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实用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高中地理教案实用,希望这份高中地理教案实用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高中地理教案实用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高中地理教案实用(精选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课后习题
1、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高中地理教案实用(精选篇2)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联系生活。
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而且视频中也富含的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凭借学生们的已有知识,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这样做对接下去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
多媒体的信息含量比较大,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动画。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第三,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可改也提出了让学生多学习家乡的地理,所以在将这个内容时,我大胆的加入了本地的天气变化来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上这节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冷锋的知识。
第四,图表结合讲解法。
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列出表格对比三种天气系统的俯视图、侧视图、结构、气团运动状况、降水分布、降水特征以及过境的天气变化特征。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的缕清知识点。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列表比较三种锋面系统的异同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提到最近冷空气对我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所用的时间也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了解此内容。
第二、在讲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所经过地区天气变化的影响时,过早的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
第三、上课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出错,有几个动画没有展示出来。且多媒体的屏幕太小,前面的同学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的内容,而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由于反光并不能清晰地看到屏幕的内容,影响了课堂整体效果。这些问题都是在上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在后面的几个班中我将做及时地调整。
这节课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锋面系统,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是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些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高中地理教案实用(精选篇3)
主要内容: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特征
第二节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教学重点:
1、阐明东北区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
2、阐明东北区农业、工业等布局的特征和发展前景。
3、指出东北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特征
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面积78.8×104k㎡,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人口10696万(20_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
一、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表结构
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地以内则是广阔的平原。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二)自然景观
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主要表现。
二、资源优势
(一)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
(1)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耕地面积为192×104h㎡,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7%,人均占有耕地为0、167h㎡,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2倍。土壤比较肥沃,东北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全区可垦荒地多,约有667×104h㎡。
(2)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以红松、糠椴、胡桃楸、水曲柳等为主,材质优良。
(3)东北草甸草原区,草地面积2866、7×104hm㎡,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3.8%,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牲畜饲养。
(4)本区内陆水面约333、3×104h㎡,南临黄海、渤海,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二)水资源比较丰富
较多的降水,较低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本区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集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290多条,水网稠密。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1653×108m。6—9月汛期占全年水量的70%~80%。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约为330×108m。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约为1530×104kW(大于10000kW),其中可开发的约为1370×104kW。
本区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丰西歉,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
(三)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配合较好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比较齐全,已探明储量的有100余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3位的达45种。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矿产。
有菱镁矿、石墨、滑石、白云石、石棉、钾长石、硼、金刚石等。相互配合良好,便于开发利用。
第二节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
东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前期以钢铁、机械为重点,后期以石油开采加工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
(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
钢铁工业是东北区工业的基础,以鞍(山)钢、本(溪)钢为主,建起了包括大连钢厂、抚顺钢厂、北满钢厂,以及通化、齐齐哈尔、凌源等钢铁厂在内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发展。
(二)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
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主,形成机床、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运输机械制造中心,能够生产汽车、内燃机车、船舶、铁路客车、拖拉机、收割机等。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制造业基地,能够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
(三)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
煤是本区主要常规能源。全区煤炭储量约723×104t,煤集中分布在本区东部和西部。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约占全国的1/2左右,是我国的储油和产油区。其中80%的储量集中分布在大庆。
(四)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锦西、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
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29%,以硫酸、纯碱、烧碱、硼酸为主的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的化学工业在全国有相当的优势。化工产值占全国的12.6%。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可成为全区有潜力的支柱产业。
