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励志简短小故事

|小龙

  当我们的闲余时间充裕,我们就会想要看一些关于学生的励志故事,那么有关学生励志简短小故事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励志简短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励志简短小故事篇一

  为摆脱情伤,走进大山里支教

  张杨1978年10月出生在哈尔滨一个干部家庭,1999年从黑龙江大学毕业。2010年初秋,一对朋友夫妇与张杨聊天,他们想找个山村小学教书,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这想法正合了张杨的心思,宁静的大山、朴实的山里孩子,那里或许就是他苦痛心灵的家园……

  几年前,张杨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台湾女孩,与之深深相爱,就在两人谈婚论嫁时,女孩却患上了恶性脑瘤,不久就传来病逝的噩耗。痛失挚爱的人,张杨难以自拔,去大山里生活,或许能够让自己走出伤痛。年正月初五,在经过一番网上搜索和联系后,张杨背起简单的行囊,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药铺小学支教。

  药铺小学三面高山环绕,一面溪谷直通雅砻江,海拔2800米。当时的药铺小学一楼是土房,二楼是木头房,窗户上没有玻璃,房间里四处漏风,操场上到处是猪粪、狗粪,空气中夹杂着一股酸臭的气味。饮用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有根管子引到学校,时断时续,而且不洁净。学校经常停电,教学条件极差,来这里支教的几名老师先后都走了……

  张杨和其他4名来自各地的支教老师一起,开始对学校进行“改造”:筹资买来小型发电机发电;手持锹镐清理操场;动手和泥,将木头房的缝隙抹死;粉刷教室,修理损坏的桌椅。基础设施“完善”后,他们又挨家挨户走访,让适龄孩子来校读书,把辍学的孩子重新领回教室。面对一双双童稚和纯净的眼睛,张杨的心里一片宁静,感悟到了生命新的意义……

  一学期过去了,药铺小学终于有了起色,看起来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气息。年8月8日,张杨接到乡中心小学通知,有几个新来的支教老师要到药铺小学参观。

  上午9点,站在学校门口的张杨望见崎岖的山道上走来3个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穿红衬衫、扎马尾辫、身背旅行包的女孩,她把后面的两个人落下八九米远。在苍翠的山峦映衬下,红衣女孩好似画中人,令张杨一时看呆了。

  到了近前,张杨发现女孩长得很瘦弱,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这样的体格到这里能承受得了吗?女孩见张杨眼眸里布满疑惑,大方地伸出一只手来:“我叫李海燕,在呷咪坪小学支教。”握手时,张杨感觉她手劲挺大的。

  来参观的3位支教老师一边喝着白开水,一边听张杨介绍自己在药铺小学的支教生活。李海燕被张杨的执着和坚守感动了,眼睛发湿:“张老师,你很伟大,我为你点赞。”交流中,张杨得知李海燕比他小8岁,老家在河南省济源市,大学毕业后,在珠海一家日企做行政秘书。平淡的工作和日复一日机械式的生活,让充满幻想的她渐渐感到迷茫,经过痛苦抉择,她辞去报酬丰厚的工作,告别繁华都市,来到呷咪坪小学支教。

  呷咪坪小学与药铺小学同属一个乡,不通车,条件比药铺小学还要差。张杨听了李海燕的教学介绍,由衷地说:“李老师,你也很棒,我也为你点赞。”李海燕笑了。两人的距离感也随着相互点赞,消失了。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李海燕每天和张杨一样劈柴、打扫,脏活累活样样干,一点没有城市女孩的矫情。7天后,李海燕要走了,张杨心里突然觉得空荡荡的……

  翻山越岭,

  对你的爱悄然滋生

  临近新学期开学,张杨和几名支教老师到呷咪坪小学回访。见到李海燕,张杨的心莫名地动了一下,她还是那样瘦弱,肤色却变黑了,这是高山紫外线的作用。李海燕看到张杨也很高兴,带着他四处参观,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她眼中的呷咪坪……

  吃过晚饭,张杨和李海燕在一棵大树下聊天。校园里很安静,偶有几声虫鸣。张杨向李海燕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情感遭遇娓娓道出……

  月光下,李海燕落泪了,原来,这是个有骨气、有担当又自强豁达的汉子,李海燕钦佩之余,看他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别样的情愫。交谈中,两人发现一个巧合:他们竟是大学校友。这个发现让两人又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两人一直聊到夜里11点,山区的夜有点凉,张杨将外套脱下来,轻轻披在李海燕的身上,心头升腾起一股想要呵护她的温暖情怀。李海燕抬头看张杨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此刻她像月光一样静美。

