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河南的导游词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1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但实际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20_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产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延用至今。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 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潜溪寺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称为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因统一规划、有计划开凿且并排布局而得名。这三座洞窟从公元520_年开凿直到520_年停工,历时长达20_年还未完工,史书记载用工多达80多万。中间的为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从南向兹依次为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世佛弥勒佛。
宾阳中洞的窟顶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顶部,地面雕刻着大型莲花,周边是莲花花瓣、水波纹和其它装饰图案,如同鲜艳美丽的地毯式样子。这种形式使人很自然联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主佛释迦牟屁,造像手法已和北魏鲜卑族拓拔部固有的粗犷敦厚之风有所不同,而是吸收了中原地区汉民族文化的成分和当时南朝所流行的“清瘦俊逸”的风尚,形成了迁都洛阳后佛教造像“秀骨清像”的艺术形式。主佛体态修长,面容清瘦,眉目疏朗,嘴角上翘,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服饰已脱去了云冈石窟中双领下垂式袈裟和偏袒右肩式袈裟,改为中原地区褒衣博带的形式,衣裙下部雕作羊肠纹拖在基座前部,一层一层折叠着。这种雕造风格迅速在全国流行开,成为北魏时期佛教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造像特色。
这种造像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了许多,正是孝文帝改制在龙门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中洞窟门内前壁两侧下层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为文昭皇太后及嫔妃礼佛图。这两幅作品,精美绝伦,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而去,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1978年,当人们拆除宾阳中洞的清代所建砖券门时,雕凿于北魏时期造型鲜为人知的天王造像显现在人们面前。朋友们请看,当时在窟门过道两壁上发现的就是三头四臂的帝释天王和四头四臂大梵天王浮雕。
宾阳中洞完成于六世纪中叶,它显示了当时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高超水平。
伊阙佛龛之碑-----李泰与宾阳南洞朋友们,我们现在所看的这块大碑,名为“伊阙佛龛之碑”,由唐太宗时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中央令、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这通碑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形奇伟秀美,是唐楷书法艺术的珍品。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碑文中并有大量粉饰、美化李泰之语。因此,结合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的史实可知,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和用心。需要说明的是,这通碑原应为此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宾阳南洞下面我们参观宾阳南洞。宾阳南洞是在北魏未完工的基础上,为唐代早期又继续开凿的洞窟,所以在造像艺术上承北魏刚健之遗风,下开盛唐活泼生动之气象。主尊像阿弥托佛面部丰润,嘴唇厚大,衣纹自然、流畅。这一期间的宝座都是呈方形直角,到了盛唐才趋向于莲花束腰须弥座的形式。
洞内龛像密布,其中太宗贞观年间的题记达19处,为中国石窟中贞观题记最多的一窟。众多的造像题记为研究初唐的石窟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摩崖三佛龛朋友们,我们面前的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崖壁上为三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该窟无题记,结合文献研究,该窟应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扬武氏为弥勒下凡,以利于稳固政权。它开凿于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窟壁上雕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而得名。窟顶莲花周围刻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千尊像龛”的题记,表明这个洞窟完工于公元680年的十一月三十日,主持修造者是大监姚神表和内道场的智运禅师。
主佛阿弥陀佛的造像手法体现了唐代盛行的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仪态轩昂的造像风格。人物波状的发纹、丰满圆润的脸部轮廓、垂肩的双耳、宽厚的双肩、简洁流畅的衣纹都表明盛唐的雕刻技艺在这一时期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主佛端坐于仰覆莲束腰须弥宝座上,在宝座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托重力士,他们的肌肉突出,富于动态,与主佛的静态,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北两壁雕刻的一万五千多尊高约4厘米的小佛,把整个万佛洞装点成西方佛国中佛祖弘扬佛法、众生虔诚聆听的场面。在窟顶碑刻题记的外侧是凌空飘舞的飞天,这飞些天手捧供果,翩翩起舞,与它对应的是窟内南北两壁壁基下部的伎乐人。每侧墙壁下部各有6位伎乐人,手持空篌、法锣、羯鼓,一方面为研究唐代音乐提供了史料,另一方面,它们与窟顶飞天上下呼应,营造了一种西天极乐世界里,歌舞升平,万人成佛的场景。
万佛洞前后两室,窟门外两侧为二力士,前室南北壁原来刻有龙门石窟体形最大、造形最为精美的护法狮子两尊,20世纪30年被盗,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窟门外南壁上部刻有一观音菩萨,面部丰润,体态健美左手提净瓶,右臂向上弯曲持佛尘搭于右肩。她那扭动的身躯、微斜的头颈、丰满的胸部,形成了优美的曲线,显得含蓄、端庄,是唐刻观音菩萨的杰作。
双窟 万佛洞下的这两座洞窟因并排雕凿且有共同的前室而得名“双窟”。北洞中是三世佛造像,主尊为释迦牟尼,南北两侧是二弟子、二菩萨以及过去佛和未来佛。三世佛的造像题材表现了佛教世界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双窟的南洞里,雕凿的主佛是弥勒佛,南北两壁上雕有小千佛。弥勒和释迦牟尼分列在南北两个洞窟,称作双窟,它们完工于同一时代,所以在人们的想象中是当时的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共同临朝执政的一种局面。在这个历史时期,武则天实际上是掌管朝廷的重权,奏章都由她来批阅。武则天在这一时期,为了积极树立自己就是弥勒下世这一思想,但又有碍于李治在位的实际情况,所以就把释迦牟尼和弥勒共同雕凿于南北两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双窟并列的局面。
莲花洞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洞窟称为莲花洞。因洞顶有一朵保存完好、直径达3米多的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洞内造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为释迦牟尼带领两个弟子游说讲经之像。主佛采用高浮雕手法,两侧的弟子迦叶、阿难用浮雕手法,对比鲜明。迦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手持锡杖,胸部肋骨暴露,细腻地表现出这位佛教继承人经过艰辛岁月,长途跋涉的形象。他右手拄着的锡杖上带有九个响环,震地有声,据说是佛教中一种法器。人们听见响环的声音,就知道佛祖到来,出外叩拜佛祖、倾听佛法。
二弟子的头像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现都存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窟顶莲花周围环绕着飞天,她们手捧供果和其它的器皿,显得飘逸洒脱,在《妙法莲花经》里曾有这样的记载:飞天是佛教中的香因神,说是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表现了佛教中飞天和伎乐人营造出欢乐和谐的场面。
洞窟南壁左上部层层排列了几层小型佛像,据说这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高度仅有2厘米,五官清晰,刻画细腻。南壁壁面上排列了许多佛龛,龛楣装饰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帷帐式的,有的是火焰纹,有表现文殊与维摩诘对座辩法的故事,还有礼佛图的形象。在龛楣细部,有忮乐人、飞天,有莲花化生出来的菩萨;有线刻的,有浅浮雕的。其中一对飞天,她们的衣裙向上卷起,飘飘荡荡的形式好象一朵盛开的莲花,而两个飞天的面部正是莲花的花蕾。外侧是一些伎乐人向她们飘飞过来,荡起的衣裙好象莲花的枝蔓一样,表现了一种绿柳丝绦万千条景象。
这个小龛龛楣是火焰纹的造型,它的火焰向内收,到中间再向上形成火苗的苗头,火焰纹之上南北两侧各一组众生听法像,这个浮雕表现了文殊菩萨和维摩诘辩法的情景。它的上部是帷幕,帷幕是中国民俗画常有的表现形式,在这里我们看到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佛雕艺术形式。
窟外门楣为火焰纹,中间刻有一个兽形铺首,雕工精湛。左上方有明代河南巡抚赵岩题“伊阙”二字。
