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小姚2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希望这份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优秀3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准确掌握6个词:信服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准确理解2个关键句: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②“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 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记叙文一般的阅读方法。

2、通过读,抓住细节体会人物感情。

(三)、情感目标:

在体会《散步》一文亲情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家庭亲情的温暖。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通过细节展现融洽亲情的家庭生活情趣。

2. 通过朗读,体会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晓畅素雅的语言美,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

1: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美妙背景的作用。

2:对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四、《散步》教材分析

(一)、主题思想:

《散步》一文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思路结构:

《散步》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①):总起,交代了散步的地点和有关的人物。

第二部分(② ~⑧):重点写散步的过程。这一部分又可根据内容分为三层。

第一层(②)交代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的转变。

第二层(③ ~⑤)写田野的春色以及一家人散步的乐趣。

第三层(⑥~⑧)写产生散步路线的分歧以及解决办法。

(三)、写作特点:

本文注重语言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情趣盎然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2.含义丰富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写出“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3.意在言外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4.细节动人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摸”这个细小动作,注入了“母亲”对孙儿的理解、厚爱和期望。“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是一幅温馨、明丽的风景画,这个背母亲的细微动作,不只有尊老的含义,也体现出了“我”具有对生命的一种使命感。

(四)、朗诵教学

至少让学生读两遍,要求:

1.将不认识的生字、词画出来,通过查字典注音、解释。可训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画的生字词写在黑板上,查字典后为大家讲解。

2.注意句中、句间的停顿,注意掌握好语速、重音,读出感情。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轻重和语速的快慢,要做到清楚连贯,对多音多义字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确认其读音。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复,语气要连贯,一般不读破句。语速处理与文章内容的推进要相互协调。《散步》一文以中速为宜,第四段应快些,结尾慢些。朗读时,需要强调的词句一般要加重语气。恰当的处理重音,能增强朗读的感染力量。朗读重音要适度,不等于一定要“重重”地读。怎样读,要靠慢慢体会。

3.以朗读的形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整体感知教学

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当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在初次训练学生整体感知的时候,可用提问法引导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赞扬了什么?(或者批判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文章里哪些句子比较重要?将揭示主旨或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勾画下来。这样带领学生逐层回答,便可顺利地把握文章基本要点。

通过初读《散步》,进行整体感知,明确以下要点:① 本文通过散步,写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② “我”是个中年人,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如何③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

(六)、比较阅读教学

比较阅读 ,就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中进行阅读,比较阅读有多种方式,如横比、纵比、类比、对比等通过比较,可使阅读中已知和未知、旧知和新知建立联系。借助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的观点和同一材料的各种加工方式以及表达上的差异,给学生创造性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系统化、条例化的梳理水平,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这对以后课外阅读中如何很快地处理众多繁杂的信息是很有帮助的。

本课书后练习题中要求将《散步》与《送小龟回家》进行比较阅读,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不局限于练习题目中的要求,除了分析所蕴含的道理有什么不同,还可以让学生分析哪些方面是相同的,除了蕴含的道理,还有没有其它的不同点等。总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文章。

“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实践这一要求。散步》教学设计示例重点:1. 理解通过传神有趣的细节,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生活情趣的写法。2. 通过朗读,体会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晓畅素雅的语言美,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轻声读

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音的字,查字典注音。(具体操作参照教法分析1)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二)、指名朗读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课文,大家从两方面评议:

1.有没有读错字音的情况。

2.有没有读破句子的情况。

(三)、分组讨论

朗读这篇课文时该怎样把握语气、语调?

说明:要边讨论,边练习朗读,边评议。

1.明确本文朗诵的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2.明确“我”的语气、语调:

①“我”是个中年男子。

②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③散步中,处处表现了“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3.完成讨论之后,练习朗读。

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在班上朗读,大家评议。评议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语速、重音。

4.再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然后全班根据前面所明确的朗读的方法进行评议,选出一名朗读的同学。

(四)、交流本文的心得

下面题目供参考,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题目谈。(可用幻灯演示题目)

1.这篇课文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举一两处为例谈谈。(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

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整体感知)

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和“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这篇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整体感知)

5. 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语言?为什么?(对语言的品味)

