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正义感的小故事
美国大法官道格拉斯曾经断言: 正义不仅要被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对此就由小编给大家认真整理好富有正义感的小故事的相关内容,以便提供给各位参考。
富有正义感的小故事篇(1)
一位到任仅3年的公安局长,因公殉职后,14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行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
任长霞,1964年2月8日生于郑州;1983年10月从河南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工作,先后任预审科民警、预审科副科长、法制室主任;1996年10月任郑州市公安局法制室副主任,1998年11月任郑州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支队长;2001年4月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细雨绵绵,如泣如诉,灵堂已撤,诗墙依旧。
尽管当初万人恸哭、挽幛如云的场景已经隐去,宽敞的嵩岳大街、少林大道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隐约中,那悲痛凝重的氛围依然笼罩着这座著名的山城。
5月22日,在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不幸因公殉职一个多月后,我们来到登封追寻英雄的足迹,听百姓们含泪讲述长霞的故事,真情似颍水清澈,朴实如嵩岳无华,像追忆逝去的亲人。从那悲痛凝重的氛围里,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一个人们心目中的“好官”、“好公安局长”与百姓的血肉联系,感悟到“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的朴素哲理。
1 其实,百姓的眼泪很金贵,也很慷慨,就看是对谁。她抹亮了嵩岳一片蓝天,还给了登封一方平安,百姓就把泪洒给她,把心掏给她,用口为她铸碑
嵩岳无言,颍水低徊。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面对每一位受访者的泪眼,记者视线模糊,无法拍照,无法笔记。
4月14日20时40分,当任长霞为侦破“1?30”案件从郑州返回登封途中突遇车祸因公殉职后,登封“黑幛白花漫嵩山”,“城巷尽闻嚎啕声”,仿佛一夜之间出了无数诗人,使整个山城涌动着诗的潮水,哀的旋律。4月17日,14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行,其哀其痛,其悲其壮,撼天动地,千年历史的古城登封前所未有。
一个眉清目秀的柔弱女子,一个到任仅3年的公安局长,何以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赢得60多万百姓的如此爱戴、如此尊崇?!
“她才40岁,叫这么好的人走恁早,苍天它真的没长眼呐!”发出这声哀怨的是当地“王松涉黑团伙”的受害者、告成镇农民冯长庚。伴着窗外的细雨,他含泪向记者讲述任长霞如何除掉这个社会毒瘤,为民伸张正义的故事。
登封位于郑州、洛阳、平顶山的结合部,多年来,治安形势严峻,大案积案较多,群众对公安工作意见很大。以登封避暑山庄老板王松为首的涉黑团伙,就是一个没人敢碰的毒瘤恶疮。他纠集家族成员、两劳释放人员组成黑恶势力团伙,私买枪械,私设刑堂,在白沙湖一带为非作歹,伤人过百,命案累累。冯长庚就因为在水库边洗脚,被王松手下诬为偷鱼而被刺一刀、打断5根肋骨。
在一个局长接待日里,冯长庚试探着向任长霞诉说了自己的冤情,倾吐了不敢明告状,却又不甘心的苦衷,引起了任长霞的高度重视。在派人密访暗查掌握基本案情后,任长霞决心打掉这个背景复杂、组织严密、危害极大的犯罪团伙。经过专案组几个月的艰苦侦查,“王松涉黑团伙”所有成员全部被捉拿归案。作为全国十大打黑案件之一的典型案例,登封市公安局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消息传开,老百姓奔走相告,称颂任长霞敢于打黑碰硬,为民除害。
“像这样棘手的案件,她可以找一千个借口搪塞,找一万个理由推脱,可她没有,她情愿为咱百姓当靠山!”冯长庚的话也说出了君召乡海渚村村民陈振章的心声。2002年4月16日,陈振章被涉黑团伙“砍刀帮”的成员砍了两刀,一直上访告状,是任长霞组织干警,端掉了这个以李新建为首的犯罪团伙,为百姓除了害,也为他讨回了公道。
“任局长是真心为咱百姓办事的官儿。老天爷啊,咋不让我这个老婆子替她去死哩?”满头白发的韩素珍说起任局长老泪纵横。
1990年9月8日晚,君召乡韩素珍的女儿和另一名女孩儿被犯罪分子强奸杀害,由于种种原因,案件长期未破。2001年5月,任长霞在“局长接待日”上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心拿下这一陈年积案。2002年8月26日,犯罪嫌疑人赵占义被抓获归案,11年的悬案有了结果。
“要是嵩山搬得动,我就用它为任局长立碑!”韩素珍为表达对任长霞这位“女神警”的崇敬之情,筹措1000元钱,为她铭刻了一块正面镌刻着“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14个大字的“功德碑”。2003年4月10日,她带领君召乡郭岭村的村民们敲锣打鼓,来公安局给任长霞立碑。任长霞坚辞不让,村民们说啥也非立不可。任长霞最终没有拗过,同意让大家把碑立在公安局后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等乡亲们离去后,任长霞立即让民警把碑拆了。村民们事后感叹:“任局长能拆掉石碑,可她拆不掉俺老百姓的心碑!”