奉先寺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奉先寺。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据于唐玄宗开元十年刻就的《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于高宗咸亨三年(672年)捐助脂粉钱两万贯,工程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年)。整个大像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一铺九尊大像,主尊“大卢舍那佛”坐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方额广颐,眉若弯月,双目俯视,炯炯有神;略作微笑,两耳长垂,衣纹简练,灵活而又储蓄的眼睛显得更加秀美,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典雅、肃穆宁静之感。左侧迦叶,身首虽残,但仍显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浓眉细眼、年轻睿智、虔诚大方、充满自信,宛如一聪慧少所形象。二菩萨衣饰华丽,端庄而矜持的表情,天王严肃威武而双硕壮有力的神情,力士坚毅勇猛而双暴躁的性格,以及那无所谓惧倾力承托的地鬼,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其雕凿规模、艺术设计、人物塑造、雕像造型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唐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审美时尚、美学理念和唐代美术所达到高度艺术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及艺术家心目中神化的“圣贤”形象,从另一侧面又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佛教发展的盛况和唐代国力的强大。因此,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既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又是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古阳洞朋友们,参观完奉先寺,我们将继续参观南面的古阳洞。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其中有十九品就在这一洞窟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孝文帝开始在龙门为其祖母冯太后开窟造像祈福作功德,王公大臣、贵族、官僚、武官将相继在窟内造像,这就形成了古阳洞内最早的一批造像,从而开始皇家营造龙门的第一斧第一凿,揭开了创建龙门石窟的第一篇章。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洞窟就是古阳洞,它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的。正壁主佛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面相长圆,较为瘦削。头顶还塑了一个发冠,发冠本身是道的产物,这是在清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回北京途中路过龙门留下的,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古阳洞为老君洞。
主佛两侧的菩萨上身微微后倾,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身着长裙,造型厚重,比例匀称,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北侧墙壁上排列了三层大型佛龛,最上面一排的造像与云冈石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佛像都是结跏趺坐,形体较显浑厚。如果说它还保持着云冈石窟的特色的话,那么第二层交脚弥勒的造像,则体现了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秀骨清姿的艺术格调。人物瘦小,细腰,双腿交叉坐于台座上。北壁最上部的佛龛雕凿于北魏景明三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佛龛残损的身躯,佛头高32厘米,被人盗走后,现在为私人收藏。最下部的一排佛龛,造像风格表现出雍容大度的特点,可能是唐早期的作品。不同时期的造像集中在同一洞窟里,说明了古阳洞雕凿时间之长,绵延朝代之久。
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块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十九品。“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国宝。
北魏造像峻拔瘦硬的风格与魏碑斩刻奇肆的风格艺术内涵相通。历史上书法家发现了碑刻题记的价值,却又把雕像视为工匠的艺术。相反,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对北魏石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两侧刻有古代药方而得名。此洞北魏晚期创建,经东魏和北齐,直至唐初仍有雕刻,因此在雕刻艺术上呈现不同时代的多种艺术风格。洞内主佛、二弟子、二菩萨和洞外二力士及窟门八角束腰莲花柱均为北齐所雕造。该洞是龙门石窟中具有北齐造像风格的唯一大型石窟。北齐时期的雕像头部硕大,身躯如柱,给人以臃肿、笨拙的感觉。
洞口过道两侧石壁上刻有药方近140个,治疗40种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涉及科别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神经科、肿瘤科、泌尿科等。所用药物多是我国农村常见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制剂方法有丸、散、膏、汤等。
药方洞石刻药方刻于唐代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它记录了我国古代医药的成就,在研究我国医药学上有重要价值。
皇甫公窟皇甫公窟因北魏胡太后母舅皇甫度开凿而得名。主佛释迦牟尼高3.18米,身穿褒衣带式的袈裟,衣饰用平直九刀刻法,衣裙有棱有角,坐在莲花座上。面部已经残损了,头上还留有高肉髻,右足外露,足掌向上;右臂平举,手掌上扬;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作满足人们愿望的与愿印。有趣的是,这尊大佛竟有有6个手指,据说是按照孝明皇帝的形象塑造的。由此可以看出皇甫度以佛事向皇帝献忠心的良苦用心。
皇甫公窟南、北壁基下保存有具有极高价值的礼佛图浮雕,这两幅浮雕人物图案带有浓重的绘画意味。北壁皇帝礼佛图东起前三人为比丘,前两个比丘正俯身向香炉内添香,第三位是年长的高僧,左手托钵作前导。第四人为一老妇,头饰华丽,身穿长裙大袖,左手持一莲蕾,徐步向前。弟八人为一青年男子,头戴笼冠,身穿宽袍大袖的长袍,右手托钵,有趣的是其身后还有一男童为他提衣摆。这一男一女无疑是孝明皇帝和胡太后。这一作品用写实的手法把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气质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余的宫女有的手举华盖,有的手拿莲蕾,虔诚严肃,徐徐而行。南壁则为皇甫公夫妇礼佛图。
左右二菩萨半结跏趺坐在菩提树下,坐树下思维状。菩提树树干弯曲,枝繁叶茂。树的上方又分别刻有一组罗汉像,罗汉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合十或手持莲花。
围绕着窟顶的莲花有八个伎乐,她们衣带飘扬,手持琵琶、笙、排萧等乐器,翱翔云间,由此看出在北魏时期,这些乐器就已经非常盛行了。
擂鼓台南洞 参观完西山的洞窟,请朋友们继续参观东山的洞窟。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称为“擂鼓台三洞” 。南边的这座窟为擂鼓台南洞。洞内方形座台上的佛像被称作“大日如来”在密宗里“大日如来”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主佛头戴佛冠,臂戴臂钏,脖子戴项圈,穿袒右肩式袈裟,整个造像保留了外来造像艺术风格。
佛端坐在束腰方形台座上,这种台座在武周时期是比较流行的式样。从正面看,佛头部微微向下倾斜,目光向下俯视,和礼拜者的眼神交流,流露出一种关爱世人的殷殷之情。主尊丰润的右臂搭于盘起的右膝之上,舒闲的神态、优雅坐姿都体现出佛的从容、恬静。从侧面看这尊大佛的形态,头微微向前倾斜,肩向后仰,腰向内收,臀部依其坐势显得收放有序,胸部向前隆起,腰部三道环形的衣纹线条又显现出腰部肌肉的健康有力。整个佛的造像极富质感,也正符合古人所说的:肌理细腻,骨肉亭匀。
在四壁上有高约36厘米的菩萨坐像,层层排列着有760尊之多,端坐在四周的墙壁上,神态肃穆安祥,似乎正在聆听佛弘扬佛法。菩萨在古印度都是男性的形象,传入中国后,逐渐塑成了女性的形象。
创造者对人物的形态美把握得相当适度,简洁明快的线条和人体造型的健康都表现了当时的雕凿者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及美学理想。
擂鼓台中洞 中间的这座洞窟称为擂鼓台中洞,又叫“大万五佛洞”,因洞中造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且比西山万佛洞小千佛稍大而得名。主尊为弥勒,整尊造像采取高佛雕手法,背光为龟甲形背屏,周围环绕着伎乐人/飞天、骑象和骑狮的童子。
主尊端坐在束腰方形高台坐上,台坐下部延伸出两朵莲花,每朵莲花上站立着一尊菩萨,整个造像浑然一体。主尊佛头20世纪30年代 被盗,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洞窟雕凿完成于武周时期,是为武氏政权歌功颂德的。西山的双窟是弥勒与释迦牟尼并坐,当时武则天还没有成为一朝之君,表明她与_一个天皇一个天后并列的身份,而在这一洞窟中,以弥勒佛为主尊,表明她已破天荒地成了一位女皇。
看经寺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看经寺,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石窟,整个窟室的平面设计基本上呈方形,与同一时期其它洞窟最大的不同是该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中央建坛,上置佛像供人拜佛。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为禅宗曾人打坐礼佛的禅堂。
窟内墙壁上部有一些不规则的零星造像,在北、东、南三壁下部雕有唐代最精美的一组29尊浮雕罗汉像。释迦牟尼去世之后,将传法的任务叫给了迦叶,迦叶寂灭后交给了阿难,之后传莫田地,传商那阿修,最后至二十九组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是北魏时期自天竺来中国的曾人,被后代的佛教禅宗奉为第二十九代传人。看经寺这二十九尊传法的罗汉,恰好与《历代法宝记》所载西土二十九祖先相吻合。
窟内现二十六尊罗汉像保存完好,每尊罗汉像高约1.8米,与真人等高,神态各异,性格刻划入微,有饱经风霜而又睿智的、执着而又聪慧的、慈祥善良的、凶猛严历的、诙谐幽默的、严肃认真的,无不栩栩如生,是龙门石窟中现存最完整的一组罗汉群像雕刻。
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的大量宗教、美术、书法、音乐、医药 、建筑 等事物石料,使龙门石窟成为一做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古老的艺术、优美的环境、方便的交通、完善的旅游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和游人纷至沓来。
这第二宝就是当年曾经归为国力的唐三彩了!以黄——绿——白为主色调,诞生于唐代的这件工艺品,现在已经远销国外。其中,黑色的将军马被英伦友人赞颂为“伦敦黑”、“黑宝石”,有水火土所凝结的这件器物正可称得上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这第三包就是洛阳水席,一是进口水席汤水多的特点,二是似水流云的上菜顺序,即上一道,吃一道,撤一道。其特点是突出酸辣,富含汤水,滑儿爽口,食而不腻,共24道菜,8个凉菜,16道热菜。
那第四包是什么呢?就是咱们马上就要参观的龙门石窟。至于为什么把它称为第四宝?游览完后,咱们自己就知道答案了。
好了,游客朋友们,龙门石窟已经到了,在下城之前提醒大家:我们的车身为浅绿色,车牌号为豫A96888。我的手机号码是1234567。现在呢?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随身物品和贵重物品,跟我下车,一同参观游览吧!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如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史称“龙门”,沿用至今。龙门石窟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历经400余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块。雕刻内容除了佛教之外,还涉及建筑,服饰,音乐,书法,医药等,如同一座包罗万象的石刻艺术博物馆.20_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合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各位朋友,现在大家左手边的就是潜溪寺,他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始建于唐朝初年,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窟内洞顶雕刻了一朵大莲花,洞内所供住尊像为阿弥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额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动传神。
