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育祥

小学数学教案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通过教案的制定和实施,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喜欢。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新课

1.计算并观察下面两组题目,找一找它们的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式子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计算并分析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都是4。

2.继续展示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式子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分析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商都是2。

3.教师引导总结:

强调: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二、商不变规律的应用

1.问:下面的式子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强化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

2.王叔叔送货从工厂到商店,一路上都是匀速行驶,下面是他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表格,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发现。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规律?

(3)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能行驶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利用规律再进行计算。

三、应用与拓展

问:给你一堆铁丝,你能用台秤测出它有多少米长吗?

1.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师引导:台秤是测物体质量的,那么铁丝的长度和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小结本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1.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课 题 内 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 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

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

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 读含三级的数。

例2 写含三级的数。

例3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师:现在正是踏青的好季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发前,他要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看,你从图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问: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那就试试吧。

2、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第一种解法:234—66—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

第二种解法: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

第三种解法:234—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计算一下吧。

3、交流。

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简便运算)

5、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思考回答)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

621—82—18560—178—22756—189—156

2、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苹果,已卖了476千克,坏了2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好苹果没卖?

3、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小精灵总结全课

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现象。过程方法:

学生在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情感与态度:

提高学生欣赏平行美的能力,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

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平面”、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孩子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桌上有两枝铅笔,一位同学从旁边经过的时候,不小心碰了一下桌子。咦,铅笔呢?(课件演示:两支铅笔从桌子上滚掉在地上)。

生:铅笔掉下来了。

师:那两支铅笔掉在地上,可能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一下,把他们的位置关系画下来吗?动手画之前,老师提出几个要求: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能把这两枝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可以吗?(直线有什么特征?)画的时候用上工具尺子;各种方法尽可能不一样,给定的时间里比比谁画得多。

2.初探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一个同学的画法如下

师:我们看这位同学的画法,他画了()种,有比他多的吗?老师刚才提出了要求,各种画法尽可能不一样。现在这几种画法中,真的没有相同的画法吗?

生:不是。

师:哪些画法是相同的?为什么?

生:第一种和第四种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有重合在一起的地方。

师:老师懂了你的意思,就是两条直线有一个点是重合在一起的。那就是说,两条直线——

生:交叉在一起。生:相交。

师:很好。刚才有同学说了一个很好的词:相交。(板书:相交)指着学生画了“角”形状的两条直线,引导学生辨析他们是否相交?师:(手指第三种方法)这两条直线相交吗?生:不相交。

师:我们的眼睛还没有看到相交师肯定的,但这是两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伸后,是什么结果?

生:画得长一些会相交的。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那条直线斜过来。生:这条直线靠过来了。

师:老师知道大家的意思。原来这两条直线之间有这么宽(指第三组直线的下半部分),现在这条直线向这条直线靠过来了,两条直线间靠得越来越近了,按照这个趋势,他们肯定会有相交的一点。

师:哪个同学上台,用测量的数据把大家刚才观察的结果表示出来?师:还有不同的方法说服大家吗?(让事实说话)(测量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

师:看上去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实际上是相交的。照这样看来,这两组的两条直线也是相交的。

生:不是。

师:怎么不是呀?那位同学用测量的数据来说服大家。

生上台测量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并说明:宽度没有变化,两条直线一直隔着这么远,不会相交。

师:经过一番分析,这位同学画的这么多种画法中,归根结底实际上是几种不同的画法?看来画在点子纸上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生:或者相交,或者不相交。

师: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刚才画的各种画法中,哪几组直线是相交的,哪几组直线是不相交的。

交流。(你画了几种画法,实际上是几种不同的画法?)

师:同学们画的直线都在这张纸上,我们把他们说成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我们把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互平行。(板书: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来看这样一组判断题。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感受了“平行”现象的存在,只是这种感受是肤浅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会”而不可“言谈”的,对教材中关于平行概念的语言描述学生理解尚有困难。

3.深究

师:我们是通过掉在地上的两枝铅笔,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让我们还是回到上面的话题上吧。如果桌上的铅笔,一枝掉在地上,另一枝还在桌上,那这两枝铅笔所在的直线还能相交吗?(课件演示这样的场景)

生:不会。师:为什么?

