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希望这份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优秀7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篇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通过“火的使用”、“原始人的生活”等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人类远古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出现在地球上,并成为万物的主宰,关于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古今中外有着许多神话传说,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故事呢?
生:女娲造人、亚当夏娃等故事
展示:女娲造人的图片
师:这位同学讲的太好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人类对自身来源的困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展示:古猿图片
师:在漫长的岁月过程中,古猿通过劳动,逐步演变、进化成人。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呢?学完今天这一课,大家就会了解啦。
板书:课题
(二)教师引导,自学探究: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小节,找出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以及他们的相关信息。
生:(阅读课本后答)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师:同学们都很会读书,找的非常的准确。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们的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判断出他们的生活时期的呢?
展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图片
生:化石(如果学生不知道,师可以直接为学生拓展)
展示:【社会广角】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在化石中含有一定量的14C,随着时间的流逝,14C的量也以一定的比例减少,所以通过测出化石中14C减少的程度,就可以推算出化石的年代。(如果学生知道相关知识可直接由学生讲述)
师:在原始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制造工具,会劳动,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漫长的岁月时光中,原始人类在不断的劳动,也在不断的进化,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另一远古居民——北京人。
展示:播放视频资料剪辑《发现北京人》
师:同学们可以从视频中获取北京人的哪些信息呢?(可先在小组里互相交流,合作归纳)
生:北京周口店,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群居生活,用火
师: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并且能够彼此间合作互助,非常好,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
展示:北京人头骨、北京人复原像、教师的`个人照片
师:学习要有张有弛,下面我们来做个活动。对比一下,北京人和老师的图像,或是和身边的同学做比较,看一看远古居民和现代人在相貌上都有哪些区别?
生:(小组合作探究)眉骨突出、颧骨突出、嘴巴突出、下巴不明显等。
师: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和更久远的元谋人相比较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并且他们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
展示:【集思广益】猜一猜,远古居民有可能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火的?
生:(小组讨论)雷电森林起火、草木自燃、偶然磨蹭起火、露天煤炭自燃(这一情况学生很少知道,可结合本地煤炭资源拓展)。
师:大家的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张开合理想象的翅膀,才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结合实况点评学生)
师:远古居民在没有火之前是如何生活的?有了火之后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生:(如需要可讨论)没有火之前茹毛饮血,非常艰苦;有了火之后,可以吃熟食、照明、防寒、驱兽等。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师:远古居民在不断的演变、进化,我们今天所掌握的远古居民的信息,除了通过化石研究,还和考古工作者们辛勤的科研考察密不可分。比如北京人的发现。
展示:【历史典故】 192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开始了。经过两年的艰苦发掘,在1929年的一个冬日,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小洞,洞口的裂隙窄得只容一人出入。为了探明虚实,裴文中来到洞里,仔细一看,高兴极了,原来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了许多动物化石。他顾不得寒冷,决定把挖掘工作继续下去。到12月2日下午四点,已经日落西山,洞外天色渐渐暗下来,呼啸的寒风在山野吹着,洞里觉得更冷了,但人们依旧在昏黄的蜡烛光下聚精会神地工作。
突然,裴文中高兴地喊叫起来:“是猿人!”大家围拢过来,果真发现一个猿人的头盖骨,一半已露出地面,另一半还埋在硬土里。人们兴奋极了,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时天色越来越黑了,但大家的心情已经急不可耐。裴文中毅然决定,继续挖下去,一直到把这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完全出土为止。(发现北京人的小故事如果有学生知道可直接由学生讲述)
师:正是由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才使更多的远古居民为我们所了解,比如山顶洞人。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投影展示的山顶洞人的相关图片信息,看一看,和北京人相比较,山顶洞人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展示:山顶洞人复原头像、骨针、装饰品
生:(可从形态方面、工具方面、生活方面归纳)
师: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从简单的打制石器到复杂的磨制石器,通过劳动,原始人类不断进化,社会在不断的进步。
师:我们今天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远古时期的原始居民们,他们一天的生活会是怎样呢?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穿越历史时空,再现原始人的生活吧。
展示:【历史再现】原始人采集图、原始人捕猎图、原始人生活图
生:(根据展示图提示,选取某一角度,可用多种形式再现场景)
师:(根据学生的再现实况,师生共评)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师:我们这节课介绍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了解了远古居民的生活信息,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之外,我国还有许多远古居民。
展示:《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
师: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为此感到自豪,也更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篇2)
一、教材分析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重要战略的好课例。
