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的哲理故事

|小龙

  哲理故事一般是由篇幅简短的故事配以画龙点睛式的哲理语句组成,短小精悍,意味深长。下面就有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勇气的哲理故事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勇气的哲理故事篇(一)

  一个青年背著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着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经历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念念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无比,心情愉悦开朗。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关于勇气的哲理故事篇(二)

  有一位高僧,他酷爱陶壶,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途多远他一定会亲自前往鉴赏,如果中意,花再多钱他也舍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壶中,最中意一只龙头壶。一日,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他拿出这只龙头壶泡茶招待他。朋友对这只茶壶赞不绝口,观赏把玩时一不小心将它掉落到地上,茶壶应声破裂。

  高僧蹲下身子,默默收拾这些碎片,然后拿出另一只茶壶继续泡茶、说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事后,有人问他:“这是你最钟爱的一只壶,被打破了,难道你不难过,不觉得惋惜吗?”

  高僧说:“事实已经造成,对碎壶留恋又有何益?不如重新去寻找,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其实就是抱着无益的烦恼不放。拿得起,放得下,才是让自己活得轻松的人生态度。

  也许,昨天你跟同事吵了一架,心中一直忿忿不平,再想到这个人以前对你的所作所为,心里更是生气?然后,你开始想要是过会儿遇到他,你该怎么做?不理他?还是给他一点颜色?你继续想,若是他也还你颜色该怎么办?你要跟他硬拼吗?还是……你甚至想到以后,等有一天你当上主管时,你要怎么修理他。总之,你从过去想到未来,始终带着愤怒的情绪。

  现在就放了自己吧,你们吵架,他的种种不好都是过去的事了,或许他早就将此放置一边,开心的享受自己的生活去了,而你还在这里红颜大怒,伤身伤心伤自己。

  曾经,有位满怀怨恨的妇人向我诉说着过去种种的不平,“我会如此难过是因为那个人实在太过分了……”她激动地说。

  “嗯!你的境遇的确悲惨!”我说:“但是会让你如此难过的还是你自己呀!”

  “怎么会是我呢?明明是他对我不好!”

  “你的痛苦难道不是你自己的想法造成的吗?”我说:“想一想,那个人和那些事都已经过去,你现在的痛苦又从何而来?还不是因为你自己紧抓着过去不放,不是吗?对方也许只伤害过你一次,你却在心中一而再、再而三,反复想着,好像已被伤害过千百次似的。想想看,他都已经伤害你了,难道你还要对他念念不忘吗?或许你的遭遇真的很悲惨,你的不幸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但问题是你气愤,怨恨,痛心疾首,痛不欲生,真正痛苦的本源还是你自身啊!如果没有你自己情绪的支持,没有你给身体内的痛苦以能量,这些痛苦又怎么会继续存在呢?”

  放下痛苦,就能轻松放下自己,怀揣一颗平淡从容的心享受生活。关键是我们自己愿不愿意。

  没错,我们是唯一能决定自己要受苦多久的人。既然如此,既然决定权在自己,为什么我们总要让自己苦上个十天半个月,甚至好多年还不肯“放下”呢?

  关于勇气的哲理故事篇(三)

  一个年轻的戏子跟着师傅学艺,并到处演出,也参与演了很多角色,有时演学生、商人、农夫、乞丐,有时演文人、官差、帝王、将相,由于演得入戏,经常沉浸在角色中不能自拔,在演戏过程时常随着角色的人生起伏而悲欢,为道具的使用而争抢,为和自己有关角色的人而牵挂担忧,为此他生活的痛苦不堪。

  师傅告诉他第一个忠告: “要看得破,放得下,不要跟人抢道具。”

  从此他便能理智对待自己所演的角色,并时时提醒自己在演戏,这只是舞台,不是真实的。心理压力没有了,但却从此溶不进角色,不能很好的和其他戏子配戏,剧团准备不再用他了,生活陷入了困顿。

  师傅又告诉他第二个忠告: “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才会有一碗饭吃。”

  从此他又能很好的演戏了,在台上他把各种角色演得很自如,下台后马上能走出角色,能随时进出各种角色,无论是出演学生商人、农夫乞丐、文人官差、帝王将相,都能行云流水,无滞无碍,终于成为一代名角。

  临终前他自己总结了第三个忠告: “要知道一切本来就不是你的,所以也就没什么要放下的,就会运用自如。”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戏子,一生中我们出演了种种角色,时时陷在戏里,为戏中人的悲欢离合、荣华富贵、田宅钱财争抢奋斗和痛苦不堪。却忘了其实这一切都是舞台上的虚名和演戏的道具,下台时什么也带不走。那些与我们配戏的家亲眷属、恩怨仇敌也是戏子,来来去去都是导演安排的。“天地大舞台,人人是戏子,演戏与看戏,莫起贪嗔痴。”但要真做到“演戏、看戏、不入戏”是何尝的难。

  纵观过去,我本人就演过多个角色,穿娃娃装时演过淘气小孩,背书包时演过学子,穿制服演过鼓手,穿舞衣演过舞者……在六道中更是如此,作过下三流演员,有时穿兽皮演畜生,有时穿鬼皮演饿鬼,有时进油锅演地狱;也演过穿绫罗绸缎的天人,挥舞大刀的阿修罗,是是非非烦烦恼恼的人。

  佛陀告诉我们:我们的清净佛性(本性)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都是 “梦幻泡影”的幻象所现,这个大舞台的导演和编剧就是 “心”, “一切唯心造”。

  南无阿弥陀佛!

    52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