生:一枝在上面,一枝在下面。画长一些,上面的还在上面,下面的还在下面。师:很有想象力。看到两枝铅笔现在的位置不由得想到了立交桥,请看大屏幕有些汽车在地面上行驶,有些在立交桥上高速公路上行驶,我们动手做个模拟试验,用一个手指移动演示下面的汽车行驶的路线,用一个手指演示在上面路面上行驶的路线,两辆车从不同的方向开来,结果:两辆汽车会相撞吗?为什么?

生: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多请几个同学说一说)

师:你们抓住了关键,因为两辆汽车在上、下两个不同的路面上,所以这时这两条行驶路线既不相交,也不是平行,它是一种特殊的情况。而在小学阶段所学的相交和平行特别强调,在同一个平面内。

师:同学们,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图形和线条的世界,借着这两枝铅笔我们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你能从下面的图片中找出相互平行的直线吗?(课件出示:课间10分钟)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平行或是相交的直线的?

【设计意图】生活是学生认知形成和发展坚实的踏板,离开了生活进行教学,为学生支起的就是一个空架子。“同一平面”的含义是学生理解的一个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

利用刚才的情境深掘一尺:桌上的两枝铅笔只有一枝掉在了地上,这时候两枝铅笔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孩子的意见会出现分歧,有的认为相交,有的认为不相交。多媒体适时出示立交桥,并且带领孩子做一个模拟试验,用一个手指头表示下面汽车的行驶路线,一个手指头表示天桥上汽车的行驶路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从不同的方向开来,不会撞车的原因在于这些汽车在上、下两个不同的平面上,而我们小学阶段所讲的平行与相交都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以此为踏板支撑起学生对抽象数学术语“同一平面”的理解。在孩子内心世界,他们较少用数学术语、命题的方式来建构自己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的',鲜活而有贴切的表象是理解抽象概念内涵的最佳“锚桩”。

4.操作

师:我们的同学勤观察、善思考,已经认识了平行。那我们能动动手画出平行线吗?一边画,一边总结画平行线你用了哪几个步骤。

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生: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再画一条直线。

师: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这两步之间有没有做什么?生:把尺子这样。师:谁能帮助他表达?生:移动生:平移

师:(板书:平移)老师刚才听到同学这样说:要平移!非要平移吗?为什么?生:不平移的话,直线就会斜掉,就不是平行了。

师:那怎样保证是平移呢?,还记得图形在方格纸图上的平移吗?请看大屏幕,正方形在方格纸上移动,它能一次平移到这一格吗?为什么?将方格纸斜着放,正方形在方格纸上平移。

师:如果没有方格纸,要想平移,你觉得关键是什么?

师:对了,如果要让这个正方形,就像小火车,要想火车平移,那关键就得给它造一条轨道。现在请你拿一把三角尺,你能想办法,让他平移吗?

演示画平行线吗?和老师同步练习。

学生独立练习。

加大难度,你能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学生尝试,然后演示。

再加大难度,你能过这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学生尝试,演示。交流:在画平行线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应该要这样画,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画。知识不能很好的为技能的展开提供有力的支撑。

5.冲浪

想想、摆摆、填填

(1)第一根小棒和第二根小棒平行,第三根小棒和第二根小棒平行,那么第三根小棒和第一根小棒()

(2)先摆一组平行线,再在不同的方向上又摆了一组平行线,可能摆成()图形。摆成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之处?

书第41页第3题。自己思考,讨论交流。

6.总结。

学到这里我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看老师的板书,还缺个课题,你能帮帮忙,给我们今天的课取个名字吗?能说说理由吗?

欣赏平行事物,感受平行美

总结:平行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无处不在,下面大家一起来感受平行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的美。美的事物有千千万万,其中的奥秘有许许多多,老师相信,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你不但会发现其中的秘密,你还会用你的智慧来创造出更多的美好画卷。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直线、射线、线段、角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线段、涉嫌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毛线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根毛线】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如果说我把这根弯曲的线拉直,你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

生:线段

师:哎,线段,好了,老师把整个它记下来。线段是我们以前碰到过的,对吧?那谁来说说看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无限延伸)

师:谁来画一条线段。【抽生黑板上画线段】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在黑板上是怎样画的。

【一生学生画线段,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他是怎样画的线段?

