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

|新华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1

新课程教学实施了几个年头了,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就是我在学习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主张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作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在实践中学习上,倾注更多的心血。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即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做到:

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说:“你想得真不错,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同学们赞成他的想法吗?”“你们组表现得很好!”“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他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哪组希望老师和你们一起做呀?”这些话语的运用,既让学生备感亲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可以预见,自信心与民主精神会在学生身上逐步得到体现。其实这一点已经在某些学生身上有所表现:如,有些学生能够充满自信地及时指出其他同学的问题,而被指出问题的同学也能够坦然接受。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实验区学校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如,在数学课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实际测量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受长度单位,并学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结合学校运动会,设计了一个统计参加不同运动项目人数的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献计献策。

3、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

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略创造宽松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进行再审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情境设计得较好的,教师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情境设计得有不足之处的,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情境。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述、选择策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考虑如何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或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时,要注意避免简单地以学生熟知或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内容,来替换学生陌生的、日常难以接触到的内容。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是:科学地分析课程内容的价值,对那些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且平常难以接触到,但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思考采取什么策略实施相关内容的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2

为期八周的构成研究课程让我感触彼深。自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有趣到苦恼制作的困难,再到体会学习这们课程开阔思维的乐趣。这每一步每一时期在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学习中成长的宝贵历程。构成研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理论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

构成是物体有序形成的要素,设计离不开构成,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将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产生出无穷变化的图形,从而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它不同于绘画,也不同于其它一些图案,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某种规律性、抽象性的图案的设计。抽象图案依据从具象形态中提取的视觉元素如点、线、面等,运用点的分布,线的节奏变化,面的组合,以及黑白、色彩的对比,形成不同的空间变化、组合关系,表现情感、韵律和力量。平面构成可以使画面的关系,几何化,图案化等等,通过组合规律和构形技巧,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构思、设计、表达,使设计内容更加艺术和完美。

立体构成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探讨更合理,更完美的纯形态构成。它把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结合起来,按视觉效果,进行设想来构成理想的形态。

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为积累更多的形象资料,从中选优创造条件。我们掌握构成形态的认识是由浅到深,从自然形、变形、夸张到装饰形象,从提炼归纳到抽象形态的复杂过程。立体构成也是以自然生活为源泉,它可分解为点(块)、线(条)、面(板),作为形态要求的形体,可在自然形态中找到根据。天、地、日、月、山川、湖泊、花草……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具备特有的物象形态而无所不在。

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学习步骤是一样的,都是有点线面这些基本要素入手。多个点同时出现时,强弱对比程度高的点将成为视觉中心,这是构成是角逐次的因素之一。一个好的作品就是要有他的视觉中心,杂而不乱,乱而不失中心。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不同的是,它是有体量的。体和量难以分割。如果作品体量不明显,那就不够立体,通常会被老师点评为“很平面化”。所以,不管作品是给人以舒适,坚硬,令麽,还是亲和的感觉,除形状外,体块的质量也在视觉感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立体设计离不开材料的因素。有些想法,用纸做出来的和用铁丝做出来的东西,不仅感觉不一样,还关系着作品的成败。有些想法只能用某些材质才能做出效果。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哪怕是废物,能使你的作品发光,就是有用的东西。作品在于求新。

立体构成可以说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的综合理解。研究的方向是追求有关形态的所有可能性,这就要求从理论上加强对造型观念的认知,从诸多方面进行形态要素的分解、重构等视觉综合训练,从而加强对形态的全面理解和意识升华。作为形态这个研究的主体,我们除了对造型结构的把握外,还应在构成造型的材质和空间环境的互动上重点加强训练。

通过老师展示优秀的构成作品,以及构成设计演示,让我们从直观上对构成设计中的美感产生吸引力,从而在思维上产生一种对它的兴趣性,使我们更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老师对我们积极开拓对构成设计的学习兴趣性,已经让我们了解构成设计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封面设计、染织设计、标志设计等都是构成设计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发我们对构成设计的学习兴趣性

但这只是个开始,想要更好的学习这门课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3

为新学期能更好地使用新的课程标准(2021版),尤其是一年级教师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20__年10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金雀山中小举办的讲座——新教材培训会。此次培训由曹雪鹤和王德鹏老师主讲,在两位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和深度挖掘下,我对改版后的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改版后的新教材在版面设计上更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本书变大了,书本里面的图画更加鲜艳更加生动了。新教材所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新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还是在呈现方式上,都注入了新血液、新精神,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新教材在内容上所做的调整,更是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新教材在内容做了如下调整:

一、加强了知识的准备性。一年级刚入校的孩子要在角色上实现成功的转换需要一个过渡时期,第一单元《准备课》删除了比高矮、比长短等与数学学科关联不大的内容,调进了一年二期的《位置》,但删除了左右的相对性,这样的调整更贴近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能在数一数和说一说的过程中愉快的适应一年级的新生活。

二、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一年级的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深有体会,有些知识过早的教授给孩子,他们很难理解和掌握,有时不得不强行灌输,这给教学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和难题。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加科学合理,分散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编排,将认识平面图形移至下册,这样就减少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互相干扰;将《认识钟表》这一单元的认识半时移至二年级上册,减少了半时对整时的干扰性,这样的调整更加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新教材还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并注重对知识的渗透,填未知数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出现,而是以多种形式逐步渗透在练习中,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一知识难点。

三、注重对孩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突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过程。

新教材提供鲜活生动的场景后,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的解决,还让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为教学评价提供了线索,更强化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教材还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了孩子的数学视野,能更好的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此次培训,老师们都有很深的体会和感悟。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深入钻研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因此,认真研读新教材,领悟其中的精神和内涵,才能更好的践行新课程标准。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4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因为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学生发展的水平和状况理所当然地是教育评价关注的焦点。而且学生评价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的结果。为此,我认真学习了《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通过学习,对课程评价改革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肯定自己以往工作中一些正确的做法以外,也有一定的反思,下面我就这次学习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第一,新课程评价从不同的纬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

1、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广义的课程评价分为学生评价、教育评价、学校评价、狭义的课程评价等

2、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外来评价

3、 按照评价目的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按照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评价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5、按照评价手段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评价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第二,关于学生评价理念和方法在以往和新课改评价改革之间的吻合之处与差距

我的认识是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利用考试这一方面来进行评价。以往我们仅用考试的分数去对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好或是不好,我们称其为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它的弊端在于第一,它是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评优、选拔提供参考依据。就是因为它具有这种功能,所以这一评价形态在我国历来都受到重视,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学校学生评价的唯一方法。第二,终结性评价中总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这一点又不被重视,其表现是考试结束,评分完毕,评价也随之结束。可是现在看来太片面、太绝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多种变量综合影响的,容易出现波动性、反复性、非连续性,所以,在运用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评价结论的全面性和过程性。通过评价得出结果,不应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一个单一的描述性术语,更不能仅凭一次或几次具有偶然性的终结性评价,就对学生的成绩妄下结论。不可否认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方式,但它绝对不是主要评价方式,即使是考试,其目的和内容也要向素质教育靠拢。

三、学习新课改对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教学实践

我们所要提倡的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那么,在具体实施发展性评价时要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我认为做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重新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评价改革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更好的发挥作用。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5

本学期开设的教法课,是我对教师这一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使我了解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期间先后经历了写说课稿、说课、写教案、交流、试讲、谈论、评课、议课、总结等几个过程。期间老师和同学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与启示。我感悟很深,受益非浅。我本次教学实习所作、所见、所感、所得一一回顾和总结如下: 老师给我们讲授很多上课的技巧,我真正的感到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内涵,自己亲身实践的东西是自己永生难忘的,这也是人类得以生活得更好的根本原因。这次教学法课程实习,我所学到的和感受到的是我终生受用一笔财富。

具体的来说,第一、怎么去写教案,一个具体的教案包括哪些,在写教案时应注意哪些。不同的课题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应有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具应该选择较适合内容的,有所讲究。

第二、选择多媒体授课时应把课件做好,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课质量和效率。本次教学法实习我又重新温习了课件的有些基本做法。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时也应适当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以及大概课题内容。

第三、跟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选题、交流、试讲、谈论,我体会到了团结互助是必不可少的,力量的巨大。那种相互信任、诚心诚意的指点不足和怎么改进,我更是感到一种家的温馨。要想干好事得静下心来好好的想和去做,有同伴的一起合作更是有效率和快乐。

第四、经过自己的试讲和同学的试讲以及评课我觉得要想把一堂课讲好应该具备如下内容:讲授者课前好好研读所讲内容,做好分析和写好教案,对问题的分析和讲解应采用一些比较恰当合理的语言以及实例。在多媒体课件方面应以学生来思考课件怎么做才更容易调动积极性和兴趣以及易懂。在教态方面应以一种平和的一起学习的心态去与学生学习,利用自己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鼓励和批评学生,注意语言的圆滑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尽量采用讲授谈论法、案例分析法、对比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在上课方面应与学生的互动学习,讲课语言修炼和普通话尽量标准,教态要好,给学生有亲切感和老师的样子!

