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

|业鸿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希望这份《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优秀10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1)

大家一听到“海底”这个词,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鱼和未曾见过的海底生物吗?是散发着奇特光彩,若宝石般光彩夺目的珊瑚吗?还是一艘艘装满宝藏的沉船?《海底两万里》一书会满足你所有的关于海底世界的好奇心。

在对于人物的刻画方面,儒勒·凡尔纳是非常成功的。书中人物并不多,但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人物的性格方面,他并没有说一开始就把某个人的特点全部说出来,而是随着剧情推移,让人物慢慢鲜活起来。就拿鱼叉王尼德兰来说吧。主角一行人第一次遇到他时,对他的描写是这样的:他的身材高大,足有六英尺,体格健壮,神态端庄,平时沉默寡言,但是性格火爆,尤其是他在与人发生矛盾时会大发雷霆,难以克制自己。因为这是教授初遇鱼叉手时的描写,因此这只是尼德兰人物特点的冰山一角。写作时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更具有真实性,同时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我喜欢《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吸引人的剧情,更是因为这本小说的真实性。尼摩船长多次打开“鹦鹉螺号”的盔甲,让阿龙纳克斯教授一行人一览海洋风采。在这部分内容的描写中,作者重点描写了鱼类的名称,形态以及颜色,因此,我们在看书之时,还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跟是让海洋那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是不是真的遨游过大海,见识了海底深处的景色?大家难免有这样的疑惑,但我要说的是,作者只遨游过书的海洋,见识书的世界。因为作者那广泛的阅读,才让他写出了如此动人的文章。因此,我们也要好好读书,才能达到和作者一样的创作水平。

《海底两万里》一书还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阿龙纳科斯教授在海底世界任然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每逢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便立即把它记录下来,想要把海底的秘密公之于众,让人们看到可能一生都看不到的事物。尼德兰是一个刚毅而坚强的人,在面对危险时,他从未表现出对事物的害怕。康塞尔是乐于助人的人,在自己的主人遇到危险时,他总是想着要如何帮助主人。

海底世界,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呀。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2)

生日那天,我收到了精美的一份礼物,打开一看是一本书——《海底两万里》。我好奇地打开这本书,被里面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吸引住了。这本书主要讲述发生在1866年的一件古怪的事情——有不少船只在海上碰见了一个“超级大物”:长长的,呈梭状,有时闪着磷光,它比鲸鱼大很多,行动也比鲸鱼敏捷。奥勃森就叫主人公阿尤那斯,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一齐去探索发现这个古怪的“超级大物”。不幸的是有一天船身遇到了撞击,主人公阿尤那斯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便落水了,还好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把他们拉了上来,之后,他们一齐进行了海底之旅。一齐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他们还遇见了许多岛屿和动植物。他们在海底漫步,看到了许多稀奇的东西。可是之后南极出现了大屠杀,主人公和他的几个同伴落水了。还好有一名好心的渔民,把主人公和他的几个同伴,从水中拉了出来。

我喜欢书中的尼摩船长,他性格阴郁,但他又很善良,在南极缺氧时,他的背包里还有一丝空气,他自我都不要,把生的期望留给了教授。我被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要向他学习这种精神,但不喜欢他这种阴郁的性格。

书中还有一则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主人公在南极被冰困住了,可是他们勇敢地敲冰,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最终把冰敲穿,走出困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抱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总有一天去会成功的。

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地理知识,经过它让我了解了红海、地中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以及南极。还有一些神秘的岛屿,和美丽而又神奇的动植物,让我进一步的了解了大自然的`奥秘。原先我并不是很喜欢看书,可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看书能够学习很多知识,看多了我就什么都明白了,我所以爱上了看书。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3)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4)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一部巨著。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惊险万分,扣人心弦。海底森林、珊瑚王国、去南极点、杀章鱼群……

故事的起因是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出现了一个怪物,比鲸鱼还要大,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独角鲸”。于是,美国的“林肯号”逐洋舰特地去追捕这个“独角鲸”。并邀请海洋学界知名人土阿龙纳斯先生一起参加。同行的还有阿龙纳斯的仆人康纳尔和加拿大人捕鲸能手尼德兰。