生1:他是先画的一条线,再画的两个端点。

生2: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另一个地方画的端点。

师:哎,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这个地方画另一个端点。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画两个端点,然后画线连接两个端点。因为,我们一般让点来确定我们需要画线的位置,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师:哎,到现在我们就只知道这些有关线的知识了吧。那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直线的教学

【课件出示】

师:这是两条直直的线,给它们表上号,上面是1号,下面是2号,哎,仔细看这两条线,几号线是线段?为什么你叫1号线为线段?

生:因为1号线有两个端点,有一条直的线,不能无限延伸。

师:那我们找找看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儿?【教师先点出一个端点】这是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在那儿?

师:好了,那你看2号线,它也是直直的,但是呢,刚才它在向两边怎么样啊?

师:哎,它在往两边一直走一直走,那你看左边有个小鸭子走啊走,然后说了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下鸭子说的话,好吧,预备起

生:我怎么看不到头呢?

师:他说我怎么看不到头呢?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这条线一直在往左边不断的怎样【教师用手势比划】延长?

哎,你们真棒,都知道无限延长了。对无限延长就是怎么样啊,不断的延长延长延长无限延长下去对吧。那你们看在另一边也有个小动物,他也说了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预备起

生:我怎么也看不到头呢?

师:我怎么也看不到头呢?什么意思啊?

生:就是也在无限延伸

师:哎呀你们说的太好了,说明右边也在无限延伸,左边也在无限延伸,右边也在无限延伸。两边都在做无限延伸。那你知道数学上像这样的直直的,两边都能无限延伸的线叫什么吗?

好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我把这个记下来。【板书直线】

师:请你仔细观察,直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一样的)?那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线段不能延长,

师:哦,他说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线段不能延长,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还有吗?【教师引导可以度量吗?】

生:线段可以量出长度,直线不可以。【因为它是无限延长的】

师:说的太棒了,那我们说直线不能度量,两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那如果我要画直线的话,是不是可以一直画下去,永远都画不完啊?

生:是

师:那怎么办?谁能帮我画一条直线?

【抽生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下面仔细看】

师:他画的可以不可以,是不是直线?那我也画一条可以吗?【师边说边画】我这样子画可以吗?

师:认为我这样子画可以的举手,(多数同学同意)认为我这样子画不可以的举手(个别几个)【学生之间的辩论,用毛线表示说明】(教师再画几条非横着的'线)哎,那我们现在能不能说出直线的特点了,一起说一下好吗?

师生:直线是一条直的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伸。

(二)射线的教学

师:好了,为了奖励你们呢?请仔细看大屏幕,2号线又发生变化了,请仔细看。【播放课件】现在2号线变什么了?

生:变成线段了。

师:哎,2号线变成线段了,但是又出现了3号线和4号线。大家悄悄安静地想一想,3号线和4号线和线段、直线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那3号线和4号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它和直线之间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知道数学上把线是直直的,有1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线叫什么吗?【板书射线】这个你们也知道啊,厉害啊,我先记下来啊。

师:那你能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射线的特点和刚刚我们画直线、线段的经验,画一条射线吗?

【请一位学生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下面迅速画一条自己喜欢的方向上的射线】

(三)生活中的线

师:哎,到这儿啊,刚才你们在说这些线的时候,老师就在想,那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些线呢?(学生举例,教师播放课件)

师:那好这是物体里面我们找到了线段,那平面图形里面呢?三角形、长方形那个地方看可以看做是线段?

师:哎,这是生活中的线段,那生活中有射线吗?生活中什么我们可以的看做是射线?(学生举例,并用手电筒照射灯光,说明由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

(四)总结提升

师:生活中的线我们也找到了,看来大家对线段、直线、射线都了解了啊?那我就考考你们,(播放课件)这是一张线段、直线、射线的表格,请你快速思考,他们端点个数、延伸情况、度量情况的不同和共同点。【同桌先说一说,抽生说、齐说】

(五)角的教学

师:哎呀,表格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填完了,但到底懂了没有,我要考考你们了,请你准备好尺子、铅笔和练习本。请听题:有一点射出两条射线,或者说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组成)图形是什么?请你画出来。【学生动手画一画】

【找2生到黑板画】

师:画好了坐端正。你们和黑板上画的一样吗?一样在什么地方?【板书角】都是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那我们刚刚所说的线段(直线、射线)都研究的是什么?

生:线

师:那你看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了几个内容?对了,就是(线与角)两个内容。那你看黑板上两个角,都是锐角,我们为了区分这两个角,就需要给他们做个标记,【讲解角的标记】这个角我写了一个几?