在回放4月17日任长霞葬礼的录像资料中,一幅写有“痛悼亲人任长霞”,落款为“上访老户”的巨幅挽幛格外引人注意,一头挂着的那包药来回晃动,尤为显眼。“来路短,去路长啊!长霞闺女为我们落下了一身毛病,带上点儿药也好御个风寒,免灾祛病。”老上访户张生林老汉未语泪流,泣不成声。
作为村民代表,张生林向上级反映村里财务混乱问题,受到报复,被打成重伤,颅骨至今塌陷。由于案子长期得不到公正处理,无奈之下,他常年上访,历尽艰辛。对他的申诉,任长霞极为重视,很快使案情获得重大突破。每次见他,总是问寒问暖,逢年过节,多有体恤。就在任局长牺牲前的4月12日晚,他应约来到任长霞的办公室,向她汇报一名打人凶手潜逃回村的重要线索。当任长霞得知张生林连小病都没钱看时,抓起电话就向市民政局长“说情”求援,为他申请救济。接着,她又把自己的常用药给张生林老汉挑了一大包,并约定15日她从郑州开会回来再说案情,弄准了立即抓人。
“可在4月14日她就走了,走时啥也没带……”送行那天,张生林约了另外6位“上访老户”凑钱为任长霞做了挽幛,早早来到了她的灵前。
登封街头卖冰糕的老汉王青山,与长霞非亲非故,素昧平生。“每逢星期六控申接待日,总能见到任局长耐心接待上访群众,倾听他们陈情,为他们主持公道。有一次碰面,她主动与我拉家常,问我生意咋样,收入够不够生活用,叫人心里热乎乎的。为了给任长霞送行,王青山老汉主动去帮助搭了3天灵棚。“就是沾亲带故,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没有叩首跪拜行大礼的,可我是身不由己,腿不由心呐!”
2 莫道尽铁血,英雄也流泪。她的泪流淌着女人的天性,天性的慈悲,慈悲的纯真,闪耀着彩霞般的丽晖,映照出一位公安局长执法为民、关爱百姓的深切情怀
嵩岳无言,颍水低回。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
面对每一位受访者的泪眼,记者视线模糊,无法拍照,无法笔记。
“我娘死我都没有这么伤心,没磕这么多头,没跪这么久。”5月24日上午,在陈秀英家的堂屋门前,陈秀英将任长霞的遗像双手捧在怀里,泪流满面:“我每天都要看看任局长,咋也看不够啊。在灵堂送行那天,我排了两次队,转了两圈,只为多看任局长一眼。”
2000年9月16日,中岳区任村村民陈秀英在一起纠纷中被打成重伤,事发后犯罪嫌疑人潜逃外地。陈秀英在医院做了两次手术,头上留下小碗口大的塌陷伤痕。由于案件迟迟未破,陈秀英踏上了上访告状之路。
“2001年5月的一个局长接待日,我到市公安局去申诉。那天的情景我到死都忘不了。任局长拉着我的手,问我啥事儿?我把告状材料递给她,她看了材料后,轻轻地摸了一遍我头上那块去掉颅骨仅剩头皮包着的软坑,她惊讶地说了声‘咦!咋打成这样!’她的泪水一下流了下来,双手扶住我的肩问:‘人呢?’我说‘跑了’。任局长说:‘你放心,跑到天涯海角我们也要把他抓回来!’当时在场的100多个告状乡亲中许多人都哭出了声。”“任局长的心咋与咱老百姓的心贴得这么近,对咱这么亲!她也不嫌弃俺农村妇女蓬头垢面身上脏,在我头上摸了一遍又一遍。你知道,就这一摸,把俺的心都摸暖啦!”从公安局出来,陈秀英抑制不住情绪失声痛哭。经过两年多的艰苦侦查,今年2月,任长霞指挥民警终于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从那以后,陈秀英每次进城看病买药办事情,都要到公安局门口转转,总想看看任局长。
“任姐走了这么多天,这个画面还老是在我眼前晃动。”登封市电视台记者任俊杰眼含泪水,为我们讲述了又一段任长霞流泪的感人故事。
富有正义感的小故事篇(2)
1946年2月10日,重庆市各界群众,为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在校场口举行庆祝大会。
