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宿北战役》观后感

|金梅2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纪录片《宿北战役》观后感,希望这份纪录片《宿北战役》观后感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纪录片《宿北战役》观后感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纪录片《宿北战役》观后感(篇1)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些年,由于受到一些错误历史观的影响,曾有一些人认为解放战争不是什么正义的战争,而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这是对解放战争性质的严重误读,是极不严肃的理解。实际上,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其结果是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中国大陆从根本上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解放战争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共内战。从表面上看,和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共同抗击日寇,打的是民族战争不一样,这次国共内战的双方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但是,却不是什么“自己人打自己人”。因为战争的一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革命统治当局,代表的是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者利益;而战争的另一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则是代表着被压迫被剥削的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方是压迫者剥削者,另一方则是被压迫者被剥削者,这两个方面能说是“自己人”吗?列宁有一句名言说:“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所以,看问题,看解放战争的性质问题,我们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要站在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立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把解放广大劳苦大众的战争说成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再说,解放战争这场国共内战是谁发起的?是蒋介石反革命集团。从本质上说,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国民党中的反动右派就必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四一二之后的蒋介石国民党当局,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共产党人的屠杀,没有放松过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围剿”。全民族抗战时期,蒋介石迫于全民抗战的一致呼声,不得不实行国共合作抗日的政策。但是,在进行民族斗争的整个过程中,蒋介石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阶级斗争。整个全民族抗战期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过三次____高潮。由蒋介石亲自策划的皖南事变,毁灭我新四军军部,屠杀我新四军将士7000余人。就在我们宿迁这个地方,国民党顽军也进行过多次“摩擦”,妄图消灭或挤走我们宿迁地区的新四军部队。特别是1943年二三月间,日军对我盐阜抗日根据地实行大“扫荡”前,曾先行“扫荡”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部顽军。为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应韩德勤要求,我新四军第三师在韩德勤保证日军“扫荡”结束即返回原防地后,允许韩德勤部官兵转移到我抗日根据地内暂避,并向其供应粮秣,接济经费,掩护其安全转移到我淮海抗日根据地。但韩德勤却背信弃义,当日军“扫荡”结束后,率其所部从淮海区偷渡运河进入皖东北,强行占领淮北区金锁镇、山子头一带,公然宣称要在洪泽湖畔建立____基地,其所到之处,残酷破坏我抗日民主政权,捕杀我抗日干部和群众,并暗中勾结津浦路西的国民党顽军,企图夹击淮北新四军第四师。我新四军被迫反击,举行了山子头战役,生俘韩德勤。

1943年3月山子头战役后,陈毅(前左)礼送韩德勤(前右)出境。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妄图独吞胜利果实,一面假惺惺地邀请毛泽东主席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发起新的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当蒋介石自认为准备充分后,便撕下“和平”面具,于1946年6月26日以大举进攻我我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解放战争由此全面爆发。华东解放区成为其进攻的重点之一。

蒋介石反革命集团的内战政策,得到了自诩为国共双方“中间人”的美国政府大力支持。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以赠送、让予、售卖剩余物资等方式,给蒋介石以大量援助,还极力为蒋介石装备、训练和运送军队,大大充实了蒋介石的内战资本。到1946年6月止,美国共装备国民党军队45个师,训练军事人员15万人,帮助运送到华北、华东各解放区前线的国民党军队14个军共54万人。此外,美国政府还在中国设立了美国陆军750人、海军250组成的军事顾问团,又派遣海军陆战队在中国登陆,侵占上海、青岛、天津、北平、秦皇岛等重要城市,并在华北为国民党军防守交通线。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6月,美军直接或协同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进攻达30多次。事实上,美国根本不是调停中国内战的“中间人”,而是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后台老板。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蒋介石命令华东战场的国民党军队“要在三个月内结束华东战事”,妄想一口吞掉我华东解放区。到11月间,蒋介石坚持武力统一中国的反动政策,悍然召开一手包办的“国民代表大会”,当了总统。尽管在我人民解放军的坚决反击下,他的“三个月内结束华东战事”吹嘘已经破产,但为了再造成一个所谓有利的军事形势,向民主势力、中间势力施加压力,从而实行其独裁统治,又从后方抽调5个军约16个旅到内战前线,维持其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其进攻的重点仍然摆在华东战场,投入了25个整编师(军)68个旅(师)的兵力,成为全国各战场投入兵力最多的地方。11月底到12月初,蒋介石又制定了一个“迅速结束苏北战事”的计划。在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下,集中12个整编师(军)28个旅(师)的兵力,从东台、淮阴、宿迁、枣庄和峄县分四路进攻,企图切断我山东与华中的联系,聚歼华中野战军主力,或者逼迫华中野战军退到陇海路以北。

