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

|新华

八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1

一、教学目的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例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最好,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中拉开序幕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八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2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会初步应用.

2.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4.培养学生去发现规律的积极性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推导

难点

正确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指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和、两根的积与系数的关系.

一、复习引入

1.已知方程x2-ax-3a=0的一个根是6,则求a及另一个根的值.

2.由上题可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与根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我们已学过的求根公式也反映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这种关系比较复杂,是否有更简洁的关系?

3.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b+b2-4ac2a,x2=-b-b2-4ac2a.观察两式右边,分母相同,分子是-b+b2-4ac与-b-b2-4ac.两根之间通过什么计算才能得到更简洁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程x1x2x1+x2x1•x2

x2-2x=0

x2+3x-4=0

x2-5x+6=0

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之间有什么关系?

(2)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两根x1,x2与系数a,b,c之间又有何关系呢?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程x1x2x1+x2x1•x2

2x2-7x-4=0

3x2+2x-5=0

5x2-17x+6=0

小结:根与系数关系:

(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的关系是:x1+x2=-p,x1•x2=q(注意:根与系数关系的前提条件是根的判别式必须大于或等于零.)

(2)形如ax2+bx+c=0(a≠0)的方程,可以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利用上面的结论.

即:对于方程ax2+bx+c=0(a≠0)

∵a≠0,∴x2+bax+ca=0

∴x1+x2=-ba,x1•x2=ca

(可以利用求根公式给出证明)

例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3x-1=0(2)2x2+3x-5=0

(3)13x2-2x=0(4)2x2+6x=3

(5)x2-1=0(6)x2-2x+1=0

例2不解方程,检验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1)x2-22x+1=0(x1=2+1,x2=2-1)

(2)2x2-3x-8=0(x1=7+734,x2=5-734)

例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1和2,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方程.(你有几种方法?)

例4已知方程2x2+kx-9=0的一个根是-3,求另一根及k的值.

变式一:已知方程x2-2kx-9=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k;

变式二:已知方程2x2-5x+k=0的两根互为倒数,求k.

三、课堂小结

1.根与系数的关系.

2.根与系数关系使用的前提是:(1)是一元二次方程;(2)判别式大于等于零.

四、作业布置

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5x-3=0(2)9x+2=x2(3)6x2-3x+2=0

(4)3x2+x+1=0

2.已知方程x2-3x+m=0的一个根为1,求另一根及m的值.

3.已知方程x2+bx+6=0的一个根为-2,求另一根及b的值

八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3

第三十四学时:14.2.1平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__×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_+1)(_—1);

(2)(m+2)(m—2)

(3)(2_+1)(2_—1);

(4)(_+5y)(_—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_+2)(3_—2);

(2)(b+2a)(2a—b);

(3)(—_+2y)(—_—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

(a+b)(a—b)=a2—b2

八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4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数学思考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解决问题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情感态度

在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活动1想一想

活动2说一说

活动3画一画

活动4做—做

活动5练一练

活动6理一理

观察梯形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了解梯形定义、各部分名称及分类.

通过画图活动,初步发现梯形与三角形的转化关系.

探究得到等腰梯形的性质.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寻找解决梯形问题的方法.

通过整理回顾,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渗透思想.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观察下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演示图片,学生欣赏.

结合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由现实中实际问题入手,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本课主题.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归纳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活动2]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学生根据梯形概念画出图形,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类比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类比,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些基本概念

(1)(如图):底、腰、高.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学生在小学已经对梯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让学生自己介绍(1)中的基本概念,在聆听学生发言后,教师可以强调:①梯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②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熟悉图形,明确概念,为探究图形性质做准备.

[活动3]

画一画

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引导其正确作图.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发现梯形与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他们之间的转化方法.

(2)学生能否将等腰三角形转化为等腰梯形.

(3)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质疑,从中获益.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相仿,因此在活动3中设计了第(2)题,在推导等腰梯形性质或需要添加辅助线时,可以借助等腰三角形来研究.尤其是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得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性质,为活动4种开展探究奠定了基础.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4]

做—做

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思想).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里?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39;线段和相等的角?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2)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独立完成画图过程,观察图形,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猜想、验证、归纳结论.

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归纳:

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对称轴.

②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③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④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尤其在证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条性质时,“平移腰”和“作高”这两种常见的辅助线,在教学中头一次出现,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介绍这两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活动5]

练—练

例1(教材P118的例1)略.

例2如图,梯形ABCD中,AD∥BC,

∠B=70°,∠C=40°,AD=6cm,BC=15cm.

求CD的长.

师生共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例1是等腰梯形性质的直接运用,请学生分析、解答,教师聆听,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在证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用到梯形的定义“上下底互相平行(AD∥BC)”这一点.

分析:设法把已知中所给的条件都移到一个三角形中,便可以解决问题.

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A作AE∥DC交BC于E,因此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由已知又可以得到△ABE是等腰三角形(EA=EB),因此CD=EA=EB=BC—EC=BC—AD=9cm.

解:(略)

通过题目的练习与讲解应让学生知道: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作用,掌握这些辅助线的使用对于学好梯形内容很有帮助.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例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90°,∠CAB=∠ABC,

BE⊥AC于E.

求证:BE=CD.

分析:要证BE=CD,需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D作DF∥AB交BC于F,因此四边形ABFD是平行四边形,则DF=AB,由已知可导出∠DFC=∠BAE,因此Rt△ABE≌Rt△FDC(AAS),故可得出BE=CD.

证明(略)

例2与例3这里给出的辅助线均是“平移一腰”,老师们在教学或练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引导、补充其他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让学生多了解、多见识.

