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教案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高一年级历史教案,希望这份高一年级历史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高一年级历史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高一年级历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2.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通过评价义和团运动,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权的灭亡,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震撼了全世界;同时,也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通过学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3.通过学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挫败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重点分析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义和团这时提出来“扶清灭洋”口号,这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使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所以,“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从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浓厚,尤其在农民头脑中仍占统治地位,而容易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觉加以分析,认识其盲目排外性。从当时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斗争的总体高度、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来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的比较,体会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难点分析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是随着清政府、义和团、帝国主义列强三方面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教材并未写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这一关键环节。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会有偏差。所以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难点突破方案
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变化及原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其一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及威力,其二是清政府、义和团与帝国主义列强三者关系的变化。
教学设计方案
第八节
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等。
教学过程 :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重点是讲原因和”扶清灭洋”的口号。原因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讲。
(1)历史根源:义和团前身是义和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进行反清活动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后来形成以农民为主的受压迫民众抗暴自卫的民间秘密组织。鸦片战争后,义和拳即自发地投入反洋教斗争。自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过程中,山东民众深受其害,散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便自然地成为广大民众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
(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外矛盾激化。外国教会依仗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侵略特权,或勾结地方官员,或胁迫地方官府,横行不法,欺压乡里。清朝地方官员又袒护教会。这在山东又表现得尤为突出。山东除有英、日、德三国在这里激烈争夺外,洋教势力也遍布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恣意横行,民怨沸腾。这里首先发生大规模的斗争运动势在必行。
关于“扶清灭洋”口号问题。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扶清”的含义还需从义和团的文告中加以分析、认认。《义和团告白》中说:“保护中原,驱逐洋寇”、《马兰村坎字团告示》中说:“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访”可见,“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扶清”成为“灭洋”的斗争策略。这在客观上确实减少了义和团运动发展的阻力,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也同时应看到“扶清”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又会使人们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警觉,尤其是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大发展,人员成分复杂,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灭”改为“招扶”时,义和团逐渐落入被利用、被控制的圈套,以至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也正是“扶清”的必然结局。作为政治性口号,既要有号召力,更要有正确的导向。“灭洋”在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加的作用。但由于“灭洋”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理性认识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口号,因而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通过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过程来讲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原因。从主观上说,义和团虽提出“扶清灭洋”,但在受到镇压时,英勇反抗,没有受“扶清”的束缚。山东、直隶的义和团连克州县,势力席卷京津地区。这是义和团能够发展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说,清政府顺从帝国主义列强的意志,镇压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这迫使山东义和团向外发展。随着山东、直隶的义和团汇合,义和团不仅扩大了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声势和影响。当然比这更重要的是由于义和团的发展,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对义和团的策略,即由“剿杀”改为“把抚”,这就成了义和团运动能够发展壮大,达到高峰的客观原因之一。
清政府改变策略的原因还有: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与帝国主义有矛盾,而在“盲目排外”这一点上与义和团有一致性,这是他们暂时联合的基础,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所以这种联合必不久。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罪行
首先要讲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军事行动和义和团以及部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战斗。从空间上说是三点一线,即北京——天津——大沽口,战斗往往在这三点一线上同时进行,所以学习时要指导学生予以注意。可利用电脑动画讲解。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出逃途中就发布上谕:“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尽根诛”。即下令剿灭义和团。除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这一主要原因外,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失败呢?要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扶清灭洋”的口号中的“扶清”,正是这一点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这是造成义和团迅速失败的主观原因。二是八联军占领北京后,分区占领。侵略军在北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三是补充史料,使学生明确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识记对义和团的评价。以下史料可供参考使用。
西摩尔率八国联军第一次进攻北京失败,逃回天津后,曾不得不承认“义和团所用武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军覆没。”同时,一个美国传教士说:“西摩尔联军的失败,永远消除了惯常被人提出来的那个论点,即一队外国军队,只要组织得好而且武器齐全,就可以在整个中国从这一端到那一端长驱直入,不会遇到有效的抵抗。”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美国人赫德发表文章,说“瓜分对于如此众多的人口,永远也不能期望那是最后的解决办法。骚动、不幸和不稳定会贯穿于以后的世世代代。”“反对各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力量。”美国公使在其著作中写道:“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适宜瓜分的。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更齐一、更被古老的带子和魅力拴在一起的了。”“欧洲列强瓜分中国意味着用武力压服各部分……将带来经常不断的反抗。”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以上史料充分说明了义和团运动历史功绩。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妄想;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和虚弱,加速了它的灭亡。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主要是按教材中的内容对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进行分析,不必补充材料。最后总括其主旨,就是列强从经济、政治、军事上牢牢控制清政府,使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的工具,以达到永远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板书设计
第八课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的原因
2.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义和团运动向京津地区发展
2.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2.义和团与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3.八国联军侵略暴行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辛丑条约》的签订和主要内容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高一年级历史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基础知识:
①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②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⑵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单元序言分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讲授新课]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__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
