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

|新华

写心得可以记录下个人的故事和情感,留住生活的印记和回忆,也可以为将来的生活提供借鉴和启示。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本文为你提供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写作技巧和示例!

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篇1

为借鉴奎文、寿光、昌邑、潍城等市区“区域性推进主题学习实验”的经验,市教科院5月26—28日在金宝宾馆召开“主题学习”研讨会议。通过这三天的学习,使我收获颇深,让我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有了新的理解。

收获之一:

传统的语文课,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边昏昏欲睡,是我们老师讲得不好吗?不是,而是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太少了。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而学生却学到了很少的知识。通过这三天的听课我发现,那几位授课老师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去主动地参与,例如,老师安排了小组过关的环节,如果老师一个个地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放手给学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收获之二:

我发现这几位老师的课堂容量都特别大。如潍城区实验小学赵红老师执教的主题学习单元,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了本单元的文章,改变了一个单元约用两周时间的教学模式。虽然学习的速度很快,但学生掌握的却不错。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学生的主动性都很高。

收获之三:

课堂形式多样。学生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之后,有一个汇报学习的环节。学生的汇报形式多样,有的小组以朗读课文的形式汇报,有的小组以诗歌的形式汇报,还有的小组排成了小话剧的形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特别高,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

收获之四:

语言积累多了。几乎每一堂课上,老师们都安排了背诵优美句段的环节,尽管由于时间有限,孩子们还只背过了一两句或者一两段,但是相信这些经过背诵的语言,一定会成为孩子们大脑中的&39;积极语言,而且,孩子们有了这种背诵积累语言的意识和训练,真的会受益终生。

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天的学习,但是我的收获却是很大,相信对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会大有用处的。我打算将自己这几天的所学应用到我的教学过程中,相信学生们的语文水平一定会大有提高的。

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篇2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今天听了韦小艳的报告刘小莉的汇报课后,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研究和收集。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篇3

今天有幸聆听了孙建峰老师的一节课《邀非老师进课堂》。

初见课题我有些纳闷,非老师是什么意思?慢慢的疑问解开了,原来他是用两段视频作为素材来引领孩子们写作,我赞叹孙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

孙老师用两段视频,一段是《鸭妈妈教小鸭》一段是《黒雁妈妈教黑小雁》为孩子提供素材,让孩子或说或写,活跃思维,锻炼口才,展示文采。

学生在这堂课上“有兴趣、乐表达、长智慧。

”从他的课中可以看出,儿童表达的过程是长智慧的&39;过程,是幸福的过程。

听了孙老师的课我反复在想什么才算是一节好课?最后我想到了“种子”。

种子才是生命的真正隐者,你从一粒种子中绝看不到花朵的美丽芬芳,果实的甘甜香美,茎干的分支结构,但是所有这些精妙绝伦的高级有序结构,又全都无一遗漏地深藏在这颗貌不惊人的种粒之中。

一节好课不就是一粒种子吗?

孙老师精心组织给学生提供素材,提供锻炼的平台,为孩子的习作教学打开了一扇窗。

我也会努力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力争为孩子种下一颗种子,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平台。

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篇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__年版)》的“新”主要体现在“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这三个关键概念的首次提出。

20__新版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从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字词部分更注重学生自主梳理、积累、运用的能力;阅读部分对学生阅读主题与载体、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整本书阅读,构建学习任务群;表达部分要求在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见解,重视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格外应引起注意的是在阅读主题的选择上,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拓展,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并结合阅读、探究等多种形式展开语文学习实践。

1、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表述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2、明确了语文学习的四个板块。

四个板块分别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探究。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板块在临摹名家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欣赏书法作品的要求。“阅读与鉴赏”板块增加了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提示我们同步教辅在选题方面要增加相应的考查点,名著阅读的选题方面要更加关注。

3、明确了课程内容的学习主题和主要载体。

明确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各自对应的载体。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30%—40%。

4、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

构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分三个层面设置6个任务群:

(1)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即语言文字积累;

(2)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即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3)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即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学习任务群的.建立,提醒我们以后靠刷题学语文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要引进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5、增加了学业质量的标准。

以前语文主要考什么,分段性比较模糊,以后会从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两个方面,明确学生每个年段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过程评价中给出明确的作业评价、阶段性评价的标准和要求;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中对“阅读与积累”有了明确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意味着以后的语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试卷会越来越科学、量化,需要学生掌握新的出题规律。

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篇5

x年1月17日,我参加了海口市教研室组织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在海口九中举行,共有四位老师给我们上课。每位老师都精心准备,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心得无私地奉献给我们,对我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感谢市教研室精心准备和组织这次活动,感谢四位上课老师的辛勤付出。

在两天的学习中,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我深受感触的是蔡秋朗老师的演讲:一个老师的语文素养决定一节语文课的成败。我也深有同感。

一、语文教师应加强普通话的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情感朗读,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思想感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朗读必须和念书区分开,要走进语言深处,用心去和作者交流,以有声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但是绝对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拿腔作调,要真切、自然、朴实。

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朗读的训练,在生活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使语言更具口语化、艺术性。在语文教学中,也要利用好朗读这一有效工具,使语文教学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文教师应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一泉水”,而且还必须水源不断,这正如诗人陆游所说“问渠哪能清如许,唯有选头活水来”。语文教师仅有本学科的专业文化知识是不够的,仅仅具备了自己所教的学段或年级段的专业文化知识就更不够了。语文教师应该是博广、全面的知识型人才,不仅要通晓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古今中外的本学科的先进文化,还要尽量了解掌握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联的边缘学科的文化知识,以不断促进个人文化内涵、教学品位和优秀品格的提升。

