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管家》观后感15篇
《小巷管家》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小巷管家”群体进行呈现。通过小巷的变化,反映了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小巷管家》观后感(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1
电影《小巷管家》既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我们基层党员的倾情厚礼。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把国家治理落实到了基层,而且是通过很多这样甘于奉献的“赵大爷”来实现的,全中国都要呼唤“赵大爷”!影片里的人物形象特别鲜活、特别接地气,通过“赵大爷”的热心肠,感受到了北京人的热情和令人感动的邻里情,非常温暖。片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辩证思想,伴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走向现代化,但又不能丢掉传统文化。
在观影过程中让我又是乐出声来又是跟着流泪,因为“小巷管家”不是什么领导,没工资、没职务、没权利,但在居民心中他们有热心肠,有行动力,有威信,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新时代奋斗者的最美表达和时代强音。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2
《小巷管家》以小见大。通过街坊邻里的家长里短,反映当今社会的伟大变革,带给我们新的变化!社区工作琐碎繁杂,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小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高的责任心和实干、巧干、苦干的工作态度及方法。影片塑造了一个有心人,主动找事干,自觉解决老百姓的困难,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这人最后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也是实至名归。自觉、主动地依靠群众,依靠党组织,为民排忧解难,改善、密切了党群关系。小事不小,件件连着老百姓。
作为社区工作者就要心里想着群众,处处为人民奔忙,这才能体现出社区工作的意义,这也是社区工作的基本内容。伟大出于平凡,坚持方能永久!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3
看完《小巷管家》,我感受到的,人与人相处时我们总说的那句——人心换人心。赵大爷一心为他人着想,却忍受别人的误解、讽刺,真的没有换来人心,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坚持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想办法去做啃硬骨头,去吃苦、受累、想办法等毫无怨言。
后来他的真心换得了善良朴实的花农的真诚相待,换得了从小一起长大的老伙计的反省,换得了年轻人的理解并支持。这颗真诚的心,在今天越来越功利,越来越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社会大氛围中显得格外美好又宝贵。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4
影片以小人物彰显大情怀,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志愿者们积极发挥余热,热心投入到为居民服务的`活动中来;党员同志们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虽然他们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因为这些“微不足道”才更加温暖人心,从细节出发、在实处落脚,为民所想、为民所做,更加体现我们党对人民的关怀之情、体现党员们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做到“哨响人到”。作
为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向这些“小巷管家”们学习,做有担当的新时代共产党员,立足岗位,做好为居民服务、为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5
社区治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各方联动、持续创新,“小巷管家”就是基层治理中的最后一米。作为社区的一名书记,通过小巷管家的故事,我认为必须要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培育居民骨干,加强居民志愿服务理念。社区服务精细化,这就是对社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只有重视和支持像小巷管家赵大爷一样的居民骨干,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在公共治理中的潜力,这样才能让社区工作更加贴近民心,整个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6
作为社区干部,要以“小巷管家”为精神榜样,用饱满的工作热情、智慧的工作方法、积极的工作态度去服务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尤其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通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不仅自己要参与社区建设,还要积极引导居民自治、协商共治,使人人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7
当前,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基层如火如荼开展之时,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宣传部共同推出的电影《小巷管家》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突出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注重把镜头对准基层火热生活,点亮了主题教育的厚重“底色”,是最实际最生动的主题教育,是党员干部守初心和担使命需要认真学习的“最好教材”。
点亮“忠诚”底色,彰显“小人物”的“大时代”。影片中的主人公赵建国作为小巷管家的群体代表,在他们身上彰显出来的是对党的无限忠诚,他们在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形成了党的领导和以群众为主体紧密结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参与社会治理的声音及话语权更为强劲。小巷管家看似“小人物”,他们折射的却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大课题。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要以“小巷管家”为榜样,在主题教育中提升“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的精气神,紧扣当下时代发展的生动实践,举好“精神之旗”培根铸魂,坚守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坚持以对党的赤诚之心,当好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开花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点亮“朴实”底色,彰显“小角色”的“大情怀”。影片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朴实、真实、接地气。当前基层治理是个大课题,主人公赵建国只是胡同中的小人物,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大情怀。他帮助老街坊解决生活问题,改造厕所、美化街道、清理煤棚……虽然过程中受了不少委屈和埋怨,但随着胡同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他的辛苦付出最终得到了街坊邻里的认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要学学小巷管家的“朴实”,用真情实干解决一些居民群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情,着眼基层治理实际多下“绣花”功夫,直击百姓“痛点”、解决问题“难点”、打通治理“堵点”,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带领群众共同守护好“共有家园”,让群众的“叫好声”成为展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效的“最强音”。