说明:这些问题,不要求都回答,更不宜规定统一答案。学生只要能对其中一两个问题有所认识就可以了。

注意让学生发言时不要脱离课文。教师仍然需要注意自己"导"的地位,注意倾听学生发言,及时给予点拨和激励评价。

这项练习中1、2、4小题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落实在作业本上,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比较阅读(参见教学分析3,如课堂上没有时间展开,可让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另行安排时间交流)

手段:以朗读训练为基本形式

设计思想: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同时,重视识字、写字、积累词语的训练。

六、扩展资料

(一)、莫怀戚简介

莫怀戚,重庆人,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代表作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1992年6月),小说记录了一个自称大律师的奇人(本是中学教师)依靠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机智,将生活中一些法律管涉之外的社会问题层层剥开,如汽车司机戏耍路人、匿名恐吓电话、弃婴收养、金钱婚姻、婚外奸情等问题,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作品中,涉及到大量中外学术理论,包括哲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学、刑侦学、法医学、社会学、遗传学、伦理学、佛学等等,可见作者之博闻强志。作品描写入情入理,且颇富人情味,可读性很强,在当代推理小说中可谓上品。

(二)、儿童们是真实的

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不真实的,但是,儿童们是真实的。

有一个孩子在市里举办的家庭运动会的发奖仪式后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的爸爸是我妈妈借来的……"原来孩子的爸爸因公牺牲,比赛的"爸爸"是妈妈的同事,也是恋人,运动会期间临时做了几天孩子的"爸爸"。尽管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还是被孩子暴露真相,得到的名次自然取消。

清末诗僧八指头陀有诗云:"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骂之唯角笑,打亦不生嗔。对镜心常定,逢人语自新。"我最爱看孩子们做游戏,认真,投入,绝对遵守规则,不耍赖,不狡辩,一脸汗水,满身尘土,发自内心的快乐洋溢在每个人的周围。这一切在真假难辨的成人世界里是几乎见不到的。

天下人,孩子最美。每一个成年人谁敢在他们面前说纯洁。

(摘自陈傻子《内心的笔记簿》)

(三)、剥  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看他碗里的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碗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七、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练习做好句、好段的摘抄和点评。学生自主选择句段,点评围绕遣词造句、画面的意趣、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言之成理即可。在学生细致地读书,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分小组发言,评选出"点评高手"在全班交流。为了能够控制交流的进度,使交流有条不紊的展开,可按照课文所描绘的三幅画面进行交流。一方面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探究好句、好段的方法和规律,可以加深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应当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重在让学生发言,让他们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发挥"导"的作用,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上加以点拨。切忌教师喧宾夺主,使交流活动流于形式。

1、阅读填空: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随意地铺着,有的()有的();树上的()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答案:见课文

2、选择题。

1."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A. 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 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 她怕儿子为难。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2."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A. 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 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A. 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 "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 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 "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答案:1.B 2.C 3.D

《散步》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新绿:象征生命(景物)

起因:母亲年纪大,多走走

母亲:走大路

经过:分岐 统一

儿子:走小路 菜花、桑树、鱼塘:情趣(景物)

结果: 我和 妻子深感责任重大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借鉴,选取一角度,学写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

德育目标

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是美点大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文章写得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章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必然会遇到困难障碍,因此必要的讲解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3.品读法。课文是美的载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探寻美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品评,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即可。

教学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课文主旨;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包括对一些或用词生动、或句式精美、或辞格丰富、或描写细腻、或情感丰厚、或意蕴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读课文,学习说话,表现自己生活中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白发亲娘》歌曲,学生边听歌,边欣赏画面。听毕,教师深情吟咏: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们爱妈妈!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饥饿的时候,妈妈是美食;困难中,妈妈是手杖;黑暗中,妈妈是烛光;幸福中,妈妈是微笑。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妈妈衰老了,我们该如何回报妈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对衰老生命的呵护。(板书文题)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新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掌握音、义。

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词语积累情况。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汉字注音。

fēn qí(  ) xìn fú(  ) chāi sàn(  )

霎( )时 水波粼粼( ) 嫩( )芽 熬( )过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各得其所 不知所措 委屈

教师选两位同学回答。

明确:(1)分歧 信服 拆散 shà lín nèn áo

(2)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语调、重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选一个同学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注:“/”表示大停顿,“∥”表示小的停顿,“///”表示更小的停顿。“• ”表示重读)