国民党特务在美国学习暗杀方法

中国共产党人是热爱和平的,并为此作出巨大努力和牺牲。但在国民党部队的猖狂进攻面前,为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保卫解放区,保卫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只有选择反击。1946年11月21日,周恩来率领中共和谈代表团从南京返回延安的第三天,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在延安枣园举行会议,分析当前形势,确定以后方针。他们认为蒋介石召开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表明和平谈判的大门已被关闭,“边谈边打”的局面已经改变。毛泽东说,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方针是一无自由,二要消灭,他是不允许共产党在保持一块地方的条件下签订城下之盟的。因此,“我们的方针是战争的方针,这是确定了的”。毛泽东强调,今后数月的关键仍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步扩大歼灭战的规模,从根本上扭转战场形势,夺取战争主动权。对国民党部队计划大举进攻华东解放区,党中央、毛泽东选择了坚决反击。

在上面的叙述中,笔者为大家说明了宿北战役发动的主要背景,实际上也说明了宿北战役的必然性。

纪录片《宿北战役》观后感(篇2)

刘圩子在罗圩子东北,李圩子在罗圩子西北,王庄在罗圩子南侧不到两公里,从地形来看,罗圩子居中,敌情不明,敌人的部署也不知道,如不消灭四周之敌,直接深入攻打罗圩子非常危险。但当时旅指挥所联系不上,既然有副旅长的命令,我团必须服从,决心歼灭罗圩子守敌。因为攻击目标有变,团调整部署:仍以一、三营为一梯队,二营为二梯队。令一营为左翼,首先占领王庄,而后直插罗圩子东南,展开成两个梯队,向罗圩子发起攻击,右翼与三营结合部由三营保障;令三营为团的右翼,展开成两个梯队,在罗圩子西北做好攻击准备,协同一营攻击罗圩子;令二营在罗圩子东边一公里处展开,为团预备队;团侦察连、警卫连随时配合一营作战。团指挥所在二营后面300米处。准备21时发起总攻击。

各营呈疏开队形由李圩子、刘圩子和右边两个村庄的间隙运动,到达冲击出发阵地时,遭受到四面八方敌火力的直接封锁,西北李圩子、东北刘圩子、东南王庄的敌人同时向我射击。当时我预感情况不对,想到谢副旅长的亲笔信上说,这些村庄有兄弟部队负责去打,而我团的任务是必须在拂晓前攻下罗圩子。可现在这些村庄之敌并未受到攻击,反而向我实施火力封锁。部队在野外平地展开,时值冬季,土已结冻,又无作业工具,整个地形无险可依,形势非常危急。一营向王庄东北一个30多户人家的村子进攻,攻下村子后,从俘虏嘴里了解到驻守王庄的是敌四十一旅一团,刘圩子、李圩子各有敌人一个团,罗圩子有敌六十旅旅部和一个步兵团。一营与敌对峙中,敌拼命向我反扑。得知当前敌情后,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我们一个团已经陷入了敌人至少4个团和一个旅部的包围之中。我当即下令暂时停止发起攻击,迅速收缩,组织防御,视情况,再准备穿插分割制造歼敌良机。

四周枪炮急骤,火光冲天,战斗异常激烈。我想找副团长邓发同志商量一下,却发现他人不在,急忙令人把他找来。枪炮声音太大,我准备靠近些同他说话,就在此时,一颗子弹飞来击中邓发同志,他当场倒地阵亡,甚至没有喊出一声,而我还没有来得及说一句话,子弹还不断地从身边呼啸而过。革命战争从来都是与流血牺牲相伴,我担任团长3年期间,换过三任副团长,现在都已不在人世了。

刘圩子、李圩子,特别是一营左翼的王庄都有敌人重兵坚守。我决心,首先解决王庄之敌,尔后再攻击罗圩子。于是命令一营营长王国典首先拿下郑庄,作为团进攻罗圩子的出发阵地,同时迅速将王庄之敌解决;命令三营就地展开,利用有利地形,继续向罗圩子做攻击准备,并向西北李圩子组织火力防御,防敌翼侧攻击;团部和二营在王庄东边开设指挥所。部队经过三天三夜行军,未得休整就投入战斗,几天来几乎粒米未进,但全团官兵求战心切,情绪高昂,始终保持一种战胜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

