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高考真实故事
一个人的价值和优势不会轻易贬值,暂时的挫折和沮丧只能代表你的过去,那么有关励志高考真实故事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励志高考真实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高考真实故事篇一
从小学开始,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居中,要是偶尔考前了几个名次,父母就乐开了。不管怎样,父母还是望子成龙,想他将来能考上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
他也知道,凭眼前的成绩,是无论如何也上不了清华、北大的。母亲说:“但这不影响你将来上清华、北大。就如挂在树上的苹果,如果够不着,可以跳起来摘。”
听了母亲的话,他眼前一亮:跳,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从此,他的学习变得用功起来。但不管他怎样努力,前几名总是与他无缘,很多时候,他老在怀疑:跳起来,真的能摘到自己想要的苹果吗?
跳还是有结果的,总比不跳好。三年苦读,他还是以高出大连开发区一中录取分数线十几分的成绩,被一中录取。开发区一中是培养清华、北大生的摇篮。跳起来摘苹果,他好像看到苹果就在眼前——离指尖不远的地方,只要再努一把力,就可以将苹果摘下。他相信了跳的力量,变得比以前更努力了。但期中考试,成绩排名中,他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不是居中,而是被拖到了后面。
学习成绩拼不过别人,但开发区一中并不是个只培养学生读死书的地方。根据他入学以来的表现,老师认为他的篮球打得好,愿将他培养为开发区一中的篮球特长生。
爱好篮球的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篮球训练,根本无法适应高强度的专业训练。和那些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篮球队员相比,他的成绩平平,顶多占个中游。他练得很刻苦,汗水却无法换来可喜的成绩,以至于文化课成绩也耽误了。
高一下学期,在一次高强度训练中,他的膝盖受了伤。躺在医院里,他泪眼婆娑地对前来看望他的班主任说:“膝盖受了伤,我还能参加训练吗?”老师建议说:“腿受了伤,最好改练舞蹈,舞蹈特长生照样有出息!”他摇摇头,现在叫他放弃练了半年的钟爱的篮球,说什么也不能接受。“看得出,你一直在努力,是一个跳着摘苹果的孩子!但为什么进步很小呢?很可能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真正特长。一中的舞蹈队是男队,跳的舞蹈也是具有阳刚美的舞蹈,所以你可以尝试一下。”
从没接触过舞蹈的他,几堂课后,竟然喜欢上了这门优美的艺术。然而,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舞蹈功底的17岁男孩来说,想要在两年的时间里,有所成绩,这又是何等的不易!筋骨比较硬,压腿压肩时就特别的疼。他闭着眼睛,忍着痛,叫同学们狠心地往下压,有时候,大腿后筋两侧练出了瘀血。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多数人躲在空调房内不出来,舞蹈教室虽然已经门窗大开,但大家在练习了一个多小时后,墙上的镜子全都布满了蒸汽。但他没叫一声苦,咬着牙坚持下去,并每天挤出时间比同学们多练习几个小时的舞蹈。功夫不负苦心人,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由于他的训练成绩突出,被选为一中舞蹈队的队长。
年8月,开发区一中舞蹈队受邀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并荣获金奖。作为队长的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但他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要不停地跳,一定要跳起来,摘到理想中的苹果——跳入清华。
又是一个寒冬的苦练,年年底,他参加了清华大学全国自主招生的特长考试。经过激烈角逐,在近200人的舞蹈类男考生中名列第一,清华大学给他开出了令人艳羡不已的升学条件——只要他的高考成绩够辽宁省一本线成绩,就可以进入清华。
跳起来,苹果已触手可及了。但那落下的文化课,对于特长生的他,又是一道难题。此时距离高考只有4个月的时间,一中的老师根据他的学习情况,制订了方案。对此,他十分有信心,除了加倍努力外,更懂得珍惜——不愿让抓在手上的苹果溜掉,他要把它摘下来。
7月19日,他以556分的成绩超过了辽宁省一本分数线的成绩,顺利地被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录取。他叫沙思廷,一个跳进清华大学的男孩。
“只要不停地跳,才有机会跳进清华门。”站在清华门前,沙思廷自豪地说,“我从未自卑过,只要不停地跳,并抓住每一个机会,清华门也会为我这类特长生敞开!”