师:对,我们怎么写呢,记作,斜斜的直直的,后面写1,读作角一。那这个我标记个2,怎么记啊。所有同学举起自己的手,一起和老师写这个角的记作。斜斜的、直直的,后面写个2,读作角二。会写了吗?

师:那请你把你刚才画的角做个标记。是不是只能写1啊?【生活动】

师: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了几个内容?

三、练习提升

师:看来大家这节课都学的不错,那我们就做几道闯关题好吧?

生:好

师:请看第一关,观察与联想

(判断题,要求孩子们说出错的原因)

第二关线的联想:过一点画直线,时间1分钟。

四、回顾整理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6】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归纳总结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11-12页《近似数》

教材分析:

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本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大数的比较和改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以及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本节知识学习中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近似数的求法(位数的确定,是舍还是入),特别是需要进位时,前面是9的连续进位,应重视数位的确定和数字的入舍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正确进行近似数的改写。

教学关键:

找准数位,看清入舍,注意约等号。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明确准确数和近似数。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家里有几口人?我们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同学?你们小组又有几个同学呢?这些数都是准确数吗?

师:那么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多少呢?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生答)

师:13亿是一个准确数吗?960万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数又是什么数呢?

点拨:像你家里有多少人,班里有多少同学等这样的数就是准确数。

像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一般来说近似数前面都要带上大约两个字。

(2)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判别。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按照准确数和近似数进行分类,并讨论这些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②小组汇报,交流。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提问: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近似数,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哪些方法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发言)

同学们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四舍五入呢?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你愿意尝试一下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看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1)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2)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观察第一组数据小组讨论:①原数的`个位是几?四舍五入后是几?它的十位有变化吗?说明什么?

观察第二组数据小组讨论:②原数的十位是几?四舍五入后十位是几?它的百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提问:通过以上观察分析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四舍五入到十位要找准什么位?入舍什么位?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呢?)

学生尝试完成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棵。

知识反馈,强调重点。

小结:把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要看后一位,如果后一位够5,就向前一位入1(五入),尾数改写成0;如果后一位不够5,舍去(四舍),尾数改写成0。在四舍五入时关键是要找准数位,看清入舍。

学生自学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①出示:148264()万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明方法。

(提示:①找准数位②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并添写单位⑶用什么符号)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②学生两人结合互相出题,并检查。

引导学生总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强调约等号的使用。

三、作业设计

(1)判断题

①新绛县人口有32万。()

②10000010万()

(2)教材第12页第1题。

在做之前,可以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做31777精确到万位是多少这道题。学生说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做完之后,可以请学生把这些省市的森林面积按一定顺序排列。

(3)教材第12页第三题。(强调连续进位的方法)

(4)思维训练:括号里能填几?

49()83550万49()83549万

(5)课后延伸

阅读13页数学知识,搜集信息,了解数的发展史。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近似数

35人准确数约13亿近似数

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棵。

148264()万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难点:体会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一根线)

生活中,到处有线存在,你能否说说在哪里看到线的存在。

(多媒体演示:各种线,引出有限和无限)

创设情境,感知直线、射线、线段

认识线段

演示:将红外线手电筒的光线射到墙壁上。

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大约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

请你们画一画这条线大约的长度。

这个长度是固定的吗?如何来表示这条线长度的固定性呢?

小结:科学家想到要把这条线堵住,截住,就用两个端点,把它固定住。像这样的线就是我们已学过的线段。谁来说说线段的特点.

认识射线

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你看到线了吗?

用手势表示一下你看到的线?

请你再一次画一画这条线。

怎样表示这条线是向一边无限延长的呢?

为什么不在另一边画端点?

师:像这样的线叫射线。

射线有什么特点?

练习:把线段怎样改变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引出:一条线段,将它的`一端无限的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射线)

能否在射线上找到一条线段?

线段与射线有什么关系?

认识直线

刚才把一条线段额一端无限延长,可得到一条射线。如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结果是什么?

(引出将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直线)

1.说说直线有什么特点。

练习:能否在直线上找到一条线段和射线?

说说射线、线段和直线的关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他们有什么区别?

