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买卖的故事
做买卖,其实也是变相的考验做人的准则。而且还要有良性的竞争对手和方式,这个买卖才会越做越好。为此小编为大家推荐了做买卖的故事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做买卖的故事篇一
中药店和茶馆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但一家日本公司经过巧妙策划,把这两个不同的行业组合在一起,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本人普遍信奉西医,中医备受冷落,中药根本就卖不出去,因而经营中药的店铺境况很是凄凉。
从事中药经营的伊仓产业公司社长石川为改变这一状况,绞尽脑汁,终于想出好办法来:把传统中药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茶馆结合起来,促进中药的销售。
于是,伊仓产业公司在东京的闹市区办起第一家中药吃茶馆。为改变中药店的阴郁气氛,石川按照茶馆的式样进行装饰,店内豪华气派,格调高雅,并且装了空调、灯光、音响等设备。墙壁刷得雪白,地面、桌椅则全部刷成绿色,店内空气清新宜人,散发着浓郁的现代都市生活气息,考究的壁柜里放着透明或橙黄色的中药饮料,有中国著名的人参药酒、鹿茸药酒等,还有掺了中药的果汁等。无论药酒还是果汁,中药味都已大大减轻。
别具一格的经营方式,立即吸引大量的年轻顾客。店里经常座无虚席,在动听的流行音乐声中,日本客人悠闲地品味既能强身健体,又合口味的中药饮料。
伊仓吃茶馆成了一大热点,并带动东京其他茶店的繁荣。来自日本各地数不清的信件,要求伊仓吃茶馆提供中药产品。伊仓公司因此一炮打响。
做买卖的故事篇二
人都躲债主,他偏要找债主
马文成出生在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东宁县,这里是中俄贸易最火爆的地方。年轻的马文成在对俄贸易中仅用三年时间,就赚了60万元。可是商海浮沉,2003年4月,一个与他长期合作的俄罗斯人卷走了110万元的货款。这个变故不仅让马文成的60万元化为泡影,还让他欠下了50万元的债务。
2003年9月,身无分文的马文成来到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找工作。他发现,俄罗斯的果蔬生产很难满足俄罗斯人的需求,必须大量从国外进口。他认为批发代理水果是个不错的生意。国内的水果批发商将水果发至两国边界,由代理商再转批出去,每车可净赚500元,利润可观。可是批发一车水果需要3万元本金,他已经欠下了50万元的债务,到哪里去筹集3万元本金呢?
一天,马文成找到了水果批发商杨发军。杨发军以为马文成来还钱,没想到马文成竟然提出要赊销水果。杨发军发火道:“你欠我的7万元还没还呢,又要赊销水果你想拐走3万元的货,凑个整数吧?”马丈成笑笑说:“你赊给我货,我才有机会翻身。这样吧,我每卖掉一车水果,先把本钱还给你,然后把挣的钱也给你,直到还完为止。你看怎么样”扬发军想了想,说:“我豁出去了,你就干吧。”
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马文成干劲十足。夏天,他天没亮就起床整理果箱、驱赶蝇虫,以保证水果的新鲜度;冬天,他在水果上盖一层棉被,防止水果冻坏。他的货很受欢迎,他也因此赢得了客商的认可。半年后,他不仅还清了杨发军的债,还有了一笔本金。
2005年9月,马文成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
人人都坚持,他偏要放弃
马文成在水果批发市场站稳了脚。他不仅与俄罗斯境内的103个水果经销店建立了业务联系,还在俄罗斯租赁了两个仓库,手下有十几名员工。
业务开展得这么好,很多人都以为他会继续做强做大,但他却突然宣布他要退出水果市场。这个消息在整个水果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最不能接受的是他的妻子。马文成耐心地对妻子解释:“我们每年的收入已经成了一个定数,何苦与这么多人挤在一起竞争我希望开发新的市场。这里到处都是废弃的旧铜旧铝,我想做废旧有色金属收购生意。”马文成说服了妻子。
不久,马文成果断地从水果市场退了出来。马文成每天组织人力四处收购废旧有色金属,晚上再集中装运,仅用几个月时间就挣到了100万元。
2006年9月,马文成创办了公司,开始了在对外经贸领域的新一轮搏击。
人人都放弃,他偏要坚持
商海风云莫测。2006年10月,俄罗斯调整了对牛国的经济贸易政策:禁止向中国出口废旧有色金属。在这样的政策下,大批的中国商人开始撤回到国内,但马文咸还在俄罗斯坚持。很多人都嘲笑他:“反应这么迟钝,一看就不是做买卖的料。”而此时,中俄有色金属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俄罗斯,有色金属价格大跌;而在中国,有色金属价格暴涨。他仔细研究了俄罗斯当局颁布的禁运令发现,虽然俄罗斯规定不准向中国出口废旧有色金属,但并没有规定不能出口加工成型的产品。如泉在俄罗斯建造一个熔炉,进行废旧有色金属原材料粗加工,岂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马文成决定砌炉炼铜。几经周折,他在河北聘请到砌炉工,回到俄罗斯后不分日夜冶炼出了第一车铜锭。由于没有任何人与他竞争,马文成的铜锭成了抢手货,客商们为了抢到钢锭,竞相提价,价格被抬高了几倍。他的财富成倍增长。
现在,马文成的业务已从废旧金属买卖扩展到山野菜生产加工、石材加工等多个领域。马文成正式踏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
做买卖的故事篇三
小镇上有两家酒店,一家叫王记酒店,主人是王有法;一家叫李记酒店,主人叫李守道。
王有法做生意很有一套,不仅请了个好厨师,饭菜不贵,待人也很热情,话说得让客人心里热乎乎的,所以,生意一直很好。
王记的生意好了,李记的生意自然就差,小镇的人毕竟不多。李守道想过许多办法,无奈,客人并不买账。
一开始,李守道还在坚持,时间一长,越亏越多,欠了一屁股债,酒店只好关门。李守道从此离开了小镇。
小镇上只有王记一家酒店,王有法的日子更滋润了。
后来,小镇上先后开过几家像样的酒店,有两家甚至比王有法的王记酒店还气派。但是,王有法有办法,每天端个茶壶,东走走,西转转,似乎一切都不放在心上,王记酒店的生意,却一天比一天好。那些竞争对手们纷纷败下阵来,后来,全部关了门。小镇上大一点的酒店,仍然只有王记一家。
王有法成了首屈一指的富人。
多年后,小镇突然来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商人,要在小镇投资办企业。
那天,镇里的大小领导都来了,县里也来了不少领导,县委书记亲自陪着商人。
人们发现,商人居然是李守道。原来,他离开小镇,到外面摸爬打很多年, 最后,居然挣了数千万元的资产。
后来,王有法和李守道在一起叙旧,王有法感慨地说:“我一直认为你做生意不如我,当年,你败在我的手下,小镇那么多开酒店的,都败在我的手下,为什么你成了千万富翁,我还在开一家小店?”
李守道说:“说实话,你做生意的确很有天斌,每次和对手竞争,你都胜利了。正是这种小成功,让你始终处于一种无忧的生活中,没有太大的压力,自然也就失去继续拼搏的动力,所以,你只能继续开你的小店。正是这种小成功,阻碍你走向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