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人小故事
有很多短小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都是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看看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名人的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励志名人小故事(一)
选择对了,方向对了,那就成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领导人一个穿着就可以对群众观念造成强烈的冲击。此时,潘石屹对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的“铁饭碗”不以为然,他觉得时代在发展,自己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于是,潘石屹变卖了所有家当,离开了管道局。他想去深圳,但没有特区通行证,只能花钱走旁门。他找到一个人,带他钻过一道铁丝网,对面就是深圳。
只隔了一张网的深圳,对潘石屹来说,仿佛是两个世界。深圳比北方更加炎热,工厂污染严重,加之潘石屹不懂地方语言,让他觉得很压抑。原来在管道局上班,福利待遇都很不错,在这里,工作还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所有人都劝他回去。
1989年,潘石屹跟随公司老板来到海南,成为了砖厂的厂长。那时的海南环境很恶劣,一起来的人大部分都回了内地。然而潘石屹还坚持着,一直坚持到邓小平南方谈话。
合伙炒房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加快了海南的改革发展。潘石屹觉得这是个机会,与其他五个朋友合伙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
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根本没法开展业务,直到办公桌上都积了很厚的灰,才找到北京一家集团公司的老板,以20%的利息贷款500万,而最终获得的利润要五五分。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条件实属天价,但潘石屹一伙人觉得很兴奋。“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五百万”。
潘石屹心中最感激的人是邓小平。因为他,潘石屹的父亲得以平反,一家人过上温饱日子。也因为他,成就了海南的今天,潘石屹的房子才有人买。
潘石屹与客户打心理战,每来一个客户就涨一次价,结果卖的很好。
就在这时,海口的两个数字引起了潘石屹的注意:常住人口15万,暂住人口50万。
潘石屹觉得很不安,因为他清晰记得海口规划局报建面积人均约50平米,而北京人均才7平米。他们的投资面临不可预估的风险。六个合伙人商量决定去别的地方找一些项目投资,尽量分散风险。
大家四处奔走,潘石屹则回到了西北老家。但那里实在太穷,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于是,潘石屹辗转来到北京。此后六人合伙在怀柔注册了北京万通实业有限公司,并申请到怀柔一个定向募投项目,也就是后来的万通新世界广场。
这个项目让几位合伙人都发了财。以往投资都要精打细算,现在有钱了,投资只是估个大概。潘石屹觉得这样不行。但由于想法不同,潘石屹决定单干。
夫妻创业
离开万通让潘石屹十分痛苦,但自己创业也会有冲突,特别是与受过西方教育的妻子,俩人经常在企业经营问题上产生分歧。以往潘石屹都习惯跟着感觉走,不赞同妻子华尔街投资银行那套形式,为此两人甚至差点离婚。
潘石屹相信现代城,并将SOHO的成长与现代城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他认为开发房地产一要看地段,二要看时机。
潘石屹研究了北京整个城市格局,将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布局进行对比。当时有一块北京原为二锅头酒厂的地皮,潘石屹让两个助理先去考察,回来她们说又脏又臭,旁边通惠河长满芦苇,不适合开发。
结果潘石屹很看好这块地皮,他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关键要看时间”。他坚信两年后交通便利、通惠河得到清理,到时是可以做的。
与此同时,潘石屹看中了银行按揭这个潜在机遇,有了按揭,消费者的购买力就变大了。
为了促成这个机遇,潘石屹找到建行行长,以自己的发展商存款为客户做担保,让行长不再顾虑银行风险。这意味着,如果按揭的客户还不上房贷,催缴责任就在潘石屹身上。
建行这边谈成了,工行行长随即也找到潘石屹为现代城项目做按揭。
随着现代城的创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潘石屹把SOHO的观念作为突破口,强化材料与结构上的创新,让客户实质上形式上都认可SOHO。