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不幸落入水中,被“独角鲸”救起,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海洋中出现的怪物“独角鲸”是一艘构造精密的潜水艇。“鹦鹉螺号”(潜水艇的名子)的船长尼摩邀请他们一起再做一次海底旅行。他们冲破了重重困难,多次化险为夷,但是,最终还是落入漩涡里,生死为卜,下落不明。而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乘坐准备逃走的小艇而幸免落难,将所知道的海底世界公布于世。

书中人物的刻画是成功的。阿龙纳斯,是一位对知识勇于探索,永不满足的人;当尼德劝他逃走,他犹豫不决,他不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把在海底千奇百怪的发现仔细观察,并做了笔记。康纳尔,一位对主人忠实的小伙子,对动物分类了若之掌。任何动物只要知道名字。就能分出它属什么类,哪一科……十分详细。尼德兰,他是一位脾气爆躁的人,但他也很善良。他曾救过尼摩船长的命,非常勇敢。尼摩船长,这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脾气反常不定,难以捉摸,时好时坏,不知对陆地有什么仇恨,这完全是个迷。就连他本人也是个迷。

书中想象合理、大胆。许多书中的事物现在我们早已实现。如潜水艇、电、潜水衣、探照灯等。许多设想非常成功。

我读完这本书后,对里面的故事情节,人物及海底世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是吹的,这本书的确不错,有时间希望大家也读一读这本书。它那惊心动魄的故事一定会深深的吸引你的。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5)

这几天,我又把《海底两万里》读了一遍,它真让人回味无穷呀!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1866年有些船遭到一个大型不明物体的袭击。为了航船的安全,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但战舰遇难,阿龙纳斯教授和两位同伴被“海怪”所救,并发现它是一只名叫“鹦鹉螺号”的艇,认识了尼摩艇长。他们在海底进行了两万里的遨游,最终还是逃离了“鹦鹉螺号”返回了陆地。

《海底两万里》不仅让我们认识了勇敢、执着、真诚、关爱……也让我们游览了七大洋,欣赏到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更让我们学到了有关海洋的知识。

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同时也在告戒我们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防止被坏人利用,做危害人类自身安危的事;提出要爱护海豹、鲸、鲨鱼等海洋生物,不能大量捕杀鱼类,不然等待我们的,只有它们的灭绝和生物链的毁来灭!

是呀!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让它们快乐成长!而不是伤害它们,现在,有些动物对人类已经有警觉心了,再这样下去,动物就不会再信任人类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和我们离的很远,其实这离我们很近。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20_年巴西的一位老人救了一只濒死的企鹅,然后将它放归海里,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企鹅居然来看老人了,八个月后再次离开,就这样,每一年企鹅都会游大约8047千米回来看老人一次,老人说:“我就像爱孩子那样爱着企鹅,我相信它也爱我。”动物也是有灵信的!也是会感恩的!它们也是一个个生命,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

然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爱着动物!每年,全球因鱼翅而丧生鲨鱼最高近7300万头,从人类大规模捕捞开始,蓝鳍金枪鱼减少约94、5%,商业禁止捕鲸28年来,全球仍有约五万头被捕杀,世界上蓝鲸不到50头,这么多海洋生物都被人类捕杀了!再这样下去,海洋生物真的要灭绝了,你可能觉得灭绝就灭绝了,可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只能看到生物的标本!

我们要像尼摩艇长一样保护海洋生物。

虽然我已经读完了《海底两万里》,但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却让我久久不能忘记!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6)

疫情期间不能重返学校,妈妈就让我把家里的书在读读,我又一次阅读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他的作品还有《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海底两万里》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但我还是喜欢《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今天就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书中叙述了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赛康儿以及捕鲸大王尼德兰一起追捕独角鲸的过程中,被独角鲸撞击,三人落水到了“海怪”身上,发现原来是艘潜水艇“鹦鹉螺”,艇长叫尼摩。日后他们三人跟着尼摩艇长在海洋环游世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游览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级南极和北极,他们不是一帆风顺的游览这这些地方,他们经历了与鲨鱼搏斗经过了冰山封路,被章鱼袭击等等困难。最后因为一个大漩涡回到陆地。

