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

|康华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希望这份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精选篇1

教育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诚实的品质,拒绝说谎。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说谎的原因,避免说谎。

3、知识目标:认识诚实、认识诚实的重要性,做到不说谎。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边听故事边思考:故事中的查理有怎样的品质?(单击课件)

2.教师讲故事《诚实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没有一个孩子可以继承王位。国王想到一个好办法:给全国的孩子发花种子,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就将王位传给他。有一个叫查理的孩子,十天,二十天,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没有发芽。他去问爷爷,爷爷说:“是不是你选用的泥土有问题呢?”查理照着爷爷说的,选用新的花土,但是种子播下去依然不发芽。

国王规定的期限到了,全国的孩子捧着盛开的鲜花,等候国王的评比。查理看到大家都捧着漂亮的鲜花,自己的种子却没有发芽,伤心地哭起来。国王来到查理的面前,看到查理捧着一个空花盆,就亲切地问道:“孩子,你为什么拿着空花盆啊?”查理把自己种花,换土,但种子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查理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手,大声宣布:“这就是未来的继承人。”国王去世后,查理当上了国王。

3.同学们,查理当上国王,是因为他有怎样的品质呢?(学生表达想法。)你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诚实”。原来,国王发给孩子的种子都是煮熟的种子,煮熟的种子当然不会发芽啦!这就是第3课《我很诚实》。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故事情景的导入,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初步感受诚实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

(一)游戏:比比谁判断得快!(单击课件)

1.第1题,你愿意和李东同学的做法对吗?学生交流。因为李东像查理一样,具有诚实的品质,做人要诚实守信。

第2-3题,(单击课件)你愿意和张敏、邓彬的做法对吗?学生交流。这2个例子,告诉我们诚实是为人处事之道。

2.同学们,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单击课件)

你认为哪些行为体现了一个人诚实的品质?比如:诚实就是实话实说;诚实就是做实在事;诚实就是真诚待人等等。【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判断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诚实行为的角度有哪几种,从故事感受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故事屋中辩是非。

1.教师讲故事:《明山宾卖牛》,你同意哪种观点?你觉得明山宾傻,请输入1,你觉得这种诚实无欺的品德很重要,请输入2。

2.诚实与说谎是一对反义词,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说谎呢?交流《真假有鱼》的故事:(单击课件)

3.对话交流:当许多同学不相信小文时,小刚却和小文说了真心话。

小刚问:“小文,你为什么说家里养了金鱼?”

小文不好意思地说:“都是因为我太爱面子了,虚荣心太强了,没有说实话。”

小刚说:“以后可别说谎了,瞧,你都在同学面前露馅儿了。”

小文若有所思地说:“谢谢你,我以后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4.从小刚和小文的对话中,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5.如果在《真假有鱼》的故事中,是因为虚荣而说谎,那么请你判断一下,下面的李宏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说实话。你能帮他们摆脱困境吗?请同学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同学们觉得因为害怕而说谎。

接下来,我们看看张芳是什么原因没说实话呢?是因为太想被夸奖了,是因为有一颗好胜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生活情景的判断,并联系生活,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诚实。

三、课堂小结

1.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2.学生读诗。

3.布置作业:你是否也因为某种原因而说过谎?说谎以后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写一篇日记吧!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写日记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和自己对话,感知自我。

教学反思:

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精选篇2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集体的温暖;(2)增强集体荣誉感;(3)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能力目标

(1)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得荣誉的能力;

(2)培育在集体生活中,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感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了解集体的内涵; (2)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

(3)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 (4)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感受集体的温暖; (2)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教学难点

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个体力量的相加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板书)

第 六 课 “我”和“我们”(板书)

第 一 框 集体生活邀请我(板书)

1.集体的温暖(板书)

(1)集体的含义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2)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板书)

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集体荣誉的作用和来源

作用: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来源: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2.集体的力量(板书)

(1)正确认识集体(板书)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集体力量的来源(板书)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3)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板书)或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4)集体的力量对个人的作用(板书)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集体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我们对生活的集体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知,我们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我们,生活在集体中的成员,只有团结一心,才能人集体更加优秀、更加强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这个道理,让我们与

一起成长。

四、巩固练习

1. 集体的含义?

2. 集体带给我们哪些温暖?

3. 集体荣誉的作用和来源分别是什么?

4. 集体力量的来源于哪儿?

5. 为什么说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6. 集体的力量对个人有何作用?

五、教学反思(略)

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青春的魅力,释放青春的活力,激发青春的热情,树立自信、自强的青春态度,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能力目标 学会辩证、理性地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知识目标 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

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的意思。

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有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呢?