(五)其他骨干产业得到良好发展
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远景;建材工业也有相当规模;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工业也具有优势。
二、农业基地建设(一)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1)本区是大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的农业地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玉米、大豆、甜菜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2%,45%和54%,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甜菜、亚麻、柞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4%,90%和82%,均为本区的重要工业原料作物。
(2)以农区舍饲为主的畜牧业。本区畜牧业既有与耕作业紧密结合的舍饲畜牧业,也有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但以舍饲为主。全区产奶量约占全国的1/4,是中国主要产奶区。
(3)具有全国意义的用材林基地。东北区是全国的天然用材林区,全区林地总面积约4665×104h㎡,其中有林地3550×104h㎡。东北林区基本上为国有林区。全国130多个森林工业局有82个分布于本区。
(二)松嫩平原农业基地建设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今后应立足于资源的深度开发,着重解决产量不稳不高的问题,加强水利建设和建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增强对旱、涝的抗御能力;合理调整作物品种布局,避免、减轻低温冷害;努力培肥地力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强化种植业和饲养业、农区和牧区的结合;巩固提高以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甜菜以及肉、奶为主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
(三)三江平原的开发治理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冲积而成的低湿平原。1949年以来,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开垦了大量荒地,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40×104hm2扩大到目前的370×104hm2。国有农场机械化程度高,机耕、机播、机械收割面积分别达耕地的99.5%,93.4%和87%。沼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泥炭资源,又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对沼泽的开发利用,应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三、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比较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在东北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居主要地位,约有70多条,营业里程占全国的28%。铁路密度达125km/k㎡,高于全国57km/k㎡的水平,纵横交织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东北区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总长已达14×104km,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形成不同层次的辐射公路网。
以大连港为中心,以及营口、丹东、锦州港的海上运输已展开。管道运输主要是从运输大庆、扶余油田的石油至东北、北京各炼油厂,部分经大连鲇鱼湾港外运。
(二)邮电通讯业:目前综合通讯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综合通讯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电话普及率低,长途电路不足,农村通讯严重落后,管理机制和服务质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四、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发展
(一)东北区具有对外开放的优越区位
周边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与韩国、日本也相距不远。从世界地缘角度看,我国东北区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共同构成“东北亚经济圈”。东北区正处于这一经济圈的中部,为本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南部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的港口群,在北部形成了满洲里陆上口岸。
(二)图们江地区开发
图们江部分河段是中、朝、俄三国界河。以图们江口为中心,以900km为半径,可以到达东北亚各国。图们江下游地区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央部位,它是我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惟一水路通道,也是实现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互补的重要结合点和经济联系的枢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将“小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区,把“大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图们江开发一般指“小金三角”的经济开发。
第三节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一、水利建设东北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部、西部水资源短缺,特别是辽中南地区,城市密集、工业集中,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跨流域调松花江水入辽河是解决南部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水利建设的另一重点是松花江、辽河的整治,提高干流防洪工程的标准,同时加强辽河支流柳河流域的水土保持。
二、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森林资源丰富是本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树种在300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森林生态严重破坏:
(1)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材质下降。
(2)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9世纪末至今,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由70%降到35、55%,林缘平均后退150km。并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气候变坏,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合理开发措施:
第一,坚持合理采伐。
第二,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
第三,积极营造人工林。
三、开发旅游资源
1、冰雪旅游。
2、长白山、五大连池、镜泊湖等火山熔岩风景名胜旅游。
3、自然风景有千山、林海雪原、兴凯湖、以及扎龙等自然保护区。
4、沈阳故宫为清初皇宫旅游四、生态环境建设。
大量采伐森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采育严重失调,森林日减,林相渐趋恶化,特有的野生动植物也在迅速减少,有的濒临灭绝。草原建设投资很少,而开垦草原,以农挤牧的现象严重,加上草原普遍超载过牧,导致土地沙化、碱化,草原退化加剧,产草量下降。从农业上看,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普遍下降,有机质明显减少。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环境中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过剩或不足,而引起的地方病也较普遍。主要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病等。
东北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资源保护与环境的治理。依靠法律和经济、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土、森林、草场、野生动物、水产等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积极治理三废污染,净化生态环境;对地方病多发区加强环境的改善,逐步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
四、能源建设
为了解决能源不足,需加速建设东西部和南北两头能源基地建设。
(1)西部煤电新基地建设。重点开发霍林河、元宝山、伊敏河等大型煤田,相应新建和扩建元宝山、伊敏河、通辽、海拉尔等电厂,建设坑口电站。
(2)开采北部煤炭资源,建设一批火力、水力发电站,扩建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煤矿及相应的电厂,将来可与俄罗斯合作在黑龙江中上游建设大中型梯级电站。
(3)开发东部的珲春煤田,新建扩建白山水电站等。
(4)扩大南部的能源建设,利用铁法煤建铁岭电厂,用晋煤建绥中电厂、鲅鱼圈港口电厂,同时筹建核电站。
教学活动建议主题:东北区在东北亚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阅读文献
能力训练:网上收集信息能力
要求:完成1份小报告
思考与练习
1、简述东北区的基本特征。
2、分析东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3、分析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前景如何?