  第二天早晨,张杨和伙伴们顶着薄雾离开了呷咪坪小学。临走时,张杨和李海燕互留了手机号码。

  新学期开学了。10月初的一个星期天,张杨想和李海燕通电话。可山区通讯信号微弱,张杨给李海燕发了一条短信,约她中午11点通电话。两个小时后,张杨才收到对方的回复“好”。还没到11点,张杨就举着手机往山坡上走,地势高的地方容易搜索信号。而李海燕比他还要辛苦,她要走半个多钟头,登上一座山顶,然后才有信号。电话终于接通了,彼此的一声问候,让举目无亲的他们倍感温暖。突然,张杨问李海燕:“你有男朋友吗?”“没有。”接下来是一阵沉默。半晌,张杨说:“我想见你。”李海燕说:“我也想。”随后,两人收起手机,各自往山下跑去。

  从药铺小学到呷咪坪小学,需翻山越岭走6个小时。两人将约会地点选在乡中心小学,同时朝一个方向走,只用一半时间就能赶到。下午两点,两人终于见面了!

  张杨借用一个从东北来的支教教师的宿舍,买来食材,亲自下厨给李海燕做了几样东北菜,两人边吃边聊。李海燕告诉张杨:“我见你第一眼,还以为你是村民呢。”原来,暑期的张杨处在一种原生态,胡子没刮,头发没理,还穿着拖鞋,加上皮肤晒得黝黑,看上去与村民无异。张杨哈哈大笑,他往李海燕的碗里夹菜,问她:“好吃吗?”“好吃,给你点个赞。”李海燕冲张杨竖起了大拇指。张杨忽然伸手捉住她的大拇指,用热烈的目光望着她,认真地说:“那我给你做一辈子饭,可以吗?”

  李海燕面如红霞,眼前这个与大山浑然一体的男人,已经像树一样在她的心里扎根。她没说话,将张杨夹到碗里的菜吃掉,羞涩地点下头。张杨傻傻地笑了。就这样,两人在大山深处相恋了。

  年春季学期,药铺小学六年级的15名学生面临一次机遇:县中学开办了初中助学励志班。励志班不但师资力量强,而且学杂费减免。进励志班需要考试,张杨想借小升初的机会,把15个孩子输送到励志班去,为贫困孩子走出大山铺路。

  想让孩子们考进励志班,就需要教学水平过硬的老师。李海燕是教语文的,在全乡支教老师中课讲得最好,于是,在征得李海燕的同意后,张杨把她“挖”到了药铺小学。再约会时,他们不用再翻越大山,也不用到处搜索信号了。

  李海燕除了负责六年级语文教学,还要教学前班的孩子。而六年级这15个孩子的成绩大都在四五十分左右,只有两三个孩子能达到及格分。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李海燕每天都要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0点。

  过度劳累让苗条羸弱的李海燕吃不消了,进山时她96斤的体重下降到84斤。年5月中旬的一天,李海燕上课时突然晕倒,孩子们慌了,急忙把张杨叫来。张杨摸了下她的额头,发现她在发高烧,将她背回宿舍。

  “我带你去县里看病吧?”张杨握着李海燕的手,眼泪都快涌出来了。李海燕艰难地摇摇头:“不,这个节骨眼上,我离开了,孩子们的课程就会落下。”张杨只好找来白酒烧热,替她物理降温。第二天,李海燕仍是高烧不退,迷迷糊糊地睁不开眼睛。张杨害怕了,这里手机信号弱,学校又缺少药品,病情一旦凶险就有可能致命。他赶紧请村民帮忙,用担架抬着李海燕,走了近3个小时到了白碉乡,又乘班车将李海燕送到了县医院。

  李海燕患了呼吸道感染并引发肺炎,如不及时救治,真的会有生命危险。张杨一直守在她的病榻前,经过治疗,她的急性肺炎得到了控制。一个星期后,李海燕能下地了,她坚持要回学校,张杨只得买些药品,带她返校。路上,张杨苦笑着说:“我真不该把你弄来。”李海燕依偎着男友,深情地说:“我不后悔,有你陪我,再苦的日子也如天堂。”

  向你求婚,

  用一千条祝福一万个赞

  回到学校,再次走进墙皮斑驳的教室,李海燕惊讶不已:她的讲桌上摆着红枣、苹果、白瓜籽、石榴、鸡蛋、烤马铃薯——那是15个孩子从家里拿来给她补身体的。窗台上,一只旧瓦罐里插着各色野花,那是几个男生上山采摘的。黑板上,歪歪扭扭写着两行粉笔字:“李老师,你就是我们美丽的妈妈,你要永远健康!”望着讲台下15张笑脸,李海燕流下了眼泪……

