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的读后感
《答谢中书书》是浅易文言文,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全文共68个字,以“美”字统摄全篇。如此优美的文章,怎能不引发读者的感悟。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答谢中中书》的读后感,以供参考。
答谢中书书读后感(一)
陶弘景的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陶先生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把那一处江南的山水之美呈现于纸端.那是一幅用方块字镶贴出来的山水画呵!陶先生称为“欲界仙都”,一点也没夸张.因为这“欲界仙都”有秀美的山峰清彻的河流可以养心;有四时常绿的青林翠竹可以养眼;有活泼的虫鱼鸟兽可以悦性;无酷寒酷暑可以宜居.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答谢中书书读后感(二)
《答谢中书书》一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妙,集江南美于一身,短短六十八字,就道出了真美。
开头一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来得平和自然,不是一头撞上去,来得
突然。接着“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涉及山山水水,飞禽走兽,各式各样,可是却同一体,读起来甚是顺口。其下,“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打了一标好回枪,与上文结合得很好。最后一句简单议论,也不失为一笔。
从语言上来看,此文具备了古文得精练,一字一句都是文章的一部分,少一字就会使文章断开来,一条完整的链条也就断成两条言不顺的链了。一个景物四个字,描绘得很恰当,绝不是干巴巴无味得描写。一个心声一句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多不少。我们平日说太阳快要落山了,可是“夕日欲颓”一词就描写很清楚,还来得优美。还有“沉鳞竞跃”,不光是语句十分精练,而且运用了借代这样的手法,把平凡的鱼借代成“沉鳞”,更颇有趣味。
结构之巧妙,语言之精练。还有文章中杂而不乱,结合恰好,混为一体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答谢中书书读后感(三)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使我印象深刻。
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激起读者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全文只有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先以感慨发端,然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以感慨收束。
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实是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得意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