14日夜,我团与敌人展开反复争夺,一营攻击小郑庄,歼灭敌四十一旅2个连,并开始向王庄发展进攻,在王庄东头与敌四十一旅一个团反复争夺。敌人穷凶极恶,连续几个小时组织猛烈反击。我一营沿圩墙向西猛扑,把敌人压缩在西头,但王庄之敌仍不断地向一营反扑。三营为完成攻占罗圩子的任务,插入罗圩子与李圩子之间,罗、李两个村子之敌都向三营实施火力杀伤。二营和团指随一营跟进至王庄东头,也遭到敌人的火力压制,作为团预备队的二营也遭到敌人凶猛的反扑。

我在团指挥所,感觉四面八方都有敌人的侧射火力。从敌火力的猛烈程度和弹道方向判断,我团已全部插入敌纵深,四周有数倍于己的敌人。从各营抓的俘虏中,再次证实了敌兵力部署:除王庄有敌一个团外,罗圩子、刘圩子、李圩子各有敌一个团,罗圩子又是敌旅部所在地。这时我团与旅部通信联络中断,只能靠自己,不能消灭敌人,就要被敌人消灭了。我命令各营在做好攻击罗圩子准备工作的同时,重点抗击敌人的反扑,保存有生力量。令一营迅速解决王庄之敌,令二、三营向刘圩子、李圩子派出警戒。我继续盘算对罗圩子的攻击准备,反复思索突破口的选择、火力使用,特别是兵力配置等问题。

此时东方破晓,我团官兵在浴血激战中迎来了15日的晨曦,而这一天,又是与敌殊死搏斗的一天。天刚放亮,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四周密密麻麻的穿着黄色军装,队形几乎没有间隙,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冲击的敌人。我团各营部队,以有我无敌的英勇气概,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人9次疯狂攻击。

战斗进行至16日,旅命令十五团一营配属我团指挥,使我在兵力配置上多了一个选择。我命令该营在罗圩子北边做好攻击准备。此时,我团三营在罗圩子西北,切断了罗圩子与李圩子之敌的联系;二营在罗圩子东北,切断了罗圩子与刘圩子之敌的联系;侦察队在罗圩子西南,切断了罗圩子与人和圩子之敌的联系;一营正集中兵力解决王庄之敌。敌我犬牙交错,呈现胶着状态。

16日夜,我旅十四团向刘圩子发起进攻,攻下刘圩子后,解决了我团的后顾之忧。17日,十五团和旅警卫营进攻李圩子,消除了敌人对我团的翼侧威胁。这对我团集中力量攻歼罗圩子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17日6时,我团各部队充分做好了攻击准备,计划于12时发起总攻。可能是因为刘圩子、李圩子守敌相继被歼,我察觉罗圩子之敌有所动摇,于是下令全团提前发起总攻击。我团二营、三营及十五团一营一部攻歼罗圩子之敌六十旅旅部及一个步兵团,一营、团警卫连和侦察连向王庄之敌发起总攻击。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惨烈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充斥着整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这种声音我已经听了十几年,而这一次最为惊心动魄。我知道这种声音是我人民军队胜利之师高歌奏凯的强音,也是为反动派鸣响的丧钟。12时以后,敌人见四面被围,气急败坏,向我团正面部队实施疯狂反扑。敌人凭着兵力众多,摆开队形,不顾死伤,黑压压地向我部队冲了过来。我团指战员沉着迎战,士气高昂,占领有利地形之后,采取正面堵击,两面侧击的战术,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反攻。我团指战员经过几天的连续作战,早已疲惫不堪,且伤亡减员较多,但是全体指战员发扬“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精神,顽强地向敌阵地冲击,抱定与敌决一死战之心,令敌胆战心惊。机枪手倒下了,步枪手接着射击;子弹打光了,用刺刀、手榴弹与敌近战肉搏;手榴弹投光了,就用石头砸,用拳打脚踢。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离战场,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不让敌人逃掉。

战至黄昏,敌遭到重大杀伤,待援美梦已破,但坚守野心不死,仍与我顽固对峙。我指战员继续猛攻,敌人四面受挫,终于失掉了指挥,军心涣散,兵败如山倒,面对冲上来的我团指战员,敌人失掉了最后的抵抗力,纷纷举枪投降。

王庄之敌四十一旅一个团(欠一个营)大部被歼,一部向西突围,也被我一营和侦察队全部歼灭。尔后我团在殷绍礼旅长率领下和十四团、师特务团合力向人和圩子方向出击。到达人和圩子时,发现该处之敌已被我二纵部队包围,我们随旅长返回罗圩子。此时,天色已暗,只见漫地里,房子里,到处坐满了人,分不清谁是谁。接下来的任务是清点俘虏,收缴敌人枪支弹药,掩埋战友的尸体。