点亮“执着”底色,彰显“小管家”的“大影响”。影片中的人物全是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他们凭着对基层的热爱和家园的挚爱,每天执着地坚守在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执着的身影带动和影响着社区街区治理,他们在喜迎国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新时代奋斗者的最美表达和时代最强音。小巷是城市最细枝末节的神经枢纽,看似微小,却能给居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要以良好心态和积极姿态,自觉融入到小巷管家队伍中去,让越来越多的“小巷管家”在基层治理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让越来越多的“赵建国”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众志成城共创美好未来,升华主题教育效果。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8
10月30日,西北旺镇政府组织各社区的党员干部统一观看了《小巷管家》这部电影。电影开篇主要以小巷管家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难事为主体,体现了“街巷吹哨 部门报到”的具体工作机制。作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也直接反映了小巷管家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发生在我们身边点滴的动人故事。
小巷管家虽然平凡,但在我们社区中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岗位尽管不是领导,没有高薪,也没有过大的权利,但在社区的问题治理中就像一个贴心的大管家,对于居民们反映的各种问题一一记在心中,迎难而上。小巷管家们是群热心人,在北京就有近万人,干的都是最贴近老百姓的事情,例如小区周边停车难、占道停车等问题;社区内环境治理的问题,垃圾及时清运以及狗屎的问题;百姓的事就是小巷管家们要解决的事,也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瓶颈,在老百姓的不理解和置之不理中寻找最终的解决办法,在影片中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个情景就是为了改善社区内的公共厕所问题,由于社区居民称小巷管家们是面子工程而遭到误解,小巷管家们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做着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仍然保持一份初心,为的就是百姓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小巷管家是我们的贴心人,谁家有困难了只要跟他们说就一定能够帮助你解决困难。随着大型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的身边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巷管家”,他们看似微小,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最不平凡的事情。片中的赵建国只是众多“小巷管家”们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热心的贴近老百姓的贴心人才有了我们和谐的社区,和谐的社会。北京风貌的改变,离不开千千万万个“赵大爷”,希望我们的社区中能够出现更多甘于奉献的“赵大爷”。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9
最近,收看了《小巷管家》这部电影,《小巷管家》由北京市委组织部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策划制作,以“小巷管家”平凡而伟大的先进事迹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生动讲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笔者感到,“小巷管家”虽小,却发挥了大作用。
“小巷管家”虽小,却有大威信。“小巷管家”虽然不是什么领导干部,无职、无权、无待遇,但熟人好办事,在居民心目中,他们都有一副热心肠,都有一股号召力,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威信。因为“小巷管家”时时刻刻想的都是街坊四邻家门口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儿。如,邻里纠纷、占道停车、私搭乱建、公厕改造、环境提升、空巢老人等问题,在“小巷管家”的协调下,都一一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也随之提高了小巷管家的威信。
“小巷管家”虽小,却有大群体。《小巷管家》的故事来源于真实人物和事迹,小巷管家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不只北京有,全国都有,仅北京就有2.3万人。片中赵建国为胡同居民办的事儿,结合了很多“小巷管家”的真实事迹,比如公厕改造那段,现实生活中是有的。小巷管家去统计厕所情况,有的去跟街道汇报问题、提出需求,实现“吹哨报到”。以事件为线索,串起小巷管家的日常工作。赵建国解决胡同公厕改造问题、带领居民在街巷空地种植花卉,就来自东四街道四条胡同的“小巷管家”金大钧的真实经历。金老爷子看完电影后,很激动地说:“这部电影更坚定了我继续工作的决心,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一定要当好这个小巷管家,让街坊四邻住得舒心。”
“小巷管家”虽小,却有大改变。《小巷管家》这部电影是跟时代同步的,讲的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盛大节日来临前一百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影片紧跟时代,主题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宣扬理想、信仰、初心。片尾胡同里的烂肉面馆关了,但会在另一个更好的地方重新开业,这一情节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思想,小巷要伴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走向现代化,但小巷又不能丢掉传统。北京面貌的大改变,就是这样靠基层“小巷管家”做起来的,是通过很多这样甘于奉献的“赵大爷”来实现的。所以不仅北京要呼唤更多的“赵大爷”,全国都要呼唤更多“赵大爷”。“小巷管家”不仅是城市管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社会治理的一项新举措。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10
《小巷管家》的上映,让我们倍感亲切。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每天都要与居民打交道,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为了做一个称职的“管家”,我们在岗爱岗,履职尽责,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更是在不断摸索与持续优化中前进。
目前,我们社区的小巷管家坚持“每天巡、经常访、随时整、随手记、即刻报、回头查”,看似细碎的工作,却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居民的问题,带给他们真真切切的幸福感。《小巷管家》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尤其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将加强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的思考,引导党员参与社区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11
20_年10月30日,在街道楼宇党群服务中心组织下观看了刚刚上映的一部影片《小巷管家》,该片讲述了国风社区的“小巷管家”,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学习并利用“街巷乡哨,部门报道”制度,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
通过观影本人有如下感想:
