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励志故事
大学生们总认为大城市才是出路,其实只要有想法,农村也是遍地黄金。请看下面小编分享的农村大学生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农村大学生励志故事(一)
刘晨,80后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里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回到农村创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建成了5座集种植和养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蔬菜大棚,每年收入达50多万元。
从市民到农民的身份转变
出生在新疆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的刘晨,其父母都是当地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面有170亩的棉花地。2010年,学化学专业的刘晨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进入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还当上了组长,每月的工资有近四千元,成了昌吉的市民。这一切让他的家人感到十分自豪。
年春天,库尔勒地区遭遇了“倒春寒”、“沙尘暴”等灾害性的天气,各地的棉花遭受不同程度减产,看着年迈的父母无奈的眼神,刘晨开始考虑如何保障父母的劳动成果,让父母不再“看天种地”。
“既然没有办法控制天气,那我就自己建造大棚,营造适合种植的‘小气候’。”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刘晨发现设施农业的风险小、收益大,不仅能种植,还能用来发展养殖。他感觉找到了既能帮助家人,又能自主创业的好路子。
满怀兴奋的刘晨到家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却遭到了家人迎头泼来的一盆冷水。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一个大学生,父母怎么也无法接受跳出农门的孩子,又要跑回来当农民。火冒三丈的父母甚至把刘晨赶出了家门。
刘晨很理解父母当时的反应。他说,以前的那份工作年收入有五六万多元,而且在乡里他也算是个有出息的读书人,扔下好好的工作不干,跑回家当农民,一般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含辛茹苦把自己培养成才的父母。
理解归理解,但本着想为家里人减轻负担并干一番事业的刘晨最终还是说服了父母,获得了父母的同意。
从“看天种地”到“种植掌控”的转变
“要建就建最先进的大棚。”今年年初,辞职回家的刘晨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又向亲戚借了数十万元,投入100万元建成了5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茬菜就丰收了,他掘得了“第一桶金”。
刘晨的水泥结构的蔬菜大棚在和什力克乡格外的显眼。刚一进大棚,一股热气迎面扑来,只见大棚里种植的黄瓜青翠欲滴,生长开的藤蔓足有一米多高,沿着吊在空中的绳子蔓延,行距株距均匀得几乎一致。刘晨正在大棚里干活施肥、浇水、剪枝……动作轻巧而娴熟。他开心地说:“这批黄瓜和西红柿元旦过后就能上市,库尔勒市市民过年就能吃上我种的菜了。”
“别看这几个大棚只占地十几亩,一年下来赚的钱可不比种170亩地的棉花挣的钱少,最关键的是,现在我们再也不用看天种地了,我们现在是自己调节大棚的温度和湿度,自己掌控种植环境。”刘晨母亲程会兰高兴地说,今年种了两个棚的葫芦瓜,10月份就熟了,卖完一算净利润3万多元。按一年种两茬菜算,5个棚一年种菜就能纯赚10万元;等到夏季,在大棚里养鸡,一年算下来,收入能达50万元。
“除库尔勒市农业局育苗中心外,刘晨建的温室大棚可以说是库尔勒市现有大棚中最现代化的。”据库尔勒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刘晨的温室大棚配备了放风膜和自动化增温设备,可以随时控制棚内的温度,而且墙体里层和外层都是砖混结构的水泥墙,比普通大棚的墙要厚的多,这样不仅结实而且保温性很强。刘晨说,自己实现了从“看天种地”到“种植掌控”的转变。
说起刘晨和他的事业,他上个月刚娶进家门的媳妇刘春花也是满心欢喜。“嫁给农民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我们俩好好的干,一年的收入不比城里人挣的少。”刘春花说。
“下一步,我想成立农民合作社,把村里的菜农都带动起来,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对于未来的打算,目前,村里不少菜农种植蔬菜不是很规范,由于种植规模较小,又缺乏销售渠道和技术的指导,经常导致蔬菜卖不上好的价钱。因此,他想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菜农组织起来对蔬菜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实现最大效益,共同致富。
农村大学生励志故事(二)
石磊从清华毕业时,宿舍的8位同学,3位出国深造,2位去中科院读研,还有2位分别去了外企和国企。听说他要当村官,亲友们大多反对。“我的想法很简单,我觉得到农村当村官很有意义。”石磊对记者说。