请大家跟我向前走,路旁右侧并排坐西向东的这三座石窟,即宾阳三洞。其中以中洞为代表,中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和号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20_年开始雕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0_年6月完工,历时达20_年之久。宾阳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华经”影响较大,除了信仰释迦、多宝外,还信仰的对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龙门石窟仅此一例。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释迦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饱满、高鼻大目、微露笑意。释迦左右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睬若笑、温雅敦厚,给人以亲切感。窟顶做琼隆形,中央雕刻着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
请大家跟我一起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因洞内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
请大家跟我继续前行,现在我们来到了莲花洞。这里为什么叫“莲花洞”呢?这是因为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属于北魏后期作品。该洞主尊释迦牟尼。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
朋友们,再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奉先寺市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窟龛,从唐高宗咸亨三年四月始建,至上元二年十二月底完工。据专家们推算,这样浩大的工程,仅用三年零九个月就成完工,这是不可想象的。为了政治上的需要,武则天捐脂粉钱两万贯,以加速了工程的进度,其名称用“奉祀祖先”之意。奉先寺的主尊名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左右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及二供养人,共11尊。卢舍那佛通高17.14米,面长4米,耳长1.9米,为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结跏跌坐在八角形束腰莲花须弥座上。造像庄严、睿智、温和、慈祥,这是理想化了的社会圣贤的形象。
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古阳洞。古阳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就是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之际。洞内雕刻90%以上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是龙门石窟群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洞窟。古阳洞的造像,以其风格、特征而论,代表了迁都洛阳后北魏后期的一些变化。由北魏前期粗旷、雄健、挺实变为清秀、美丽、开始摆脱前期的作风。面部表情刻画也由严峻变得比较温和,给人以亲切之感。
好了,各位,龙门石窟的讲解到此即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参观游览时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我们三十分钟后准时在这里集合,希望大家玩得开心!我们待会儿再见!!!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2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州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首先我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接下来的旅途中将由我和王师傅为大家共同服务,如果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能够乘坐同一辆车使我们的缘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这份缘分,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共同爱护我们的家,也就是保护好我们车内的卫生。最后,预祝大家可以度过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旅程!
接下来我把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我们正行驶在京珠高速公路上,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我们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享有中州盆景之美誉的嵖岈山风景区。
现在,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可能大家都知道,古时呢,把天下分为九州,河南为豫州,独具九州之中,故称“中州”。而现在许多河南人喜欢把行、可以等词汇说成是中就来源于这里了。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分17个省辖市,下辖88个县和21个县级市,省会为郑州。河南不仅平原辽阔、气候湿润、土质肥美堪称我国农业大省,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经济逐渐迅速发展。交通方面,中国铁路网的两条中轴线路——陇海线和京广线分别从东至西、从南至北从河南的中部通过,郑州是全国铁路网的中心。另外,河南还是国家重要公路、航空线的贯通之处,是南来北往,西去东行的必经之地。因此,不论陆路或空中交通,河南与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都十分方便,处于全国交通辐辏的中心地位。
此外,河南还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就建都在阳城镇,也就是现在的登封告成镇,还有距今八千多年的新政裴里岗化,三千多年的隞都以及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大河村遗址等。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内建都和分封诸侯。在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中,仅河南就占据了四个,它们是: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殷开封、殷商国都安阳、郑州。河南地处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四千年与这里紧密相连。所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文化轴心,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焦点。无数杰出人物在这块土地上纵横驰骋,激荡起多少历史风云。
游客朋友们,景区马上就要到了,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景区的概况。嵖岈山,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又名嵖峨山,玲珑山,因奇峰异石,犬牙交错而得名。因山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外嵖岈山还是国家四A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
现在景区就要到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进山注意防火,照相时注意安全。等师傅把车停好以后,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关好车窗,记清我们的出牌号,随我一起下车游览!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3
岈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1982年开始开发,是河南省第一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52天方夜谭公里,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整个景区的精华部分,面前这座山占地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海拔512米,无论从高度和范围来讲,景区都很小,但是它的特点是小巧玲珑,秀在其中,被誉为中原盆景”。
整个景区又分作蜜腊山、南山、北山、六峰山4部分。景点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也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部分。等一会儿我们将在山的左侧进入景区,到前方不远处左转弯,在山谷里面钻洞过峡,攀崖,盘旋而上,到达山顶从左侧回到山门,整个游程约7公里,需要3―4个小时。
好了,我们大家注意朝前看,我们首先看到山顶最高的那块石头,那是猴子望月”的景观;从猴石沿山坡向左斜下来,中间突出的那块石头,是睡唐僧”;从猴石”沿45度角向右斜下来,在山脚又是醉八戒”景观,在这几处景观中,尤其是醉八戒”我们不妨仔细观察,他那肥头大耳,张嘴垂舌,还挺着大肚子,醉倒山坡上那憨态可掬的情景,真是惟妙惟肖。
游客朋友,大家请注意看湖对面的这座独立山峰,拔地而起,高约百丈,雄伟挺拔,大家刺破青天之抛。它的名字叫蜜腊峰”,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呢?相传过去这里满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儿招来了很多野蜂在此采花酿蜜。酿的蜜多,又没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缝里,每到夏季,经太阳光的强烈照射,蜂蜜被晒化后都流了出来,整个山的外表就好像涂了一层厚厚的蜜腊,所以人们把这座山取名为蜜腊山”附近的老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药、放羊时,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喝。传说当时山下有一老财主,他想吃山上的蜂蜜,自己又懒和往山上爬,于是就吩咐家中的一名长工上山上去接蜜,长工端个大瓦盆到山上跑了三天,接了满满一盆蜜,谁知下山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瓦盆破了,一盆蜜都流了下来。现在我们看到的北坡从上到下那道白色条状痕迹据说就是当年那盆蜂蜜冲后留下来的。
山下的湖中秀蜜湖”里面的湖水由于过去受蜜腊山常年冲刷下来的峰蜜的影响,湖水到现在还是甜的,不信我们大家可以去品尝一下。
上完这段石板铺就的山坡路,我们就到了好汉坡”。
我们先抬头向上看蜜腊山的峭壁。大家知道,我国最有名的险山当数华山了,不过华山的山峰再高再陡,山头上都有很多的断层,都可以利用断层攀到顶端去。但是?岈山的山就不一样了,像眼前这面石壁,山体成90度直角,不但陡峻,而且整个山头由一块石头构成,中间没有断层。这样的山恐怕国际攀登冠军来了也难以攀登。再看下面这个小山坡,为什么会有好汉坡”三个字呢?1990年奏,一位台胞游?岈山,也是像我们一样,上完这段坡路感到累了,就坐在附近这块石头上休息,无意中回头看到蜜腊山这面石壁的壮观情况,他大发感慨说:哎呀,不要说前面这个大坡了,就是近处这个小坡谁能爬上去,谁就是好汉!我赏给他8000台币!”山下一位下在割草的山民听到后,鞋子一脱,光着两只脚,一会儿工夫就从坡底爬到了顶端。这位台胞一看,把身上带的8000台币送给了这个山民,后来他又让人找来笔墨,写下了好汉坡”三个字,请当地石匠把这三个字给刻了上去,大家注意看在这三个字的左下方还刻有他的名字――刘修德,名字上面是他的登山时间――1990年春。不知道我们团友中是否也有人能爬上去,当一次好汉??岈山和别的山相比有他的独特之处,就是山的上部层峦叠嶂,到处都有是奇峰怪石;而山的下部则千孔百窍,棚洞无数,万人洞就是?岈山九大名洞的代表。由于万人洞是天然形成的地下岩洞。所以里面洞套洞、洞连洞,曲折迂回。狭窄的地方仅能容一人穿行,甚至爬行,但宽大的地方却也有几间房子那么大,这些空间合起来能容纳上万人,所以取名万人洞”。
