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

|和杰2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希望这份《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篇1)

读到《白洋淀纪事》,有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词,就是“汉奸”。

汉奸是中国人,却背叛了自己的祖国,投靠了日本侵略者。虽然书中少有描写汉奸的故事,但是却让汉奸与那些誓死保卫国家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篇文章都有一两句话写的是汉奸,可是以汉奸为线索的贯穿全文,只有《新安游记》。那里面的汉奸是一个多么自私自利,昏庸无能,胆小懦弱的人啊!整天与日本人混在一起,胡吃海塞,胡作非为。他投靠日本侵略者,把共D的信息透露给日本侵略者,就是因为他的自私和懦弱!

要做到不怕牺牲,你必须有理想有信念,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而那些汉奸,只想着自己。他们不仅怕死,也好吃懒做。他们妄想日本人能够保护他们;他们妄想靠他们的投敌叛变,能够不劳而获。殊不知,中国人民是强大的,而且不屈不挠。中国人民不会被侵略者所奴役,并且终归会战胜侵略者。这些汉奸也终归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悠远的白洋淀中,泼洒了正义与背叛的血水。一滴滴血水仿佛变成了一朵朵花,映红了芦苇荡。经历了战争的人们,依靠他们的理想与信念,以及坚强的意志,终于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白洋淀纪事?正是正义与背叛,英勇与懦弱,无私与自利的真实写照。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篇2)

《白洋淀纪事》描写的是战争时期农民们尤其是广大妇女们的生活。作者运用朴素淡雅的笔调,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丰富多彩。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村歌》,里面的姑娘双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对她的同情,更多的是对她知错能改、心胸宽广、忠于革命的顽强乐观的斗争精神的敬佩。但同样的,“小黄梨”也让我有很大的感触。因为从我的角度来看,“小黄梨”完全是“黑夜中的双眉”,没有团队意识,没有感恩之心,自私自利,不顾大局,胆小,不敢直面自己的过错,但在这里,作者并没写人们的“表里不一”而是直观地写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朴素平淡的笔调却将农民的朴实、顽强、信任和当时战争的激烈反衬的淋漓尽致。

这当中,还有一位“女将”——蒿儿梁女主任。这位女主任和她丈夫的生活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等级分化和战争状况。作者只是一笔勾勒了我们战士的战斗情况及生活条件,却将大把笔墨用在了描写蒿儿梁的经济情况、女主任的身份和丈夫的为人处事上,点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苦,革命者的乐观自信,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以及人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甘愿牺牲自我的精神,而这,正是全文的主旨,是作者正义的怒吼。它们并不是什么豪情壮志的誓言,不是什么痛心疾首的悲号,就是一句句平淡的描写女主任乐观开朗坚定的家常话,却透露出了对战争的习以为常,以及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和坚信。作者对女主任的身材、相貌描写,让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了对女主任的赞叹与崇敬!这是文章的点睛之处。

还有一处,就是这部书的开篇与结尾都有一个“划船”的老头。当读完全文的高潮后,又在结尾部分看到这么一个“撑船”老头,虽然我并不知道前后是否是一个人,但我觉得心安了——这个好强、朴实、聪明、机智、正义甚至略有些可爱的老爷爷还活着,一瞬间,仿佛一切都没发生,可《白洋淀纪事》却没有了再多的页数。作者以唯美的笔调拉开了序幕,又以同样淡雅的笔调为《白洋淀纪事》画上了句号。虽然整部书都那么低调,可当我们随意翻开其中的任意一页,那种在刚读时从未有过的、像观看战争现场一样激烈的感觉齐齐涌上心头——这大概就是孙犁本人的特点吧。

整部书中妇女的形象看似大致一样,其实又各具特点。在结尾部分,我仍然意犹未尽,不断想象从今以后农民的生活:这就是白洋淀吸引人的原因,它不是草草的结束了事,而是与开篇呼应,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篇3)

记得小学时在语文书中读过《采蒲台的苇》,只觉得那个时代十分混乱。这个寒假,当我读完整本《白洋淀纪事》,我对《采蒲台的苇》有了不同的感受,对那个时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白洋淀的苇是最有名的,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但在采蒲台的苇塘里,苇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记忆。八路和妇女,虽然素不相识,但凭借着他们保卫祖国的决心,整个苇塘上回响着有力的“没有!没有!”,这声音,是多么掷地有声、刚强不屈!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芦苇,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可就是人民的斗争才保持了它们的生存,才有了白洋淀如画一般的风景,才成就了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

可能小时候因为不明白时代背景,只觉得场面有些暴力,八路军十分勇敢,却忽视了蕴藏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力量,他们虽不是驰骋沙场的战士,但他们正是依靠自己的团结、顽强,帮助八路军渡过难关,打败日寇。