(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勾践卧薪尝胆

(2)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提示:这是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正如孟子所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活动一: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思考: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提示:纪律、规章、法律、道德。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些规则的约束,不管我们的行动是否被发现,我们都应该遵守。“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过渡:我们看一看这个片段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来了,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得唠叨我”。

活动二:出谋划策

“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

提示: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监考,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教师讲述:“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目标导学二:止于至善

活动三:说一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选自《大学》

(1)《大学》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陋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微尘”

20__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

(2)谈谈你对材料的感悟,并说一说以后的`打算。

提示:行善在于心,在于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活动四:教材P30探究与分享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提示:应看到小勇同学的优点,鼓励他的行为并向他学习。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提示:我会替小勇感到高兴,并将小勇作为我的“榜样”向他学习。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我们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五:案例分析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思考: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平时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教师讲述:小明做到了“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活动六:教材P31探究与分享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提示:观点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教师总结:要做到独善其身,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拥有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社会中还要关心、帮助周围的人。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就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做一名有志少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教学反思

1.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活动起来,让他们畅所欲言。

2.这节课设计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理解困难。

3.学生课堂上讨论不激烈,对于一些观点不能较好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对于国学知识知道得太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精选篇4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但是学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本质、基本要求以及和以德治国方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系统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同时,本节课又是在学习了第二课“树立宪法知识”之后,所以学习这课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崇尚宪法的深入理解,又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些认识问题的经验,但是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还不强;而且针对治理国家,学生虽已有一些零星生活经验,但学生对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一个表象阶段,很多还模糊不清,而且学生从情感上也渴望了解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思维方式简单,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同学生一起编写课本剧,通过课上的展示、交流讨论到课中的头脑风暴及实践平台活动,使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树立法制观念;

(2)理解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意义,能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了解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

2.能力目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2)学会正确行使法律监督权,逐步树立国家主人的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及社区的.事,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教学难点: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贯穿教师教学流程和学生思维发展两条线。首先是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这个环节的教学我首先向学生展示课本剧(师生共同创作的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断案上钦差大臣说了算?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从而为引入本节课做铺垫。

教师:古代的“法”,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也就是所谓的“人治”(“君王即为法”)。

思考:是否有比“人治”更理想的治理国家的策略?

【设计意图】引发思考,突破难点。

教师归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究竟以何种方式来治国安邦,曾是无数政治家和思想家苦苦思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法治是最为安全、代价最小,最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

首先我引导学生要想了解依法治国问题,(教案 ) 让我们先来看看法治的内涵。

概念区分:法治与法制。

(PPT出示:法治——“法的统治”,相对于“人治”而言。法制——法律制度,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而言。)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从法治的内涵导出法治与法制的区分。帮助学生提升归纳总结能力,落实教学重点。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讨。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教师出示三个问题:由谁来“依法治国”?依据什么法?怎样理解“治”?

由怎样理解“治”,引导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设计意图】此环节展开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等三个问题的讨论,得出依法治国的主体、本质及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头脑风暴、培养能力。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课本剧中的案情发生在新发地商品批发市场,又会是怎样呢?让学生对比课本剧中说到的“人治”进行思考。(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归纳:有法可依是前提条件,有法必依是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违法必究要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当然,实行依法治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除要进一步加强、改进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和机制,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

我们中学生也是国家的主人,要学会正确行使法律监督权,逐步树立国家主人的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及社区的事,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对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拓宽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实行依法治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还要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我们中学生要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实践平台:透过发改委关于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征求意见(视频),看依法治国策略的实施。

教师归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凭借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以德治国也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治国方略,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及道德觉悟。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是以实践平台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依法治国策略是如何实施的。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感受政治学科的学科价值。当然,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凭借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以德治国也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治国方略,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及道德觉悟。二者相互联系、补充,紧密结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巧妙地渗透了辩证思维方法。

(六)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完成教材讨论题。

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精选篇5

一、教材分析

《青春__梦想》这个实践活动主题是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升华的一次尝试。本课两个主题:青春与梦想。主要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赞美青春、感受青春的美好,明白青春需要梦想,要努力实现梦想,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当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七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由于自我意识的强化,开始对人生进行一定的思索,大多心中有梦,但对梦想的认识是浅显的,不全面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困惑,遇到困难,因而缺乏长期的坚持,容易放弃。

三、教学理念

1、“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的生本教育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情感渗透,激情引趣。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四、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青春美好,赞美青春,树立人生梦想,激发追求梦想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诗歌朗诵、演讲活动学生感受青春的美好,梦想的激情,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分享实现梦想中的困惑,探讨如何解决困惑。

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加深对青春涵义的理解,认识到青春需要梦想,梦想的实现要经过不断的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树立青春梦想,努力实现梦想

难点: 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困惑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搜集与青春有关的诗歌,准备朗诵。

2、准备一篇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3、搜集一个名人的青春故事。

4、课前调查: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之付出了哪些努力?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惑或困难是什么?