高中地理教案实用(精选篇4)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
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谈话法,讨论法。
2.读图分析法。
3.多媒体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课题:地球上的水同时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新课导入]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地球因为有了水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呢?它们又是如何运动的呢?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
(课件展示本节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图片:南极冰川、湖泊、河流、植物柔嫩的叶子)
[教师精讲]
师:大家注意观察图片,地球上的水以哪几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
生: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
师: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图片中都有地球上的水体,地球上的水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老师给你们看的图片还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8页图3.1以及课文,注意图中各水体所占的比例。
师:这些存在于不同空间的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圈层,也就是——
生:(齐答)水圈。
师:读了图3.1,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水圈的主体是——
生:海洋水。
师:对!它的水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生:(齐答)96.53%。
师:可是海洋水是咸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淡水多不多呢?陆地淡水的主体是哪一种水体呢?
生:不多。陆地上淡水的主体是冰川。
师:目前冰川还不能大量地直接利用,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
生:有限的。
师: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同时各种水体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水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师:组成水圈的各种水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8页图3.2,注意观察陆地水体是如何联系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图3.2,思考讨论图右的“读图思考”。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通过读图观察,可以得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雨水补给是世界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第二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当河流与湖泊之间存在补给关系时,假若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则存在两种情况,即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由河水补给湖泊水;反之,当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由湖泊水补给河水)
师:图中河水可能有哪些来源?
生1:有冰川融水、湖泊水。
师:还有吗?
生2:大气降水。
师:对。还可能有地下水,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河流的河水往往有多种来源,也就是说有多种补给。我们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研究一下,谁来说说长江水的补给?
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有来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湖泊与之相连,可以得到湖水的补给,长江大部分河段处于季风气候区,有丰富的降水,所以还有大气降水补给。
(板图:长江中下游河段及与之相连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师:非常好!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当湖水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湖水会补给河水,但当雨季到来时,长江水位高涨,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怎样?
生:(齐答)河水补给湖水。
师:对,所以长江水和湖泊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江处于洪水期时,湖泊对河流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调节洪水的作用。
师:非常好!这种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
生:我们可以通过修建人工湖泊——水库来防洪。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事实上,不仅河流与湖泊之间可以相互补给,河流和地下水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相互补给关系,补给的方向均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差。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我们研究的水体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看就不科学了。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课件展示:“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思考该河段河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师:这是黄河下游,河床远远高出周围地面,最大的高差要达到7~8米,那么河水和地下水之间会是怎样的补给关系?
生:河水补给地下水。
师:很好!李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吟诵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奔流到海后真的就不复回了吗?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动画
(动画演示: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水循环。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第59页“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屏幕展示思考题)
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水循环主要发生在哪些领域?
水循环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你能用更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各种类型的水循环吗?
