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用其独特而敏锐的视角,记录下这三十年每件可载入史册的人和事,将那已逝的历史定格在我们眼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激荡三十年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读激荡三十年后感1
这段时间,我仿佛回到了风起云涌的那个动荡的年代,我被一股浓浓的中国商业历史的厚重感所包围,有一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本书就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撰写的《激荡三十年》,使得我不得不利用闲暇时间快速地读完它,读着读着,我总会有一种血脉贲张的冲动。
该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了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大国崛起的长达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史上发生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事件以及推动、影响这个经济历程的重要人物,在这个特定的阶段实在有太多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人和事,写这部书自然具有非凡的史诗意义!
柳传志、王石、丁磊、张潮阳、倪润峰、张瑞敏、步鑫生、牟其中……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重新在这部书里跳跃出来,兴奋着我的神经。他们是三十年改革历程中涌现出来的时代弄潮儿,他们是无烟商战中的英雄,他们是第一批敢于冲出“禁锢”的条条框架,勇敢往前迈步的改革先锋,他们为中国的经济的“破茧而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读到关于他们的已经熟悉的、还有陌生的故事,我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没白活一回,他们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学习!
1978年至2008年,差不多是跟我同出生、同成长的一段历史!时光荏苒,我从一个懵懂孩童长大成一个渴望了解这个世界的、有一些想法的青年。我不曾身临其境感受那些经历了“”后激进思潮涌动、致富的念头蠢蠢欲动的场景,不曾经历那“投机倒把”时的只要胆子够大发迹就很简单的“淘金年代”,不曾经历那“脑体倒挂”时期的迷茫,不曾深刻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到来时的恐惧……可是,作为一位当代知识青年,如果不了解如此近的中国商业史,就是与时代脱节,就是不完整的人生。幸好,我有幸借助这部《激荡三十年》比较完整地了解了这段重要的中国经济史,同样能感受到那已然逝去的三十年的波澜壮阔,也恨自己晚出生二十年未能也投身到那激荡的岁月中,----或许未来我能一试,在这个更加多元化、更加复杂的年代,以史为鉴,为的是更好地走好未来。
每一位关注中国经济的人都应该来读一读这本书。回顾中国改革开放,这本书不能不读。
读激荡三十年后感2
历史如同罗马神话里的那个“双面神”雅努斯,它有两副面孔,一副回望过去,一副展望未来。回望过去的起点,那是一个月光暗淡的午夜。1894年7月7日,同治8年5月28日,深夜,在保定直隶总督府衙门的后花园内,清帝国声望最隆、权势熏天的汉人大臣曾国藩困坐愁城。他对幕僚赵烈文说,当今之势乃是“民穷财尽,恐有异变”,三年后,曾国藩“如愿以偿”得去世了。不过,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这位才智超群的湖南人极力推进洋务运动,这成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启灶,他和李鸿章,张之洞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江南造船厂、开滦矿物局至今余脉尚存。
100多年后的1974年10月,中国正陷入“”的浩劫。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顾准正处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他把44岁的“干校棚友”吴敬琏叫到病房,冷静地说:“我将不久于人世,而且过不了多就就会因气管堵塞而说不出话来,所以要趁能说出话的时候和你做一次长谈,以后你就不用来了。”在这次长谈中,顾准认为中国的“神武景气”一定会到来,但是什么时候到来却不知道,所以他送给吴敬琏四个字“待时守时”。四年后,顾准预言成真,中国告别了意识形态的禁锢,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那是一个极度衰弱的国家,从领导者到匹夫百姓,一时间都显得茫然无助,外援无望,内资困乏,僵硬的体制捆住了所有人的手脚。那些在日后改革时代和自己命运的人们出生卑微,几乎没有受过任何商业教育。星火从穷乡僻壤燃起,自东南沿海而兴,跌跌撞撞,时隐时现,倔强寸行,终成燎原之势。30年后他们创建了一个商业无比活跃,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久的国家,他们自己也成了全世界最不容易打败的商人。
如果说这个历史进程有什么共同点,那么,最显著的有两点:第一是全体国民和政府的求富渴望、对贫穷现状的坚决告别和对现代化的强烈追求,成为所有人从未动摇的价值需求,人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也不管你是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道理有千条万条,发展是最硬的一条。正是在这种整体意识下,任何曲折和反复最终都被一一克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30年的改革奇迹是一条无比务实的经验主义价值观的胜利。
