、同学动笔作文。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漂亮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喜爱美,从而学会捕获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现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喜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查找身边的漂亮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共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存,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预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漂亮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涯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来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查找美,擅长观看的眼睛。这几天大家始终在搜寻漂亮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觉的查找到的美展现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沟通。

听众反应:听了__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漂亮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漂亮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看,还要用美丽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预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沟通。

a、听众要做到仔细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预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沟通,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现会。

其次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觉,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日来写一写我们查找到的美景。

2、搜寻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预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忙?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挨次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爽。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觉”。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觉。你有何发觉?(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常的词汇语句的积存。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以下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忙?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觉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爱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拟适宜?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殊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沟通。

5、学生作文,教师巡察指导,准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8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6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昆仑山、腾云驾雾、藏龙山、神奇、漫山遍野、光辉、一亩、一丈、凝成、镰刀、画、普通、石笋、丘陵、折射"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摘录、积累描写水池形状、色彩的句子。

3、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能想象五彩池的句子所描绘的具体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

4、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自然景观及池水显出不同色彩的原因

教师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挂图(网络图片下载)或录像资料片断

2、准备一幅中国地图,以备了解松潘、昆仑山的位置(或做在。课件中)。

3、准备包括一二类生字在内的与教学需要相配合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九寨沟、五彩池的文字、图片资料。读通本课课文,读准、读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前熟读生字词比赛。

1、教师激趣。

今天在学《五彩池》这一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比赛一一按下面的方法,看哪一组读生字词读得最熟:

(1)正确地读出生字(包括一二类生字);

(2)读出这个生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每个人先:自己准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自己学习。四五分钟后,组织小组交流。:其间教师注意巡回辅导和督促,指导后进生。〉

2、反馈与强化

(方法:抽样学习小组共同读生字,并组词。例:昆,昆仑山。)

(教师组织反馈方式可灵活,注意就生字词的音、形予以点拨和强化。)。

二、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到过哪些景色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湖吗?说说好吗?湖水怎么样?什么颜色?。

那么,你们见过五颜六色的湖水吗?(引出新课,板书课题:五彩池)。

三、引导质疑。

1、那么,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问题?。

(教师有。计划地归纳学生质疑的问题,有。计划地板书,形成引导学生阅读探究的`主要问题。例如:真有这样的五彩池吗?它在什么地方?究竟像什么样?为什么那里的水会是五颜六色的?……)

2、谈话:我们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出示中国地图),有许多山川湖泊。看,这儿是我们的家乡__×一一直彩池呢?就在四川省松潘县以北的九寨沟,那儿景色特别美丽,真像仙境一样呢!我们去看看好吗?

《五彩池》这篇课文写得也非常优美,我们如果一边读一边通过课文中的语句去发挥想象,就会感觉到好像看到了那个地方的景色一样。我们试着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可。以轻轻地读出声音来。

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摘清楚你们提出来的那些问题。有实在想不明白的词句,可以用笔做上记号,等会儿和其他同学一起想想、说说,也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你觉得描写特别美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做上记号,等会儿读给大家听。

四、学生初步自主探究阅读。

1、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读课文时按上述要求用笔做适当的记号,也可以在课文旁边写出自己想到的内容。(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要激励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潜心阅读的境界中去。)

2、引导和组织学生根据以下板书(或投影)的基本要求交流和讨论:

(1)同学们一开始提出的那些问题弄懂了没有?还有什么不懂的词句或问题?

(2)觉得哪儿写得特别好、特别美?五彩池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3)读的时候你联想到了什么?

五、反馈、点拔和强化。

在第一、二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哪个小组先说说?

(学生反馈,朗读。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全班学生着重读那些应该发挥想象的句子,如"奶奶是哄着我玩儿……去看看";"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有像莲花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相机引导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一商、一丈、石粉凝成"等词语。)

启发、点拨要点

(1)关于"腾云驾雾":同学们看到这个词语,想到看过的什么电视剧、什么镜头吗?

(2)关于"漫山遍野":课本上有没有插图能说明什么叫"漫山遍野"呢?