战斗胜利结束了,此时暗夜包裹了战场,伸手不见五指,零下十几度的寒气与干渴、饥饿、困乏一同侵袭着刚刚安定下来的指战员。团后勤部送来了饭,这是我团部队自13日晚投入战斗后,六天以来吃的第一顿饱饭。可以想象,在六天六夜的生死搏斗中,我团指战员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克服了多大的困难!六天来,我和全团指战员一样,只能利用战斗间隙,饿极了啃一口干粮,渴极了喝几口凉水,没有吃过一口热饭!战争是艰苦的,每一次的胜利都是用巨大的牺牲和忍受巨大的艰苦换来的。每每回想这些,我都会想到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何其不易啊!晚饭后,部队就地休息。不多时,刚刚还枪炮震耳、人声鼎沸的战场上变得鸦雀无声,夜幕下,冬日的平原万籁俱寂,战士们很快进入了梦乡。经历了数天紧张艰苦的战斗,指战员们太疲乏了,尽管条件很差,但他们却睡得很香。此时,我也感觉又累又困,在查看了部队宿营的情况后,抓紧时间休息了。

拂晓,突然被剧烈的爆炸声惊醒。我一跃而起,判明了爆炸声的方向,迅速组织部队警戒开进。此时,旅部传来命令,让我团部队继续向北开进。经过一夜的休整,战士们很快忘记了苦战七天的疲劳,精神抖擞地向着新的战场开进了。连续作战,不怕疲劳,是我们这支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宿北战役,我华东(山东)和华中两野战军认真贯彻中央军委和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完成战役分割和战术包围,各个歼灭被围之敌的战术,取得了全歼敌整编六十九师和四十一旅,共3个半旅,21000余人的辉煌战果,严重打击了国民党军“迅速结束苏北战事”的企图,削弱了敌人的进攻力量,使我军在华中战场转为主动。12月18日,中央军委来电:“庆祝宿沭前线大胜利,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20日,又电示:“歼敌两万以上于大局有利,甚好甚慰。”毛主席在《三个月总结》中提出:“必须集中六倍、五倍、四倍、至少三倍于敌,方能有效地歼敌。”宿北战役,正是坚决贯彻了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指导原则,是贯彻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光辉范例。在战役指导上,针对四路来犯之敌,我军用少数兵力钳制其他三路,集中山野、华野主力24个团攻击其中一路,形成宿北局部战场上的绝对优势兵力,在战役手段上也大胆地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以求速决,逐个歼灭敌人。宿北战役的实践,使我军取得了大兵团作战的宝贵经验,也使各级指战员进一步认识到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的重大意义,澄清了战争初期关于“先在内线打几仗”、打运动战、歼灭战等思想认识上的模糊,加强了集中统一意识和全局观念。

战斗结束后,殷绍礼旅长问我为什么钻到敌人里面去了,我没有说话。副旅长谢锐同志在旁边说是他搞错了。直到此时,我才知道,原来旅里的命令是让我团攻打刘圩子,而副旅长在信中错把刘圩子说成了罗圩子。我团执行信上的命令,深入敌纵深,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战斗打得空前艰苦。谢副旅长胸襟坦荡,主动承担责任。而我全团指战员身处险境之时,沉着应战,勇猛顽强,充分发扬了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表现了勇猛顽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指挥员冷静沉着,处理复杂情况灵活机智,充分发挥我军灵活机动的特点和优势,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我五旅正处于敌“首当其冲”的正面攻击位置,我团于12月13日由颜集出发,强渡沭河,掩护旅主力顺利渡河,而后攻击邵店,歼灭四十一旅2个连,进攻罗圩子,全歼守敌六十旅旅部另一个团,并歼灭王庄守敌四十一旅一个团(欠一个营)。这辉煌战果的取得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我团在罗圩子战斗中伤亡较大,副团长邓发、一营营长王国典、二营教导员周果林、三营营长方传标等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罗圩子战斗是在我担任团长期间,牺牲团营级干部最多的一战。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罗圩子的旧址已变成了今天的革命遗址,安眠在地下的革命烈士的笑容已铸成了永恒的遗容。宿北战役去日已多,但我却记忆犹新。我参加大小战斗无数,却唯独常对晚辈讲起这次战斗的艰苦激烈,说起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他们为国捐躯的英勇形象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

纪录片《宿北战役》观后感(篇3)

十六日,敌预三旅、第六十旅整天与我第八师争夺许庄战场制高点。中午野司作出歼灭敌整编第六十九师的总攻部署。要求第八师在十七日拂晓前攻下峰山,保障第一纵队侧翼。第一纵队由峰山以南、晓店子以北地域楔入敌军纵深,在敌整六十九师后方占领阵地,向南向北构筑工事,割裂敌整六十九师和整十一师的联系,达成战役上的分割包围态势。