第二点是各个利益集团围绕财富,权利和成长空间的博奕,妥协与交融。从变革的第一天起,三大资本集团的竞争格局就已经出现。国企企业力图提高效率,摆脱体制约束。它背靠雄厚的国家政策和资源支持,处在得天独厚的竞争高位上,最终靠强势的垄断战略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成就。跨国资本一直受到青睐,有人甚至认为中国患上了“外资依赖症”。它先是在税收,用工和土地政策方面取得了优势,继而在行业准入上优先,然后又在垄断领域的资本开放中掠得惊人的利益,现在已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一种特别意义上的“中国企业”。
相对国有和跨国资本,对中国变革贡献最大的民营资本一直命运多舛。他们从草莽崛起,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支持,成长受到多重局限,并每每在宏观调控的时刻,成为整顿和限制的对象,不过,他们是变革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就像詹姆斯金斯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从一开始,中国的改革就是被自下而上的力量所推动的过程,只不过以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的方式实现。”这一特征带来了一个贯穿30年的现象,发生在民间的资本力量总是承担着改革的政策风险。在他们的改革没被政策认同前,与失败随时都会降临。它们既是计划体制的突破者,又是现行制度的违规者,不得不游离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所谓的原罪由此而诞生,无数的企业悲剧便是在这里层出不穷的上演。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感慨,有些企业家能够成功不是靠了政策的帮助,而是因为他们无视政策的存在。这种公司演进,也许不是什么必然的产物。他们的形成过程以及运动走向不可能以一些常见的经济学概念加以规范,也不可能以最宽泛且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运营机制或经济模型加以对比。其渐进的路径和速度至今仍然充满多变性。这个路径在整个国家和地方的不同层次中分散地,各自独立地逐步运行,然后在一个时点上汇成一股河流。
也许在很多年后回望,人们会说,这激荡的30年是多么世俗的年代。人人以物质追求为目标,道德底线被轻易穿越,心理焦虑无处不在,身份认同时时颠覆。所有的财富故事都暧昧不明,很读企业家前途叵测。
不过,更多的人辩护说,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这一段携手走过的从前,这段经历包罗万象,有汗水血水和泪水,有蜜汁糖水狼奶。它催生了一个时代的伟岸和壮观,也同样滋生了世故、丑陋和空虚。我们遭遇的是一个空前复杂而面目未清的时代。急速变化的世界,怅然若失的个人命运,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群体,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和考问,这是30年的成长底色;“一年改变不如想象,五年改变难以想象,十年改变难以想象。”这是30年的演变惊叹。在这段创世纪般的演变的大历史中,我们每个人从来都不只是观光客,伟大的梦想将继续从茫茫无边的草根中轰然而生,那种追求世俗的本身,也具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浪漫主义诗意。
读激荡三十年后感3
《激荡三十年》用其独特而敏锐的视角,记录下这三十年每件可载入史册的人和事,将那已逝的历史定格在我们眼前。掩卷沉思,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并不是那些位于表面的事件和群雄,而是背后那种共性的力量和特性,尤其是对那些不断奋斗、创造传奇的企业家以及改革发展、铸就辉煌的企业的反思。
当任正非为是否能入党而苦恼时,他也许不会料到,以两万元起家的华为,凭其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犀利的低价战略迅速崛起,并成为让国际同行头痛的企业;刘永好三兄弟由于“出身成分”问题而高考落榜,但他们成立的小养殖场,在经过若干年的经营,让他们成为中国首富;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班的陈伟荣、黄宏生、李东生也许做梦也没料到,他们日后创立的康佳、创维和TCL在鼎盛时期,占据中国彩电业市场份额的40%;那时的牛根生还在回民奶厂刷着奶瓶,而在16年后,他以其敏锐的营销才能和精干的经营团队,使蒙牛集团成为我国数一数二的奶制品公司;27岁的文学青年王石,抱着那本 《大卫·科波菲尔》,为主人翁所感动的时候,有可能没想到后来的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中的领头羊……诸如此类,还有数不清的人物以及关于他们的事迹。
改革进程中的企业家的命运是值得我们悲悯和关注的。这群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把握时机、果断行动的群体,在法律壁垒、制度束缚、政策障碍、观念落后中艰难的挣扎,而又保持一种坚韧的品质和与生俱来的草莽性,他们的奋斗给这三十年历史增添了色彩,为他们的人生增添绚丽的一笔。
过去的三十年,民营、国有、外企三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此消彼长、相互博弈,他们的利益切割以及所形成的产业、资本格局,最终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的表象。而民营企业发展的艰难和变革的坚决更是让人深思。在改革开放初期,当市场的闸门缓缓打开的时候,民企这股自由水流渗透进来,它们是那样的弱小而坚韧,随风而行、遇石则弯、集涓成流、轰然成势。如果说海尔是海,那么中国千万民企则是溪,在妥协和无奈中奔流,所有一切都不能阻挡民企前进的趋势。