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
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提供两段材料给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这里可结合学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国的文王被赐封为西伯侯为例讲述,学生更易理解。)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的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
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的王朝。
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
1、分封的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巩固统治)
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结合《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说明分封的对象,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同时可结合地图说说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内容(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举实例说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
3、分封制的影响
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用此设问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分封制带来的影响,学生可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
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1、宗法制的含义
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的特点)。
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本课小结]
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高一年级历史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掌握其修建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古代水利设施修建的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修建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代表和治黄的措施。
【难点】
认识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大禹治水的影视片段,提问学生:视频当中,大禹治理的是哪个地方?
学生回答:黄河。
教师引导:大禹治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后的历朝历代也在为兴修水利工程而努力。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还有哪些?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设施
教师引导: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教师展示都江堰、芍陂、郑国渠等的图片,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水利工程呢?
学生结合图片,回答问题:都江堰、芍坡、郑国渠等。
教师出示都江堰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那它位于哪里?是由谁修建的?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完成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既利排洪,又利灌溉。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广袤农田。
高一年级历史教案篇4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思考:
①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
②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中国原始农业
(1)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耕作方式: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一种非常落后而久远的耕作方式
刀耕:用石斧、石锛除草
火种:焚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再进行播种
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砍去树木,铲除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即可播种
(3)人们生活: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耕种一两年后,随着肥料耗尽,地力明显下降,只能把它撂荒,另寻新的耕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苦;这种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
2、商周时期的农业
(1)农业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那时候的农具,都比较粗笨简单。
最早的松土和挖土的耕作农具:
耒:是削尖的木棒,后发展为双尖的木叉。
耜:形状像现在的铲和锹。有木耜、骨耜和石耜
(2)耕作技术提高: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农作物种类: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五谷丰登)
(4)人们生活: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农业生产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等。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辬准。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铁犁牛耕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西汉时:耦犁(西汉赵过)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时期:垄作法
西汉时: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
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设问: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耕作方式的发展进步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主要耕作方式)
2、形成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③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4、发展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5、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5、小农经济的弊端有哪些?
①自耕农经济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很难扩大。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③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高一年级历史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 能力方面:
(1)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辛丑条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义和团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任务。
4. 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将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区别不同点,学会类比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关于清政府对义和团改变策略的历史材料,分析清政府的真正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帮助学生完整掌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
(1)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节重点之一。首先要注意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义和团这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正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是本节教材的另一重点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备地要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2.难点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面临已经发展到北京皇城脚下的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连续几天召开紧急的御前会议,研究对策。一派大臣主剿,另一派大臣主抚,争论很激烈。其实,两派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灭主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招抚的结果,义和团虽取得了合法活动的地位,但也因未能识破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及欺骗阴谋,致使日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末的中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与此同时,农民阶级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而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一、 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师:请同学们回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回忆、思考、作答)
师: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不仅通过战争攫取了大量特权,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上的侵略,而且还凭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生:(阅读教材第97页小字,思考作答其说明的问题)
师: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越来越猖狂。从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山东各地人民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终于酿成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板书二)
二、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义和拳——民间秘密反清组织
师:义和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主要成员是哪些人?
生:(根据已知常识回忆作答)
师: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民间秘密反清组织。以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主要活动地区是鲁、直、豫。从义和拳到义和团,它是怎样形成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斗争最先在什么地方爆发?