看完整本书后,我最佩服的是尼德兰,他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他不会愿意过没有自由的生活,不管待遇有多好,他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我们当然会成功,只要把握好机会”这句话让我知道,只要能够把握好机会,做事当然就能够成功。今天我是真的明白了,为什么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是失败的,就是因为在做事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机会,不好好认真的去做,导致失败结束。

我就亲身经历过,记得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南岔的河边玩,妈妈说河里有很多的鱼,用渔网一兜就可以。我想这很简单,网那么大的口把网放河里鱼游来一提不就可以了,事实我一条鱼也没捞到。我不耐烦的问妈妈,“为什么我看着鱼游过来了,提杆子都没捞到鱼呢?”

妈妈说:“时机不对,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你要是不认真抓住那个时间去做,就错过了,鱼就游走了。要把握好鱼要到网口的时间。”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反复的尝试了几次,果真成功的捞上来五六条小鱼。事实证明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仅仅在于坚持和耐心,更多的是要抓住时机,把我好机会才能成功。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7)

我轻轻合上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使我难以忘怀,尼摩船长他那爱国的心更是久久留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也抹不去。

文中写印度王子——尼摩船长因自我的祖国被殖民奴役,他的父母妻子牺牲了,他凭着自我的知识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为被压迫被奴役的人们奉献着海底采集的财富,并在航海中撞沉了英国战船,为祖国人民复了仇。

从书中可见,尼摩船长时时怀着一颗爱国的心,他尽自我所能,为祖国复兴努力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爱国之心吗?

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祖国危急存亡的关头,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慷慨悲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金玉良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铮铮誓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悲壮抉择。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大义凛然,从容应对生死祸福?是祖国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和祖国在一齐,祖国人民永远记住他们!

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不爱国的表现。红领巾是我们少先队员的象征,可总有人忘记佩戴,难道说是那些人忘记了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一种荣誉、一种象征?更是一颗颗爱国心在燃烧;当国歌响起,有些同学还在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要明白升旗敬礼是对祖国的敬意呀!还有少数人“崇洋媚外”,正如《家有儿女》中刘星说的:冰箱里有哈根达斯冰淇淋,还吃什么中国破冰棍!这些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可见,他们与尼摩船长相比,有多大差别啊!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爱国、报效国家,我真期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体现爱国,为国争辉。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8)

正直,富有同情心,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的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神秘、博学,饱含人性的尼摩艇长;对生物分类学痴迷无比,同时又忠诚的仆人孔塞伊;勇敢而又鲁莽,性格耿直的捕鲸手内德·兰德;以及似乎无所不能的潜艇‘鹦鹉螺号’。

儒勒·凡尔纳用细腻的笔触,围绕着四个人和一艘潜艇,写出了十九世纪人们对神秘、浩瀚海洋的最浪漫的狂想曲!

毫无疑问,《海底两万里》作为一部科幻小说,是基于现实的虚拟改造;是作者根据自身知识和感情,在精神世界的延伸;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折射。而恰巧也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

因为,超出了普通人思维边界的东西总是让人好奇,并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就像很多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总想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时,内心的感受。

不禁让人有些感慨,精神世界,或者说心灵的世界,真是一种奇妙无比的东西。在这里,可以无穷大,大到囊括宇宙苍穹,大到想象的极限,甚至超出极限;也可以无穷小,小到原子、分子,甚至是一个奇点。

怪不得从古至今,那么多受人尊敬的仁人智者是忠诚的唯心主义者,相信他们也一定真实的感受到了这种心灵力量的无穷魅力。

想起之前跟一些以写作玄幻和科幻小说为主的作者交流的时候,大家玩笑说他们都是‘创世神’。

从某种意义上,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他们中,每一个人的每一部小说,都是从时间、空间,人文、地理,动物、植物,血脉、种族等,几十、上百个不同的方向,来架构一个不存在的世界。