  李海燕又一心扑在教学上,甚至忘了自己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好。张杨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到该吃药的时间,张杨会及时提醒她。李海燕在上课,他就端着水杯,将药送到课堂。15个孩子都知道张老师和李老师是恋人,张杨每到教室给李海燕送药,孩子们就会给他鼓掌……

  年6月,经过考试,励志班录取名单公布。全县37个乡镇报考励志班的有1000多人,最后只录取120人。药铺小学的15个孩子,有6人被录取,另有2人考入县中学,其他7名学生全部进入白碉乡中学。药铺小学在全县名声大震。

  年7月中旬,考虑到李海燕的身体确实需要休养和治疗,张杨向校长、村民以及孩子们含泪告别,携李海燕回到成都。临别时,全校学生来到李海燕的宿舍门口,与她告别。李海燕看着娃娃们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一句话都没有说,噙着泪花亲吻着每一个孩子的小脸蛋,孩子们也乖乖地凑过来贴着她的脸……

  回到成都,张杨和几个支教伙伴发起创办了“绿之叶”支教公益机构,李海燕则在张杨的敦促下治病和调养身体。

  生活重新开始。由于不再操劳,加上营养跟上去了,李海燕的身体得以恢复。虽不在支教一线,但张杨依然关注药铺小学,筹措20万元,通过“绿之叶”机构用于药铺小学的扩建。之后,“绿之叶”在3年的时间里,开办了十余所山区小学,募集几百万资金,建造了5所学校,帮助2000多个农村孩子回到学堂。由于每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山区、乡村奔波,张杨的健康也严重透支……

  年秋的一天夜里,张杨接完一个电话,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被送到医院急救。医生诊断,他是因为体力透支引起的低血糖昏迷,需要静养。住院的那些日子,李海燕衣不解带地守着他,喂水喂饭、洗脸洗脚。张杨非常内疚:“我没照顾好你,现在却要你来照顾我。”说着,眼眶湿了。李海燕抚摸着张杨的额头,说:“在我心里,你是个像山一样坚实的男人,放心做你的事业,有我在你身边,别怕。”张杨瞬间泪下。

  病好后,张杨又在大山和城市之间奔波。年8月,张杨坐在电脑前,将他和李海燕在大山深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写成文字。越写,他心里的愧疚感越强烈,几度哽咽落泪。他将这些文字连同两人支教时的照片,以《集一千条祝福一万个赞向我心爱的支教新娘去求婚》为题,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就在今天,我决定,我要娶你为妻。这是我迄今做的最幸福的一个决定,只要你愿意,希望你愿意。嫁给我,好吗?”

  令张杨没想到的是,微信发出的第一天,就在朋友圈引起巨大反响,他的手机一直在不停地响,许多陌生人加他为好友,点赞、留言,截至当晚,点赞量就达2000个。

  张杨本来想集够1万个赞和1000条祝福留言后,再告诉李海燕,给她一个惊喜。可是当晚,这条微信就传播到了她的朋友圈。看到张杨写的微信求婚帖和大家的祝福、点赞,李海燕感动得落下泪来,她被这个世界上只属于她的求婚感动了。张杨说:“我没有房子没有车,只能送你祝福。”李海燕拥抱住张杨,说:“只要你集齐这一万个赞,我拼死也愿嫁给你。”

  8月底,点赞量超过1万个,祝福留言也超过了1000条。张杨和李海燕红遍朋友圈,求婚成功了。

  9月,张杨以一场“感恩婚礼”迎娶了他的“支教新娘”李海燕,他们的学生也跋山涉水参加了婚礼。夫妇俩约定,终生不放弃支教事业。在宾客们的祝福声中,张杨深情地对李海燕说:“娶你为妻,这是我迄今做的最幸福的一个决定!”

  学生励志简短小故事篇二

  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吗?”

  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65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70分呢。”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

  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图》。这算是期中考试了。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

  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说的话:“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5分,下次还你,行不行?”

  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讨分数的人

  “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5分呢?”

  “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

  “啊,我表扬过你?”

  “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

  “可是这次你只能得65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

  “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的……”

  “65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

  “不不不,老师,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65分,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55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70分……老师,你看——”

  他撩起一条裤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

  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

  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多年以后……

  我在地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站起来说:“您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

  “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

  他说:“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于是我想起了20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

  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

  “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

  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

  “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

  “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

  “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明,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

  学生励志简短小故事篇三

  也许你每天还在抱怨自己的生活状况?也许还在埋怨生活对你的不公?不要悲伤,不要难过;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门。要知道,世界那么大,你不会是最难过的那个人。

  尼克·胡哲(NickVujicic)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澳大利亚演讲家。他天生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