3.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体味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三、请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绍课文内容

1.先请几位同学依自己的理解介绍文中的人物。

允许有不同的表述,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方式:(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2)祖孙三代人;(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4)老年人、中年人、少年;(5)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

教师在同学表述的基础上,板书: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

2.师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爱是桥梁,爱是纽带;(3)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4)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5)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6)互相爱护、尊重、体贴的一家人;(7)幸福家庭;等等。

教师顺势出示板书:

四、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给人强烈的美感或强大的震撼力或思想教益等方面的内容,集体交流阅读心得,教师酌情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

1.教师指导学生可从用词生动、句式精美、辞格丰富、描写细腻、情感丰厚、意蕴深刻、角度独特、手法别致等方面去思考,去探寻。学会圈点、摘录及批注。

2.学生自由阅读,对课文进行“美”点追寻。教师巡视,掌握大概情况。

如:有的集中在对文章语言的赏析方面;有的聚焦于文章的选材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有的着眼于文章写景的两个段落的分析等等。

3.教师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集体交流,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起他们注意,激发他们深入探究。

赏析文章“语言美”,可能会有如下一些问题: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提问:这四个人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可从再现生活和体现儿子对母亲的匠心独运的爱这两个角度思考。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提问:去掉“熬”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从母亲的现状(思想压力和身体状况)角度考虑,“熬”字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的意思。

(3)后来发生了分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提问:“分歧”“责任”用在这里,有大词小用之嫌,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写小事用大词,显然是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

(4)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5)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提问: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吗?

明确:句式整齐、对称,有一种独特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慈母孝子之间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类似的句子还有七句,此处省略。这种对称的句子为文章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这样写既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关于文章选材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可能会有如下问题出现:

(1)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明确:文章选取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内涵丰富的一个镜头——散步,加以渲染,展示人间真情,表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小见大,很有艺术性。

当然,也可以说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鼓励创意。如有的同学以“责任”“三代人”“路在延伸”“背(bēi)”为标题,教师应当肯定。

(2)“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简单,作者却写得饶有兴味,发人深思,奥妙在哪里?

明确:本文作者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了一家三代人温和、谦让、体贴的浓浓的亲情。

(3)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提问:这一“前”一“后”,一“叫”一“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动人情景?

明确:写出了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动人情景。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提问:“我”为什么要委屈儿子,“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

明确:“我”“走大路”的原因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孝敬;母亲改变主意,顺从孙子,是对孙子的怜爱。这段话表现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骨肉亲情,从中看出“我”处事的原则是“孝”。

关于文中两个写景的段落,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写景笔墨简省,有神韵,教师可适当引申:第四段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第七段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的珍爱。两处景物,看似简短,实则蕴含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五、悟读课文,设置情境,练习说话

假如,当你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爸爸、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为一件事有了分歧,后来分歧得到了圆满解决。请仿照课文相关情节,学说一段话,要注意刻画家庭成员,如神态、语言、心理等。

选几位在班上交流。

六、课堂小结

莫怀戚先生犹如一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家庭生活平凡的一个镜头——散步,写出了一家三代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语言优美凝练、细节动人,景物描写富含意蕴,值得借鉴。是的,亲情是美好的,它像美酒一般的醇香醉人,像橄榄一般的有滋有味。我们在成长中解读亲情,我们在成熟中品味亲情,传递亲情。

七、布置作业

1.仿照句式,再写一句。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2.阅读课本P127林文煌的《三代》,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明理由。

活动与探究

1.写作活动设计

(1)少年的时间,许多是在家里度过的,对家庭生活最熟悉,感受最深。《散步》就是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读起来使人感到亲切有趣,容易触发联想,从而产生写作欲望,请通过生活细节来展现你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

(2)本文写景饶有诗意,也有深意,试选择你熟悉的并有所感的一景,也作这样的描述,注意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感情。(100字左右)

2.关于组织以“拥抱亲情、感悟亲情”为主题的故事演讲会的设想

现代家庭中,我们无不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有些过于平淡,你忽视了;有些比较常见,你没在意。请从记忆的沙滩上捡拾这些漂亮的贝壳吧,那就是你闪光的童年。以此为话题,组织一次以“拥抱亲情,感悟亲情”为主题的故事演讲会。