国民党为了破坏这次大会,在会场的周围埋伏下特务。当会议一开始,特务们便大吵大嚷地冲上主席台,大打出手,当场打伤了郭沫若、李公朴等60多位民主人士。
身为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闻讯后,不顾自己的安危,立即赶到会场。他气愤地说:特务们站出来,让大家看看你们!他的愤怒指斥,把特务们吓慌了,一个个悄悄溜走了。接着,他又到医院里探望受伤的民主人士。
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立即举行紧急会议。会上,代表们一致推选周恩来为代表,当面去质问蒋介石。
这件事被国民党反动派知道了。第二天,周恩来收到一封恐吓信,信里还装了一颗子弹。信中威胁说:“你若要向蒋主席报告这次事变,便请你先尝尝这颗子弹的味道!”
显然,敌人准备对周恩来下毒手了。是去找蒋介石还是不去呢?不少人为周恩来的安全担心。面对敌人的恐吓,面临生命的危险,周恩来以革命为重,置生死于度外。他掂了掂那颗子弹,哈哈一笑,说:“好啊!那我就不客气地收下吧!”当时,中共代表团的领导同志,在重庆虽然是公开地以合法的身份出现,但敌人经常跟踪盯梢,一切行动处在敌人严密的监视之下。敌人是什么残忍的手段都可能使出来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危险。周恩来深知这一切,但他不能听任反动派嚣张下去,不能辜负政协代表的委托,毅然决然地冒险去找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提出了严正的抗议,要求他说话算数,保证人民的自由与民主。
富有正义感的小故事篇(3)
毛泽东在未出韶山期间曾有许多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少年毛泽东的身上所体现的一些可贵品质和独特的性格。
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泽东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毛泽东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
受苦人的朋友
有一家姓毛的农民,是毛泽东家的邻居。他把猪卖给了毛泽东的父亲,过了六七天,父亲叫毛泽东去把猪赶回来。这时候猪价已经涨了。毛泽东到了卖主家里,卖主叹道:“你父亲定了我的猪,猪价就涨了。我们时运不好,我又喂了十多天,现在我是太吃亏了。该倒霉,要不,我得多卖三四块钱!”通情达理的毛泽东便说:“那我不赶猪了,你把定钱还给我。你拿去卖给别人,可以多卖几块钱!”于是,他便退掉了这桩买卖,空着手回到了家里。父亲生气地说:“下次再不让你去做生意了!”
少年毛泽东不仅关心、同情贫苦农民,还非常富于正义感,敢于打抱不平。有一年,村里有一个叫毛承文的贫苦农民,几次带领穷人“吃大户”、“闹平粜”,并揭发了封建族长在修祠堂时贪污公款的丑行。族长恼羞成怒,勾结地主,给他扣上了破坏族规的罪名,押进祠堂,准备毒打。村里顿时轰动起来。毛泽东跟着乡亲们涌进了祠堂,挤在前面站着,心中忿忿不平。那位老朽的族长宣布毛承文的“罪状”后,把惊堂木一拍,便喊:“打!”许多小孩吓跑了,而毛泽东却毫不惧怕,大喊一声:“不能打!”乡亲们也跟着吼了起来。
族长见毛泽东是村里较为富裕的毛顺生的儿子,又是个有学识的人,加之众怒难犯,便迟疑起来。毛泽东放低语调,却仍然十分坚定地说:“你要打人可以,总要说出个道理来!”乡亲们和他一起据理驳斥。族长理屈词穷,又见人们怒目而视,害怕把事情闹大不好收拾,不得不释放了毛承文。
“牛司令”
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