刚开始试讲有些紧张,普通话不标准,只是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教态方面做得不够且有些不自然,黑板板书字迹不公整,我将会在以后好好培养自己。我相信认真用心去好好做了一切都会变得非常容易和顺手。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6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总结

___

一、概述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保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病原学、病理学和病害防治学等分支学科,是一门比较综合的课程,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所处的地位相当重要。该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部分。理论讲授和实验共80学时,4学分,安排在大二第____学期(总第4学期)进行;教学实习单独列出,作为一门课程,2周(1____工作日,约70学时),1学分,安排在大三第____学期(总第5学期)进行。

本次实习的学生班级为植保2000级____班,共6____。实习时间为2002年9月16日至25日(2周,1____工作日);实习地点为实验室、学校内农场及附近乡村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番禺区黄阁镇);实习内容11项;实习指导教师____。

二、学生实习成绩分布

学生实习成绩最高为93分,最低为82分。具体分数分布见表1。

表1学生实习成绩分布表

分数段1班2班合计

≥9011516

80-89242751

总计353267 从上表数字可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在80~89之间,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实习的内容掌握较好,达到了实习目的。

三、学生的表现及操作技能

与往届一样,这次实习,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去。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通过实习,同学们在植物病害调查、培养基的制作与灭菌、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线虫的分离技术、病毒的稀释限点和致死温度的测定、真菌玻片标本制作技术、植物病害标本鉴定和腊叶标本制作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巩固和印证了所学的植物病理理论知识,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很好实习效果。

四、实习内容及方法的改进

本次实习在总结上次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上一届11项实习内容,设法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另外,在真菌玻片标本制作技术方面,根据以往的教学实习经验,本次实习我们作了调整,仅给每位学生布置制作3块真菌玻片的作业,但对质量提高了要求,凡未达到要求的玻片不准进行封片上缴,在学生完成作业前教师先把好第一关,这样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量增加了,但由于有了这一措施,学生的每一件作业的质量都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这次实习收到了很好实习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后勤人员的工作准备不足,后勤人员与教师的配合还有待改进。建议后勤人员改进工作作风,与指导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把实习搞好。

2、学校农场及附近乡村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种类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外出实习的要求,致使学生采集到的标本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到离学校较远的地方去实习又不太切合实际,因为实习经费和时间有限。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7

本次教学法课程实习,先后经历了选题、阅读教材、写教案、交流、试讲、谈论、评课、议课、总结。期间老师和同学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与启示。我感悟很深,受益非浅。我本次教学实习所作、所见、所感、所得一一回顾和总结如下:

王老师给我们讲授了很多上课的技巧,听起来感觉挺好的,我也挺喜欢老师介绍的技巧。可是这周在自己应用时感到有些迷茫和用起来不那么顺手。我真正的感到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内涵,自己亲身实践的东西是自己永生难忘的,我想这也是人类得以生活得更好的根本原因吧。这次教学法课程实习,我不敢说我懂了点点滴滴,但我所学到的和感受到的是我终生受用一笔财富。

具体的来说,第一、怎么去写教案,一个具体的教案包括哪些,在写教案时应注意哪些。不同的课题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应有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具应该选择较适合内容的,有所讲究。

第二、选择多媒体授课时应把课件做好,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课质量和效率。本次教学法实习我又重新温习了课件的有些基本做法。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时也应适当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以及大概课题内容。

第三、跟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选题、交流、试讲、谈论,我体会到了团结互助是必不可少的,力量的巨大。那种相互信任、诚心诚意的指点不足和怎么改进,我更是感到一种家的温馨。要想干好事得静下心来好好的想和去做,有同伴的一起合作更是有效率和快乐。

第四、经过自己的试讲和同学的试讲以及评课我觉得要想把一堂课讲好应该具备如下内容:讲授者课前好好研读所讲内容,做好分析和写好教案,对问题的分析和讲解应采用一些比较恰当合理的语言以及实例。在多媒体课件方面应以学生来思考课件怎么做才更容易调动积极性和兴趣以及易懂。在教态方面应以一种平和的一起学习的心态去与学生学习,利用自己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鼓励和批评学生,注意语言的圆滑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尽量采用讲授谈论法、案例分析法、对比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在上课方面应与学生的互动学习,讲课语言修炼和普通话尽量标准,教态要好,给学生有亲切感和老师的样子!