3.星期天,给同学们布置一次特殊的家庭作业,给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给他们一次成长的机会,在实践中,让他们感悟亲情。

4.探究性思维训练

课文中,在我决定顺从母亲走大路,决定委屈儿子时,没有写儿子的反应和妻子的反应,你能对此进行合理而又大胆的想像吗?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朗读、讨论为主的“师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

1、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阅读时采用圈点批注法。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和效果。

[教学用具]:

CAI课件、字词积累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一家四口散步的图片,打出课题,配以轻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经常散步吗?都和谁一起?感觉如何呢?是的,的确很温馨。一家人一起散步应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怀戚的《散步》这一课吧!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作者是如何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 进行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优秀的播音员即使在接到刚发来的新闻时,也能很好地把握感情,非常流利地读出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表现吧!

1、一生读课文,其余同学采用圈点法标出读错的字词,读破的句子。

2、卡片出示字词读音,让学生识读 熬(áo)、嫩(nèn)芽、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

3、本文写了哪些人物的一件什么事?除以“散步”为题外,还可以另拟哪些标题,为什么?(明确:从文章的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可另拟题为三代人;母亲我儿子等。)

(二)跳读课文,局部探究

1、师:理解分析这篇文章有两个关键,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屏幕显示)

(1)在面对分歧时,我的决定是什么?文章反映了我什么思想?母亲是怎么做的,反映了母亲什么思想?文章并未写妻子、儿子的反应,想象一下二人的反应?

(2)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2、生跳读课文分析,同桌讨论交流。

3、班内交流。着重理解第二个问题(屏幕显示画面,引导学生将原句进行删改,与原句相比较,从而理解深层含义。)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们采用鉴赏法来仔细品味一下。

同学们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你喜欢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幅画面,

同学交流。(大屏幕显示)

师示范如下:

喜欢词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熬”有耐苦支持的意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渡过”则没有此意。

句子:“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句话把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写活了。

画面:“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的画面”很温馨,表达出尊老爱幼的美德。

2、本文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找出来,同学交流。(师采用引导法分析对称句是如何造出来的)

如:写“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接着写背的重量,从母亲的体重到儿子的体重,连起来说,就可以造出对称的句子。一个是不算重,一个是轻,扩展一下,说为什么不算重,为什么轻,一个瘦,一个是幼小,再扩展一下,说到身材,一个是高大,一个是很胖。这样就能写出两相对称的句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

屏幕出示应用能力板块进入扩展练习:仿照例句,用“虽然……,然而”造两个对称的句子。

(四)朗读课文,加深体会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着人性美、语言美的文章,这么优美的文章,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朗读一下?

(大屏幕显示朗读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几方面)

说明:师生要边讨论、边练习朗读、边评议。

如:1、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讨论完这两个问题之后,练习朗读,生读生评,师点拨,以充分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我”的语气、语调应该怎样把握?

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我”是个中年男子。

(2)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处处表现“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不要“拿腔拿调”地朗读。语气: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3、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例,探讨语速、重音的处理,生先读,看看谁读得好,然后分析说明。说明后生再读,师范读。

说明:重音的“重”要适度,不等于“重重”地读,怎样读要靠慢慢体会。语速的处理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要相互协调,所以结尾这句话应读慢些。

五、拓展升华,涵养人格

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悦的旅行。那么,我们每个同学你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一定也亲身感受过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意,请回忆一下,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注意要求(1)围绕“亲情”这一主题(2)谈出自己的亲身感受。

六、课堂小结:

由同学谈本节课的收获与启示。

多媒体展示在阳光下的田间小路上,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散步的动人画面,同时配以播放张也演唱的《家和万事兴》的歌曲。

师结:儿孝母慈,其乐融融是我们读了本文后最发自内心的表白,我想这正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真实写照。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真诚的关爱你身边的每一位亲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由你们代代相传!

七、课后作业:

1、摘录本节课的优美词句,并争取背下来

2、自选题:(可任意选作其中的一个)

(1)把围绕“亲情”的说话练习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课外阅读中,你读过类似课文这样感人的文章吗?请向大家推荐一篇让我们同学来共同感受一下。

(该节课的作业设计,既要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自学能力。)

八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尊老 母亲 整个 儿子 爱幼

世界

妻子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最新范文模板相关

    4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