一个最初存在于精神世界,后来用几百万字,把它呈现在纸张和网络上的虚拟世界。

写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说:我又不看小说,这种东西也根本不感兴趣。而我想说的是:没有关系,当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世界变得触手可及时,你也许就感兴趣了!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9)

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海底两万里》第一部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鹦鹉螺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之后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

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船长,驾驶着这艘潜水艇,是一个不明国籍的人。他友好的接待了从大陆上来的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这个人会多种语言,他不喜欢登上大陆,总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呆在海底下面,并且也不和大陆上的人们来往。

这一部分介绍了整本书内所有的主要人物,比如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和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等等。

在小说的这一部分,就已经介绍了一部分海底的奇妙景象,给人以流连忘返的感受。

凡尔纳塑造的尼摩船长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有着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海底两万里》小说读后感(精选篇10)

在这个看似漫长的寒假,用一本好书填补时间给予的空缺,我想是十分明智的。而这个假期我很庆幸有《海底两万里》陪我一起度过。

第一次看完《海底两万里》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当时只是很羡慕那两个学识渊博的主人翁,能经历如此丰富多彩的海底旅行,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与想象。

第二次看完这本后,非常欣赏书中的“阿龙纳斯”这个人物,因为他的理智与博学,还有他对科学的热爱竟能抵得过对自由的向往。这令我吃惊,我曾一度认为自由是一种无可超越的东西,他让我突然发现,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但是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的机会却不可多得。

看到后来,我欣赏内德兰德。喜欢他的极端与刚烈。我承认那鲁莽也许会铸下不可饶恕的错,但我钦佩于他的执着——他从上了鹦鹉螺号那天就开始策划着要逃走,不论旅途中有多少事物分散他的注意力,这位狡猾的、威猛的捕鲸手从未放弃过他逃离的念头。即使他在生他养他的大海里,即使他就算是回到陆地上也得靠大海生活,他仍热切地期盼着离开鹦鹉螺号——因为他清楚,鹦鹉螺号不是他的生活。他让我明白,突如其来的好事也没有意义为之疯狂地欣喜——好事固然是好事,但为了任何的惊喜而打破了自己平静的生活,不值得。

再后来,欣赏尼摩船长。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渴望独立,于是就喜欢冷静、智慧的人物,当然最好还要孤僻,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我觉得尼摩船长的冷峻和理智,都极其值得学习——他是我那时除了浅薄的日本少年漫画主人公外唯一感兴趣的角色。但是,令我非常的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会有一个不明不白的结局。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生活,耍酷是要有限度的。有句话说得好,人字的结构就是要相互支撑。

现在,我欣赏的人物却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主人公的仆人——孔塞伊。是的,他的确让很多人看不顺眼——对主人惟命是从、理论知识丰富实际经验匮乏,等等。但是,我所欣赏他的,却是他所掌握的“分寸”。他身为一个仆人,他做到了一个仆人所能做到的最高境界——顺服,勤劳,还有最重要的,忠诚。当他得知主人要去参加九死一生的危险而滑稽的捕鲸时,在可以退缩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要与主人同去。还有在教授落水时,南极冰盖下缺氧时,他所想的多的是主人,想得少的是自己。他对主人的忠诚甚至超过了人本能的对生命的渴望。

但是,我们能说他是一条哈巴狗吗?明显的不能。孔塞伊在除了忠诚之外,有一套自己的、相当完备的价值衡量标准。对每一件事,他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断,但在不该他说的时候,他从来不说;不该他做决定的时候,他从不擅自主张。同时,他还在繁杂的家务事中抽出身来,发现了他的爱好:分类学,并且将它努力学透。可以说,孔塞伊——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仆人,在自我的角色与他在环境中的角色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他巧妙地把握着这个“度”,不做越矩的事而又快乐非常。

看完此书,我还想起了一句话:旅途可以用来看清人的本质。《海底的两万里》这本书,让我们感悟了从四个主人公身上映射出的芸芸众生之象。任何的科学,都是与对人的研究息息相关的,而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海底两万里》绝不是一部简单的科普作品,它让我领悟很多很多……

    16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