2008年7月,石磊就任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石埠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刚到石埠村时,村干部给他的第一件工作是整理档案。虽然想不通自己成了村里的档案管理员,但是石磊耐着性子在电脑前坐了5个月,完成了这项工作。因为浑身的劲没地方使,小村的日子又让石磊有些失落,难过的时候他就跑到山上吹曲子散心励志故事:大学生村官们成长在基层励志故事:大学生村官们成长在基层。
“当上了村官,就要为民办实事。”石磊的第一个想法是让农民增收。他费尽心思查资料、找方法,当他看到苏北大学生村官创建了蔬菜大棚,收益良好,就仔细地研究他们的经验,写了一份大棚种植方案,兴冲冲地交给了老支书。老支书看了以后批了四个字:脱离实际。老支书告诉石磊,石埠村地处城乡结合部,但早已是一个工业化社区,不可能划出土地,搞低附加值的种植业。这次事件让石磊深刻反省,他明白了虽然自己的书本知识头头是道,但是村里需要什么、该做什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此后,石磊从走家串户、走访村企业做起,细心观察老书记处理村务的方式方法。他开始帮着村民维修农用设备、给村里的孩子补课、管理远教站点,事情做得越来越多,村民们开始叫他“小石头”。
当石磊到西花村走马上任时,干起工作来已经有模有样了。西华村坐落在山脚下,土地稀缺,除了山地,村民人均耕地只有两三分,没有条件发展农业经济。要想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石磊知道只有鼓励他们多向二、三产业转移。全社区只有一家电厂,作为社区集体经济命脉的西花物业公司也只有20多人的规模,每年仅有80万元的服务订单。石磊决定一方面联络社区附近的企业吸纳村民就业,另一方面积极做大西花物业公司。半年多后,在石磊的不懈努力下,社区近百名村民在驻区企业中就业,每人每年可增加工资性收入1.5万元。物业公司的服务项目大大扩展,年订单提高到400万元,为15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集体有了钱,就能为村民办事,共享发展成果励志故事:大学生村官们成长在基层文章励志故事:大学生村官们成长在基层出自经过全体村干部、群众共同商议,西花村社区决定拿出集体收益给村里的孩子提供助学金,为村民安排体检,还提高村里老人的生活补贴。村民反映,社区里的路不好走,石磊就带着大家修道路、水渠,修建桥梁,改变水系,美化村容。又有村民反映,一些路口没有路灯,已经发生了几起盗窃案,大伙儿晚上出门也不安全。石磊和村干部们就筹资10万元,安装50多盏路灯、10个监控探头,给每家每户按上防盗报警器,还组织党员义务巡逻队,开展夜间安全巡逻。这些小事关系着村民的切身利益,看到这些变化村民们很高兴,都说小书记有本事。
“村官虽小,舞台却大。还有什么职业能像这样,让刚毕业两三年的大学生能带着一帮人干事情,而且还影响着千多号人?”石磊兴奋地说。
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现在农村有了大学生村官,我们城市社区也需要大学生‘社官’。” 11月8日,十八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镇昌江区西郊街道森林社区党工委书记、主任李金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推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
2007年,党的十七大结束之后,中组部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大范围的调研活动,对山东、江苏、河南、湖北、四川、陕西6省1386个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8580名35岁以下的公务员中,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考的占44.53%,有2年以上务农经历的仅占0.15%,有社区工作经历的占0.98%,有企业工作经历的6.08%,有教师、医生、战士经历的占16.47%,有其他工作经历的占31.78%,并且这部分人多数也是高校毕业后不满2年就考上公务员的。此次调查证实,省级党政机关35岁以下的公务员中大部分是“三门”干部,而且机关层次越高,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就越少。各级党政机关迫切需要经过基层艰苦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于是,中央决策在全国推开大学生村官工作。胡锦涛同志亲自批准实施这项计划,强调“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2008年4月,按照党中央部署,中组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由此拉开了全国范围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帷幕。
2008年~年,全国共下达选聘计划名额16万名,各地实际选聘30万名,全国累计有23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大学生村官。目前,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21.2万名。截至年底,全国35.6%的行政村都至少有1名大学生村官。北京市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其中62.6%的村有2名大学生村官。2010年,在北京市应聘的14477名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有博士74人。年,北京市明确规定,具有北京市户籍的留学生也可以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20名海归报考,最终4名成功应聘。如今,从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村官应聘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海归竞聘者励志故事:大学生村官们成长在基层故事。