三十年间,成功的民企有很多,失败的民企也数不胜数,总有一些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或精彩或遗憾的一幕。万向集团那种“小而专、小而精”的发展模式,无疑为其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在挫折中前行的精神,是我国企业所崇尚的,他本人也成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典型代表;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更是电子商务史上开天辟地的奇迹,也让马云成为中国创业教父。成功的企业是我们研究、学习、借鉴的榜样,同时深刻研究那些曾经轰动一时,却是昙花一现的公司,从中吸取教训更有利于以后的发展。诸如潘宁所主持的容声冰箱股权改革在质疑声中失败,从此容声走向衰落;牟其中这位“以罐头换飞机”的创奇人物,带领着南德集团这艘商业航母,在贪婪的海洋中迷失航向,最终慢慢沉沦;三九集团在赵新先的带领下,运用一种近似疯狂的收购兼并模式,给自己带来巨大财务危机……三十年激流已趟过,不论是企业家还是企业,都在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寻找迷雾中的那盏引航灯,只希望我们在下一个三十年能够走得更加坚定,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读激荡三十年后感相关内容
p副标题e
读激荡三十年后感4
《激荡三十年》描绘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在1978-2008这三十年中的奋斗历史,其实它也是一部中国崛起的历史,书中记录着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数百位企业家的成长经历,无论今日他们或成为福布斯富豪,或成为阶下囚,或又成为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A记录着像王石、刘永好、任正非、柳传志、史玉柱等这一代人的发家史和奋斗史以及像丁磊、陈天桥、马云、江南春、求伯君这一代在中国IT界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描绘出年广九、孙大午、褚时健、牟其中、唐万新、禹作敏、张国这些商业能人的命运沉浮,《激荡三十年》通过一个个企业家的成功或者失败,勾绘出一幅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进程。描绘1978年至2008年的中国企业史不是什么易事,正如吴晓波书中坦言:“要完成一次跨度长达30年的宏大叙事毕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学术基础、掌握历史的经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论,甚至是我的时间和体力等等,都面临空前的考验。”
不知仅仅为了架构方便,还是有意迎合读者心理,吴晓波选择了编年体的记述形式。这种形式让亲见这三十年的读者很难不对号入座,跟着作者的笔端一段又一段回忆当初的经历。
如果以1978年作为基准,按照吴晓波的说法是在中国的“公司元年”。那一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那一年万科、海尔和联想相继诞生,那一年民间最热的词汇是“我们都下海吧”。正如书中提到的曾红极一时的词汇,譬如物价闯关、南巡讲话、国进民退、顾郎之争等等,背后都有一连串精彩故事。
1978年以后中国企业的发展说白了就是国营、民营、外资企业三股势力的斗争史,至今依然。相比国营企业出身正统以及外资企业实力强大,民营企业家们除了敏锐的嗅觉和顽强的斗志之外真的拿不出什么与对手抗衡。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忍而勇于博取”的群体,令人难以置信地让自己的企业在体制外壮大,在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成长。这其中自然有机遇问题,也回避不了原始积累的灰色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民营企业家在开创事业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往无前的气质,对年轻人的成长更具借鉴意义。大家还记得史玉柱吧,或是黄金搭档、脑白金。可如今读了书中关于他的故事,看到一个“巨人”闪耀登场、迅速覆灭、然后顽强重生的过程,看到一个民营企业家绝不言败的传奇人生,心里竟生出几分敬佩。失败、挫折是人生无可逃避的课题,对于成功、顺利的向往甚至会加大解题的难度,那么,在前途未知独自前行的人生路上,又有几个人能交出史玉柱那样的答卷呢?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撇开中国企业的具体案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意志的变动轨迹对于个人的发展也是有所启示的。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再到可持续发展,从无条件保护国营企业到大规模推广国退民进再到国家坚决垄断命脉行业,从开放沿海城市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一路走来,虽然政策设计常有反复或者模糊不清的情况,政策效果也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国家为完善体制机制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且改革的意志无可阻挡。反观我们自己,从蹒跚学步对人生作出第一次尝试那刻起,不也是踏上一条无可回头的成长之路吗,注定要不断地接受考验、不断地走岔走弯,并为此不断地调整自我、不断地明确目标。其实我们的人生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像国家的改革实践那样,经历过诸多次激情尝试后才能够把准方向稳步前行。只不过个人对未来的预期无法与国家相比,所以我们还要懂得“三十岁之前做加法,三十岁之后做减法”的道理。当我们不再年少青春,不再敢说“大不了从头再来”这句话时,我们就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并慎重选择,以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将有限的精力投到自己认定的事业中去。