房子卖出去了还没完,潘石屹认为更重要的是以后的服务。“一个有生命力的机构、公司,不仅要看产品质量,而最缺的是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
潘石屹一直梦想做一个“中国建筑师走廊”,“我想在长城脚下,一平方公里,都是参天大树,让最好的中国建筑师去设计成不同的风格,给年轻的建筑师提供一个机会。”
励志名人小故事(二)
几天前,各大知名网站都被同一条新闻霸占了头条:李靖正式超越李明远,成为百度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
那么,问题来了。这李靖到底是何方人物,为何能成为百度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
有点叛逆
出生于1991年的李靖有着这一个年代的同龄人都有的叛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他上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了命题作文“老师,我想对你说……”。一般来说,在当时的教育条件下,大多数学生被教育成要做听话的乖宝宝,那么这样的作文都会写成:晚上10点路过老师的窗前,你还在批改作业。老师,我想对你说……。
然而,思维活跃的李靖却完全是个例外。
他在作文中写到,“老师,我想对你说,你应该给我做个好榜样,你不应该用我们教室的电给你的手机或其它家用电器充电,这实际上是公权私用的不好现象,而我们是这么小的学生,你不应该给我们树立这样不好的榜样。”除此之外,他还说老师不应该偏袒某一些同学,不应该过多的体罚学生等等。
可想而知,这样一篇作文交上去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葡萄创投创始人兼CEO王昆后来说,这就叫叛逆,学习好但不被老师喜欢。
有点与众不同
高中毕业后,李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武汉大学,并对营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三实习时却处处碰壁。为什么?因为在面试中,李靖说自己非常了解营销战略。
“What?一个从没接触过真实营销的大学生竟然敢说自己非常了解营销战略!”这也许是那些公司心里面的共同所想,即便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但他们却愿意更加相信从基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地才”。
无奈之下,李靖选择了保研,进入了清华大学。在这里,他的“天才”身份得到了真正的认可。
研究生一年级,李靖收到了一家公司的招聘信息,给出了300万的高额年薪,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诱惑力是非常大的,但是他拒绝掉了。因为在他看来,在这个工作上无法发挥自己的最大竞争优势。
有点“牛逼”
李靖倡导营销科学化及策略性,发表过数篇传播量达百万、千万的干货文章。
从年开始,李靖作为唯一作者的“李叫兽”微信公众号每周都发布一篇原创优质内容,涉及营销干货、文案写作、思维分析、个人提升四个方面的内容。如《你为什么会写自嗨型文案,X型与Y型文案的区别》 、《做市场的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才是“市场”》 、《为什么你有十年经验,但成不了专家?》等,覆盖了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知乎专栏等众多主流平台。
年,“李叫兽”公众号获得多项荣誉,如“鲁豫有约&新榜联合发布 最值得关注的深度自媒体”、“WeMedia 年度十大影响力自媒体”、“微播易·风向年度原创自媒体”和“i莓奖年度最受欢迎个人自媒体”等。
另外,为推进营销科学化,他在年创立了北京受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团队推出了一系列口碑良好的营销方法论与工具,客户涵盖BAT、360、唯品会等互联网公司,以及南孚、健康元等传统企业。
年12月29日,百度宣布全资收购北京受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李靖携团队加盟百度。
因而,91年出生,现年25岁的“李叫兽”李靖,成为了百度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
励志名人小故事(三)
人们常说,在中国有三位老企业家一定要尊重,一位是华为集团的任正非,一位是哇哈哈集团的宗庆后,还有一位就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曹德旺。
没有在深夜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1946年,曹德旺出生在上海。
曹德旺的父亲曾是上海著名的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可惜因时局动荡,举家迁移回祖籍福建福清,他们的全部家产却随着一艘游轮一起沉入了大海。
多亏母亲变卖了嫁妆,让他们可以在老家盖一栋小二楼,可是家中的光景依旧不好,常常是两顿清粥,汤水多于米粒。