长度(无限或有限)端点度量与直线的关系

线段

射线

直线

巩固练习

下面哪些线是线段、射线、直线

2、判断

一条直线长5厘米。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黑板的边长是一条射线。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没有端点。

射线比直线短。

数一数,下列共有几条线段

总结:今天学习后,对线你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

长度(无限或有限)端点度量与直线的关系

线段

不可延长两个端点可以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一端可无限延长一个端点不可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直线

两端可无限延长无端点不可度量是一条直线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

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谈话: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学习了栽蒜苗(一),听说你们都栽了蒜苗,老师把一名同学栽蒜苗的经过拍摄下来了,大家想看看吗?(播放栽蒜苗视频)你们为蒜苗做过生长记录吗?这名同学也做了记录,(出示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不过他还想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所以又把这些数据制成了我们刚刚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大家看看用条形统计图记录蒜苗的生长趋势合适吗?(出示蒜苗15天生长情况条形统计图)

生可能汇报:1条形统计图适合用于比较不同数据的多少,用它来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好象不太合适。2从条形图上看蒜苗好像不是一点一点长高的,而是一蹦一蹦长高的。

是啊,那用什么方式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呢?谁有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把条形统计图一点点变成折线统计图,并板书:折线统计图。

观察折线统计图,回答图上问题。

二、探索方法,学习新知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所以问题回答的就很准确,那么通过观察这幅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有何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反映了统计表中的数据情况,而且还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升降变化情况,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板书:数据变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我们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预测。那么大家想不想也亲手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呢?下面同学们可以参照老师这张图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折线统计图该如何制作?

小组讨论后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分步演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真高,这么快就掌握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相信大家都跃跃欲试了吧,想不想从这样的统计图中看看自己的蒜苗的生长趋势呀?下面同学们就在老师发的这张练习卡上用你自己记录的数据制成一幅折线统计图。

指生汇报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针对同学的汇报,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折线统计图看起来更精确,更美观。

三、实际应用,拓展新知

看来有关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老师很想知道除了反映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之外,其它折线统计图你会看吗?

课件出示98页2、99页3题。

四、反思巩固,发散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__班的同学不但聪明,而且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不知道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问呢?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课件出示实践作业:生活中的哪些数据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刚才大家介绍的数学信息,选择你喜欢的收集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数学是无穷的科学,数学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我们学过的知道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与数学知道息息相关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大家今后多观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反思

栽蒜苗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在制作的过程中明白一个格子不仅仅表示1,还可以表示2、3、5、10、100等单位,视情况而定。另一个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不同表示,体会统计图的优越性。

我在这节课里开门见山的出示了一张15天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学生观察读表,然后引出还可以用统计图的方法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出示图表,横轴表示小组组别,树轴表示长的高度,表示组别时这样好不好,连续的格子表示,为什么不好,怎样表示作图比较好呢?在一系列的追问下得出空一个格子表示好,这样看着清楚。在学生尝试完成竖轴时发现问题,格子不够后再交流,学生想到可以一个格子表示好几个单位,学生制作统计图就水到渠成了。

这堂课还有一点在四(1)班上完感觉到不是很到位,就是如何让学生明白统计图的优越性,在四(2)班时我就调整了教学计划,在学生完成统计图后学生读图时加入比较,哪个更能明显的看出哪组蒜苗的生长高矮呢,统计图中的直观感觉比较明显,优越性就比较明显,学生的体会就比较深。

课堂中还有统计养鸡场买出一周鸡蛋的数量统计,当学生统计完以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周六周日卖出的鸡蛋特别多,联系上生活习惯,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有趣。很多时候,只有老师的问题设计巧妙一些,学生的回答才能精彩,所以课堂还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请看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黄河的`走向,弄清楚黄河流域与黄河长度的区别,汇报自己发现的信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师:黄河流域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谁会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学生根据图中信息独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师:黄河全长约多少千米?可以怎样算?

学生列式:(3472+1206)+7863472+(1206+786)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组研讨,汇报交流师:这是一个规律吗?想办法验证一下。经过验证这确实是一个规律,叫加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A+(B+C)=(A+B)+C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加法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请完成填空,然后观察,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不变。

师:这也是加法运算中的一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吗?

