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事迹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谁也不是“局外人”、谁也不是“旁观者”,中华儿女必将行动起来、携手共进,汇聚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事迹精选篇1
2月12日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用手轻揉自己的脸,想缓解一下长时间穿戴隔离面罩在脸上磨出的印记。虽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着刚毅与坚定。
在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急诊科的本职护理工作,还是医院发热门诊的专职护士。春节前她就进入发热门诊值守,连续在一线奋战十天,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心她“别这么拼,休息一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老家的亲人曾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只能推说工作上忙可能还回不来。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危险”的地方值守,对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对付。
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王欢欢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穿脱次数,她时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毫无怨言。
她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同时承担起发热门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及收款处非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细心的她还发现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多非常紧张、害怕,她就主动和患者聊聊天、说说话,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导下平复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觉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心里也暖呼呼的。
在与疫情的正面交锋中,发热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们奋战一线,尽己所能,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
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事迹精选篇2
2020新年伊始。从武汉开始爆发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时间,震惊、恐惧接踵而至,举国上下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不断地感动着我。
金银潭医院是战疫一线的重中之重,院长张定宇几年前被查出患有渐冻症。他的双腿在逐渐萎缩,走路腿脚已不再灵便,但是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一心扑在了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不幸的是,他的妻子也感染上了病毒,但是他顾不上照顾他的妻子。只想着医院又收治了多少病人。报道视频中我看到张定宇院长蹒跚的脚步如此匆忙,扶着扶手一边下楼,一边打着电话。他在和时间赛跑,他恨不得让他的腿能跑起来。看到这个画面,我的眼睛湿润了。
一名护士在抗疫一线奋战数日,不能回家,女儿想念妈妈,去给妈妈送饺子。当她见到妈妈的时候,却不能投入妈妈的怀抱,只能远远的看着她。她把手里端的饺子放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喊着:"妈一妈,妈一妈"。妈妈却不能走到女儿身边,只能隔空给女儿一个拥抱。她拿起饺子,转身有走进了医院。望着她的背影)我的眼眶又一次浸满了泪水。
重庆的一位87岁的老人倪素英为抗击疫情捐款20万。当记者走进他的家时,看到的是一个阴暗狭小的房子,墙壁和房顶上贴的是旧画报,里面挤满了各种生活用品和老旧家具。据了解,她平时以摆摊卖小百货为生,这笔钱,他已经攒了30多年。他平时生活节俭,多年来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看到这里,我思绪万千20万啊!她能给自己买多少新衣服啊!但是她捐了。她捐给了祖国,捐给了人民。
无数像他们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人在为抗击疫情贡献着力量。他们是平凡但伟大的人。我也感受到了充满凝聚力的中国力量。我们是一家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迈不过的坎儿。冬天过后,阳光一定会更加灿烂!
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事迹精选篇3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让正值新春佳节的大江南北进入了严峻的抗“疫”之战。疫情动态不仅时刻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开启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阻击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东昌里社区青年团员志愿者周梓煜,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战“疫”,自觉充当防疫工作的“宣传员”和“战斗员”,带上红袖筒、拿起测温枪、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协助社区做好疫情网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说:“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为抗疫战线的一枚螺丝钉,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认真,耐心细致,热情大方,忠于职守,谱写了优秀团员的时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现,得到社区居民和党群服务中心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周梓煜的家长对于他坚持志愿服务的行为也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中,父母的支持更坚定了周梓煜奋战的信心和勇气。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在这场“战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是他在寒风中扎根社区,不厌其烦劝导居民减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旧坚守,不知疲惫测量居民体温,他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这些日子,感谢有你相伴。正是一个小小的“我”,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我们”,为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点赞。
