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童年母狼读后感
篇一:《童年》读后感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三岁到十三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
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彼什科夫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外祖父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一次竟把幼小的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一场。还有一次他疯狂地殴打外祖母的脑袋,致使头发上的发针都扎进了她的皮肤。
读了这本书我的心情觉得很沉重,我觉得高尔基的童年如此不幸,他还能勇敢地生活下去,如果换了一般的人肯定承受不了这样的痛苦。的确,高尔基也在这部作品的开头写道:“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我很敬佩高尔基有这样的勇气。正是有了这样的勇气和超人的意志才使高尔基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成功比其他人来的更难。而我们如今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下生活,学习,不努力怎么可以呢?
篇二:《母狼》读后感
我喜欢看沈石溪的书,刀疤豺母这本书当然也不例外。
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八年前,雪娇被刀疤豺母率领豺群所杀。八年后,我和强巴再次遇到了这群金背豺,强巴以“猎手”的名义起誓,要把豺群通通杀掉。经过了两个月的搏斗,豺群不敌人类,刀疤豺母带领领豺群离开了日曲卡雪山。但随后一年里,红毛雪兔快速繁殖,把整个草原啃得干干净净。强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决心和我请回豺群,使草原重复生机。最终,强巴和豺群一洗冤仇,重建了友谊,并把它们请回草原了。读完后,我深深地感动了,并体会到了一个道理。
大自然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食物链”,其中任何一种动物都不容缺少。一旦缺少,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将被打破,会受到无法理喻的伤害。正如书中所说,红毛雪兔的天敌豺一旦消失,它们将像雪球一样繁殖,扩大,迅速啃食草原,而草原不久就变成了不毛之地。可是我们人类,却为了眼前的利益,对生态的平衡的打破视而不见,继续他们那愚蠢、无耻的杀戮。 长期以来,人类以万物之主自居,并把动物理解为没有思想、没有感情、不会使用工具、缺乏创造力的低级生命。可是,野外科学考察表明,动物并非人类想象中的那么愚笨。 非洲大猩猩会熟练地用石块砸开坚果取出里面的果仁;生活在城郊的乌鸦能准确无误地辨别红绿灯;母狼在天敌逼近时,会想方设法保护巢穴里的幼狼。
作者之所以热衷于写动物小说就是想告诉那些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动物的读者朋友,除了人类外,地球上还有许多生命是有感情、有灵性的。他们有爱的天性,会喜怒哀乐,甚至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动物。但是人类免不了要杀生,免不了要吃猪肉、吃鸡蛋、喝牛奶;免不了要用马代步、用牛耕地、用狗看家护院。但我想,于此同时,我们完全可以表现得宽容慈悲些。在它们被宰杀前,在它们大汗淋漓地为我们干完一天活儿之后,善待它们,还它们一点儿生命的权利。
同学们,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让我们一起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