鉴于能否割裂敌两个整编师的联系,是歼敌整六十九师的关键。我纵决心以第一旅在前,第二旅在后,打开老虎洞后,直插傅家湖;以第三旅第七团一个营攻占许庄,保障纵队翼侧安全,两个营向南直插,控制三台山高地及其以东张林、蔡林一线阵地。

十六日黄昏,我率第一旅、第二旅借夜幕掩护,利用敌照明柴火光,从敌军占领的村落的间隙,大胆隐蔽穿抽。第一旅第二团攻占老虎洞,第一团攻占高庄,打开缺口,楔入敌阵,前锋直指傅家湖。第二旅第四团包围罗庄之敌,第六团控制老虎洞阵地。第三旅第七团自老虎洞西南地域楔入,攻占晓店子以北的许庄,随即以第三营转入防御,团率第一营、第二营利用破晓前的浓雾,继续隐蔽猛插攻占张林、蔡林、三台山、高家洼。我纵经一夜穿插,完成了对敌整十一师和整六十九师的战役分割.也完成了对敌预三旅与第六十旅、第四十一旅的战术分割任务。我随即调整兵力、火力。构筑工事,积极准备抗击南逃北援之敌。

与我纵穿抽分割同时,友邻部队第二纵队向西进占苗庄、李圩;第九纵队攻占了人和坪东北李庄;第八师进至仇庄,准备对晓店子之敌发起攻击。至此,我纵和友邻各部完成了对整六十九师的战役合围任务我纵楔入敌人纵深,在敌人纵深地区夺取了十几个庄子,控制了块长约六七公里,宽约一二公里的三角地带,构成向北、向西、向东南的三面防御,给敌以严重威胁。但是,我纵本身却四面受敌,西有晓店子的敌预三旅,北有并肩相靠的敌第六十旅、第四十一旅,南有整十一师三个旅。这样,既要阻敌预三旅与第六十旅东西相互靠拢或南逃,更要南堵敌整十一师的北援。显然,任务是艰巨的。

十七日八时,整十一师在飞机、炮火掩护下,沿宿新公路猛攻我友邻八师峰山阵地,中午友邻部队后撤。

敌军遂向我三旅第七团三台山、蔡林、巷庄阵地猛攻;晓店子的敌军也同时向南向北反扑我第七团三台山、许庄阵地,使我七团遭受敌人南北夹击。我七团顽强抗击,连续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在第七团阵地上指挥的第三旅参谋长谢忠良同志,鉴于敌攻势猛烈,急调该团预备队第七连进至沈庄,加强阵地最后之防御。下午一时,宿迁之敌第一一八旅及曹集之敌第十八旅约一个团,在八架飞机和大量炮火掩护下,分路向我蔡林、巷庄阵地猛攻,经激烈战斗后,阵地为敌所占。敌第十八旅的一个团亦进至叶庄、上涧沼地域。

敌第一一八旅占我蔡林、巷庄后,继以两个团兵力向我张林、高家洼阵地猛攻。敌第十八旅进占叶庄、上涧沼后,亦向我.高家洼阵地进犯。宿新公路上敌炮车、卡车川流不息,纷纷北调。

正在这紧急情况下,山野前指负责同志给我来了电话。他说:飞机狂炸、大炮猛轰,敌人连续攻击,八师峰山阵地很难抵挡,要求撤退。他已经同意。当时,前指跟随第八师指挥,告诉我这情况后,要我一纵也撤退。

我一听,好似晴空霹雳!谁都懂得:大自天,开阔地,又处在敌人纵深,四面受敌,一个纵队万余人,怎么撤?我告诉他:敌整十一师正向我纵阵地疯狂进攻,并以大量飞机、大炮封锁我纵后路,而且四面受敌,如果此时撤退,非但将使整个战役意图落空,而且还将使部队造成极大混乱和损失。我并且希望他来一纵加强指挥。他说:敌人封锁得很厉害.带一个警卫班也进不来。但他仍坚持要我纵撤退。我说:“通路被敌人火力封锁,既然一个班也不能通过,一个纵队怎么能通过撤出来呢?’’我建议就是退出战斗也要等到黄昏以后。他却回答说:“八师已经撤了,你们撤不撤我不管了!”怎么能甩下一个纵队不管呢了!我一听,激动起来,他把电话挂断了,我气得摔掉了电话机。

当时在纵队指挥所的纵队副政委谭启龙同志、参谋长张翼翔同志也很震惊,脸色都变了,齐间:“怎么办?”