  尼克出生前没有得到任何医学方面的有解释或警告,没有双手双腿的他来到这个世界。母亲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怀孕,而且家族历史也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形,我们可以想象,当他的父母看到这个刚出生的小男孩时会是多么的震惊,只知道他就是世人所说的缺陷和不正常。没有手足并不是身为的护士DushkaVujicic与其丈夫BorrisVujicic所预料的。他们的儿子怎样才可以拥有快乐的正常生活?当他生活在世人都认为他是巨大残疾人的世界中时,他该做些什么又该成为怎样的人呢?当时他们不知道,也没有别的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个漂亮的没有手脚的小男孩有一天会通过他的足迹和与全世界生命的接触来激励鼓舞所有的人。

  在尼克的整个童年,他不仅仅要挑战学习和青春期,例如恃强凌弱、自尊;而且他还要与自卑和孤独作斗争。他会问“为什么我与周围其他孩子不同”,“为什么我一出生就没有手足”,曾经有一次他试图在家中的浴缸溺死自己,但没有成功。他会想他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或者他根本就没有目标。在他六岁时,父亲教他如何用身体仅有的“小鸡脚”打字,母亲则为他特制了一个让他能够握笔的装置。七岁的时候,尼克尝试了许多特殊设计的电子手臂和双腿,希望能使自己和其他孩子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使用了电子手臂一段时间之后,尼克认识到:使用这些并不能改变别人对他的凝视的眼神,并且这些设备对于他来说太沉重了,对他的灵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随着尼克的成长,他逐渐学会了怎样应付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独立去一点一点地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就像刷牙、洗头、打电脑、游泳、做运动,其他更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尼克开始热爱他的生活环境并完成更伟大的事情。在七年级的时候,他被选为学校的主席,与学生会的其他人一起工作,处理地方慈善机构和残疾组织的各种事情。在尼克十九岁时,他打电话给学校,推销自己的演讲,被拒绝52次之后,他获得了一个5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薪水,从此,尼克走上了演讲的道路。

  毕业之后,尼克继续学习深造。他获得了会计和财务策划的双学士学位。尼克开始实现他的梦想,那就是有能力通过自己充满动力的演讲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励其他人,给他们带去希望。“我找到了我存在的目的,当然那也是我的生活环境存在的目的……”尼克全心全意地相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我们努力奋斗的事情都有一个目的,而且面对这些事情的态度是可以战胜它们的唯一有效因素。

  2005年尼克被提名“澳大利亚年度青年”荣誉称号。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授予青年人才,并肯定他对这个国家和社会做出的服务贡献。这份荣誉仅授予真正可以鼓励、激励人们的人。

  现在,这个25岁的失去手足的年轻人所完成的事情要比很多年龄是他两倍的人还多。尼克现在频繁的来往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他既是一个国际公益组织的总裁,同时又拥有自己鼓励人心的演讲公司。自从尼克19岁进行了第一次充满动力的演讲之后,他的足迹开始遍布全世界,与数千万人分享他的故事和经历。为各行各业的人做演讲,听众中有学生、教师、商界人士、专家、市民、等等。他也在世界各大电视节目中讲述他的故事。然而,尼克的这些演讲不仅仅实现了他鼓舞别人的梦想,他还有机会与几位领导人见面,他曾在20多个国家进行演讲。

  尼克与他的听众分享远见与远大梦想的重要性,把他在世界各地的经历作为例子,鼓励人们要思索今后的前景并且要跳出现有的环境去展望未来。他教大家要停止把阻碍看作是麻烦、困难,相反的应该把它们看作是自身成长并学习的机会。他强调作为我们现处位置最为有利的工具——态度非常重要,并且说明我们所做的选择会对我们自己及周围的人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尼克用他的人生来告诉我们完成梦想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不懈和选择拥抱失败,把它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被失败和恐惧所打倒。现在,尼克对他自身的残疾会有什么感觉呢?他接受并且拥抱它,就像有时他展示的“小把戏”那样,他会从现有的生活环境中寻找到乐趣。他用其独有的幽默、毅力和信念来面对挑战,这往往会深深鼓舞他身边那些要发展或定义自己的人去审视自己的前景。采用这些新的定义,尼克鼓励每个人勇于面对并改变生活,所以他们开始实现人生梦想的征程。通过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与人们沟通的惊人能力,尼克深受孩子、少年和青年人的喜爱,尼克是真正的使人倍受鼓舞的演说家。

  尼克人生旅途上的成功奋斗及他面对生活的勇气与热情,源于他的信念、他的家人、他的朋友,还有他生活中遇到的一直在他人生路上鼓励他的人。现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抱怨自己的人生!尼克语录:“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际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别看你所欠缺的,虽然我日后不能牵着妻子的手,但却可以拥抱她的心。”

    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