读这几句,联系插图或投影,引导学生既体会"漫山遍野"的意思,又想象"……好像是铺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一句的具体画面。读出赞美的语气。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9

教材分析

《太阳》是四年级语文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我班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等写作方法,并能将其写作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写一个”日”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师相机板书:太阳。)

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师随机鼓励引入下一环节: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谁想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师相机板书:

师:《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和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课件播放:动画画面、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这时,一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师进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4.汇报。

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读了出来。)

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师用课件演示、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怎样说的?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 )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时学生们高举右手,有的学生忍不住脱口而出:“还运用了写传说故事的方法。”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

学习“大”的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师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时学生顿时领悟了,大声说道:“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对学生的细心观察进行鼓励,并进行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板书:作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说明太阳“大”的特点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仍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片刻,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一千八百万度。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这时有学生强调: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进行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又有学生起来说道: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练笔。

1.教师写一个“月”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同时教师演示课件:用图画的形式出示有关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师出示的资料为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保底。)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用课外知识再次进行交流。)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游戏中蕴含的道理。

2.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难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有关高洪波的录像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高洪波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自己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掌握词语

本课中用了很多成语,把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你从中找出描写战斗性强的词读一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2.简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体课件,从这些词语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样特点。

3.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梳理文章的`脉络

根据提纲把文章分成下面几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给“我”带来欢乐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并识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难点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一、回顾上节内容,提出本节学习要点

二、赏析文章语言美

1.玩陀螺曾经由于什么原因让“我”感到懊恼?又是怎样从懊恼变成了自豪?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从关键语句来体会情感的变化。你能找到描写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的文字吗?

(1)“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把“快乐”比作“过冬的燕子”这一修辞手法)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幸福得感觉有点不真实)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极度的兴奋)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伦不类,士气也大受挫折)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3.你们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文字,分别读出懊恼、自豪的语气。)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5.小结:一个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忧伤与欢乐。与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无比精彩。

三、朗读句子,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总结写作方法。

1.用成语进行描写,生动。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3.注意刻画人物的心情。

四、 谈谈文后的体会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面写的是陀螺,更像是说谁呢?谈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反思: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通过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明理。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引入:

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重点难点:

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1、 同学们我们家家都有菜园?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的菜园吗?(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课题,最后梳理问题: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疑难字词可以请教学习工具或老师。

2、检查认读字词:课件出示: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解释词语。(先指生说词语的意思。再出示注释)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他又是怎样开垦菜园的?勾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词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简单的写在空白处。

2、感悟交流重点词句,感受父亲的勤劳、坚忍不拔、对土地的

热爱,带着感受朗读课文。 重点研读:

(1) “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勤劳)

(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

(3) “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4)当我问能否长出豌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5) “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6)拾粪肥田。“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为了肥土、对土地的热爱)

3、 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谈谈你的理解。

引导归纳:

①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4、读描写父亲的句子,想想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读“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弱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说说这个比喻说明了我和父亲对菜园是怀着怎样的情感?这个情感可以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表达,是哪一个词。 (爱、精心伺候)

四、体会精神,拓展延伸

1、父亲的菜园收获的是什么?收获的仅仅是四季的蔬菜吗?作者收获了什么?你呢?”(收获的是一种人生精神:坚毅、勤劳、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热爱土地、热爱劳动)你此时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永远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2、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3、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描写父亲言行,体现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的句子。(课件出示)

五、总结全文,提炼方法

1、父亲的精神令人钦佩,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总结归纳出本文的写作方法:选取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2、父亲虽然平凡,却有一种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伟大的精神,正是这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再读课题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2.认识猫。

(家猫、波斯猫)

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学习生字词

(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 )要( )

虚()搞( )耍( )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巩固词语。

忧虑呼唤 抓痒 遭殃 责打 生气勃勃

2.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3.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又老实又贪玩)

继续汇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又 又。

(7)师相机板书

(8)这样的猫,大家喜欢么?喜欢的站起来读一读。

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

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读一读。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也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

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

这只大花猫真(古怪),真(淘气),真(可爱),真讨论(喜欢)。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2、3题。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切入举偶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学习。】

二、游戏导入。

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光明——(黑暗)夜晚——白昼强大——(弱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弱小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培养学生语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对话平台

一、自学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二、识字

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1)“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2)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如,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

(3)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

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三、感悟

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

练习读——范读——指名读——竞赛读

【多次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对比朗读感悟蔷薇花的娇美和孱弱,更激发了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保护之意。】

想象

4、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

【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利于学生真切体会萨沙要保护弱者的心理。】

书写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得好的班级评选“今日之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赛读——齐读

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

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

二、朗读

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4)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朗读应该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个性化的朗读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比如“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1)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追求准确完整,关键是引发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探究的积极性。】

三、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

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学习伙伴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练习

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叹句。

书写

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

1、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3、师生、生生互相交流评价。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质量。】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野荷花顽强生命力的赞叹,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从作者的描写中体会荷花的品质。

教学难点:

使学生从荷花的品质中受到教育,并敬重这种品质。

基础知识:

1.正音字:脾(pí)隙(_ì)剔(tī)缀(zhuì)

2.形近字:篇-偏 豪-毫 茂-戍 炼-练

3.释词: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沁人心脾:吸入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令人感到舒适。也形容优美的诗文、音乐等给人清新、爽朗的感受。

气喘吁吁: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媲 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4.生字:

偏:释义:①不正;倾斜;离开中心的;跟“ 正 ” 相对:偏离|偏僻|偏远|太阳偏西了。②不公正;只注重一方:偏护|偏心|偏爱。③辅助的;不占主要地位的:偏方|偏师|偏房。④离开正常标准:偏差|偏见|气温偏低。⑤跟愿望或一般情况相反:偏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豪:释义①才能出众的人:豪杰|英豪|文豪。②气魄大;直爽痛快:豪情|豪迈|豪爽。③值得骄傲;感到光荣:自豪。④指有钱有势:豪门|土豪。⑤强横:豪强|巧夺豪取。

茂:释义:①植物长得盛:茂盛|茂密|枝繁叶茂。②丰富精美:图文并茂|声情并茂。

祖:释义①父母亲的上一辈:祖父|祖母|外祖父。②家族中较早的先辈:祖先|高祖|祖传秘方。③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鼻祖|祖师|佛祖。④姓。

批:释义①在文章、文件、作业等上面写评语或意见:朱批|眉批。②对下级文件表示意见或对文章予以批评:批改|批阅|批注|批语。③大量买卖货物:批发|批购|批量。④量词,用于大量的货物或人:一批纸张|一批游客|第三批学员刚刚毕业。⑤对错误、缺点等作出否定的评论或评判:批判|批评|挨批。

拢:释义:①合在一起;使不松散:合拢|两脚并拢|他笑得嘴都合不拢了。②靠近;到达:靠拢|拢岸。③聚起;总合:归拢|拢共。④梳(头发):把头发拢一下。

迎:释义:①接:迎接|迎送|欢迎|辞旧迎新。②面向着;正对着:迎面|迎头赶上|迎风招展。

碗:释义①盛饭菜的器具,口大底小,一般是圆形的:饭碗|茶碗。②像碗的东西:轴碗|橡皮碗。③量词:一碗米

隙:释义①裂缝:孔隙|门隙|缝隙。②(地区、时间)空闲:间隙|空隙|田边隙地。③机会;空子:乘隙|无隙可乘。④感情上的'裂痕;人际关系上的隔阂:有隙

炼:释义:①用加热等办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提炼|炼铁|冶炼|炼油。②用心推敲琢磨,使词句精美简洁:炼字|炼句。

扮:释义:①化装;装成:打扮|扮演|女扮男装。②面部表情装成(某种样子):扮鬼脸。

教学准备:

荷花图片、有关荷花的诗文。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进入主题:今天我们学习新课《野荷塘》,齐读课题,谁能谈一谈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读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注意字音,能流利、通畅地朗读。

2.绘声绘色读文,划出生字。

3.自主学习生字,教师适当补充

4.字形重点强调。

5.字,组词,编故事,巩固生字。

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奔主题,进入讲读:

1.初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去乌苏里江边的小镇看到了一塘美丽的野荷花的事。

2.得知这里也有荷花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十分激动,渴望去看一看。

3.请你读一读。

4.指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乡亲的热情,读出作者的兴奋。

5.那里的野荷塘、野荷花究竟是什么样的?(香、美)读出这种香和美。

6.作者的心情如何?你有何感受和体会?(作者为这荷塘而惊叹。看到了荷花的坚韧与顽强的生命力。)

7.离开野荷塘,我又有怎样的感受?再到荷塘感觉如何?

流连忘返,再到荷塘仿佛进入了一个缥缈的童话王国。

8.学习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收获?(学生畅谈)

二、布置作业:1.朗读《野荷塘》;2.欣赏《荷塘月色》。

第三课时

1.听写生字;

2.朗读展示,看谁读得好。

3.处理课后习题:

(1)读词,联系文中的词句解释词语的意思。

(2)填一填,比一比。整理本单元三篇文章的思路,即写作顺序。

4.全班欣赏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5.作业:(1)抄写词语(2)搜集素材,为写作文做准备。

2024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6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⑴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⑵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⑴ 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⑵ 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⑴ 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叶柄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⑵ 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

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2、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重视语言积累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⑴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⑵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⑶ 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

⑷ 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⑴ 观察细致。

⑵ 要抓住特点观察。

⑶ 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

⑴ 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

⑵ 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课后评析】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始终还给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趣味谜语、亲切谈话、课题质疑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渴望能的欲望。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还语文课堂以朗朗的读书声

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始,学生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脉络。接着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三、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本教学比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如果课件出示过早,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容易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我在教学适宜时机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

1、再现美景,激发情感:

在学生充分通过语言文字品味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发情感,在音乐声中边请学生欣赏爬满山坡、墙头、岩石的情景,边请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使形象与情感融合,获得美的熏陶。

2、再现过程,突破难点:

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在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再适时机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74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