我说:“白天不能撤,撤是送死!两面敌人一夹击,全纵队完蛋。只有坚持到黄昏,才能一个冲锋扫开口子,实施突围。”

他们都同意我的看法。于是,我把三个旅的旅长、政委召集来开会,进行部署。我说:我们要坚持四个钟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而坚持四个钟头,就必须确保高家洼、沈庄之最后阵地。这个阵地不保.我纵全部就将被夹击,撼动全局。因此第七团能否守住阵地是关键,急调第六团第三营驰援高家洼。命令各部队除少数警戒分队外,一律在战壕里睡觉,养精蓄锐,准备黄昏冲锋突出去。

第七团扼守的最后阵地是座小山,东西只有一公里,南北不到两公里。第三旅参谋长谢忠良指挥该团,我下了死命令,要他无论如何必须死守。他表示:“人在阵地在”。亲自在山头指挥。敌王牌军整十一师第一一八旅步兵在十二架“空中堡垒”和榴弹炮团火力的掩护下,发起多次猛烈的集团冲锋,我张林、高家洼阵地上的工事大部遭受摧毁。同时,敌以一个营自张林、高家洼之间楔入,猛攻我沈庄阵地,企图打通与晓店子的联系。北面之敌第六十旅企图与北援的整十一师沟通联系,晓店子敌预三旅亦数次北犯我许庄阵地,企图封锁老虎洞缺口,断我通路,陷我于绝境。我纵受敌三面夹击,战斗引向最后阵地,我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敌人第一次攻击后,一个营的阵地丢失了,只跑回来五六个人。敌人又开始第二次攻击,又是密集队形的集团冲锋,中间一个营的阵地又失守,只跑回来六七个人。十五时三十分,第七团只剩F最后的阵地了,但离突围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局势危急,必须当机立断!我下决心,决定提前一个小时出击!命令一下,第一旅、第二旅,排成连方队,端起刺刀,向正在进攻我七团阵地敌人翼侧猛烈冲击。我突击部队以锐不可当之势,以一当十,杀向敌阵敌整十一师在我突然、猛烈的反击下,碎不及防,全线溃退。我乘胜奋勇追击,直至唐湖地域,逼近宿迁运河边。

不料,我们一出击,北面敌整六十九师乘机南窜。我们只有一个营向敌整六十九师警戒,手上又无机动部队阻击。敌人队形很乱,从我纵队指挥所附近溃退。我们把警卫部队、机关干部、勤杂人员、民工等组织起来,冲向敌群。敌人士无斗志,四散奔逃。我即命令第一旅和第二旅部队停止追击整寸一师,迁回包围整六十九师一部,把敌人全部兜住,全歼于田野。

这个意外的胜利,野司的同志非常高兴,真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我报告野战军司令部时.那位值班参谋连声说“首长听了,好高兴呀!”野司首长特来电话祝贺我纵的胜利。

十七日午夜,我友邻第八师攻占晓店子,全歼守敌预三旅敌整六十九师残部集结于人和圩、罗庄、苗庄各点。十八日,各部队密切协同、全歼该敌,完成了原定的首先歼灭敌整六十九师的任务。

野司原拟按原意图续歼敌整十一师,因该敌已缩据宿迁,凭六塘河组织防御,而两推之敌已于十六日攻占涟水,东台之敌于二十日占盐城,决定停止对敌整十一师的攻击,宿北战役遂告胜利结束。此役共歼敌二万四千余人。

战后余话

战役结束,野司召开总结会议。我向陈毅司令员报告了山野前指负责同志要我纵大白天撤退之事,并提出:前敌指挥员怎么能丢下一个纵队不顾呢?要求在总结会上提出严肃批评。陈老总沉思一下说:“这就不必了,打了胜仗了嘛!’’我想到他当时也有难处,想到团结同志共

同工作,也就不提此事了。

宿北战役这一仗,开创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全歼敌人一个整编师的战例,胜利是很大的。延安《解放日报》社论令蒋介石孤注一掷的失败》说:“这是苏皖解放区超过以前十一次大捷的空前的大胜利,也是今年七月以来整个爱国自卫战争中空前的大胜利。

陈毅同志赋诗:“敌到运河曲,试看峰山下,聚歼夫何疑?埋了戴之奇。”

可见他的郁闷心情为之一扫。但这一仗该总结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如果部队高度集中,哪怕再增加一个纵队,则不但能全歼敌整六十九师,还能全歼整十一师。那时的整十一师比较好打,因为对我军作战还缺乏经验,以后就比较难对付了。

过去山东野战军一分为二,一直未能集中兵力作战,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打不好仗,直到宿北战役,山东野战军才集中了。而山野、华野两支野战军全部集中作战,那是宿北战役以后的事了。

纪录片《宿北战役》观后感(篇4)