前面我们将要去的景点是桃花洞”,在这里我们看到前面有一个民居一样的小院子,在这个院子的一角有一个天然石棚,大约有100平方米,里面供有桃花仙女的塑像,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在西汉末年,?岈山附近有一个叫桃花的姑娘在洞内修行,当时,王莽追击刘秀来到?岈山,善良的桃花姑娘把刘秀藏在这个地形复杂的地方,使刘秀躲过了王莽的追赶。后业刘秀登基做了皇帝,为报答桃花姑娘这段恩情,就封她为桃花仙女”,并让人们按照她的模样塑起了神像,让后人世代供奉。
进入景区二道门,我们不妨停下来抬头向左上方看一下,在这个陡峭的石壁上横悬着一棵大树。此情此景,不由人想起李白在《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诗句。这是一棵野榔榆”。它和我们河南农村很多地方食用栓钱儿的那种榆树同一个科目,但品种不一样,这种树的叶子很厚,耐旱性旨。据省林业局专家鉴定,它在那里已经生长了600多年。它每年春季发芽,秋季落叶,到冬季它又会枯死掉一部分树枝,来维持生命力强的枝了陆军冬。它为什么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呢?专家们指出,这种树的根部有一种特殊功能,它的根可以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可以溶解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它就全靠吸收这很少的微量元素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只有生命力,没有生长力,所以尽管自己已经有了600多年的树龄,但它的树体才只有那么大,这里也正应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名言。
现在我们来到了?岈山几大名洞中最大的洞――舞阳洞。舞阳是我们遂平县西北方向的一个邻县,距离这里直线距离只有10多公里,据传这个洞可以直接通到舞阳。据说,过去舞阳有一位年轻的香客来到?岈山进香,烧完香在山上游玩,误入此洞,在洞里他找不到出口,就凭着感觉一直往前走,在饥饿忍受不了的情况下,把身上穿的棉衣内的棉絮扯下来填到肚子里充饥,直到棉絮全部吃完的时候,他才看到了一丝光线,发现了洞,出洞一打听,他已经回到了舞阳县境。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听到的人谁也不相信,但有几个好事的人,,专门在这洞口放进两只开头很别致又打上记号的鸭子,因为当时这个洞口有一个小洞,没想到两只鸭子放进去不久,果真在那个人出洞附近的一口水井里浮了出来。
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八卦亭。八卦亭是整个景区最好的观景台。我们回头往后看:在蜜腊山中间那座山头左侧有一个青蛙石,取名青蛙望天”。青蛙紧贴着那块独立的石头是一个无头乌龟石;乌龟石右侧有一个海豚石;青蛙石下面还有娲牛石,蜗牛石旁边有一个个蟒蛇石,蟒蛇石的尾部左侧有一只大乌龟,右侧有一只小乌龟;蜜腊山东坡有鳄鱼石;西坡还有大象石。整个蜜腊山几乎可以说是天然野生动物园国。
各位朋友,从这往上再有100多米就到达山顶了,这段路是我们游览全程最难走的一段路,但是景区并不计划把它修成易走易登的路,这里面还有个原因呢!1992年8月,河南省省长李长春来?岈山游览,走到这里的时候,地方领导提前告诉省长,这段路暂时还比较难走,但我们准备很快对这段路进行改修。李省长走完这段路到达山顶后,兴致很高,告诉景区领导,这段路你们最好是保持它的原状,如果都把它修得象上楼梯一样,那就失去了游客们登山探险的那种感觉了。所以这段路我们还是保持了它的'原始状态。好了,现在大家做好手脚并用的准备,让我们共同攀登吧!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四大奇景的第一景观――飞来石。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开一次蟠桃会。有一年盛会结束,各路神仙在王母娘娘祝寿的时候,一只调皮的猴子跑到供桌旁偷了一个蟠桃抱着就跑。正好被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仙女发现,她就顺手拣了一块石头向猴子砸去。猴子一惊,桃子就顺手丢了,落到我们面前这个山头上。大家注意看,这座独立的山头就像一只大桃子,并且还摔裂了一条缝,砸猴子的那块石头,正好落在峡谷的顶端,所以取名飞来石。那只猴子呢,在我们旁边的山头上点了一下脚,顺势往前一蹦,就落在前面的石猴院,我们等到一会儿就会看到。这完整的山头被猴子用力一蹬,从正中间蹬裂了一条缝,这条缝只有30多厘米宽,10多米高,20多米长。人们从里面抬头看天只能看到一条线,开成了一线天”景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景区的中心景观――石猴园。这里为什么叫做石猴园呢?因为这里除了这只大猴外,旁边还有这么一对母子猴。它们一家三口都在这里聚居着。这只大猴就是在前面飞来石”景点我所介绍过的偷走王母娘娘的仙桃被子惩罚下凡的那只猴子,旁边的母猴是它的妻子”,小猴是它的孩子”。妻子”听说了丈夫这件事后,就不远万里从天宫来到?岈山寻夫,但她看到自己的丈夫已经化仙为石,不能再回天宫去了,所以就只好天天守在丈夫身边。时间长了,孩子就依偎在它身边低着头睡着了,而它却天天仰头凝视着自己的丈夫。后来天宫的姐妹们来到?岈山找到它们,想让它们母子两个回到天宫去,但这位妻子誓死不从,情愿终生陪伴着丈夫。姐妹们在没什么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拔下一根簪子别在她的头上,以做纪念。后来这根簪子有了灵气,生根发芽,长成了非常奇特的这棵小树。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我们?岈山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各位今后有机会再来?岈山。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4
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陈家沟参观游览!陈家沟文化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温县城东5千米处的清风岭上,南水北调中线依傍而过,南有焦作黄河公路大桥与连霍高速公路相连,北有焦温高速于长济高速相交,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区,是河南省文化旅游核心区的中央,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陈家沟文化旅游区因太极拳而驰名。太极拳始创于明末清初,300余年来,经过陈氏族人和太极拳爱好者的传承和发展,逐渐衍化成陈、杨、吴、孙、和等诸多流派,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或地区广泛传播,习练者达3亿之多。2006年,温县成功申报陈氏太极拳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温县被中国武协、民协正式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2008年,完成了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2014年,成功荣获国家AAAA级景区,获批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太极拳博物馆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各位朋友,陈家沟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太极拳祖祠、祖林、杨露禅学拳处、陈照丕陵园、东大沟习武场、太极拳博物馆、中华太极拳文化园以及待建和在建的名人故居、大皂角树造拳处、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太极学院、太极养生旅游基地等,总占地20多万平方米。自1992年第一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成功举办以来,每年来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健身养生,感受博大精深太极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陈家沟景区已成为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及游客心中的太极圣地。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历代宗师纪念馆,它是为纪念太极拳历代宗师所建。纪念馆的前面塑建有太极拳鼻祖陈王廷的铜像以及历代太极拳宗师的碑碣,碑碣上刻有历代宗师的简介,这是中外太极拳爱好者为纪念太极宗师们的所镌立的。杨露禅大师学拳处坐落在青峰岭下,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师》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杨露禅正是在这里拜陈长兴为师,并获得武当张三丰秘传拳谱的。拳谱堂是太极拳祖祠的主要建筑,该堂坐北朝南,堂前有太极拳始祖陈王廷铜像,左右两侧分别矗立着“武”“德”两通青石碑。大殿正中央竖立着八面经幢,正面墙上是太极演武图,大殿左右陈列着太极拳械兵器,东西两侧山墙上是太极拳套路壁画。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5
太行大峡谷位于林滤山中,说起来古名隆滤山。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20_年)避殇帝刘隆名讳而改名林滤山,主体就是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境内的南太行山,整个山体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29公里,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
林滤山奇峰林立,山势嵯峨,崖谷密布,瀑布高悬,共有大小山峰7658座,大型幽谷7845条,造就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现存古长城遗址1处,古塔9座,洞窟5处,石刻造像300多尊,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l处。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水溪潭池、飞瀑银花,重岩叠嶂、姿态万千,构成了一幅幅变幻无穷的山水风景名胜图。
太行大峡谷是林滤山的一颗明珠,是旅游观光的胜地。它群山环绕,山峦重叠,青山流水,森林葱郁。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太行之魂王相岩,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冰凌挂的太极冰山,还有红旗渠的第二母亲--太行平湖、亚洲最好的国际滑翔基地等
朋友,在我们的正前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退还的鲁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平顺县的惟一通道。 这里地势险要,海拔1172米,横宽110米,200余米高的绝壁耸立两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著名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从这个景点往上攀登就是香柱泉,是鲁班喝过的仙水。过路人喝了此水,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不渴不累,因此途经此地的人,都要喝上几口甘甜的泉水。因为山高且离我们太远,因此我们只能饱炮眼福,望山兴叹了。
冲上这最后的陡坡大家看我们的左手窗外红旗渠已经今在眼前。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6
“Hello!大家好,我是游遍天下旅行社的,很高兴当大家的导游。我叫杨学凡,大家可以叫我杨导。今天,我们要去万仙山,那里有许多美丽的景色等着我们,我们出发吧!Let is go!"