生:A+B=B+A

师:学习了加法的两个定律,能根据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观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算

四、自主练习

第1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3、4题。注意用简算。

五、简要回顾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

自主练习3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请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江4548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

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

720000和1100000,454800和485000

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⑴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⑵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

2、借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五、教具准备

“几何画板”制作的教学课件,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根据学生生成的数据输入显现,展示围的过程。

六、学具准备

透明彩色喷墨胶片打印线段。

七、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1、谈话导入,复习三角形概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2、操作试验,感受三条线段怎样围成三角形,懂得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任意两条线段的端点两两相接。

(实物投影:三张印有线段的胶片,胶片的边沿相连。)

师:看屏幕,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

教师:谁来围一围?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评价。)

教师:刚才的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操作,评价

学生讨论并回答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实物投影上三条线段围的变化,一方面帮助学生重现三角形的模型,强化对“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围的方法。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1、拆解

师:如果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剩下的可能是哪两条?

(板书:11、6和11、11)

2、讨论

师:用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

师:变成三条线段了,就能围成三角形吗?

(板书:能?不能)

学生动手,观察并总结回答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头脑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师通过“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两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想办法变成三条→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吗”四个小步骤的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质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审视、思考、疑惑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研讨。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操作试验,明确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明确要求。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呢?请你动手试试。

要求在动手前,小组内先一起说说打算剪哪一条,怎么剪。组内4个人每人剪的尽量不一样,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

记录单:两条线段11cm和6cm(或11cm和11cm)

剪后的三条线段是()cm、()cm和()cm

围成三角形了吗?(√或×)

(2)小组合作试验。

教师监控:收集试验数据

能围成不能围成

3、8、62、9、6

4、7、61、5、11

5、6、62、4、11

…………

(3)展示交流试验情况,提取数据。

师:谁愿意把你试验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学生说教师板书。)

追问:谁和他的不同?

还有补充吗?

谁用的是11和11,说说你们试验的结果?

师:这两条线段在哪儿相连?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到底连没连上,最后边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来这儿用学具不容易看清楚,咱们用课件清楚地看看。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个能围成?到底能不能围成,说说理由。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看一下。

(播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围的课件。)

(4)小结过渡。

师:通过亲自试验,大家知道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结果

情况一:

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

情况二:

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

学生将一条线段剪成两条,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得到无数种不同的剪法,但围三角形的结果只会出现两种:能围成和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数据。通过实物投影变焦放大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情况。几何画板课件随学生生成输入数据和动态演示过程,弥补了学具操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达成统一认识。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就内容说内容,而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试验基础上,补充完善个人和小组的认识,达成共识。学生在剪、围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较每一条线段,而是需要看两条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了铺垫。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2、数形结合,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试验前我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继续研究,你想研究什么?

师:你觉得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

(2)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同学研究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输人数据生成三角形演示围的情况。)

(3)研讨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了两条短的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时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那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看这些能围成的情况,一起来分析分析。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讨论

学生说想法

课件重现了数据对应的图形,学生借助黑板上的数据、屏幕上的图形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上一个数(或都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点:

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

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上一个数(或都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出示天平)

今天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你们将发现一些规律。现在我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

(两边的质量相等。5=5)

2。现在我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右侧也加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

怎样用算式表示。(5+2=5+2)

3。分别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动手实验,列算式

4。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

5。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

(X=10)

6。如果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

7。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8。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9。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

(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活动二:解释运用:解方程

1。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

(1)什么是未知数?

(2)根据刚才我们的游戏,你会求X?

方程两边都减去8

X+8—8=10—8

X=2

(3)怎样检验?

2。试一试:求未知数X

理解题意,解方程

活动三:建立模型。

1。看书: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2。等式两边都乘上一个数(或都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能成立吗?你怎样验证?

3。解释运用:解方程

(1)饼400克,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2)怎样列方程?

4X=400

(3)怎样解方程?

4。试一试:解方程。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3】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改写(教科书第20页例3,21页例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改写。21世纪教育网

2、理解、掌握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正确地改写。

3、进一步理解“改写”和“略写”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交流优化写法,正确改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数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整亿数的改写,非整亿数的略写。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20000000581200000

(1)由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的改写结果。

(2)你是怎样改写的?这样改写,原数的大小变了吗?