从中国工农红军开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军战无不胜的光辉历程既是由人民军队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无比忠诚的军魂熔铸的,也是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创造的。宿北战役,从开始到结束,自始至终都是我华东野战军官兵的一场血性之战。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血性之战呢?创作长篇纪实作品《宿北大战》的江苏新沂人唐文明先生,在上世纪时为写作《宿北大战》一书,曾采访包括叶飞在内的多位战役指挥者和参加者。他在记述中,极为生动地诠释了宿北战役中我人民解放军官兵的血性。在此,给大家转述三例。

采访后来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张明将军,唐文明写道:

宿北大战中,他是八师二十团一营副教导员,在该营为执行陈毅司令员首战峰山、抢夺战场制高点的战斗中,三次攻击都没奏效,全营伤亡400多人。在该营主要领导都受重伤,天色又将明,情况万分危急的关头,他挺身而出,集合仅剩下的23名战士,作了简短激昂的政治动员后,亲自带着这些战士向山顶之敌冲锋。他始终坚持在最前头,冲锋中,在距敌山顶不足100米处时,他头部负了伤,但他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带领战士们冲上山顶,消灭了敌人,为战役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位战斗英雄在回答我关于“铁军精神是不是就叫不怕死”时,他给我讲了这样一幕不宜公开的场景:峰山岭攻下来后,上级判断敌决不会甘心战场的制高点被我占领,必会很快地组织争夺。为快速清理战场,令后勤部门组织民工当着源源不断地开上山来的兄弟部队面,把我牺牲的烈士用驴驮,用牛拉,用大车每车10人、20人的囫囵装运。烈士的鲜血顺着车厢汩汩地流淌,情状不忍卒睹。为担心新上山指战员们情绪会因此受影响,师参谋长马冠三故意大声问上山的部队:咱们大家若都这样牺牲,都这样被牛车拉走,你们怕不怕?指战员们眼都红了,没任何组织的个个举手高呼:不怕!只要我们把这仗赢,我们牺牲得比这再惨烈也甘心!后来果然峰山岭被敌飞机大炮轮番轰炸,被敌成营成团的冲杀,始终岿然不动。

采访后来曾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的张文碧,唐文明记述说:

张文碧同志在宿北大战中是叶飞一纵三旅政委。该旅在穿插、分割敌两个整编师之战中,夺老虎洞,守三台山,都打得特别激烈。特别是在全纵队敌情不明,第一次出击敌纵深时,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十一师埋伏、突袭,部队伤亡太大,暂时回撤。但带下来的烈士因数量多,来不及包裹、运送,决定就地掩埋。当时一个大坑,数十、几百人的集体埋葬,这对正准备下一轮突击的我年轻指战员们,无疑是一种精神刺激,是一种心理考验。张文碧忍不住问大家:见到牺牲烈士这样埋葬,是不是心里过不去?会不会因此感到害怕?可指战员们不等他细说,立时成连成营的队列,从烈士们的“大坑”边宣誓而过说:好战友们,你们先走一步!我们为了胜利,要以你为榜样,不怕牺牲!不怕粉身碎骨!张文碧说,那情形才叫惊天地、泣鬼神呢。而且在其后的分割战中,全旅、全纵队的战士们,都为执行穿插、分割任务,不惜流血牺牲,创造了该战役极其辉煌的战果。

采访叶飞时,叶飞曾三次动容。唐文明记述说:

第二次是谈到陈毅来电话。陈毅在得知叶飞出兵又收兵,思想情绪波动很大,主动用电话给叶飞讲大概如下之话: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们没有得到对方任何的情况通报,不晓得对手中有敌王牌十一师参战,这都怪我事先对敌情掌握不够。你损失的指战员都是头等优秀官兵,抗战以来,他们就跟随你南北征战,是党和我们事业最宝贵的骨干。但是叶司令更会明白我们目前所处的态势,自卫战争开始以来,蒋介石集团自恃他们有美国撑腰,有数百万装备一流的军队,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就连我们的朋友,包括我们同志中也有人怀疑: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的结局会怎样?同志哥!这个问题最先就考验我参战的这几个纵队、师了,而更可能给你这个纵队提出更大的难题,即你们不把敌两个整编师强行撕开,不把敌主力十一师打得远远的,我全歼国民党一个整编师的大目标就不能实现。叶飞说,这一仗,我准备把我和整个纵队都贡献出去。

第三次是叶飞同志讲到“撕口子大战”成功,北线各战场进展顺利,戴之奇即将全军覆灭时,……以至于胡琏率十一师拼死北上,调飞机大炮猛轰一纵。在全纵队激战竟日,眼看敌十一师要从我阵地突破时,叶飞把机关人员,把轻伤、病员全集合起来,向全纵队喊出:“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全纵队排成连方队,给我冲!”将军讲到这里时,把后面的话停了,两只眼渐渐深邃起来,仿佛又看见那铁与肉较量着的宿北战场……

唐文明在记述采访完叶飞将军时,说记忆里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叶飞将军说的:“新四军嘛,铁军!什麽叫铁军?那就是压倒敌人!就是所向披靡!”