“ 我们到了!瞧,一座座山耸立在云雾中,真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啊!大家知道这座 山为什么叫万仙山吗?这座山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曾有一万个神仙飞到这里住,所以取名为万仙山。这山这么陡,怎么爬呢?请跟随我进山吧!”
“看,前面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那就是绝壁长廊。因为山不好爬才特意修筑了这样一条蜿蜒曲折的通道,供爬山用。通过这个道路可以直接走到山上,我们上山吧!”
“瞧,我们爬到山上了,底下的景色多美啊!一片葱绿,几乎不留一点杂物,还有一些人用过的溜 索。底下花红柳绿,没有建筑物,全是大自然的美。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下山去细细品赏吧!”
“我们下山了!看,正前面的那眼泉就是喊泉 ,只要大喊几声水就流的快了。希奇吧,不信来试试。这个喊泉十分奇怪,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这水是从山涧流出来的,我们一喊,振动了山洞水也就自然而然的流的快了,请大家跟我一起喊喊,让这山涧里的水流的更快些吧!”
”我们游玩了喊泉,还有一些水池,我们去那里吧.看,那里有小蝌蚪,游来游去,可爱极了!我们可以把脚伸进池塘里,那水清而凉,舒服极了!请大家在这里玩一会吧!”
”好了,大家上岸吧,万仙山的旅游景点众多,我讲也讲不完,希望你们去细细游赏.好了,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三个小时,你们自己去感受万仙山的美吧!三个小时后在车上再见!”
请注意:
万仙山的景色都是大自然给予的,是一处自然的美丽景观.希望您保护环境,不乱扔废纸废物,争做一名文明礼貌的好游客,也不要毁坏树木,做一名保护大自然的游客.
河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范文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安阳,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叫我崔导吧。今天,我们去参观殷墟。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它还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_年7月13日,殷墟通过世界遗产大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规模巨大,范围广阔。
殷墟大门是有北京著名的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他的灵感来源于甲骨文的“门”。它看起来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为华夏“门”的鼻祖。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妇好墓,妇好墓是妇好的墓穴。妇好是商代第23代国王武丁的妻子,也是古代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妇好曾带领18000人的军队杀退敌人。但是最终妇好因积劳成疾而先逝,于是武丁修了一座妇好墓来纪念妇好。
在妇好墓的右边,是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是武丁的母亲,因大方鼎的铭文上有司母戊的名字,所以后人把这个鼎命名为司母戊鼎。
最后,我们再参观一下甲骨文碑林。在全国,碑林有很多个。但这个碑林最与众不同,这里的甲骨文不是名人刻的,也不是著名书法作品,而是用来记录的。这上面记录了历史战争,还有最早的彩虹记录。
今天的旅游到这里就结束了,祝大家旅途平安。
河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范文3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正在安阳殷墟的大门处.我们先来看进苑的这所大门,这座们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中门字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堪称是华夏门的鼻祖,门框上浮雕着凤,虎,饕餮,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块,是根据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形玉块放大而成,是中华民族早期龙的形象之一。
朋友们,欣赏完这扇大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感受三千多年前的上古文化吧!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的时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这也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朋友们,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是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与协作,从炼铜到浇铸,从制模到拆苑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在所铸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用来煮肉用的锅,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权利的象征。
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因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在商都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屋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重重屋檐,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国最早的档案馆——甲骨窖穴展厅,1936年这里出土了一批甲骨,编号为YH127,它是殷墟考古至今出土甲骨最多的一个坑,共17096片,大部分是龟甲组成的,上面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结果,以及商朝的天象历法、商业、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个甲骨坑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在甲骨碑林认过字,观看过车马坑后,我们来到了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这尊雕像,是华夏最早的巾帼英雄----妇好,它高3.5米,是汉白玉雕塑而成生动的再现了妇好生前的英姿和风采。那么妇好是何许人也?原来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能征善战,深受武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社稷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据甲骨文记载,她多次率兵打仗,还能主持重大宫廷祭祀,在王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死武丁非常悲痛,破例将她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以示纪念。大家可以顺梯而下,到复原后的墓坑参观。
各位游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讲解就先到这里,下面留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时间自由参观,继续领略殷墟的博大与震撼。
河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范文4
南湾湖源远流长的历史遗产,浓郁丰厚的民俗风情而著称;以幽、朴、秀、奇的独特风格,山、水、林、岛的完美和谐而闻名,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生态环境、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科研、教学等多功能的生态型旅游区。是河南省著名的省级风景区。东有贤隐寺,西有蜈蚣岭,南有龙潭瀑布,北有渡口码头。贤隐寺北侧有信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的梁武帝肖衍行宫旧址--梁王垒。时贤岭上还有信阳抗日时期战斗遗址,建有抗日战争信阳战场旧址纪念碑,是一块散发持久魅力的红色土地。南湾湖位于信阳市西南8公里处,为河南省著名的省级风景区。20_年被评为中华十大生态亲水美景第五名。
湖上游有黑龙潭、白龙潭。南湾湖内众多岛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清碧的湖中,鸟岛处处见鸟影,每年有十万只侯鸟在此繁衍栖息。
南湾湖上游耸立着李先念战斗过的四望山;下游连着历史文化悠久的贤隐山。贤隐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梁王垒”遗址;有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南阳玄观庙齐名的贤隐寺;有奇异的仙人床、丈人石、动人神奇的平顶松传说。登此山,东可眺信阳城貌,西可观南湖烟波。湖面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50公里,水域面积70平方公里。登上巨龙般的堤坝,放眼望去,眼前烟波浩淼,绿宝石般的岛屿星罗棋布,湖光山色,水天相连。湖的上游,便是荣获国家金奖的“信阳毛尖”的产地“五云”诸山。