[活动6]

1.小结

2.布置作业

(1)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和面积.

(2)已知:如图,

梯形ABCD中,CD//AB,,.

求证:AD=AB—DC.

(3)已知,如图,

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DE⊥CE,求证:AD+BC=DC.(延长DE交CB延长线于点F,由全等可得结论)

师生归纳总结:

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平移腰”: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1);

(2)“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图2);

(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图3);

(4)“平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图4);

(5)“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图5).

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发言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梳理本节课应用过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又可以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空间.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课后作业,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八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am+n(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amn(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anbn(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am?n(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a3÷a5===,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am?n(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a5=a3?5=a?2,于是得到a?2=(a≠0).

二、总结:一般地,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am+n(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三、科学记数法: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较大的数适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了负整数指数幂后,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例如:0.000012=1.2×10?5.即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1位的正数,n是正整数.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1.2×10?2,0.0012=1.2×10?3,0.00012=1.2×10?4,以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有0.0000000012=1.2×10?9,即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如果小数点后到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则10的指数应该是?m?1.

八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篇6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例剖析课

【教学目的】 精选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少犯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课前练习】

1、关于x的方程ax2+bx+c=0,当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当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_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方程中两实数根之和为2的方程是()

(A)x2+2x+3=0(B)x2-2x+3=0(c)x2-2x-3=0(D)x2+2x+3=0

错答:B

正解:C

错因剖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极易误选B,又考虑到方程有实数根,故由△可知,方程B无实数根,方程C合适。

例2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0两个实数根之和大于-4,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1(B)k<0(c)-1<k<0(D)-1≤k<0

错解:B

正解:D

错因剖析:漏掉了方程有实数根的前提是△≥0

例3(20__广西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由△=(-2)2-4(1-2k)(-1)=-4k+8>0得k<2又∵k+1≥0∴k≥-1。即k的取值范围是-1≤k<2

错因剖析:漏掉了二次项系数1-2k≠0这个前提。事实上,当1-2k=0即k=时,原方程变为一次方程,不可能有两个实根。

正解:-1≤k<2且k≠

例4(20__山东太原中考题)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的两个实数根,当x12+x22=15时,求m的值。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2m+1),x1x2=m2+1,

∵x12+x22=(x1+x2)2-2x1x2

=[-(2m+1)]2-2(m2+1)

=2m2+4m-1

又∵x12+x22=15

∴2m2+4m-1=15

∴m1=-4m2=2

错因剖析:漏掉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的前提条件是判别式△≥0。因为当m=-4时,方程为x2-7x+17=0,此时△=(-7)2-4×17×1=-19<0,方程无实数根,不符合题意。

正解:m=2

例5若关于x的方程(m2-1)x2-2(m+2)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2(m+2)]2-4(m2-1)=16m+20

∵△≥0

∴16m+20≥0,

∴m≥-5/4

又∵m2-1≠0,

∴m≠±1

∴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

错因剖析:此题只说(m2-1)x2-2(m+2)x+1=0是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而未限定方程的次数,所以在解题时就必须考虑m2-1=0和m2-1≠0两种情况。当m2-1=0时,即m=±1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仍有实数根。

正解:m的取值范围是m≥-

例6已知二次方程x2+3x+a=0有整数根,a是非负数,求方程的整数根。

错解:∵方程有整数根,

∴△=9-4a>0,则a<2.25

又∵a是非负数,∴a=1或a=2

令a=1,则x=-3±,舍去;令a=2,则x1=-1、x2=-2

∴方程的整数根是x1=-1,x2=-2

错因剖析:概念模糊。非负整数应包括零和正整数。上面答案仅是一部分,当a=0时,还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两个整数根,x3=0,x4=-3

正解:方程的整数根是x1=-1,x2=-2,x3=0,x4=-3

【练习】

练习1、(01济南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根据题意,得△=(2k-1)2-4k2>0解得k<

∴当k<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存在。

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则x1+x2=-=0,得k=。经检验k=是方程-的解。

∴当k=时,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

读了上面的解题过程,请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直接写出正确答案。

解:上面解法错在如下两个方面:

(1)漏掉k≠0,正确答案为:当k<时且k≠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不满足△>0,正确答案为: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练习2(02广州市)当a取什么值时,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ax2+4x-1=0只有正实数根?

解:(1)当a=0时,方程为4x-1=0,∴x=

(2)当a≠0时,∵△=16+4a≥0∴a≥-4

∴当a≥-4且a≠0时,方程有实数根。

又因为方程只有正实数根,设为x1,x2,则:

x1+x2=->0;

x1.x2=->0解得:a<0

综上所述,当a=0、a≥-4、a<0时,即当-4≤a≤0时,原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小结】

以上数例,说明我们在求解有关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往往急于寻求结论而忽视了实数根的存在与“△”之间的关系。

1、运用根的判别式时,若二次项系数为字母,要注意字母不为零的条件。

2、运用根与系数关系时,△≥0是前提条件。

3、条件多面时(如例5、例6)考虑要周全。

【布置作业】

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m-1)x+m2-9=0有两个正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2)x+m+5=0(m≠0)没有实数根。

求证:关于x的方程

(m-5)x2-2(m+2)x+m=0一定有一个或两个实数根。

考题汇编

1、(20__年广东省中考题)设x1、x2是方程x2-5x+3=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x1-x2)2的值。

2、(20__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1=0

(1)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的值。

(2)m=5时,原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如果有,求出它的实数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3、(20__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m2=0有两个实数根,且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33,求m的值。

4、(20__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x1、x2为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且x1+x2=6,x12+x22=20,求p和q的值。

    68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