1、小巷管家赵建国,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没工资待遇、没有执法权的情况下,甘愿担当一个生活中为民服务的小角色,为街坊四邻来服务。体现了他热爱党、热爱人民,小角色大情怀、勇于担当、甘愿奉献的大公无私精神。
2、反应出我们党在施政过程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扎实实的落实到工作中去,确确实实的在为人民谋幸福,紧跟时代的步伐,一切为民,各级职能部门在党的带领下能够积极响应,有效落实,为民解难。
3、本人也深受教育和启发。作为一名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加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会越发的繁荣,更加的强大。我们的人民会更加的幸福,更加自豪。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12
20_年11月3日晚,政法学院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电影《小巷管家》,这部幽默风趣、生动诙谐的电影给人带来欢笑的同时,也令人感动落泪。
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北京许多街道里还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他们每天在用脚步丈量小巷,守护着邻里的和谐,维持着街道的美丽风貌,他们就是“小巷管家”。他们是城市里最纤细的触角,他们在最基层为人民服务与贡献,解决着诸如邻里纠纷、占道停车、私搭乱建、公厕改造等诸多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难题,他们在做这些工作,协调种种问题的时候,碰了多少钉子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部影片展现了在“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创新体制下基层治理的新风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生动展示了在基层治理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米。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越强,社会的治理基础就越实。
“小巷管家”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感人至深,有的观众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部接地气的电影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北京基层治理工作的发展进步。优秀的电影就应该展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之事,体现普通人平凡而伟大的日常生活,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脚踏实地,反映基层工作者日常生活的电影,这样人们才能知道基层社区工作者工作的不易,从而更好地支持和体谅他们的工作,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13
影片《小巷管家》中,面对社区街巷治理存在的复杂问题,街道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和带头作用,引导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到街巷的管理中,引导居民养成自觉、自治的习惯,共同解决身边的问题。
片中详尽地阐述了社区工作“吹哨报到”的内容、目的和效果,为社区工作提供了风向标。从发现问题、汇报问题、分析研判、研究通过、街乡吹哨、区级平台受理部门报到、部门听令报到、评价监督和结果反馈。深刻体现了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决心。得民心,惠民意,多一些实干,少一些虚谈,这是新时代赋予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最关键、最重要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行为准则。
片中的情节深深触动了我,作为新时代的社区工作者,我觉得只有更好的把党的各项政策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挂钩,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努力践行,当好党和政府的好帮手,切实的服务百姓,为美丽街巷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14
10月26日,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电影《小巷管家》首映式于北京市档案馆隆重举行。本片由著名演员巩汉林领衔主演,著名演员张英、方清平、巩天阔、张兆北、张京生、翟小兴、孙茜、孟秀、李勤勤、贾雨岚、刘大为、卢秋宏等联合主演,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导演郑昊执导,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马铨联合导演。
影片《小巷管家》,以全市2.3万名小巷管家的先进事迹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集中表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
发布会上透露,主演们均不计报酬加盟该片,巩汉林接受采访时还大赞孙茜,称其这次牺牲了很多自己的宝贵时间来无条件出演一个戏份很少的角色。“人家都演女一号,在这里演一个小绿叶,我就觉得(她很)敬业,这就是演员。”而巩汉林也爆料称,自己的小孙女这次在片中也有出演。
电影《小巷管家》采用了“即时电影”的新型创作理念,将正在和即将发生的政策与工作及时地融入剧情之中,以国庆100天倒计时作为时间线索等,最大程度地贴近和反映了现实。该片将于10月29日与全国观众见面。
《小巷管家》观后感篇15
10日29日下午,香河园街道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小巷管家、街巷长、文明引导员、居民志愿者等100余人走进红星太平洋影院,观看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国庆献礼影片《小巷管家》。
该片由北京市委组织部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策划制作,以全市2.3万名小巷管家的先进事迹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集中表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电影坚持以正为本、以情动人,展示了幽默而不夸张,感人而不煽情的京人、京事、京味,以及地道的京韵文化。
在观看过程中,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接地气。片中的赵大爷只是胡同中的小人物,却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大情怀。他帮助老街坊解决生活问题,改造厕所、美化街道、清理煤棚……虽然过程中受了不少委屈和埋怨,但随着胡同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他的辛苦付出最终也得到了街坊邻里的认可。
柳芳北里社区党委书记周伟说,“这部影片非常贴近生活,‘小巷管家’一般都是社区居民,很多是年纪比较大的退休人员,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知道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工作鲜为人知,但是却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默默地用行动守护我们的家园。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传递的正能量,让更多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营造和谐共建的良好氛围。”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感触,平时虽然也经常参加社区里的各种志愿活动,但跟电影中的赵大爷比起来,我感觉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只有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来守护,我们的家园才能越来越美好!”,光熙门北里北社区居民志愿者邵阿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