励志高考真实故事篇二
美国专栏作家威廉·科贝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目光不可能一下子投向数十年之后,我们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触摸到数十年后的那个目标,其间的距离,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快乐的心态去完成呢?
年轻时,威廉·科贝特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头扎进创作中去,可他心中的“鸿篇巨制”却一直写不出来,他感到十分痛苦和绝望。
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朋友,便不由地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朋友听了后,对他说:“咱们走路去我家好吗?”“走路去你家?至少也得走上几个小时。”朋友见他退缩,便改口说:“咱们就到前面走走吧。”
一路上,朋友带他到射击游艺场观看射击,到动物园观看猴子。他们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竟走到了朋友的家里。几个小时走下来,他们都没有感到一点累。在朋友家里,威廉·科贝特听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席话:“今天走的路,你要记在心里,无论你与目标之间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这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遥远的未来吓倒。”
就是这番话,改变了威廉·科贝特的创作态度。他不再把创作看作一件苦差,而是在轻松的创作过程中,尽情地享受创作的快乐。不知不觉间,他写出了《莫德》、《交际》等一系列名篇佳作,成为美国一位着名的专栏作家。
励志高考真实故事篇三
今年34岁的他,去年第一次参加了高考,今年是第二次。“本来以为不难的,但一看书下来才知道,隔了十多年了,其实九成以上的内容都忘了。后来慢慢看久了,才开始有了点感觉。“接下来,我准备去报读补习班,好好准备,冲刺明年高考。”张伟红说,高考是他新的人生起点,“上大学是我的人生梦想。”
264分,这个高考成绩有点寒碜。“但比去年成绩高了35分。”34岁的连州考生张伟红腼腆地笑了笑。6月26日,在他开的维修店里,厚厚一叠的高考书本,码放在布满各种维修器具的台桌旁。两年来,他的高考备考时光大多在这里度过。
因为家贫,初三毕业后他就差点辍学,到了高三,贫穷终于把他的大学梦击碎,被逼放弃了高考。而后在技校学习中,因为没钱交学费,他无奈中途离校。
10多年过去,如今在连州成功创业的张伟红,虽然衣食无忧,但高考这个青春梦依然火热着他的内心。去年,33岁的他重新报名参加高考,面对周遭的质疑目光,他已坚守了两年,虽然最终成绩不甚理想,“但明年我还会继续。”
在这位连州最大年纪的高考学生眼中,高考是他新的人生起点,“上大学是我的人生梦想。”
今年比去年提高35分
“作文去年只写了200字,今年写了900多字,写完的那一刻,我真是挺感动的。”张伟红说
6月26日中午12点,张伟红准时登录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心情很紧张,而且感觉很急躁,想快点查到分。”此时,拥堵的登录系统让他只能不停刷新网站,却一直无法正常打开。到了下午1点,张伟红终于查到了自己今年的高考成绩。“264分,比预想的差一点,但比去年高了35分。”
看到成绩单,他的心中浮现了一丝困惑。“本来是最强的数英物,怎么就成了我的弱项了?从小学到中学都是比较差的语文,怎么就成了最高分?”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学至高中,数学、英语和物理一直是他的强项。“我从小就喜欢数学和物理,反而语文不是特别好。”
为了补足语文这一短板,张伟红在今年备考中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作文集、报刊杂志、电视新闻等都成为他日常学习的内容。“作文去年只写了200字。今年作文写了900多字。写完的那一刻,我真是挺感动的。”在他的努力下,今年语文的高考成绩达到90分以上,超过了数学和英语。
虽然语文的成绩提高了,但是张伟红却略显失落。“曾经数学、英语和物理都是强项,但因为学习断层了十多年,终究也变成弱项了。”
今年34岁的他,去年第一次参加了高考,今年是第二次。“本来以为不难的,但一看书下来才知道,隔了十多年了,其实九成以上的内容都忘了。”他无奈地表示,刚开始看书时,很简单的都看不懂了,后来慢慢看久了,才开始有了点感觉。
因贫穷三次面临辍学
因为家贫,初三他就差点辍学,到了高三则被逼放弃高考。而后在技校学习中,因没钱交学费,他无奈中途离校
早上,天刚刚绽放一丝光芒,张伟红便在厨房中为母亲和弟弟准备早饭。“从我记事起,妈妈的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爸爸又在中山打工,一年大概回家一两次。所以从小开始,砍柴、割草、家务等等,我能做的就尽量帮妈妈做。”