宿北大战中,在我牺牲的解放军官兵身上充满了血性,而那些在战斗中被国民党军俘虏过去的解放军战士们,同样充满血性,使国民党军感到佩服。国民党第六十九师六十旅政治部干事朱质彬,在12月15日的战地日记就记有和我被俘战士交谈的情形。他说,被俘解放军“皆勇敢、坚强。谓彼系为自己作战当要勇敢,所以被俘不屈,主席是毛泽东,他是代表无产阶级,是人民的队伍,为人民部队,纪律好,尤其是战斗纪律,到处秋毫无犯,作战只有向前”。这位国民党政治部干事感叹说:“彼等训练真好。”

1963年2月,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在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前一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争时,讲到前线将士们在自卫作战中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时,毛泽东主席说:“过去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房。’前句有片面性。那时金兀术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今天我要说,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为什么毛主席说“撼山易,撼解放军难”?就是因为人民军队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军精神、血性精神。这是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必须永葆人民军队的血性。

纪录片《宿北战役》观后感(篇5)

有一位同志问我:

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为什么不那么出名?

我的回答是,那是被其他更大的战役挡着了,其实这两仗是很重要的,打得很出色的。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与山东野战军会师苏北,初期作战告一段落,战场由前部转入纵深,这可以说是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开端。宿北战役是胜利实现这一转折的标志,鲁南战役是宿北战役的继续。从宿北战役开始到鲁南战役结束,经过一个月零五天,我们胜利地实现了我军的战略意图,以后进行的莱芜等战役则是它的发展。

我为什么说宿北战役是胜利实现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呢?

第一,华中野战军主力已撤离苏中战场,随着战局的发展,还可能再撤出苏北(军委已向我们提出入鲁作战的问题)。这样,整华中将处于敌后,华中将以游击战和部分的运动战来配合正面战场。这是一个大变化。我们要充分估计到这个变化对气、民心所产生的影响,打一个大胜仗,以利于转好思想弯子。

第二,我军撤出两后,华中野战军主力到达苏北,山东野军也从运河线上撤到运河以东的苏北地区。两军会师,这就改变了过去各自在淮北、苏中作战这一情况,两军由战略上的配合,转变为集中在一起进行战役上的协同。两支野战军领导机构,也合并为一个。两军会合后在哪里作战,设想过三个方案,一是消灭自运河线东犯之敌后,兵出运河以西淮北地区;二是北撤山东,消灭鲁南之敌;三是山野回鲁南应敌,华(中)野留淮海区作战。以后决定了先在苏北淮海地区打一仗后再看,并且具体选择了在宿北地区打一仗。这一选择是否正确,需待实践检验。

第三,这次作战是两支野战军会师后在战役上的初次协同作战,这也是一种初战。这仗打胜了,兄弟部队之间就产生了彼此的信任,两支野战军合并的新的领导机构和所属部队也就产生了下之间的彼此信任。这一切,都是无价之宝。相反如果这一仗我们被打败了,上下之间和兄弟部队之间就容易相互埋怨,就要花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和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弥补过来。“慎重初战”的道理也适合宿北战役。因此军委、毛泽东同志来电严令我们:“只许打胜,不许打败”。这次战役胜利,对以后作战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第四,还有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问题。继淮南、淮北被敌人占领以后,华中首府两淮又失守,敌人对我们形成半圆形包围的态势,敌人兵力又处于很大优势,蒋家王朝的五大主力中的两个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十一师也调到苏北战场上来了,我们处于被动状态。毛泽东同志说过:“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这次战役将决定我们能否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将战役的主动权夺取到手中。

第五,从学习大规模歼灭战角度来说,华东战场从前沿逐步转入纵深,正面战线逐步收缩,兵力也随之集中,歼灭战的规模将逐步扩大,中央、军委要求我们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这需要积累经验。苏中战役歼敌五万余人是七仗的总和,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如黄路一仗,也仅歼敌两个半旅,一万七千余人。宿北战役比如黄路这一仗规模大得多,这一仗打胜了,就可以成为两支野战军集中后战役规模越来越大的一个良好开端,成为歼敌由小到大的一块中间阶石踏上了这块阶石,再上一步去踩更高的阶石,就比较好办了。

以上各点都说明了在华东战区转折时期,宿北战役所具有关键性作用。我以为这是在评论宿北战役和华东战局时应予重视的。

    1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