我发现我试讲有些紧张,普通话不标准,教态方面做得不够且有些不自然,黑板板书字迹不公整,其它方面感觉做得还不错,我将会在以后好好培养自己。我相信认真用心去好好做了一切都会变得非常容易和顺手。每次的实践都是那样的充满价值和意义,感谢老师给我这么一次机会锻炼自己和发现自己的有些不足。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8

通过理论学_和与同事们的研讨、交流、思维的碰撞及对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反思,发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_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获得。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_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孩子充分思考,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幼儿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突出了让幼儿主动学_的思想。为了保证和促进幼儿的主动学_,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担负起《纲要》所要求的新角色幼儿学_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胜任这一新角色的重要前提,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尊重幼儿的人格,了解幼儿的学_特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使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学_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教育教学与幼儿之间真正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幼儿学_兴趣为目标,正确引导幼儿学_。

二、善于观察,做好幼儿的支持者。

三、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幼儿的合作者。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9

开学初,到大良实验小学进行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教学片段及专家的讲解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新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来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的学本,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如:开篇的篇首语以往纯粹是用文字的形式来介绍内容,是写给成人和教师看的。而新教材是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淘气”、“笑笑”、“智慧老人”及“机灵狗”的对话,提出第一册的学习主题“数学就在你的身边”。使小朋友对教材产生了亲切感。再如:本册教材分为9个单元,单元的标题明示了所学的知识内容,如:“生活中的数”、“加减法”、“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钟表”等。各单元中每一节的标题都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如:“快乐的家园”、“玩具”、“小猫钓鱼”、“飞行表演”、“搭积木”、“分苹果”、“乘车”等。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配以各种活泼、精美的插图。小朋友们被这些有趣的课题和漂亮的插图深深吸引着,对数学书简直是爱不释手。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题,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图,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新教材无论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材都没有明显的算法倾向,主张各种算法具有平等的地位,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例如:第七单元中的“有几瓶牛奶”,教材提供了情境图:一只牛奶箱里装有5瓶牛奶,另一只牛奶箱里装有9瓶牛奶。在解决两只牛奶箱里共有几瓶牛奶时,教材没有用一种统一的模式,而是安排了三种思考方法:(1)、一瓶一瓶地加……,9,10,11,12,13,14;(2)、把5分成1和4,9+1=10,10+4=14;(3)、把9分成4和5,5+5=10,10+4=14。再如“有几棵树”、“买铅笔”等教材都安排了不同的思考方法。

教材安排同一问题不同的算法,并不是倡导学生去掌握每一种算法,它是指群体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它也不代表解决这些问题就只有这几种算法,而是通过这些算法的展示,说明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算法,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出各种算法的特点,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减法的关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内的加减法是分开安排的,6到10的加减法是合起来安排的,这样的“合”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加减问题,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如:学生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新教材几何内容从“认识物体”开始,而不是先认识“平面图形”,这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建立空间观念。再如:统计的重心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在创设数学活动的主题或情境时,非常注意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如:“欢迎新同学”、“给在田间劳动的叔叔、阿姨送水”、“送盲人过街”、“修理椅子”等。教材还设计了“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小调查”、“实践活动”等小栏目,这些小栏目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让学生通过讲数学故事、玩数学游戏等,增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

心得报告怎么写个人课程篇10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C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C语言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C语言更是毋庸置疑。在上课之前,就经常听同学说,C语言很难学,确实,刚开始听课时觉得老师不知所云。不过,发现对后续内容的预习后,前面的疑团都迎刃而解,这让我对C语言的学习更有信心。

计算机最重要的就是上机操作,自己编写程序,在VisualC++运行,刚开始经常会出现错误,经过分析改正后,终于能够运行了,就觉得特别激动。

课程设计是一个把需求分析、程序编写、程序调试、撰写报告结合为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们缜密的思维和坚持不解的毅力,更磨练了一个队伍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只有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将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都顺利的完成。另外程序设计中我们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我们独自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有了一个提高,这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同时这整一个过程,也使我们对程序编写的整个过程有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思想,因为需求分析、程序编写、程序调试、撰写报告这些过程是环环相扣的,绝对不可能独立进行。

课程设计是学习《C程序设计》后对知识的全面测试,刚拿到题目时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觉得很复杂,经过和小组成员的讨论,上网查资料,逐个问题逐个击破,问题不再那么复杂。通过课程设计,我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知识漏洞,编写程序时,经常会出现低级错误,很多知识点都不熟悉。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一定要投入更多精力学习C语言,以课本为基础,请教老师,与同学讨论,参考资料,上机操作,我相信我一定能把C语言学好。

    62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