为了解决“下得去、待得住”的问题,各地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北京市昌平区把基层当考场、让村民当考官,建立55个大学生农村实习见习基地,组织初选人员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根据实习表现,结合双方意愿,签署正式聘用合同。上海市在选聘工作中明确了“三优先”原则,即党员及优秀学生干部优先、涉农专业优先、回原籍工作优先,并试行定向从重点高校选聘优秀大学生,通过考生自主报名、高校考察推荐、区县审核面试、公示体检等环节,从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在沪9所部属高校和重点院校选聘大学生村官。近两年,江苏省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来自985和211高校的有2007名,占25.7%。年江苏省选聘的1.6万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和学生干部比例达到80%。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中央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着眼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改善基层党政干部来源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经过4年多来的扎实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这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计划,已经为党政后备干部的培养储备了大量人才。30万名大学生村官与农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加深了对国情社情的了解,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目前,他们当中已有8.2万人进入村“两委”班子,3万多人进入各级党政机关,3200人走上乡科级领导岗位,有37人当选省级党代会代表,4人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选择当村官的时候,对于这份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将在这份工作中收获什么都是未知的。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有了答案:大学生村官是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的良好途径和载体。所以,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选择这条路。”石磊告诉记者。
农村大学生励志故事(三)
夏收时节,河南新蔡县的7亿多斤麦子,一半进了张志良的工厂,变成面粉;这些面粉的一部分又进了李旭的“放心面粉店”,变成了新鲜的、有着醇厚麦芽香的花卷、馒头。
张志良和李旭都是年轻人。金融危机下,去年,李旭小两口从广东返乡;5年前,大学毕业后张志良返乡创业,现在拥有了一个叫“麦佳制粉”的粮食加工企业。
金融危机暴发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张志良在县工商局的支持下,在新蔡县和周边县的乡镇开设了36个“麦佳放心面粉”直销店,给每个店统一办理了证照,还提供资金5万元。经营这样一个小店,解决了李旭一家的就业问题,在小两口的精心打理下,小店2008年仅4个月就盈利2万多元。生意好了,今年小李又招了两名返乡农民工来帮忙。
截至目前,36个直销店有24个由返乡农民工开设,6个由下岗职工开设,每个小店年可获利6—12万元。张志良说,接下来还要开50—80个直销店,帮农民工就业,助企业成长。
今年32岁的张志良堪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典型人物,1996年从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后,在公司打工的几年里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粮食食品加工、销售的经验和技术。
前些年,全省GDP排名总是靠后的新蔡县,是典型的产粮大县,最大的优势就是粮食,加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唯独缺少大型的小麦深加工企业。
要为家乡做点贡献,实现小麦的就地转化。有了这个想法,张志良辞掉了省城的工作,筹借资金在家乡开办了自己的面粉厂。为了求技术,他曾经在零下10摄氏度的大雪夜饥寒交迫地赶到郑州,感动了郑州粮食学院的制粉专家马清溪教授,得到了马教授多年积累的实用技术笔记。同时,张志良的勤奋、上进也感动了他的合作伙伴,2005年,与广东客商签约建立河南麦佳制粉有限公司,日加工小麦200吨;2008年,与开封的企业合作投资7000万元建立新厂,日加工小麦700吨,储存原粮10万吨。新蔡县小麦总产量的一半得到了就地转化。
