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哲理故事
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因此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执行力哲理故事,以供各位参考。
关于执行力哲理故事篇1
忙碌的农夫
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号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条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很显然,最后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点评:做好目标设定、计划和预算是执行的基础。做好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效率的保障。
关于执行力哲理故事篇2
猴子取食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置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多次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屋顶。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两只猴子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活得好好的。
原来,第一间房子里的猴子一进房子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大动干戈,结果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够不着,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按各自的本事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依旧取得足够的食物。
哲理:用人机制保障执行,用好人才能做好事。如果岗位难度过低,体现不出人的能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就会导致内耗甚至残杀,如同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而岗位的难度太大,画饼太虚,虽努力却不能及,最后人才也被埋没抹杀,就像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只有岗位难易适当,并设立段位考核机制,犹如第二间房子里的食物,才能真正提升执行力。
关于执行力哲理故事篇3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他们发现了一块破烂的马蹄铁。
耶稣让彼得把这块马蹄铁捡起来,但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有听见。
耶稣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了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
除了城,师徒二人继续前行,他们经过的是茫茫荒野,土地干涸,耶稣猜到彼得渴的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的掉出一颗,彼得一见樱桃,赶紧捡起来把它吃掉。
耶稣边走边“掉”樱桃,彼得也就只得费力的弯了18次腰!
耶稣笑着对彼得说:“如果一开始你就能按我要求的做,你只要开始弯一次腰就行了,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的弯腰了。”
事实证明:如果不能有效的落实领导的思维,就不可能顺利的吃上“樱桃”,甚至吃不上“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