河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壶关县东部的晋豫两省交界区,北距壶关县城30公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公园涉及三个乡镇的23个村,占地面积达4389.4公顷,其中林木面积3287.6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4.9%。公园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规划以五指峡、龙泉峡、五莽峡三大峡谷为主线,开辟紫团洞、云盖寺、水妖洞和真泽宫四大景区。共有峡景、水景、山景、石景、树景、林景和名胜古迹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
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壁合,相映成趣。公园的景点主要集中在紫团山上。
山距壶关县城东南60公里,因山有紫气缭绕成团而得名。山区万峰突兀,方圆百里。古称抱犊,风光绝佳,有“南五夷(山),北抱牍(山)”之说,是“海内不可多得”之胜境。历史上有颂扬它的诗词百余篇及36景诗传世。主要有八大景色:仙翁崖、云盖寺、照壁山、倚秀峰、南参园、唐崖碑、将军峰、翠微洞和白龙潭。云盖寺在山巅,亦称白云寺,有南向的二进院佛寺建筑,大殿斗拱层叠,木质透雕,尤以4组戏剧砖雕而著称。紫微洞亦称紫团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处。洞如迷宫,宽窄不等,最高处达50余米,最宽处达30余米,最低窄处则仅容一人侧身而入。洞中有“天神”、“罗汉”、“八仙过海”、“玉龙捧寿”等溶岩层景点151处,已开发1500米,接待各方宾客。真泽宫景区以真泽宫为中心,位在紫团山区树掌镇神郊村。宫内供奉着乐氏二仙女,又称“二仙奶奶庙”、“二圣庙”。宫外红墙碧瓦,巍峨庄严,内部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筑砌成五进院落,一院高于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门、当央殿、万寿亭、钟鼓楼、寝宫、圣公母大殿及两侧的楼阁式配殿,有阳宫、阴宫、婴儿宫、奶水宫、梳妆楼等,使整个建筑统一在古朴典雅、高低错落的环境之中。太行山峡谷,古有“藏龙卧虎之地”的美称。不久太行峡谷森林公园,将以“返璞归真”的氛围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游人赞赏、青睐。
太行山绵延千里,象一条青色的巨龙,盘踞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辽阔的大地上。位于林州市西部的一段被称为南太行林虑山。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构筑在磊山的悬崖峭壁中。因此,该风景区定名为“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这里是国家级风景浼胜区,也是“亚州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主要景区面积有100平方公里。我国锦乡山河素有“北雄南秀”之称,而林虑山是北雄风光最胜处。
林虑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它的最高山峰海拔1675米,形成独特的山区气候特征。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左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暖少雨,秋凉气爽,平均气温12.7。C。
林虑山历史悠久,汇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景区内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1处,旅游资源丰厚。从南北朝时期起,这里就已成为众所瞩目的旅游胜地。
这里曾留下了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的足迹,也有他们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故事。商朝第22代国王武丁,省年时被其父送往王相岩与平民奴隶生活在一起,在此结识了奴隶傅说,发现其很有才华,他即位后三年不语,方把朝臣说服,请傅说出山并拜为宰相,而武丁得傅说辅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殷道复兴”。东汉时期,朝中官宦夏馥迫于皇宫之祸,陷姓埋名避难于此,现遗迹尚存。明嘉靖年间游方道人赵得秀居山不舍,依崖筑景,苦练仙丹,现仍存其师徒墓塔。
景区气势磅礴,风光独秀。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人工天河”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太行之魂王相岩、冬夏倒置桃花谷、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天开图画黄华山、文物宝谷洪谷山、北雄风光天平山、翠柏园林龙凤山、石门涌泉万泉山、龙洞天桥王龙洞等景观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本书重点介绍太行大峡谷风光。
太行大峡谷北起林州市任村镇回山角,南至山西省平顺县井底村,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00米,最窄处60米。群山环绕,山峦重迭,奇峰突兀,台壁交错,形态万千,森林覆盖,郁郁葱葱,青山流水,悬崖栈道,景色“雄、险、奇、秀”。站在高处眺望,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左看是景,右看是景,景色迷人。主要景区有:山前景区、王相岩景区、仙台山景区、桃花谷景区、太行平湖景区、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等。那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和三伏酷暑洞结冰的冬夏倒置奇观,更是令游人神秘莫测、赞口不绝。
太行大峡谷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四方游客。每年接待观光野营、休疗养生、滑翔攀岩等大批游客。现在北京、河南、上海、广州等多家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来此作外境地,拍摄电视、电影片,著名的电影片《李双双》和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等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每年迎来大批美术院校师生,来此写生作画,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美术作品。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7
欢迎大家来到玄奘故里,参观玄类故居纪念馆。
大家知道,玄奘是唐朝举世闻名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是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使者。他一生的思想和经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玄类文化。他的精神和成就,是中国人民的骄傲。1400年前,也就是公元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玄奘法师出生在偃师市级氏镇陈河村,也就是诸位脚下这块景色秀美的土地。这座玄奘故居纪念馆,坐落在陈河村中部,北依白云岭,南望伏牛山,占地25亩,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依照故居遗址原有的地势层层北上。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幸会各位与此,共同探讨玄奘大师的人生历程与思想真话,实在令人高兴。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玄奘大师故居的门前。让我们先来欣赏这一用汉白玉作材料而建成的精美石刻建筑吧--它有一个非常古老的名字,叫做"乌头门",和富丽堂皇的高大门闾交相辉映,成为这一儒学世家不同凡响的标志。"乌头门"的由来相当久远,据说,它是由远古母系社会群居的"衡门"演变而来。先民在自己家族的土寨子门口,竖起两根圆木立柱,上端加固横梁,形成一个大门,立柱超出横梁的柱头部分被涂上黑色,"乌头门"就成为很形象的命名。到了唐代,这种建筑形式被达官贵人接受,建筑材料被石质所替代,位置依然建在大家族聚居的出口,以显示门第的高贵。唐代以后,这种建筑形式逐渐消失。
请大家回过头来共同欣赏一下大师故居的门楼。这是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大家在广场上已观赏过石碑上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玄奘故里"的精美书法,这里门匾上的"玄奘故居"四字,出自北京大学著名大师季羡林教授的手笔。这里还有启功、程思远、王任重、刘炳森等名人在玄奘故里的题词和匾额,大家不妨仔细地欣赏这些精美的书法和丰富的内涵。
各位朋友,大家对面前这一别致的迎壁墙一定产生了兴趣。迎壁上"六尘六识"四个大字,是台湾同胞靳天锁先生题写的。它是一个佛学用语,意思是指佛学造诣达到的最高境界--"六根清静"的意思。因为靳先生的小名叫和尚,所以后面画了一个和尚的坐像图,而且是一笔划成,代替他的署名。请往迎壁东边走,绕过丛丛翠竹,有一座雅致的展厅,展示着玄奘家族的"世代书香"。