【课前热身】

播放音乐《青春修炼手册》,展示课题

【第一环节——青春礼赞】

活动一: 配乐诗朗诵

1、教师朗诵《青春的诗》

有没有一种美丽能够成为永恒?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只有天幕上划过的流星。

有没有一种回忆能够成为感动?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只有雨霁后七色的彩虹。

怎么能说,没有梦想的世界就不再美丽?你看那孩童天真的笑容。

怎么能说,没有灯光的夜晚就不再感动?你可知星星也是关爱的眼睛。

我们是青春 我们是夜空璀璨的星星 我们是不羁 我们是天边执着的飞鹰

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 对美的向往 没有什么能够左右我们 对青春的虔诚

青春最美的诗行 应该由我们 大声的朗诵

2、学生男女齐朗诵《青春》

(男)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深远辽阔,富于幻想。

(女)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男)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希望,愿把光和温暖无私地奉献。

(女)青春是白色的,如云如月,白洁无瑕。 犹如一张白纸,如写的文字,爱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男)青春是无色的。像风变幻无穷,像雾绚丽迷人。放纵它,遗憾终生;驾驭它。

(女)青春是彩色的,拥有了它,便拥有了七彩人生

(合)青春是一首美丽的诗,是一支动听的歌。让我们真诚地把握住它,让青春之花绽放四季。

3、学生自由朗诵

过渡:有人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像只考拉,每天睡觉20个小时,吃2个小时,发呆2个小时,这才是美好的人生啊!!!这是青春吗?

活动二:我眼中的青春

学生畅谈:就你个人而言,你眼中的青春是什么样的?

活动三: 青春大派送

青春可以拥有很多,如才学、努力、拼搏、梦想……

在心形卡片上写下青春期待,派送给你的同学。

过渡:这是我们眼中的青春,那你想不想知道名人的青春是怎样的呢?请两位同学讲讲名人的青春故事。

【第二环节——青春需要梦想】

活动一 —— 名人的青春

老师展示名人的青春故事,感悟交流:从名人的青春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活动二——真心话 大冒险

过渡:青春需要梦想,然而我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克服的困惑或困难。今天我们就发挥集体的智慧来一起面对。

活动三——合作解惑

每个小组随机抽取一张学生的课前调查纸,合作讨论后对同学的困惑或困难给出一定的建议,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过渡:在梦想的实现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困难,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实现梦想。

【第三环节——努力实现梦想】

活动一 —— 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1、 学生演讲

2、 教师演讲

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的学生早读时大声朗读,书声琅琅;上课时积极举手,自信自强;作业时独立完成,思维严密;下课时指点江山,神采飞扬。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有一颗快乐之心,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美好;都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都有一颗上进之心,脚踏实地、努力向上、积极进取;都有一颗责任之心,努力学习、回报父母、报效祖国。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茁壮成长,成为社会栋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大家的演讲中,我们感受到梦想的实现需要:知识、勤奋、态度、自信、坚持、自制、扬长避短、自强不息……

活动二——青春誓言

我以青春的名义起誓:即使成功远在天边,我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即使失败就在眼前,我也要坚守信念,挑战极限;我保证,为了父母的微笑,努力拼搏每一天;我保证,为了理想的实现,再苦再累我也无怨。青春无悔,你我共进!砥砺前行,梦想可期!

活动三——歌唱青春 放飞梦想

师生齐唱歌曲《我相信》

【结束语】青春万岁,梦想腾飞!

七、教学反思

七年级换了新教材,非常高兴自己能担任七年级的教学工作,感受新教材的变化。在开学初期,我积极报名申请市级公开课,就打算上新教材的内容。七年级的市级活动之前,陈老师让我从框题课和活动课中选一个上,本来是想着从没有上过活动课,觉得和传统的课堂相比会好玩一点,有趣一点,所以选择了一节活动课,谁知道做下来觉得真是一个挑战。

青春与梦想两个话题都很大,如何更好的把两者联系起来?如何开展适合学生的活动?如何在活动中既让学生能动起来又让学生有所收获呢?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让人头疼。

后来陈老师指导,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以班会课的形式设计一个主题活动。受到这句话启发,我开始了新思路,网上大量查阅资料后构建了最初的框架“我眼中的青春——我的青春我的梦——我的梦想我奋斗”。在我们七年级公开课活动小组成员和陈老师的指导下,最终修改为“青春礼赞——青春需要梦想——努力实现梦想”三个环节。

最后课上下来自己觉得还是不错的,教学环节的设置比较紧凑、自然,活动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总体比较满意。当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整节课中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做的不够好,情感的激发不到位,课堂驾驭的功力还不够。语言不够精炼,比较啰嗦,也不够优美,从中可以看出自己的文学功底还要多多加强。口语化现象比较严重,“是吧”“对吧”经常出现,一定要改正。在评价学生方面,评语要更准确精当,选择合适时机,不一定要每个学生回答后都进行评价。

新教材,新变化,也要求我们要有新思路,新观念。每一个思品教师都应该勤于学习,加强研究,注重专业发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谨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65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