张伟红出生于1981年,从小生活在连州镇巾峰村委会洲水村。因为从小就喜读书,小学时经常拿着本书看,所以大家都叫他“书生”。
“记得是1991,因为家里没有余钱给我买书,所以我就自己去摘菊花晒干了卖,用来买《故事会》看。”为了看书,小小的张伟红想尽了办法。
然而,在初中的时候,张伟红面临了一次辍学危机。“在我初三的时候,妈妈跟我谈,因为家里穷,希望我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不要读高中了。”这对张伟红来说,其打击是巨大的。在家庭情况的不允许和母亲的反对之下,张伟红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当时就一直在挣扎,希望能够继续读下去。但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我又觉得自己的要求很过分。”最终,在他的努力下,父亲寄来了学费,让他能够读高中。
珍惜着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张伟红在高中是拼尽了全力。“当时在我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读好书、考大学。”通过不断的努力,张伟红进入了尖子班。“当时的成绩还是不错,中上水平吧。数学和英语是最好的。”回忆起当初,他的脸上浮现了一丝自豪感。
然而,在高三时,他再一次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因为大学的学费太高了,家里实在是难以负担。”这一次,幸运并未眷顾他。面对生活的压迫,他选择了放弃。“高三的时候有点自暴自弃吧,其实我应该是可以考上大学的。”
因为母亲希望他学到一门手艺,2001年,高中毕业的他到了阳山的一所职业培训学校学习电子维修。学习9个月后,学费问题再一次浮现。“还差3个月才学完,但是没钱了。”无奈的他只好离开了学校,“所幸技能也学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该如何谋生呢?他想到了父亲一直打工的中山。在2002年,他到了中山的一家工厂打工。但是,他并未放弃他的学习梦。在打工期间,他在北京的一家学院进行函授学习,专业是应用电子技术。除了工作外,他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习。“下班回去就看书,有时候太累了就趴一下桌子再继续看。”两年后,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和一张中等职业资格证书。
33岁开始高考
“即便明年、后年还是实现不了,我也不后悔。其实在整个学习的过程,我没有耽误工作,反而重拾了许多知识,增强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张伟红说
2005年,他拿着证书和打工攒下的钱,回到了故乡连州开了家电维修店。“故土难离,我最终还是决定回到连州开店。”至今,他的店铺已经有了10个年头。“刚开始以低价打开市场。晚上有生意,我就开摩托车去修。冬天的时候手上的皮肤会爆裂出血。”通过努力,张伟红的生意日渐红火。
虽然现在衣食无忧,但高考这个青春梦依然火热着他的内心。去年,一次上网经历彻底点燃了他的热情。“有一次上网,我看到了别人的励志文章,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反问自己,为什么我就不能考大学呢?!”随后,他到连州市教育局了解情况,报名参加高考。
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折腾”?在这个问题上,张伟红的身边是一片怀疑之声。“很多亲戚朋友都说我一大把年纪了,还读那么多书干什么……我之前也无数次地问自己,也有过多次的犹豫。但是,我最终还是决定要去考。”他告诉记者,参加高考的原因有二:一来是想让自己有所提高,二是想让自己的事业发展更好。
“即便明年、后年还是实现不了,我也不后悔。其实在整个学习的过程,我没有损失,也没有耽误工作,反而重拾了许多知识,增强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张伟红感慨道:“虽说备考会很辛苦,但对于好学者来说,学到知识,掌握技术就是最甜的,苦也值!”
“有了目标,就要勇敢地往前冲。”记者走进张伟红的店铺看到,在电视、风扇、电磁炉等众多家电旁,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小角落。那个角落的桌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摞摞的高考教材和练习册,这是张伟红的学习小天地。“平日我就在那里看书。有时候灯光不够强,我就把书拿到修理桌上看。”他腼腆地告诉记者。
“接下来,我准备去报读补习班,好好准备,冲刺明年高考。”张伟红说,高考是他新的人生起点,“上大学是我的人生梦想。”