订单农业,是农户增收、公司发展的双赢项目。2006年,公司发展了种植基地,免费为农户提供优质高筋“9023”品种,为农户测土施肥,指导种植。发展订单农业10万多亩,带动1万多农户改变种植结构,平均每户农民增产2000斤,增收1500元。
“做个有心人,一个大学生在家乡还是可以做不少事情的。”在采访中,张志良不经意地说。
20年前,大学生陈琼武丢掉铁饭碗,回到农村当了一名“猪倌”。几经周折,他想成为“养猪大王”的梦想没能实现。1995年,他兴办桃源县首家民企——桃源县三尖饲料厂。经过14年努力,三尖饲料厂现已发展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饲料加工、家禽养殖于一体的湖南三尖农牧有限公司。
1988年,陈琼武从武汉粮食学院毕业后,与5名朋友一起毅然回到农村创业,当起了“猪倌”。正当他们计划大干一场时,1991年,瘟疫袭击养猪场,200多头猪全部死光。陈琼武又来到城里工作,一晃三年过去。
1994年春,陈琼武着手第二次创业。他和伙伴创办了三尖公司,生产销售饲料。当时的桃源市场上,上十个饲料大品牌相互竞争,三尖饲料只能夹缝求生。陈琼武没有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饲料推销中去,而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用产业链拉动饲料产业,最终,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999年春,陈琼武带领团队到河南、河北、浙江、福建考察现代化农业。经过考察,他立马发现,桃源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影响了农民收入,也制约了饲料生产的发展。他随即投入大笔资金,建起桃源第一家蛋鸡规模养殖基地。自此,三尖公司走上了一条公司加农户的良性发展之路。
陈琼武进一步认识到,农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只有走农村产业合作道路,于是,他牵头组建了三江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建成以后,陈琼武以自己的企业为基地,建立了种苗供应中心、饲料供应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蛋鸡养殖示范基地、鸡苗育雏基地。记者龙涛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不再留在人才扎堆的大城市,而是选择回到故乡自主创业。创业之初难免艰辛,内心的矛盾,家人的反对,他人的不理解,加上资金来源和经验缺乏,相比之下,大学生创业致富比其他人群需要更大的勇气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然而,大学生普遍基础知识好,接受新事物快,年轻有干劲儿又是这个群体独有的特点。放弃高薪工作,而回乡创业,当起“猪倌”、“兔子王”,这正是大学生智力反哺农村的一种现实表现,在为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从“兔子王”到“养兔会长”
徐敏成2004年毕业于江苏省畜牧兽医学院,先在盐城工作,后回家乡涟水开设兽医兽药门市。去年9月,他决定发挥所长,搞獭兔养殖,当“兔子王”。
刚起步时,因交通不便,建兔舍用的砖头、黄沙、水泥都要用独轮车运进去;兔舍刚建好,从外地引进的良种獭兔又陆续死亡。于是风言风语纷至沓来,亲戚朋友都劝他收摊子,可徐敏成没有动摇。他骑摩托车到连云港、灌南等地学习取经,回来后对症下药,注意给兔舍遮风、保温,情况很快稳定了。
徐敏成养殖的獭兔迅速增至200余只,每天吸引不少乡亲前来参观。他便联系20多个养殖户成立了獭兔养殖协会,把经验、技术和乡亲们共享。结果养兔在全镇迅速发展开来,到去年底出售商品兔突破1万只,凡养兔的都富了。今年,已掌握丰富经验的徐敏成计划好了:新上獭兔宰杀加工厂,形成养殖、加工一条龙,趁着现在市场供不应求,“让獭兔养殖成为当地的一个新兴产业”。
“白领”变身“超级猪倌”
2000年从扬州大学畜牧专业毕业的王加贵,先在南京一家大型企业跑销售,并很快当上分公司副总经理,薪水可观,可闲下来时总难免有几分失落:如果就这样干下去,所学专业就荒废了!他萌生出回家乡涟水办养猪场的念头,那样既能发挥自己长处,还可带动乡亲们致富。他回乡办猪场的消息迅速在家里炸开了锅,亲戚朋友跑来劝他,在他签土地征用合同时父亲还赶来“搅局”。
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初期,凡自己做得了的,王加贵样样自己动手,两个月下来,体重减轻了12斤,“当时别人都说我有35岁,手像树皮,哪里还像个大学毕业生”!如今,一切困难都过去了。他的猪场征地8亩,建成猪舍80间,每年出栏肥猪9600头。在他的带动下,镇里的生猪屠宰、有机粮食加工等配套产业也都发展起来。乡亲们说,要是王加贵当初坚持去当“白领”,如今,这里红火景象做梦也做不出来。
今年,红海村、红关村的老百姓都要求跟着王加贵种甘草,王加贵就开了一个甘草服务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开发区没有育苗基地,为解决种苗从外地拉运造成出苗率低的问题,王加贵建起了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目前,种苗长势良好。
三年来,经王加贵带动的甘草种植户已达到500余户,建立甘草示范基地3200亩,建立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200亩,建立甘草科技服务部1个,使甘草种植户亩均增收8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