在玄奘故居纪念馆内,这个展室相当重要。今天我着重给大家介绍的是玄奘大师的籍贯变迁和诸多"先辈"。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法师"俗姓陈,陈留人也"。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是玄奘祖籍。
《慈恩传》上说玄类的祖父陈康,"食邑周南,子孙因家,又为缑氏人也。""周南"属河南府,即今洛阳地区。就是说,玄奘一家从祖父陈康起,迁居河南洛阳缑氏县。玄奘的父母、兄弟就住在陈河村这座大宅院里。如今,陈河村的陈姓居民都是玄类大哥的后裔。
这幅图中的中年男子,就是玄奘的父亲,名叫陈慧,文献上说他是个美男子,而且很有学问,富有正气。图中抱着小孩的妇女,是玄奘的母亲宋氏。宋氏是是隋朝洛州长史宋钦的女儿。两家结亲是标淮的门当户对。公元600年,玄奘出生时,前面已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玄奘原名陈袆,十三岁出家和称法名玄奘。玄:深奥,奘:宏大。是一个很有气魄的法名。玄奘的先祖都精通儒家经典,到他的父母,又都喜爱佛学,这个家庭研读佛经的氛围对玄奘走向佛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口水井,被称为陈家古井。据传,此井为北齐年间迁居于此的玄奘的祖父陈康所开。井深25米,水质清澈碧透,甘甜宜人,有人说此水可使人聪明,玄奘就是饮用此水而成世界名人,故而号称"慧泉"。祖籍孟津的台湾同胞靳天锁先生面对这口古井,深悟其妙,捐资4000美金,修建了这座古色古香的井亭。
再来看井边这棵奇树,这是一棵具有千载树龄的皂角树,需两个大汉方能合抱,俗称"望子树",又叫"慈悲树"。
现在我们置身玄奘故居纪念馆西展厅,主要了解大师玄奘怎样在故乡的土地上皈依三宝,步人佛门。
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年方五岁的玄类经受了童年岁月第一次重大打击,就是母亲宋氏病故。第二年,玄类的父亲一来不满场帝的无道,二来中年丧妻,家有幼子,就辞去官职,回到缑氏故里隐居,他"早通经术",辞官之后,很注重对少于的培养教育。因此,少年时期,玄奘就对以汉语为载体的儒家文化有很好的修养,为日后准确的翻译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玄奘的父母信佛,对玄类的吸依三宝有很大影响,可以说从童年就播下了种子。
公元609年,隋场帝大业五年,玄奘童年岁月经受了第二次重大打击,正直的父亲去世了。这年玄类十岁,在儒学和佛学的学习中,已明显地热衷佛学。加上二哥陈素早已出家洛阳净土寺,法名长捷,在佛门有一定地位。玄奘也就跟随二哥前往东都洛阳净土寺,成了一个少年行者(也称"童行"),开始学习佛教经典。公元612年,隋炀帝大业八年,十三年的玄奘正式剃度出家。
玄奘从十三岁起,以正式僧人的身份,在洛阳净土寺研读佛教经典,一直长到十八岁,没有离开过洛阳。公元618年,隋场帝大业十四年,瓦岗农民起义军攻占洛阳东北的兴洛仓,与隋军展开争夺洛阳的大战,十九岁的玄奘与二哥长捷法师就在这一年的夏天投奔长安,远离故里,直到四十六岁取经归来,才再度返回故乡。
到长安不久,兄弟二人很快又去了当时西南佛教中心成都,住进空慧寺,跟随高僧道基学习佛经。
在成都空慧寺一年后,玄奘受了具足戒,进入高僧行列。由于坚持要读遍全国经书,公元623年,二十四岁的玄奘在成都与二哥长捷分手,泛舟三峡,沿江而下,经荆州、游扬州、又北上至相州(今河南临漳县)、赵州(今河北赵县),一路拜师学经,收获甚丰。公元625年,(唐高祖武德八年)秋天,26岁的玄奘西赴长安,住大觉寺。第二年六月,唐太宗登基,玄奘为读真经,联合众多高僧,上表朝廷,要求西行天竺,却被刑部驳回。因为当时唐朝同西域各国尚属敌对状态,严禁关内人等出国。众僧不再申请,惟有玄奘不屈,不惜身命,伺机偷越国境。公元627年,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二十八岁的玄奘,混在逃荒的人群之中,开始了他西天取经的壮举。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县),新任都督李大亮发现玄类的西行意图,通令他返回长安,玄奘在当地慧威法师的帮助下,连夜西行瓜州,过玉门关、烽火台,穿越八百里大沙漠,九死一生,到达伊吾(今新疆哈密),然后又到达高昌国,与国王鞠文泰结为兄弟,继续踏上天竺取经的征途。跋涉将近一年,行程14000多里,终于在公元628年夏末进人北印度国境。从这张"玄奘负笈图",我们可以看到大师取经的可敬形象。这个展厅陈列的还有石刻莲花底座,是玄奘取归来的宝贵文物,上面原来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像,虽经千攫风雨,仍然清晰可见"大唐龙朔三年"等字样。龙朔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龙朔二年即公元662年,这时玄奘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慈恩堂",是故居纪念馆最高的建筑,需攀登二十多个台阶,请大家拾级而上,一同前往。
这座厅堂是纪念馆前院的主体建筑,为仿唐式,歇山顶,出檐深远,举折平缓,斗拱硕大,稳重大方。20世纪90年代初修建玄类故里纪念馆,在玄奘祖辈大厅遗址上新建展室,主要考虑展示玄奘在佛学上的辉煌业绩,并以此来纪念其父、祖营建这一故居、造福后人的恩德。故而取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在春宫当太子,为其早逝的母亲文德皇后建"慈思寺"的故事。命名大厅为"慈恩堂"。
玄奘取经归来,从公元649年五十岁起至五十九岁。奉朝廷之命,主持"大慈恩寺",修建大雁塔,建立译经院,全身心投人弘扬佛教文化。这座"慈恩堂",塑了玄奘和两位高足弟子的金身。请大家细看玄奘大师的塑像,高2。3米,像前译案上,放置梵文佛经,译文手稿等,整个形象端庄肃穆,深沉睿智,显示出高僧和学者的博大气质,左为高足弟子窥基,他是玄奘佛学思想发展的主要助手,确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的法相宗(亦称慈思宗、唯识宗)。玄奘右侧为新罗籍(朝鲜)高僧园测,生于613年,比玄奘小13岁,十五岁就人唐朝敬习佛业,玄奘归国后,虚心向玄奘请教,甘愿为徒,弘扬佛法,对朝鲜的古代佛学影响极大。
玄奘一生的事业,可用"读经、取经、译经、建宗"八个字来概括。在西天取经十七年,有两件大事可传永恒。第一件大事,是公元631年,三十二岁的玄奘到达印度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并在此求学五年,共受听三遍《瑜迎师地论》,取得了极高荣誉。再一件大事,就是公元641年,玄奘大师参加了在印度首都曲女城举行的全印度佛学辩论大会。公元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46岁的玄奘回到长安,又昼夜兼程赶到洛阳拜遏太宗,二人相见恨晚,畅谈从早到晚,难以离开。
玄奘大师取经归来,带回了24匹马驮的物件。主要有大小乘佛经六百部,因明学、声明学经典若干(因明学即逻辑学,声明学即语言文字学,这些在古代印度也被包括在佛学之内),佛舍利一百五十粒.5高三尺三寸的金佛像、高四尺的如来银像及大小佛像若干;还有印度的帐舆,做佛事的器具,僧尼的法服、袈裟等,这些物件对佛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流传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玄奘大师回国后的最大贡献是翻译佛经。从公元645年回国至664年圆寂,20年中共翻译佛学经典74部,1335卷。每卷1万字左右,共计1335万字,占整个唐代译经总数量的一半以上。印度佛经都是刻写在贝叶上的,翻出的佛经都是线装书。他还撰写了十二卷《大唐西域记》。玄奘在翻译事业上的成就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优势,更突出的表现在质量的上乘。他开辟了佛经翻译史上完全由中国学者主持的新时期,他虽然主持译经院,实际上主要是他一人在翻译。由于青少年时期精通儒学汉语,在印度学习又精通梵文,因而翻译起来得心应手,"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水平之高,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玄奘故居纪念馆前院的观光至此告一段落,请大家到后院继续参观。故居的后院是正在修建的佛光寺。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8
陈家沟,是中华太极拳发祥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陈家沟也称为陈沟,移居后即以陈卜为第一代。
陈家太极拳是太极拳的根源,是各派太极拳的母体。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直到今天众说不一。
现在已经明确的是河南温县陈姓一族自古以来就练太极拳,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化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后世所命名的。陈氏一族流传的太极拳,传到后世分为许多支派,为了便于与其他各派太极拳有所区别,所以称为“陈家太极拳”,有时也称为“陈氏”、“陈派”或 “陈式”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9
尊敬的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具有豫南名珠之称的南湾湖风景
旅游区观光旅游,走进南湾湖也就走进了一幅美丽的水墨山水画,这里景色秀丽,风景旖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中原第一湖”的美称,目前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南湾湖位于信阳市西南5公里处,这里山环水,
水中岛,岛相连,净显山、水、林、岛和谐一致,我们现在就乘船去湖中岛屿领略大自然的美妙。
南湾湖美美在其水,7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碧