阅读《激荡三十年》,无疑是一个百味杂陈的体验过程:亲切,因为对这段历史有同年的交点;陌生,因为向来处身事外不问天下;激动,因为躁动被企业家的故事挑弄起来;遗憾,因为匆匆走过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所幸的是,作为一个小人物我至少没有在改革的跌宕沉浮中成为牺牲品。90年代末的基金黑幕给大众留下的教训是惨痛的,它提醒小人物们千万不要被财富左右理智,集体的疯狂可以瞬间叩响天堂之门,但必将猛地跌进地狱之渊。在此我并没有给出价值判断的意思,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参与历史的方式,每一种方式又都暗示着历史的必然选择,然而就像湖光千色,水波是冷的那样,光阴百代,时间也是冷的。时间会冷却所有的喧嚣和躁动,只留下有秩序有理性有韧劲的力量,稳稳推动历史前行。如果这么讲,曾经波澜不惊的生活倒勉强可以算是有秩序有理性有韧劲的了。
回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永远都不要忽视蕴藏在民间的巨大的、可畏的、又令人尊敬的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归根到底,改革开放,就是解放曾经被牢牢束缚的人性,让人性释放出伟大的光芒,这光芒并不是洁白无暇,黑暗与光明的角斗,利益与奉献的交织、真理与无知的更替,为我们指引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
读罢《激荡三十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在历史的长河只能算是很短的一段,但由于处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却显得尤为不平凡。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人随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勉、奋斗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大写英雄的历史。”正像人生的旅途一样,虽然这其中有低谷,有质疑,有忐忑,有困难,但我们不怕,我们都挺过来了。可能后面还有许多障碍会在阻挠我们,但我们会勇敢面对困难,向书中的企业家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就像前人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些企业家们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读激荡三十年后感相关内容
p副标题e
读激荡三十年后感5
假期的时候有幸看到了一本书,一本仰慕了很久的书《激荡三十年》。作者吴晓波用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改革开放中那些企业跌跌撞撞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这也是一部传记,企业家的传记,那些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光荣悲壮起伏跌宕的人物传记。
这是我第一次以阅读的方式接触这段历史,1978—2008,虽然其中的21年我是亲自参与。对于企业的发展,之前或多或少也关注过一些,知道一些事件粗略的背景,然而能够以“读史”的方式去接触,还是第一次。这本书让我机会从一个宏观的角度用全面的视野去了解,这三十年,中国的市场是怎样建立的,中国的企业是怎样发展的,那些企业家又做了些什么。
本书是以编年体的形式写的,从1978年到2008年具体的说应该是2007年,中国企业界发生的一些大事,介绍了当年一些影响比较深远的事件,以及与之有关的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当然还包括当时的国家政策国际背景以及相关介绍。
全书书写的风格兼备大气与细致的特点,贯气如虹同时细致入微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一个时代的趋势,同时又能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某一实践主人公的内心坎坷。
里面有很多的故事,企业家和他的企业的故事,年广久和他的“傻子瓜子”,倪润峰和一手带大的长虹的纠葛,李经纬和“健力宝”的产权风波,赖昌星和厦门远华走私案的始末,还有宗庆后与达能的“达娃”风波。每个故事都有背后的故事,都有其时代的代表性。然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件故事,一个是朱镕基的“98协议”另一个是李书福的民营汽车梦。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8年,当时的国家朱镕基提出了施政承诺,“用三年时间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是对国企改进的口号。
之后不久,朱镕基与全球胶卷业的老大柯达签署一个协议,政府同意柯达公司对中国胶卷工业实施全行业收购。根据协议,中国胶卷业的7个企业将全部与柯达建立合资企业,柯达承诺投入10亿美元,并把世界一流的感光技术带到中国,这就是轰动了国际商业界的 “98协议”。
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柯达迅速占领了或者说是垄断了整个中国市场,在此之前的中国市场,富士占据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于是我很疑惑,富士为何不抵制,或者说它的抵制没有任何效果呢?书中介绍了另一段鲜为人知的背景。