二、学生分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四起。但是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历史知识欠缺,对于史料的分析能力不强,无法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过程与方法:识读《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学生唯物主义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进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通过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
难点:理解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
五、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图片或影视资源。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收集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奴隶主的烦恼”: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让我开垦的私田增多,我成了一个大地主,但是,我的私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这可怎么办?教师指出奴隶主的烦恼仅仅是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让学生快速把握本课的主线——“社会变化” 。
(二)师生互动
环节一:看七雄并立,评战国风云
1.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3)战国时期主要战役有哪些?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故事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词“诸侯国形式”、“变化”、“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去读图和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找出史料与问题的相关点,由问思答。
2.材料解析: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唐朝·胡曾《咏史诗·流沙》
(1)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这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
(2)当时的人们对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设计意图】面对文言文材料首先从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材料的意思,从材料“七雄”引导学生从战国战争的角度去解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从而珍爱和平。
环节二:求富国强兵,行商鞅之法
1.再次结合问题情景“一个奴隶主的烦恼”,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教师可以结合结构示意图进一步讲解。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情景可以使历史变的鲜活,而结构示意图,让知识化繁为简,使学生易于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
2.让学生朗读教材中商鞅变法的内容,整体感知商鞅变法,教师深度解析变法内容的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但是影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深度解析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确立了新的制度,突破教学难点。
3.小组交流: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评价变法成败的标准,让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
环节三:除岷江水患,叹李冰之智
1.结合视频让学生掌握都江堰的概况。
【设计意图】视频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构成及作用,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意义。
2.结合图片进一步了解都江堰现今社会价值。
【设计意图】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随堂练习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i)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商鞅变法给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把握好史料的人物“商君”,时间“战国”,相应措施“法令”,具体做法“公平无私”、“赏罚分明”,进而去解决相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是文言文材料就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掌握一定的分析史料的.方法。
2.教师提示学生制约变法的成功与否的因素,这样学生就能分析的全面。
3.依据问题限定词“经济发展”“启示”,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给国家发展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八、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做到了知识前后联系,按“社会变化”这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2.对商鞅变法等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时候,教给了学生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标准。
3.能够结合相应试题去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二)不足之处:
1.对于一些历史专业术语解释不到位,如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等。
2.对于历史知识的拓展还不够,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典故:“立木为信”。
(三)改进措施:
1.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出具体的预习提纲,分成具体小组,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准备好相关资料。
2.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补充相关史料,比如补充商鞅变法变法措施的相关史实,通过了解原始史料降低学生理解商鞅变法影响的难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以及原始农业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初步掌握用表格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学习方法,提高作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及提出问题,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在学习中,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 ,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
教法:图片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第1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他们如何获取食物?
学生:打猎、采集。
展示图片(见课件)
教师:打猎、采集,方便么?