生:(看教材第97页义和团运动形势示意图,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情况)
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兴起?
生:(在教师启发下,回忆、思考、讨论作答)
师:甲午战争中,山东受害最深;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首先从山东开始,德国强占、强租胶州湾;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非常猖獗;而义和拳的活动在这一带比较活跃;1898年,赵三多带领冠县义和拳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 义和团运动序幕——冠县义和拳攻打教堂
师:义和团运动的序幕揭开了。什么时候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了呢?后来,又有了哪些发展呢?
生:(结合形势图,了解在冠县、平原、京津等地义和团的活动,掌握其兴起与发展的脉络)
师:1899年平原大捷之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声势大振。19__年,义和团进入京、津,斗争达到高潮。
3. 平原大捷——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声势大振
4. 义和团运动高潮——义和团进入京、津
师:(辅导同学阅读教材第98页小字,了解义和团浩大声势)
生:(分析教材第98页材料,通过讨论,明确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师:义和团最恨和约,误国殃民,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斗争目标是指向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义和团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的什么策略呢?(板书三)
三、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
师:为了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这个口号,同学们有什么看法,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阐述观点)
师:对这个口号的评价,要两点论,要从两个方面去看。首先,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是,扶清灭洋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战斗纲领。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觉;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说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给清政府带来什么影响?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了什么政策?
生:(思考并作答)
师:山东义和团斗争发展时,清政府曾派袁世凯疯狂镇压,现在为什么转而采取安抚政策,默许义和团为合法团体了呢?用意何在呢?
生:(分析教材第99页材料,弄清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转变的真正意图)
师:清政府的安抚政策,为义和团运动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义和团控制京津,势不可挡。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斗争,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板书四)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战争的爆发和廊坊、杨村之战
师:19__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爆发。在廊坊、杨村一带,侵略军遭到义和团和猛烈袭击,狼狈退回天津。6月下旬,清政府被迫宣战。
生:(结合教材第99页插图和小字,了解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和进攻大沽炮台的情景)
2. 天津保卫战
师:侵略军攻下大沽炮台以后,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打击敌人。守卫天津的清军将领聂士成阵亡。
生:(阅读教材)第99页小字,了解天津保卫战是义和团和清军联合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师:在保卫天津的战斗中,义和团和清军拼死坚守,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天津终于陷落。侵略军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实行殖民统治。北京的战况如何呢?
3. 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
师:德国公使克林德枪杀义和团民。愤怒的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知道克林德被打死后的事情和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坊吗?
生:(回忆联想,根据常识作答)
师:围攻使馆和攻打西什库教堂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生:(结合教材第99页插图,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师:清政府虽然被迫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各国实行分区占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城。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小字和第100页材料,结合插图,认清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五、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逃往西安。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请同学们考虑,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失败的呢?
生:(思考、议论、作答)
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小字,分析说明的问题,讨论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师:义和团运动这场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讲的是什么重大斗争?和义和团运动比较,这两次农民斗争有什么相同点?
生:(回忆思考,讨论作答)
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协团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斗争,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也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义和才运动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19__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板书六)
六、《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辛丑条约》的签订
师: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是哪些国家?
生:(回忆作答)师:19__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生:(结合教材第102页插图,听教师讲述《辛丑条约》的签订)
2.《辛丑条约》的内容师:条约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书。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第102页,掌握条约主要内容)师:这些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3.《辛丑条约》的危害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有赔款内容的条约有哪几个?赔款的数额是多少?
生:(回忆作答)
师:《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是多少?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生:(思考作答)
师:《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但有划使馆界和拆除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规定,你对此规定的严重性怎么看?
生:(讨论作答)
师: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意味着什么?
生:(结合教材第103页小字,思考作答)
师: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生:(做教材第103页练习题一,准确掌握义和团兴起过程。)
小结。(略)
【简评】历史课堂教学中,注意联系前后的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比较、归纳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本节教案在重点难点问题的教学上使用了这一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和其他条约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提出的问题适应全体同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二、在阅读课文、补充材料,思考和讨论中进行师生双边多种形式的活动;三、引导学生更加关注义和团的历史作用和辛丑条约的影响。这样,本节课在能力、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给人与润物细无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