90年代初期,汕头公元厂以40亿元的巨资从富士引进设备,1993年前后,公元发生经营危机,时任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带着公元厂的管理层飞赴日本,希望获得帮助。但是他们要会面富士领导层的要求竟然遭到拒绝,日本人认为,公元危机是中国人的事,跟他们没有关系,朱森林一行在东京干等数日,结果是双手空空,悻悻而回。这个“拒见事件” 很快在中国政界和企业界流传开来,让不少人咬牙切齿。因此,当富士试图抵制柯达案的时候,竟很难找到愿意为之出面的有力人士。富士在中国竟找不到同情者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多年的骄横。
富士之后在中国的表现可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被逐年蚕食。2002年,《中国经营报》披露,富士涉嫌大规模胶卷走私,有相当部分甚至与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有关。富士对此沉默应对。同年11月,国家经贸委下发文件,认定由富士参股的珠海真科感光材料制作有限公司“未经审批和备案”,被勒令停产。至此,富士在中国的产销渠道均遭遏制。来自市场占领者日本富士的抵制则更是可想而知了,柯达动议明显带有行业垄断的意味,一旦定案,便毋庸置疑地意味着富士从中国市场的出局。
这也就解开我一个小小的疑惑,为什么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大街小巷,只要是冲胶卷的地方就有柯达的连锁店。而且直至今日柯达依然是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与中发合作最为融洽的企业之一。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有背景的。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01年,主人公是李书福,这个草根型的企业家意外地拿到了第一张民营企业造车许可证。他就是今天“吉利”轿车的主人。
如果了解中国汽车史的人就会知道,这是一件“破天荒”的事件,因为吉利的出现意味着民营资本造汽车第一次得到了政府的正式首肯。它被解读成中国加入WTO后的重大产业开放新闻。不过,这一天距离跨国资本被允许进入中国汽车业已经过去了整整23年。
这个浙江台州人李书福,造汽车有三个“先天不足”:只有1亿元左右的自有资金;没有任何汽车业的经验和积累;没有得到任何的政府支持。但就是这么一个门外莽汉最终撬开了死死关闭着的铁门。
在一开始,他就被媒体渲染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堂吉柯德似的、随时有可能被强大体制吞没的悲情英雄,而李书福本人似乎也十分“配合”这样的形象塑造,他是一个天生的本色演员。
李书福在市场上如蛟龙翻江,在政府面前却战战兢兢。他的那张从监狱工厂转来的许可证不但来路可疑,而且按严格规定只能生产卡车和两厢汽车。吉利要做大,一定要一个合法正式的“准生证”,这成为李书福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根据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所有的资源及政策都将向一汽、二汽及上汽三大国有汽车集团集中,吉利获合法准生的概率非常渺茫。1999年,主管工业的国务院副曾培炎到台州调研,专程去吉利视察。李书福当面请命:“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讲到激越处,李书福说,“如果失败的话,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斯言慷慨,闻者无不动容。
看到此处,我也深有悲凉之同感。不过幸运的是,在2001年的11月份,有关部门增发的汽车许可公告中,看到了吉利的名字。李书福终于如愿以偿了。就像文中作者所说的,有些企业家能够成功不是靠了政策的帮助,而是因为他们无视政策的存在。试想如果李书福认命,不敢跨越国家垄断的汽车行业这一“雷池”,那么今天的汽车市场肯定没有吉利这个牌子。
也许在多年以后,汽车市场真正由市场主宰,民营企业家生产的汽车成为人们的宠儿,那个时候我们再来看李书福的这段历史,又是怎样的感慨。是的,就像我们现在回顾过去,很多冒险者为之付出代价甚至生命的“禁区”,今天看来都已是寻常之事。历经数轮成长周期的洗礼,我们已经学会成熟的看待各种变化的过程。30年沧海桑田不过一念之间。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写道这样一段话,中国企业跋涉在一条十分独特的市场化道路上,它们在一系列看似偶发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过程中(譬如“特区”的开设、乡镇企业的意外崛起、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互联网经济的诞生以及十分特殊的资本市场等)不断适应、顺势前行。在这场精彩而多变的历史进程中,根本观察不到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客观规律”。
掩卷沉思给我启示是,要以一个积极主动的姿态去了解我所处在的这个时代,不管是国内国外,行内行外,对某些一些影响深远事件,要以一种观察者的心态来看待,角度从宏观到具体再从具体拓深到整体。学会如何观察这个世界,透过新闻热点重要事件我到底要知道什么,得到哪方面的资讯,怎样了解更多的产业、行业以及行业之中的龙头企业,企业之中的风云人物;怎样了解所谓经济圈中的发展态势支柱产业以及发展前景;怎样了解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地区它的崛起背景,政府的优惠政策,并以此来把握一个行业地区发展的总体状况,机会威胁以及来源。从而预测有可能引发的企业政府消费者三方的博弈以及产生的新的均衡。
这些都是这本书教会我要去思考的。
这是一部历史,但又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因为里面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是一本故事集,但又不仅仅是故事的简单拼凑,因为每个故事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