(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回答所列问题)
生1: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主要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生3:水循环可划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师:大家都回答得很正确!三种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也是环节最完整的是海陆间循环,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这一循环过程,大家要注意每一个箭头所代表的环节的名称。
(用边讲边画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加强学生对海陆间水循环每一个环节的记忆)
师:海陆间循环我们一起完成了,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完成其余两个水循环。
(两学生板画完成后,师生共同指认所画箭头的含义)
师:正是生生不息的水循环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生机,同时人类活动也在时时影响着水循环。教材第60页的活动题给我们列举了两个例子,我们在课前布置大家分别收集与这两个例子有关的资料,下面就请两组同学派出代表分别上台谈谈各自的研究结论,可以在投影仪上投影你们收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课前先让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可以更好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比被动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资料得到的感受和效果要好得多)
生: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其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但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是黄河沿河地区,特别是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造成的。它对下游依靠黄河供水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断流给沿岸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困难,此外也对黄河下游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目前我国对黄河断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数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地区的合理调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等,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补充,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根据学生提供资料的情况,可补充自己准备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黄河断流的严重性)
(课件展示:黄河断流图片和资料)
师:刚才我们第一小组的同学代表的发言非常精彩,语言表达思路非常清晰,前因后果的分析也是有条有理,并且还收集了黄河断流的图片,大家看了是不是很揪心啊!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我们一代一代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可由于我们无节制地对她进行索取,致使出现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1997年断流时间竟长达226天。黄河断流,除了刚才我们同学所说的原因外,黄河源头的过度放牧导致草原大量退化,黄河上游河段的森林大量砍伐使乔木林覆盖率几乎不到0.35%,这些都是黄河断流日趋严重的原因。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行为!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小组又是如何解答另一个同样让我们忧虑的问题的。
(第二组代表上台发言)
生:济南近几十年来的泉水断流现象,也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入手,如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保持水土等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渗入量;另一方面应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如关闭自备水井、实行地下水开采许可证制度等,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师:这位同学说得也很好!由于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泉眼枯竭在全国很多地区极为常见。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人们常常不顾客观自然规律,盲目向自然界要水。上面两个事例都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不良影响,你们有没有发现主要是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师:对!我们可以看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必然对水循环产生不合理的影响,那么,人类能否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促进水循环的形成呢?能不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生1:人类可通过人工催云、人工降雨改变降水这一环节。
生2:还可以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改变地表径流。
师:很好!譬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还可以通过补充地下水、植树造林、改变地下径流等。
师: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水循环原理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水循环对地理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视频1:“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长江水属于水循环中哪一个环节?
生:地表径流。
师:它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地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
生:因为不断地有降水补充。
师:正因为不断进行的水循环,使长江水得到了不断的——
生:(齐答)更新。
师:对!水循环促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得到不断的更新。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几个素材又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些意义?
(图片:“黄土高原地貌”)
师:黄土高原当初形成的时候地表是平坦的,是什么使它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再加上夏季降水集中,而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表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
师:回答得很好!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循环运动,它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图片:舟山渔场)
师: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呢?与水循环有什么关系呢?
生1:处于大陆架,阳光充足。
师:还有原因吗?
生2:暖流与沿岸北下的冷水相遇。
师:很好,它的成因还和长江、钱塘江在其附近入海有关,谁来具体讲讲?
生3:因为长江、钱塘江入海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这里饵料很丰富。
师:不错!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材料分析和总结一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生讨论后发言,课件展示结论)
促进水资源更新,维持水量平衡;
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塑造地表形态。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圈的构成和特点,各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水资源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写一篇小论文,课后评比。
2.请你提出10条节水建议。
高中地理教案实用(精选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地理学吗?
【学生回答】
学过,初高中都学过!
【教师讲解】
你们还没学过地理学!你们只学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属于地球概论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属于气象气候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属于水文学,第四章地地表形态的塑造属于地质地貌学。今天要学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的殿堂。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活动
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解】(具体答案详见教参)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幅示意图说明:
【板书】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陆地环境为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于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转折】我们都知道10根筷子分开折能够折断,而放在一块却折不断的故事。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一个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讲的陆地环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新功能?并对其作一阐述。
【学生回答】1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阐述略)
【板书】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教师讲解】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大气本身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既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请大家阅读教材P94活动,利用平衡功能的原理,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略。(可参考教参)
【转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介绍】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转折】不仅如此(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局部小气候
水土流失
连年战争,大兴土木 森林被破坏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板书】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96案例3,思考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97活动
【课堂小结】略。
板书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生物循环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