波荡漾,湖面是西湖的12倍,东湖的2.5倍。大家临窗而视可以发现湖水水质清纯,掬手可饮,经环保局检测,南湾水质属国一级软质饮用水源,这可是我们信阳人民的大水缸啊,我们的母亲河泗河就是从这里流出的,看到这片喜人的水,您可能要问,这个湖水的源头在哪呀,从哪流出的呀,其实我们处于淮河上游,淮河的发源地是南洋的桐柏山,而这个湖水则是由五大支流汇集而成,分别是泗河、小泗河、飞沙河、五道河、董家河。现在主要靠冰雪融化和雨水。信阳的年降水量达到1220豪米,雨量充沛。湖的上游有一处美景叫黑、白龙潭,黑龙潭大潭套小潭,小潭连清泉,白龙潭两山对峙,一水中含。传说这黑、白龙潭是玉皇大帝派来治理淮河的两条小龙,因为嬉戏成性,造成水灾,玉皇大帝大怒,把它们贬为庶民,它们觉得委屈泪流成河形成了两潭,当然传说无从考究,但
美景让人暇想,只可惜路途太远,需翻两座山,如果有机会长留不防去亲近。
南湾湖美美在其鱼,因为年产300万公斤的南湾鱼肉鲜味美南湾湖美美在其鱼南湾的水质清纯,年产300万公斤的南湾鱼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经检测南湾鱼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其中具有抗癌元素之称的“硒”是普通鱼类的3至5倍,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而且“南湾鱼美在腹,味在头”,.大家有幸来到南湾,一定要品尝哟。目前南湾鱼已形成专卖,游客和岛上居民不允许捕捞,水产有专门的捕捞队捕捞,在专卖店出售,年产三百万公斤的南湾鱼远销美国、加拿大,供不应求。而且捕捞最大的鱼有一百多斤,一人多高,在郑州的旅游推广会上,我们带上的一只百十斤的鱼让很多人惊讶,但好吃的鱼就五六斤的,不瘦不肥适到好处。
现在我们朝东边望去,那个雄伟壮观的大坝就是我们的南湾大坝,坝长816米,坝宽8米,坝高38米,坝底宽24米,它是建国初期比较大的水利工程,我们处于淮河上游,建国前淮河十年九灾,__发出号如,一定要把淮河治,现在这个口号用雨花石镶在大坝北坡上,驱车回去的时候不防在大坝上停留看看,当时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三年堪测,
将坝址选在蜈蚣岭和贤山之间,1952年动工,1955年竣工,因为技术条件有限请苏联老大哥帮忙建造,耗资670万人民币,动用水利工程人员8万余人,按照百年一遇的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最大库容13、1亿立方米,1975年8月,洪汝河上游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坂桥水库石漫滩水库溃坝,河南省水利厅勘测设计对水库进行复核,发现防洪标准偏低,1978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设计,1978——1982年对南湾大坝实行加固,按照千年一遇洪水设计,最大洪水校核,最大库容量达到16、3亿立方米,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土坝。这个大坝是我们前辈智慧与力量的结晶,也是我们景区重要的人文景观,是以防洪灌溉为主,集水利发电、水产养殖、旅游观光、航水利发电 水产养殖旅游观光、航运、生活工业用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关于贤山有一个典故和大家分享,传说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周庆的大臣非常孝顺,母亲生重病他辞去官位带母亲来山上疗养,为了纪念他的孝德该山就取名为贤山,贤山有一处美景叫“贤岭松风”,山上全都是平顶的松树,传说有一个农家有一个猪巢,里面的猪食总也吃不完,放粮食也取之不尽,农家发现是个聚宝盆,为了防止恶霸抢走就乘夜黑在山上挖个坑把聚宝盆埋了,为了便于识别,在上面种了一个松树,
并把松树的头剪成平头,谁知等他再来找这宝贝时,满山遍野都是平顶松,传说这个聚宝盆还在山上埋了,这也是我们有名的“平顶松传奇”。 南湾湖美美在其岛,一路上领略这山光水色,去
过千岛湖的游客是否有种似呈相识的感觉,对,这里有“豫南千岛湖”的美称,水域宽广,岛屿众多,而且岛上植被丰富,郁郁葱葱,大家放眼望去一片绿的世界,我们现在看到的岛屿在水库形成以前都是丘岭山坡,南湾大坝截流露出来的山丘就形成岛屿,南湾湖中有61座岛屿,大大小小错落有致,而且岛上森林覆盖率达到96%,高空拍摄下来犹如碧波洒玉盘,美不胜收,被誉为翡翠群岛。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区内森林面积7100公顷,林木总蓄量49、1万平方米,种子植物有116科525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有杜仲、青檀等,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植物85%在信阳都能找到,这里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有700多种,其中哺乳动物有20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大鲵、小灵猫、弥猴、长尾雉等,这也与信阳特殊的地势有关,信阳位于亚热带和温热带的过渡带,所以这里空气湿润,气候怡人,南北植物动物在这里都能生存。
南湾湖美美在其茶,说到信阳毛尖大家可能并不
陌生,我们每年的4月28日举行一年一度的茶叶节,以茶为媒广交天下朋友,信阳的绿茶在1920__年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是获金奖,是国家十大名茶之一,其中信阳毛尖的正宗生产地就在南湾湖周边的五云山和黑白龙潭,五云山分别是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云雾山、天云山,用我们的水冲我们的茶叶更好喝,所以有“有泗河中心水冲车云顶上茶”之说,信阳毛尖历
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上贡朝庭,一般的贡品茶又叫舌尖茶 、口唇茶,陆羽在《茶经》中有记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称赞“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具有提神醒脑洗肠胃的功效,是信阳人不可缺少的饮品,特别是新茶下来,家家都要储备一些,一般新茶下来是在清明、谷雨前后,清明以前的茶叫明前茶,谷雨前的茶叫雨前茶,好的新茶具有“条索紧细,白毫满披,汤清色绿,味高香浓”的特点,把握这四个原则,你一定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好茶叶。20__年四月我们信阳市的郭市长和普尔市的市长坐客中央2套谈论茶叶,普尔茶——红茶是越陈越好,而信阳绿茶则是越新越好,所以到了打茶季节,就要抓紧时间采摘,本地人手不够,周边地区、县市的打茶妹自发的来到信阳打短工,满山遍野的打茶人戴着帽子在茶叶林中穿梭,一片繁忙景象。我们现在正在兴建的茶岛可以让游客亲临现场,观茶、采茶、炒茶、烘茶、品茶等茶文化链,感受信阳的茶文化气息。你还可以捎上几斤信阳毛尖,把我们的土特产带回去让亲人朋友品品。说到土特产,除了茶叶呢,还有板栗、桔梗、固始笨蛋、固始柳编、山野菜、丝绢等。
南湾湖美美在其红,大家知道信阳处于大别山的
北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落脚点,万里长征的起点,英雄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比如说新县的许世友将军、李德生将军,光山的邓颖超等,我们这里以前也是革命根据地之一,有李先念主席曾经战斗过的四望山和贤隐山,四望山海拔903米,登上山顶可以看到安微、信阳、映山、桐柏四地而得名,在信阳市区有一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大家有时间、有兴趣不防去看看。
写河南的导游词篇10
杨业本来是西汉名将,后来归附宋朝以后,就为宋朝镇守陕西边塞最后因为受到主帅潘美陷害,再受伤以后被俘,最终绝食而死,此人被称为“杨令公“所以从”杨令公“杨业开始,他的后代包括他的媳妇,儿媳妇成为一个系列,宁死不屈,抵抗外敌的一个英雄形象,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封人的骄傲,也是形成今天开封人文化精神的重要来源。
开封市一个非常有奉献精神的城市,我们知道开封他在北宋时期,已经成为大宋王朝的国都,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开封一直是河南的一个首付,一直到民国时期,河南省的省会一直都设在开封,到1954年河南省的省会才从开封迁到了郑州,而迁到郑州的原因,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19世纪末在洋务运动崛起以后,中国开始有了现代化的铁路,当时修建横贯南北的京汉铁路,就是从北京——郑州——汉口的铁路,后来的汉口——广州也修了铁路,再往后把这两条铁路打通,就是我们的京广铁路,这个铁路原来修的时候,原计划是要经过开封的,经过开封的话,第一他是走直线的,走郑州的话它需要拐一个弯,在一个开封当时是河南省的省会。但是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承办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觉得开封段的这一段黄河河床面积太宽不好修,如果修到郑州莽山这个地方,是黄河最狭窄的地方好修,,为了节省经费,所以张之洞决定这个铁路不从开封经过,就向西挪了七十公里,当时的一个小县城,叫郑县。就是今天河南省的省会郑州,所以这样一来京汉铁路从郑县通过,也就是从郑州经过,而不经过开封,这就给开封带来了一个大的问题,因为开封的交通不便利,因为他不是京广铁路线上的城市,所以开封在1954年把领导河南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交给了郑州,也就是从这一年河南省的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