学生:不方便。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教师: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有很大的局限性,至神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农播种五谷,人们过上定居生活,人类进入农耕时代。
人类农耕时代的到来是进步,还是倒退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里呈现出什么特色?中国早期的农业又是怎样发展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2课的学习──原始农耕生活。
出示图片(见课件),导入到新课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的采集和狩猎生活带来的巨大不便,引入到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从采集、狩猎生活步入农耕生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自然贴切。【讲授新课】原始农业的发展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至第10页的内容,回答“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兴起地区、发展变化、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等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答案。
过渡:距今10 000年左右,在中国的长江、黄河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古代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可谓星罗棋布,而最为典型的代表一个在黄河流域,另一个在长江流域。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教师: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让我们先走进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出示图片,展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6页至第8页回答如下问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半坡人主要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长矛、石球,以及鱼叉、渔钩、渔网等工具。
2.食物有粟、猪肉、狗肉、猎取的动物肉、采集的野果。食物来源主要是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其次为猎取的动物和采集的野果。
3.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
4.会制作彩陶、乐器、骨针、骨锥、纺轮。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半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半坡博物馆中的6类展品,了解一下半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半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展品展示,让学生对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平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设计的原因,让学生明确自然条件是对生产生活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我们学习完了半坡居民的社会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了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现在让我们走进农耕文化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那就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看看他们的农耕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他们的饭桌上会有米饭、猪肉、狗肉、牛肉。
2.他们使用的工具是骨耜和磨制石器。
3.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
4.他们的手工制品有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骨制品和漆制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姆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河姆渡博物馆中的7类展品,了解一下河姆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河姆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以上展品,让学生对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平有深刻的认识。在图片展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探究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和原因,然后老师再通过课件出示答案,进行讲解。
教师:我们完成了对河姆渡居民农耕生活的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
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拓展提升:出示问题,思考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我们学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之后,比较一下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点。(见课件)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交流展示答案,老师再出示正确答案并加以强调。
特别指出:河姆渡居民会烧制陶器,半坡人会制作彩陶;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并深入理解本课的关键知识,使主体知识更条理、更清晰、更系统,便于强化记忆和巩固。【课堂小结】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证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为中国步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体现课本主体知识,附歌谣一首: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陶器石器一起用,
纺线织布是才能。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设计意图:共同回顾本课所学内容,理清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当堂检测:教师出示课件试题,学生思考回答,然后教师出示答案,以达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纠正的目的。(见同步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篇4)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
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
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篇6)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我建构初步掌握用表格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学习方法,同时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知道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通过采集或狩猎获取食物,我们都是农村的学生,我们现在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从地里种出来的等等)对,这是就是农业,那我们祖先从什么时侯开始从事以种植农作物为起点的农业生产的呢?今天我们就体验一下我们祖先的农耕生活。我们的课本在众多的先民的遗址中选出了三个供同学体验,哪三个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看谁先找到?(学生回答: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对,我们重点学习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
(二)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建构
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完成,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填写下面表格,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完成所填内容(课前印制,学生每人一份)
教师需讲解:
1、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先进,因此前者为新石器,后者为旧石器,上节课所学习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就是用的旧石器。
2、在讲述的同时PPT展示相关图片
(三)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1、通过对表格中的内容分析你认为哪一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是什么?
教师引导:从工具的使用、原始手工业、音乐绘画等方面分析
学生探究结论:半坡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即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需教师讲解)
教师总结提升: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收成,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使人们可有多余的粮食发展养殖业,有相对空余的时间去进行手工业业生产,所以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2、从表格中还可以看出来,两者居民所住的房屋不同,主要农作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
教师引导:从两个文明遗址所处的地区(流域)去分析
学生探究结论:长江流域炎热、湿热、多雨,房屋要防潮防水,干栏式房屋可以做到;这种气侯又适合水稻的生长;而黄河流域相对寒冷、干旱、少雨,半穴式房屋可以保温;而粟这种作物耐干旱。
教师总结提升: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原始社会,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影响。
(四)情感升华
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教师新课结束语:河姆渡先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而水稻产量占世界食用粮食产量的70%,从这个角度来说,祖国的先民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每一个先民都是现代的“袁隆平”,值得我们现代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去怀念与崇敬他们,优秀的祖先激励着同样优秀的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篇7)
一、课程标准
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2-6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内在联系,掌握梳理知识的复习方法。
2、通过对比湄南河平原和美国大平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掌握区域间对比的复习方法。
3、运用所学的复习方法,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4、通过例题的讲解,掌握做题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分析湄南河平原和美国大平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内在联系,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2.难点:运用所学的复习方法,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有没有玩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呢?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有趣的游戏。
一、【复习方法介绍】
【游戏一】大家来找茬
时间:5分钟
形式:4人小组合作找茬
要求:从给出材料中找出表述有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看谁找的最快、最多、做全面!!!
