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2年GDP超120万亿增长3%详情是什么

|和杰

中国2022年GDP超120万亿!增长3%!这是在疫情下的绝地反击!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中国2022年GDP超120万亿增长3%详情是什么,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中国2022年GDP超120万亿增长3%详情是什么

中国2022年GDP超120万亿增长3%详情是什么?

初步核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2022年我国GDP超121万亿元。

gdp是什么意思?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价值创造、收入形成和最终使用。从价值创造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从收入形成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项收入之和;从最终使用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GDP 的上述三种表现形式分别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来核算,三种方法分别从生产、分配、使用三个方面反映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行业增加值之和。

生产法核算消除了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重复计算,从全社会看,不同产业部门增加值加总的结果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产业部门增加值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本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二)收入法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行业增加值之和。

收入法反映了增加值的价值构成。其中,劳动者报酬是雇员对生产单位提供劳动获得的工资和各种形式的报酬,固定资产折旧是生产中使用的房屋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核算期内磨损的价值,生产税净额是企业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税金(不包括所得税)与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的差额,营业盈余主要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营利润。

(三)支出法

支出法是从常住单位对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也就是从最终需求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 =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支出法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反映核算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最终需求的总规模和结构。最终消费支出反映了消费需求,资本形成总额反映了投资需求,净出口反映了国外对我国货物和服务的需求。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生产法和收入法都是先核算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以增加值加总得到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是从经济整体的角度观察最终产品的去向,从全社会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通过三种不同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应该一致,这称为三方等值原则。从货物与服务流量的运动过程来看,三方等值原则也反映了社会最终产品的生产及初次分配结果与社会最终使用的一致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料来源的不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统计误差,统计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允许存在。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

第一,GDP 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判断其经济总体实力和经济发展的快慢。对 GDP 衡量经济状况的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给出这样的评价,说 GDP 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第二,GDP 可用来进行经济结构分析,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从生产角度看,GDP 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即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从使用角度看,GDP 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即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及其具体构成项目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通过这些产业结构分析、需求结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GDP 可与相关指标结合,计算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指标。例如, GDP 与人口指标相结合可以计算人均 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把各国的人均 GDP 转换成美元,则可进行国际比较。又如,GDP 与能源消费量相结合可以计算 GDP 能耗指标,它衡量的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比例关系,是反映 GDP 增长质量的重要方面。另外,通过现价 GDP 和不变价 GDP 能够计算 GDP 缩减指数,它通常被视为一个口径更全的通货膨胀率,反映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

第四,GDP 能够影响一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决定了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决定了该国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与中国近年来 GDP 总量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是分不开的。

gdp和gnp的区别

一、GDP与GNP的概念

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时,有两个重要的总量指标,分别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它等于所有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之和。由于GNP的名称与其反映的内容不是很相符,所以联合国在1993版《国民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简称SNA)中已经将其改为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简称GNI),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等于所有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考虑习惯,本文暂用GNP概念。

二、GDP与GNP的联系与区别

GDP与GNP之间的联系体现在GNP是以GDP为基础,做适当调整计算出来的,GNP等于GDP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用公式表示为: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

其中: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是本国常住者从国外获得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具体来说,它是本国资本对外投资或参与国外生产活动而获得的利息收入、红利、投资收益以及本国居民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获得的劳务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是本国对国外支付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具体来说,它是外国资本对本国(我国)投资或参与本国生产活动而从本国获得的利息收入、红利、投资收益以及本国支付给外籍员工(一年以下)的劳务收入。因此,从数量关系看,GNP的主要部分源于GDP。

GDP与GNP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者核算的内涵有所不同。GDP是个生产概念,它从生产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只要是本国领土范围内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无论是由内资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均应计入本国的GDP。GNP是个收入概念,它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或者说是一个总收入。这个总收入的基础是GDP,GDP既是一个总生产成果,又是总收入的起点。由于本国常住者在国外进行投资或创办企业获得了一部分生产要素收入(资本和劳务收入),如果资本收益再投资了,或利润和劳务收入直接汇回国内了,就要加到本国的GDP上,形成GNP,否则就不能加到本国GDP上,不计算做GNP。反之,如果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人从本国(我国)获得了资本和劳务收入,且将收益再投资或将利润和劳务收入汇回去了,则在计算GNP时要从我国的GDP中扣除,否则就不需要扣减。这种计算方法是国际上通行的。

可见,GDP与GNP有些差别,但差别并不大。由GDP转化为GNP就是一个国家的初次分配总收入。

三、我国GNP的核算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按照西方国家的核算原则开展国民经济核算,同时计算GDP和GNP,在实际的运用中更多地使用GNP。1992年我国建立了在SNA框架下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规范了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继续计算GDP和GNP,但在实际运用中主要使用GDP。主要原因是:首先,GDP是从生产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的经济状况,能更好地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总成果。用GDP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更直观。而GNP是个收入的概念,它无法在总量下面分出产业结构,不便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控。其次,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同时开展,对地区而言,GNP数据的准确程度受基础资料制约较大。

在数据生产上,1980年以前,由于对外经济活动规模较小且资料缺乏,我国并没有单独计算GNP,直接以GDP等于GNP。1980年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建立,才开始单独核算GNP,并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计算GNP所需的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取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制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数量上看,1981年至1994年,GDP与GNP两者间的差额很小,均未超过100亿元。1995年至2004年,由于利用外资的规模逐步扩大,而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还很小,我国对外支付的要素收入大于我国从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因此GNP持续小于GDP,年度之间两者差额在300亿元至1500亿元不等,一般约占当年GDP的1%。从2005年起,由于我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对外投资大幅增加,我国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大于对国外支付的要素收入,GNP超过GDP。尽管如此,我国的GNP与GDP之间差距仍然不大,2009年的GNP仅比GDP多295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87%。

国际上,大部分国家都同时计算和公布本国的GDP和GNP数据。比如,日本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日本的GNP均大于GDP,两者差额约占GDP的3%;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的GNP均大于GDP,两者差额约占GDP的1%。

四、GNP的作用

GNP反映的是一国常住者留在本国的总收入,它与国籍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中国人的总收入。GNP仍然强调常住者,这个常住者与国籍无关。如果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只要它赚取的利润没有汇回去,也没有进行再投资,这部分收入仍计入我国的GNP,只有当它把利润汇回国,或者在我国进行再投资,这部分利润才从我国的GDP上扣减,形成GNP。同样地,我们也要把我国在国外投资获取的利润且汇回我国的部分加在我国的GDP上,形成GNP。很明显,GNP虽然是一个收入概念,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只反映了国人的总收入,而是常住者的总收入。

根据分析目的不同,通常国际社会对GDP和GNP这两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关注。在分析各国的经济增长时,一般更关注GDP,在分析各国贫富差异程度时,一般更关注GNP或者人均GNP。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常根据黄金与外汇储备、进口额、出口额占GDP的比例等因素来决定一个国家在基金的份额,进而决定一个国家在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特别提款权及向基金借款的份额。而联合国则根据一个国家连续六年的GNP和人均GNP来决定该国的联合国会费,从而决定该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等。

所以,对于GDP和GNP两个指标,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一个指标更好或哪一个指标更差,两者都有各自的用途,在分析常住者的生产成果时使用GDP,在分析常住者的总收入时使用GNP。

    33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