家贫让曹德旺9岁才入学,却不得已14岁就辍学了,那时,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要赚钱,赚很多的钱。
22岁成家后,曹德旺终于有出去闯一番的资格了。靠着倒卖白木耳的差价,曹德旺赚了3000块,尝到甜头的他又再一次带着乡亲们的白木耳去江西,结果这一次却被民兵查了,货被缴了不说,还差点被安个“投机倒把”的罪名。
曹德旺没有赚到钱还赔得一无所有,他说那一次他几乎把所有的眼泪都流干了,但是他也明白了,欠了乡亲们一屁股债,他连哭的本钱都没有了,只能打起精神。
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光
回到村子,曹德旺挨家挨户上门解释,并且承诺,“短了的钱我一定一份不少地还上”。还好,乡亲们都愿意等。
那时候全国上下组织兴修水利,不得已,曹德旺只好去水库,在工地拉车子,运一次要走十多公里,一天拉三个来回,工钱只有三块。
一次,工地发生大火,把工地上的车子烧坏了,工人们都围着营教导员要赔偿,只有曹德旺自己申请修车,他是工地上最后一个拿到赔偿的,营教导员赏识他,把剩下的赔款还有一些粮票和布票都给了他,变现后足足有一千多块。
更奇迹的是,在营教导员的帮助上,曹德旺原本被民兵收缴的白木耳,以收购价卖给了政府,有了这一笔钱,曹德旺很快就还清了乡亲们的欠款,他说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修完水库后,曹德旺决定去农场做一位果苗技术员,期间,他碰上了一个同乡人,那个同乡人向他讨一口井水喝,他知道暑天口渴如果猛喝生水,一定生病,就把自己的一大茶杯凉茶拿出来请他喝。
后来曹德旺才知道他是另一家农场的场长王以晃,感念曹德旺的一口凉茶的恩情,他请曹德旺到他的农场当销售员,卖树苗。
不到一年,曹德旺就摸清了销售的门道。他回村和村民商定,卖一颗树苗,他提20%,村民拿80%,这样整个村子的树苗都是他在卖。
到1975年,靠着买卖树苗曹德旺足足赚了6万元,他说,当时有这么多钱也不敢露富,全藏在家里的床铺下,铺了厚厚一叠!
次年,在父亲的坚持下,曹德旺回到福清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当采购员,这样才有了后来的福耀玻璃厂。
中国人应该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玻璃
异型玻璃厂从创办起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曹德旺凭借多年的销售经验,认为这是一个能赚钱的企业。
他向镇里承诺,到年底上交6万元利润,剩下的,他拿40%,高山镇政府拿20%,其他作为固定资产。
政府同意了,就这样,曹德旺没掏一分钱承包了玻璃厂,一年内,他就把玻璃销量从几十万片变成了200万片,净利20多万。
1984年,曹德旺到武夷山游玩,顺手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当他扛着拐杖准备坐进雇来的车时,司机大声呵斥他,“小心一点,这玻璃好几千块呢,碰坏了你赔得起吗”?
曹德旺当时就觉得这样的玻璃一百块就够了,回乡后到几个汽车修理厂一转,发现正如司机所言,汽车玻璃就是几千块一张,他算了一下,若让他来做,成本不超过两百。
同时,曹德旺还发现,汽车玻璃如此暴利全因为被日本、欧美垄断,中国竟连一个像样的汽车玻璃品牌都没有。
所以曹德旺觉得,中国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玻璃,他一定要做出来。
曹德旺不是在做玻璃,是在印钞票
1986年,曹德旺40岁,他做了一个决定,自己研究,自己生产,他要做属于中国人的汽车玻璃。
当时,曹德旺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成熟的技术和人才,他满世界找,听说上海的一家玻璃厂有一套旧的汽车玻璃设备图纸,曹德旺不惜花2万的重金买下整套图纸。接着他又带队到当时玻璃制造设备最先进的芬兰考察,买回来一套国内还没有的先进设备。
经过多次的调试,终于生产出合格的玻璃,成本200元,售价2000元,比市面上的汽车玻璃便宜太多,但对于曹德旺来说已经是不可思议的暴利了。
最开始,根本没有人认曹德旺的玻璃,他就从维修市场入手,因为价格便宜,质量又好,口碑一下子就起来了,1986那一年曹德旺赚了70万元,到1987年就赚了500万元。
有人说,曹德旺简直就是在印钞票。
一生做得最正确的事情
1987年,曹德旺成立了福耀玻璃厂。
福耀不断改进,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成本从200元又降到了了50元,售价也一降再降,但曹德旺说那也仍旧暴利。
如今,福耀已经成为世界上各大汽车厂的首选供应商。
在中国,每三辆汽车中就有两辆使用福耀玻璃;在全世界,福耀的市场份额占到了20%。福耀的玻璃不仅在国内站稳脚跟,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也正因为有了福耀,曹德旺说他才能有更多的正心、善心和怜悯心去做更多的慈善,时至今日,曹德旺用在慈善上的资金已达80多亿元。
曹德旺说,创办福耀是他这一生做得最正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