当时的妇女在家也就是织布、烧饭,男人们都外出打工或打仗,水生就是其中的一员,是游击组长,为了不让敌人安上据点,他报名参加了地区队,水生嫂知道,她劝不动水生,只能简短叮嘱几句,但可以看出她的难过与不舍。过了几天,几个妇女聚在一起,嘴上说着不想去看他们,可还是准备了衣服。她们偷偷划着一艘小船到了马庄,可并没有找到他们,于是失望地回去了,其实,更多的是担心,怕他们已经牺牲了。这时,她们看到了一艘大船,是日本人的。她们拼命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炮。她们害怕进了敌人的老巢,可再仔细一看,是她们的丈夫。等战士们击败敌人后,去打捞着战利品。

一开始的水生嫂是不愿让水生参加游击队的,可经历了这次,她们几个妇女好像不服气似的,于是在那年冬天,她们配合子弟兵,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孙犁从一开始描写的农家妇女的形象,到后面妇女机智掩护,再到最后上战场,所有细节处理到位。荷花淀美轮美奂的意境,既让人见识到了当时妇女们的辛勤劳作,也凸显了女性的纯洁、宁静、深沉、温柔。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即使在平静的日子也掩盖不住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的苦难与凄凉,当然还有解放后的奋斗与欢乐。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而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赶走了侵略者。如今,岁月流逝,但请记住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篇4)

有位著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读书。可见,读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寒假,我又认识了一位“朋友”,他叫做‘白洋淀纪事’。在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下,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是一本描写游击队抗日故事的一本书,书中介绍了许多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其中,给我印响最深的是原生,他17岁时就参加六年了村里组织的抗日游击队,跟着部队去抗日,这一走就是8年,家里留着年迈的父母和自己的妻子,自己一走就是8年,家里没有任何原生的消息,所以,原生那不争气的妻子开始故意刁难原生的父母,最后跟着一个有钱人跑了。幸好一位善良而又勤劳的姑娘帮助原生的父母干家务!没错,她就是秀梅,原生小时候的玩伴!她每天准时到原生家干活,任劳任怨。一直坚持了许多年!在原生的妻子与原生的父母争吵时,秀梅和小五赌气说不嫁人!这8年里,原生拼尽全力打鬼子,到最后,别人家的抗日队员回来了,只有原生没回来。过了几日,秀梅与原生的父母耕地,远远地望到一个八路军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原来是原生!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说原生在战场上活捉了蒋旅长,要在全村里表扬。

场面十分壮观。全村老老少少全部都来了,都为原生而高兴和骄傲!

第三天,原生就要回部队里,原生的父母将家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原生!后来,原生就又走了,又回到部队里,为人民而战,为新中国而战!

当然,自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大家舍小家的人数不胜数,为了新中国而披荆斩棘、在所不辞,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用自己的脊梁为中国撑起一片天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有条件去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回报社会!所以,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为最好的自己去奋斗!让时代的接力棒在我们的手中更加熠熠生辉!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篇5)

《白洋淀纪事》,一本讲述千千万万小人物的事迹的一本书,这里,有人民热切招待负伤的八路军;有游击队员冲锋时响亮的军号;有人民被压榨的哀号;有胜利时的欢呼……他们本过着怡然,平凡的生活,却在山河破碎,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毫无怨言。

白洋淀的人们,不论男女,他们纵横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使受日本鬼子的摧残与折磨。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惨悲苦,却仍然保持着对祖国的忠诚,知耻,善战,不畏恶势力,丝毫不怨恨这种水深火热,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敌人周旋,就像《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中的老头子,他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一次,他因护送两个从冀中区来的女孩子,但一个女孩子却受了伤,老头子的自尊受到了伤害,于是,第二天,便一个人若无其事地撑着一叶小舟,悠闲自得地绕着圈,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而他的身后,一大群日本鬼子拍打着水追过来,可不久,他们的哀叫声便接二连三的响起来,他们的身上挂满了钩子,老人用自己的智慧,不仅帮受伤的女孩报了仇,还消灭了一大群鬼子,孙犁笔下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却生动的展现了老头子的智慧,不畏强敌,反映了白洋淀人们对敌人的憎恶,反映了他们的勇敢和坚强。

《白洋淀纪事》将一个个刀枪箭影的战场,用人民的事例描写的生动形象,它虽没有硝烟,却充分反映了冀北中农村人民的抗日斗争,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笔,深情的记录着冀中农村在那个时代发生的种种变化,生动的书写着翼冀中农村在那片土地上进行的战争与革命,歌颂着翼冀中人民的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和对祖国深深的爱。

    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