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事迹精选篇4
我们来认识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呼吸内科医生——张恩莉,疫情暴发后,她第一时间跟随贵州省援鄂医疗队进驻鄂州开展救治。她说,疫情面前,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四岁的小敏和妈妈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年前,她们一家六口从广东回到鄂州老家过年,不幸全部感染新冠疫情。刚来时,小敏病情较重而且不愿吃药,治疗过程也不太配合。
针对小敏的情况,张恩莉和医疗组商议,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品种,还给小敏买了小画笔和纸张,让孩子画画,帮助她放松心情。在她和队友们的细心呵护下,小敏逐渐配合治疗,现在她和妈妈都已痊愈,等待出院。
作为第一批贵州省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从2月1日进驻鄂州市中心医院,张恩莉和战友们已经奋战了一个多月,作为呼吸内科的主治医生,查房、诊断、调整治疗方案,高峰期时,她每天要负责40多个病人。
2017年,张恩莉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时,曾跟随钟南山院士学习。新冠疫情暴发后,看着自己昔日的老师、同事不断冲上前线,张恩莉也早就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看到新冠疫情中医治疗方案中提到了薏仁米,并不富裕的黔西南州特意捐赠了10吨薏仁米让医疗队员们带去湖北。截至目前,贵州省支援鄂州医疗队共治愈患者766例。
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事迹精选篇5
李星,女,1972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石家庄地区卫生学校,当年到行唐县人民医院工作,大专学历,2000年成功竞聘为医院手术室护士长、2004年担任内一科护士长、2008年至今任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2015年又兼结核科护士长。
一、冲锋在前,不畏生死,守护全县人民
“这里有危险,让我上!”作为感染科的护士长,李星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带头冲向最危险的地方,首例涉武汉疑似患者由她收治,带领着全科护士日夜坚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带领的团队共排查419名发热病人,治愈并解除留观29人,现仍留观6人。1月22日晚,李星放弃了家人团聚的宝贵时光,带领第一梯队护士迅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无畏被感染风险,积极护理疑似患者,直面生死考验。用她的话说“有领导的支持,家人的理解,我有何惧”。她的女儿是预防医学专业,特别理解自己的妈妈,主动承担了照顾患有慢病爸爸的责任。凭借多年从医经验,她在为病人输液、疏导、护理方面更娴熟,尤其是在穿上防护服后,原本简单的工作却成为极大的挑战,对于高难度的操作,她亲力亲为。哪里是最危险的地方,哪里是最困难的地方,哪里就有她冲锋在前。众所周知,核酸检测时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是感染风险最高的,而正确的标本采集是检验结果的最根本前提和保障,每次标本采集她都亲临现场监督。一个多月以来,她从未休息过,从未喊过一声苦和累,她用自己的全部,来换得全县人民的安全。
2020年1月29日15:00李星在隔离病房进行消毒工作。———您逆行的身影,亲力亲为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与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它在大难中生根,在苦难中磨砺,在艰难中长成!
二、谋划在前,科学分配,守护全科战士
“大战在即,粮草必先行!”医护战士的“粮草”是医用防护物资,李星凭借多年应对传染病的经验以及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提前申请储备应急物资,带领全科高效解决了春节假期调配难问题,从容攻破了许多史无前例的挑战。整整4天4夜,李星奔走于各个单位、部门之间,每一件储备物资,如数家珍;每一条工作规范,千叮万嘱;每一次培训考核,严之又严,是她的认真细致,让大家从最初的恐慌、紧张转变为从容,让原本的混乱、无章转变为有序,她成为了战友们的“好大姐”。她严格要求,让行为隔离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将区域划分入脑入心,配备专职院感督导员,对所有进入科室的梯队人员、医务人员、救护车转运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清洁人员均开展严格培训考核;她创新方式,遵循科学防护、合理适度原则,根据接触感染风险的高低选择和分配不同的防护用品,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她细致严谨,亲自演示,逐人指导,配置穿衣镜,张贴防护用品穿脱流程,有效避免感染风险;她关怀备至,为隔离区申请对讲机,减少接触,科学安排班次,强制轮休,安排营养餐和休所,开展谈心交流,缓解医务人员心理负担;她不漏一处,完善了隔离病房终末处理流程,每天亲自检查,确保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与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她用暖心的守候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用最周全的行动保障了工作环节的安全。
2020年3月6日10:15李星结束工作,脱下隔离服后,疲惫的身影,汗湿的衣背。———若问疫情有多么凶险,您的笑容就有多么感动,若问平凡有多么伟大,您的背影就有多么动人,您不再挺拔的脊梁彰显着无惧生死、战无不胜的中国精神!
三、疏导在前,关怀备至,守护隔离患者
“不要担心,有我们在!”一句简单的话却有千斤重,因为她让身心煎熬的患者获得安宁,让暴躁易怒的情绪获得平静,让紧张痛苦的情绪获得纾解,是她不吝啬的微笑与关怀和不介意的拥抱与疏导,为患者带来了带来了无穷的力量。护士是与隔离患者接触最多的人,李星成为了他们的家人,她不仅日常照顾得当,经常沟通交流,还加上了患者们的微信,和他们以朋友的身份相处,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因为依赖所以信任,因为信任所以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保持良好心态是痊愈的关键。在隔离病区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病人,一个15岁的小男孩,由于年龄小,又无陪护,李星和他互加了微信,有时间就和他视频交流,孩子由原来的恐惧变成了不舍,在男孩解除隔离的那天,孩子母亲为感激她提出要儿子认她做“干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星用自己的专业和智慧扛起了一片天,她是这场战役中最美的天使,用爱心和温暖撑起患者的希望,是李星和像她这样默默奋战在一线的无数战士们,让我们相信,这场战“疫”,我们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