作为语文教师,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迸发出教育智慧的火花来,就会对教材文本产生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就会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就会编制出科学而又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计划,就能不自觉地设计出一节节便于操作的优秀的教学预案。换句话说,也就是当你的文化素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也就随之形成了,教学技法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娴熟了。要提高文学素养,要拓宽文化视野,还得听从鲁迅教导“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多看“闲书”,除了经典名著外,语文老师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拥有深厚的知识素养,使知识源头的活水源源不断,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无限生机。

三、教师应加强反思与交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研究,能让我们的教学走出肤浅,走向厚重;走出机械,走向创新。研究的途径多种多样,要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撰写论文;参加课题研究、案例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盲目的从教,不研究,不分析,不反思,不仅教师个人思想僵化,也会感染学生,导致学生不善思考。我们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要研究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为什么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教出来的效果不一样?是因为每个教师钻研教材程度不一样,使用的教学方法不一样。作为语文教师要审视课文的教学设计,从读者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要去读作者,读写作背景,读作者更多的作品。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先读才有解,不读无解。要吃透文本,文本解读有多深,课堂教学就有多美。只有研究学习,才能演绎不一样的精彩。只有研究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语文教师应加强汉子书写能力的训练。

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就是脸面。而教师的书写是否美观直接影响学生,所以我特别注重写字培训。在师范时,我就坚持每天练钢笔字和毛笔字,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仍保持这个好习惯,每天坚持练习。并且我也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规范,在班级定期开展师生书法展,使写字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教育、文化修养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语文老师要多阅读,多写作,多研究,多思考,多一些生活的沉淀,才能磨砺出较高的语文专业素养,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激情,多一些精彩。

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篇6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进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活动。

课堂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

一,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统一。

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活动,就是语文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丰富文学素养和驾驭语言文字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发现规律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的活动中去,以实现有效的、多方面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笔者认为,作为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关注教学效益与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下面,就实施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希望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所启示。一、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五大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譬如,在课堂教学结构中,要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音乐渲染、古诗熏陶、师生对话、直奔主题等教学方法,使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冲动,让他们感受到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从而自然地激发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兴趣,以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的有效与高效。

只有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才能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五大转变: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在教与学中共同感悟、共同体验;变“聚焦式”教学为“立体型辐射型”教学,营造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变“知识传授”为目的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对学生作出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

二、重视教学预设,有效处理教材

进行有效课堂教学预设,有效地处理教材,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根据教材的重点来处理。譬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可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神态、语言等的语句体会。小说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2、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抓过渡段;抓中心句;抓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现文章的结构特点。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现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

3、根据教材的构思来处理。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出现了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4、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处理。我们在教学沈复的《童趣》时,由于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很陌生,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把“朗读”作为首要的目标,完全可以围绕着“朗读”这个目标来处理教材,从朗读中把握字音,读准节奏,读懂意思,读出趣味。

三、营造课堂氛围,还学生以课堂

我们的学生是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少年,但他们的人生经历不丰富,生活的圈子狭窄,有时文章中描写的事、物、景距离他们的生活实际较远。这时,教师必须让生活呈现于课堂,让课堂回归于生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去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引起学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

譬如,在教学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可以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将这篇课文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充分考虑人物的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小说的主题。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气氛高潮迭起,成效很大。而作为教师,只须在课堂上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的角色,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这样开放、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学生们既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会了怎样学语文,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后成功的喜悦,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立了保障。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个学习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实现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当学生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及时作出评价,评价语言要富于变化;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要善于启发诱导,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当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者,一个问题,多名同学回答后,让学生自主评价,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五、处理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地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思路,做到因材而教,因人而教;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知识的遗漏并复习、改正。

我们要细心回授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要适度、合理、及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地抓住有利时机回授来自教师,包括自己的同学指导学习的反馈信息,或者克服思维定式,或者增强自信心,那么对学生自己积累学习经验更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追求语文课堂的有效,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们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我们一定能拥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心得和体会篇7

如果说,我的语文学习是我的特长,这是否有点儿太“那个”了;如果说,在班里或年级里,我的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好、也比较稳定,这是事实,这是客观存在。如此成绩,是这样得来的——

一、起步早,基础牢

入学前,我就开始了语文学习。先是在电脑键盘上,学拼音打字,学的第一个字就是我的姓——李。此后,我就这样一个字、一个词的学习,既学会了拼音,又学会了打字、认字,一直到既会读注拼音的儿童作品,又会读无拼音作品。读完学前班,家长用《中华字经》(4000字)对我进行一次测试,我已经认识了近3000个字。这时,我看普通的读物已经很少有文字障碍了。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感兴趣了。但在阅读的时候,难免遇到一些生字,为此我又学会了查字典。家用电脑上网之后,我还受到了互联网“百度搜索”的帮助,阅读中遇到了问题,在百度中搜索,便会方便快捷地找到答案。电脑在学习方面早已成为我不可缺失的良师益友。就这样,为入学后学好语文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学好语文很重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可以说,它是一门所有基础学科的基础课。学好语文特别重要,从某一个角度看,它能影响人的一生,紧紧和一个人的生存发展前途命运连在一起。有几个语文课学得很糟,而其它学科学得很好的同学呢?又有哪一个字写得漂亮,文章写得好的人会在工作单位不受欢迎的呢?最现实的一个事实,在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往往有一些同学老是看不懂,所以列不出式子,算不出结果,只能得个大零蛋。将来他升学、谋职能不遇到困难么?即使他考上大学,他能学有所成吗?由此可见,学好语文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正是因为我认识到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我才付出了百倍的努力。没有白费的力气,如今我已经获得了较好而稳定的成绩。

    7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