湄南河平原
湄南河平原,位于东南亚山东半岛的泰国境内,濒临波斯湾,经纬度位置大概在南纬14度~17度,西经99度~103度之间。
湄南河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均为旱地。湄南河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和大豆。因为这里的人口较为稠密,同时人力资源充足,所以湄南河平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由于当地潮湿的自然环境,房屋的建设均为平房和低矮的楼房。当地人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人们团结互助,邻里关系融洽。
师:同学们。你们都找到了哪些茬呀?
生(预设):山东半岛-->中南半岛;南纬-->北纬;西经-->东经;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旱地-->水田;小麦、玉米和大豆-->水稻;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人工耕种;平房和低矮的楼房-->高脚屋。
师:看来同学们对之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从以上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复习回顾一个地区的相关知识需要从哪些要素入手呢?
生(预设):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
师:一个地区的要素有很多,所以需要我们同学进行合理的归纳,这就是我们复习的第一种方法:要素归纳法。在归纳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环节目的:此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找茬的方式进行回顾性复习,引出复习的第一种方法--要素归纳法。
【过渡】刚刚的游戏同学们玩的过瘾吗?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做“对对碰”。什么碰什么呢?湄南河平原碰美国大平原,看看他们之间会不会碰出火花来呢?
【游戏二】对对碰
师: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这个表格。
师:结合这个表格中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试分析两个地区农作物存在差异的原因。
生一(预设):这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湄南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网密布,使得当地的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水稻。而美国大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全年降水少,较为干旱,耕地的类型属于旱地,适宜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生长。
师问:
2、试分析两个地区民居存在差异的原因。
生二(预设):湄南河平原气候潮湿,水网密布,所以他们居住的房屋是高脚屋;美国大平原气候较为干旱,并且人口较为分散,因此居住的房屋是低矮的房屋。
师引导:两个地区都存在差异,一些是生活上的差异,一些是生产中的差异,大事这些差异的形成都离不开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这个要素。因此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都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
师问:那么,尽管两个地区存在差异,但当地人民都积极的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怎样的科学道理?
生三(预设):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师总结:这也就是我们在复习时要运用到的第二种方法:对比法。在对比的同时要注意对比的内容以及他们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这当中所蕴含的道理。
本环节目的:通过两大平原的对比,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复习方法运用】
请同学们用所学的复习方法,自主复习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的相关知识,时间8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于两种复习方法的运用。
生一(预设):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经纬度位置大概在北纬30度,东经120度的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均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因为这里的人口较为稠密,同时人力资源充足,所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大多为人工耕种。由于降水较丰富,民居多为斜顶房屋。当地人们团结互助,邻里关系融洽。
生二(预设):华北平原,位于黄河的下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和大豆。这里的农业生产方式多为机械化耕种。华北平原冬季寒冷,因此民居中有取暖设备。
生三(预设):民居各具特色,都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两地的农作物不同,和当地的降水,土壤,以及耕地的类型有关。因此,自然环境会对当地的人文环境产生影响。
生四(预设):同样体现了人们因地制宜,创造不同的区域生活,体现了人地和谐的道理。
此环节目的:让学生运用复习方法,学会自主复习。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这两种方法掌握的很不错,接下来我们进行实战演练。
三、【复习成果检测】
请同学们完成复习测试题,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讲授答题的技巧。
此环节目的:通过例题的讲解,掌握做题的基本方法。
【课后任务】
1.完成复习成果检测中未完成的习题;
2.通过所学的复习方法和做题方法,复习掌握所学的其他区域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