引导回顾

①先找准“万”位。

②看千位上的数,以五为准,按照“四舍五入”原则改写。

③注意“≈”号的使用。

④最后添上“万”字。

二、探究新知

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

1、出示例3:(1)200000000=()亿

①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

③归纳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和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相类似。

练习:1000000000=()亿530500000000=()亿

小结:改写整亿数,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

(2)完成20页做一做第3题。

2、学习例4

1034500000≈()亿

①学生尝试改写。

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

③为什么要用“≈”

3、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

(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

(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

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4、把9876540000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展示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1页的“做一做”。

2、自主设计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11、12页。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改写

整亿数的改写: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

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

(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

(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乘法分配率。

2、初步学习用乘法分配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乘法分配率。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乱砍伐破坏环境的片段,让学生说一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提问学生到前边说说,教师归纳,然后问学生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学生回答植树造林从我作起,从现在作起。

教师出示主题图和例3,让学生分小组编一道完整的题。此题是,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两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探究新知

师:参加植树活动的有哪些人呢?

生:挖坑,种树的,抬水,浇树的。

师:你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分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去解,比一比,谁聪明,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给你的同学听,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生1、我先算出每一组植树的人数,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

即:(4+2)×25=6×25=150(人)

师:你为什么要将(4+2)打上括号呢?

生1:只有打括号才能先算。(教师肯定,大家鼓掌鼓励)

生2:我分别算出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和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即;

4×25+2×25=100+50=150(人)

师:孩子们,你们同意他的做法吗?

生:同意

师:将生1、生2的两种做法板书在黑板上

(4+2)×254×25+2×25=6×25=100+50=15(人)=150(人)

师:真奇怪,两个不同的算式,得数怎么相同啊!大家再检查一下他们做得对吗?

生:对。

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分小组讨论。

生1:我发现(4+2)×25=4×25+2×25这两个算式相等。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们的结果相同,所以算式就相等。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2:我发现根据左边的算式就能推出右边的算式,既:

(4+2)×25=4×25+2×25

(教师让学生到黑板上给大家演示。)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假如25×(4+2)你又能推出等号右边的算式吗?

(凝视片刻,有同学举手,还有私下说出做法的。)

生3:25×(4+2)=25×4+25×2

生: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举例(3+4)×2643×(10+5)

你们能推出右边的算式吗?(提问两个同学上黑板推理,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师:你能给你的`同桌出两道这样的题吗?(学生出题,同桌互算。)

师:你能用符号或字母写出他们的规律吗?

板书:

(a+b)×c=×+×

a×(b+c)=×+×

(提问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

师:你能用语言叙述这样的公式规律吗?分小组或同桌互相叙述,教师问,学生说,教师再归纳: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率。

(将乘法分配率读三遍,理解其意。)

3、巩固提高

(1)做一做,下面那个算式是对的,正确的画√,错的画×。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63)×64

117×3+117×7=117×(3+7)

24×(5+12)=24×17

4×9+9×5=(4+5)×9

36×(4×6)=36×6×4

(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提问,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如果是错的请说出原因。)

1、师:学了这么多的运算定律,你能将它们区分开吗?给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率和乘法交换率,什么是加法结合率和乘法结合率?什么是乘法分配率?可用语言描述,也可以列公式。

2、说一说你学了这一单元或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评一评本节课哪些同学哪些组表现的,掌声鼓励他(她)们

课题:简便运算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页、25页,例5、6及第27页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比较等活动中。体验探索规律的快乐,培养探索精神,并能自主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

2、在计算中,体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旧知复习

(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

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保护环境,红旗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个问题

4、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5和25×4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

(2)举例验证

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60×30=30×60)

(3)概括规律

a、总结定律

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 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定律命名

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

c、用字母表示定律

教师谈话: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b=b×a,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板书公式:a×b=b×a

让学生判断:这里的a 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

(4)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

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

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

教师谈话:用这个定律时该注意什么?(数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

2、教学乘法结合律

(1)发现问题:教师谈话引出: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小组讨论: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比较选择的算法是否相同,组长作好不同算法记录。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两种算法

(25×5)×2 25×(5×2)

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

(2)举例验证

让学生自己再举几个例子填到课本25页,汇报板书学生举的例子。 教师出示: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5×4)×10 ○ 15×(4×10) (125×8)×5 ○ 125×(8×5)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是相等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

让学生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

最后汇报交流,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让学生说说运用乘法结合律时注意的问题。

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较

教师提问:比较所学的四个定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出示: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三、巩固应用:完成做一做后两道

四、回顾整理

这一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简便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五、作业

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25=25×4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5×5)×2=25×(5×2)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73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